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然》雜志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等機構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卵泡刺激素含量增高是老年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原因.為該病的早期篩查和干預提供了新方案。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年齡依賴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癡呆最常見的原因,主要臨床表現為出現記憶功能障礙、行為異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目前,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超過5000萬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老年人中,女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約為男性患者的2倍.但原因不明。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葉克強教授長期致力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發(fā)病機制、早期診斷與藥物開發(fā)的研究.曾提出原創(chuàng)性理論:“C/EBPB/AEP”神經信號通路的激活.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核心推動因素?;谶@一理論,論文第一作者、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yī)師熊婧等研究人員對絕經前后女性體內濃度差異急劇變化的荷爾蒙物質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卵泡刺激素含量升高是老年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女性在圍絕經期,卵泡刺激素在體內的含量急劇升高至10倍以上.而老年男性體內的卵泡刺激素水平較年輕時增高3倍左右。急劇升高的卵泡刺激素通過激活“C/EBpB/AEp”神經信號通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生。
葉克強表示,下一步,研究團隊將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特定風險基因(如ApoE4)與卵泡刺激素的關系進行機制層面的深入研究。同時.團隊正在進行針對卵泡刺激素的特異性抗體的臨床前研究.以期為阿爾茨海默病帶來新的治療策略。7E3808AA-237E-4B0B-B15C-8CF232656C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