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坡 鉛筆君
有人說,動作是無聲的語言。評價一個人,既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動作描寫就是要選用恰當?shù)脑~語來寫出人物“做了些什么”和“怎樣做的”。我們要想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鮮活生動,就得下功夫?qū)懞萌宋锏膭幼鳌?/p>
游戲里面有動作
請同學們先來猜一個謎。桌子上有一座山水盆景,盆景里的假山上放著一只布老虎。主持人要求猜謎者通過兩個無聲動作,演示兩個成語,猜中者有獎。好長時間,沒有一個人猜得出來。最后,一名小學生走過去,拿起布老虎放到桌上,然后看了一會兒又放回到原處。做完這兩個動作,小學生把手伸向了主持人,主持人高興地獎給了他一個玩具。原來,這兩個成語是調(diào)虎離山、放虎歸山。
在這個謎語里,聰明的小學生通過動作演示了兩個成語,起到了和語言一樣的作用。人的思想感情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明顯表現(xiàn)出來,但是人的行動卻是無時無刻不受著思想感情的支配。所以,寫作文時恰當?shù)孛鑼懭宋锏男袆?,就會使別人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怎樣寫好人物的動作
俗話說“看人看行動,看鷹看飛翔”。在寫作時,我們應(yīng)該注意寫好人物的動作。
首先,動作描寫要準確。王安石寫《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時,換了好幾個字,才定下個“綠”字。賈島苦苦斟酌(zhēn zhuó)“僧敲月下門”還是“僧推月下門”,留下了千古佳話。因此,在描寫人物動作時,要準確選擇、使用動詞,使人物的動作具體、鮮明。
其次,動作描寫要連貫。我們在具體寫人的時候,往往要寫到人物的幾個或一連串動作,這時在選用動詞的時候,除了準確外,還要連貫而有變化。這樣才能通過動作描寫把人物寫活。如《飛奪瀘定橋》中“22位英雄拿著沖鋒槍、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qū)Π稕_去。”“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等一連串的動詞,寫出了突擊隊奮勇奪橋的情形,刻畫了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形象。
最后,動作描寫要具體。寫一個人做事或進行某項活動時,我們總不能老說些概括的話,那樣就會讓人感覺不具體。比如《飛奪瀘定橋》,“飛奪”這兩個字,就比較概括。在課文中,作者圍繞“飛奪”展開了具體敘述,把紅軍戰(zhàn)士不怕犧牲、英勇作戰(zhàn)的精神品質(zhì)寫得形象可感。
人物的性格也可以通過動作表現(xiàn)出來,這時,人物的動作應(yīng)符合人物性格等特征。如“抿著嘴,嘴角微微翹起”微笑的人,性格往往靦腆(miǎn tiǎn);而“咧開嘴巴,露出牙齒”開懷大笑的人,多是豪爽奔放之人。我們要善于選擇合適的動作,努力把人物性格刻畫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