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 麥延
決賽時對陣中國隊,安洗瑩已經傾盡所有,耗盡了全部力量,只是她在體能儲備以及腿部肌肉上的進步沒能跟上她的整體能力。在第三局后半段,安洗瑩耗盡體力、右腿抽筋的現(xiàn)象已經出現(xiàn)過不止一兩次了,只是這一次碰上更耐心、更能磨、更穩(wěn)定的陳雨菲,安洗瑩盡管以驚人的意志不斷堅持,盡管以20比17拿到了場點,但最后依然被陳雨菲逆轉。
尤其是場點時的兩個半場球,幾乎是打過去就能得分,但都因安洗瑩要求太極致導致出界。本來是最有希望拿下對陳雨菲的首勝,安洗瑩終究是錯過了。不過,才20歲的她,未來真的無可限量。
一雙李紹希/申昇瓚在本屆尤杯實現(xiàn)了全勝,連續(xù)擊敗了中國和日本兩對女雙,堪稱韓國隊的最佳得分點。而金佳恩雖然在決賽中以明顯差距不敵狀態(tài)很好的何冰嬌,但半決賽上的得分已經很值得韓國隊為她記上一功。
二雙的贏球同樣重要??v觀本屆杯賽,能夠將奇兵巧妙運用且收到奇效的,非韓國女隊的金慧貞和孔熙容莫屬。在曼谷,韓國女隊在首場按慣例啟用金昭映/孔熙容這對奧運銅牌組合,然而險些在加拿大隊面前翻車。之后,韓國隊教練組果斷臨陣換將,次戰(zhàn)改由孔熙容搭檔24歲的金慧貞出戰(zhàn)。
金慧貞和孔熙容之間并不陌生,兩人曾經在2018年和2019年有過合作,并在2018年的法國公開賽殺入四強。之后,金慧貞更多是和21歲的鄭娜恩搭檔,兩人的表現(xiàn)同樣出色,今年的全英公開賽,這對韓國組合當時在首輪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陳清晨/賈一凡。
韓國隊的這對奇兵組合在1/4決賽和半決賽時,因為韓國隊3比0的晉級而沒有等到出場機會,然而在決賽中1比2落后于中國隊后,兩人的機會來了。
面對7個月前在中國隊重奪尤杯過程中拿下最后一分的黃東萍/李汶妹,金慧貞/孔熙容顯然有備而來,極富針對性的戰(zhàn)術讓黃東萍和李汶妹處處受限。韓國組合并沒有受到總比分落后的困擾,反而在心態(tài)上更加沉穩(wěn)、放松,盡管在20比17領先時被追成平局,她們依然在關鍵時刻能夠沉著應對,抓住中國組合輪轉并不默契的軟肋不斷打擊,最終的一記幸運滾網球幫助兩人成功贏下首局。之后的劇情同首局如出一轍,韓國隊祭出的新“金孔”組合在危難關頭幫助韓國隊渡過難關,讓三單沈有振獲得了登場的機會。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的是,之前我們一直把韓國三單的名字叫作申玉靜,而這其實是音譯過來的。后來,這位姑娘自己發(fā)文更正,她的正確名字應該是沈有振。
三單沈有振的勝利到目前為止是其整個職業(yè)生涯的最高光,身高臂長的她雖然移動不快,但始終很冷靜,抓到機會就突擊。最難得的是,她可以將這樣的冷靜果斷一直保持到決勝局握到巨大優(yōu)勢、勝利就在眼前之時。
令中國球迷比較難以接受的是,韓國女隊在歷史上兩次奪得尤杯,都是在決賽中擊敗中國女隊,而這兩次恰恰就相差了12年,一個輪回!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成池鉉。12年前,未滿19歲的她在吉隆坡出戰(zhàn)二單,在隊伍2比0領先時登場,最后輸給了中國二單汪鑫。12年后,她已經成為韓國女單的助理教練,在這一屆尤伯杯上創(chuàng)造了數次經典的勝仗。
細究兩次失利,在單打上始終不能與中國抗衡的韓國隊兩次都是在中國隊手上全取女雙這兩分,上一次在吉隆坡是李孝貞/金旼貞和河貞恩/李敬元,這一次在曼谷是李紹希/申昇瓚和金慧貞/孔熙容。韓國女雙一向頑強,且一直秉承進攻的特點,她們在每個奧運周期都會對女雙大規(guī)模重組,且都會收到成效,最終形成強有力的一流女雙。正如韓國隊傳統(tǒng)的重雙打輕單打一樣,她們以這樣的特點,在三單兩雙的團體賽上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屬于她們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