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xué)者張潮說,讀書伴隨閱歷所得有所不同,推及人生境界則有三種。他在解釋時用了一個形象生動的“看月亮”的比喻。
第一種:從縫隙中看月亮。大半的人是如此,因為一般的人受一定的時間、空間限制,只能從縫隙中看月亮。
第二種:到庭院中望月。從屋里面走出來,到了庭院中。庭中望月,哦,天地原來如此開闊,世界如此廣大。這樣一來他便擴展了胸襟和氣象。
第三種:站在高臺上玩月。站在高臺、高山上與月亮嬉戲。這是一種何等快樂的大境界!
張潮將這三種境界分別叫作“隙中窺月”“庭中望月”“臺上玩月”。境界的提升看起來沒有多少用處,不會給你帶來多少直接效用,不能當(dāng)飯吃、當(dāng)衣穿、當(dāng)房住、當(dāng)車跑、當(dāng)錢花……但實際上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它有可能提升你的創(chuàng)造力,讓你不致陷入一種蒙昧的掙扎和角逐中去。
(摘自《演講與口才》 曾昭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