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①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②,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③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④而飛,搶⑤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⑥;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選自《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yīng)注譯,商務(wù)印書館2016年版)
【注釋】
①坳堂:室內(nèi)低洼處。
②膠:粘住,滯停。
③莫之夭閼:沒有阻礙。夭,折。閼,止。
④決起:奮起,不遺余力。
⑤搶:撞,碰到。
⑥果然:飽然。
—— 鑒賞空間 ——
本文在莊子的《逍遙游》中是緊跟《北冥有魚》之后的一段文字,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一個“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形象。大鵬乘著長風,背負青天,無所滯礙地飛行,準備一直飛到南海去。而蜩和學鳩奮力起飛,最高不過碰到榆樹、檀樹就停止了,所以無法理解大鵬高飛九萬里的志向。莊子將大鵬與蜩、學鳩進行對比,點明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全文想象豐富,構(gòu)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里行間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 讀有所思 ——
1.結(jié)合課文和本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鵬的形象。
2.蜩和學鳩為何嘲笑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