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為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中第3位,死亡率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給女性健康帶來極大威脅
。卵巢癌根治手術是治療卵巢癌的有效手段,但病人術后恢復時間較長,使得院外康復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常規(guī)健康教育注重住院時期的健康指導,出院后僅有電話隨訪,院外健康教育力度不足,病人出院后健康意識較薄弱,依從性降低,手術預后欠佳
?;诖耍綄ひ环N有效的、延續(x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是一種基于微信、QQ等互聯網平臺的溝通交流,其可突破經濟、地點及時間的限制,將健康教育延伸至病人出院后居家康復階段中的教育方式
。目前,有關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對卵巢癌術后病人的研究少有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對卵巢癌術后病人的影響,為促進卵巢癌術后病人的康復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卵巢癌術后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過影像學和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卵巢癌
;②符合卵巢癌根治術治療指證;③卡氏(KPS)功能狀態(tài)評分超過70分,預測生存期>6個月;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意識、聽力或言語功能障礙;②腫瘤出現多處轉移;③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器質性病變;④凝血功能異常;⑤任何原因不能如期接受隨訪;⑥不會用智能手機者。最終納入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1 對照組
DHS-250恒溫恒濕熱試驗箱(控溫精度為0.1℃);BC-2型薄層干燥試驗臺(控溫精度為0.1℃);AL204電子天平(METTLER TOLEDO牌,測量精度為0.1mg);JA5002電子精密天平(測量精度為10mg);薄層干燥試驗臺自帶的風速測量儀(測量精度為0.01m/s)。
出院當天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包括在藥物使用、生活作息、飲食、康復活動基礎上的健康指導,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詢問病人出院后康復狀況,解答病人疑問,提醒病人按期復查。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方案基礎上給予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①成立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包括4名醫(yī)生(其中2名婦科腫瘤副主任醫(yī)生,1名腫瘤化療科醫(yī)生,1名睡眠醫(yī)學醫(yī)生)和5名護士(其中1名為護士長,其余護士均為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臨床護士),在病人出院前1 d,小組成員組織病人開展病因、術式、預后康復等方面相關內容的宣教,并發(fā)放卵巢癌術后康復指南相關資料。②網絡隨訪平臺的建立:通過互聯網建立微信群(區(qū)醫(yī)院卵巢CA之家)健康教育平臺,定期對病人進行網絡隨訪,隨訪時間定為每周二、四、六的19:00~20:00,其間通過微信網絡平臺詢問病人健康狀況,耐心與病人溝通和交流術后病情,通過傳輸文字、圖片、視頻等給予健康指導。③互聯網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普及卵巢癌的臨床醫(yī)學基礎知識,講解卵巢癌術后注意事項及復發(fā)的臨床表現,增強病人對卵巢癌患病機制、臨床癥狀、日常注意事項等方面的認知度,有利于病人在發(fā)生異常狀況時能夠做出基本的自我判斷和評估,增強病人遇到突發(fā)狀況及時就醫(yī)的意識。引導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減輕壓力,注意規(guī)律休息,避免午睡時間過長,保證休息環(huán)境安靜舒適,睡前6 h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晚上睡覺前洗溫水澡,避免在床上看手機或工作,每天睡眠不少于7 h,病人根據自身情況每天適當參加不少于30 min適宜強度的體育鍛煉(包括散步、跑步、騎自行車、跳舞、瑜伽等),增強免疫力;外出時正確佩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避免感染。飲食以清淡為主,品種多樣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進食過于油膩及高膽固醇食物;每周瘦肉不超過500 g,可吃海鮮。理解營養(yǎng)支持的重要性,食物攝入不足時,可補充特醫(yī)食物。每天飲水量不少于1 500 mL。維持良好的體重。④叮囑病人在我院微信公眾號上預約醫(yī)生定期回醫(yī)院門診復查,減少在醫(yī)院候診時間。⑤鼓勵康復理想的病人在微信、QQ聊天平臺分享個人康復經驗和感想,增強其他病人康復的信心;小組成員耐心傾聽病人需求,給予鼓勵,正確引導積極面對;指導并鼓勵家屬經常與病人溝通交流,讓家屬給予病人足夠的家庭關愛和心理支持。兩組病人干預時間均為出院當天(干預前)至出院后6個月(干預后)。
在我國現階段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具有自發(fā)性以及多樣性的特點,在允許畢業(yè)生自主就業(yè)的基礎下,政府減少了對于高校的行政約束,允許高校根據社會市場的需求進行自主設置專業(yè)和自主招生,這樣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市場人才資源配置的靈活性和高效性,有利于實現人才供需的有效性結合。政府需要加強對于人才資源配置的宏觀調控,有利于保障人才資源和社會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完善人才統(tǒng)計指標體系等,促進高校對于教育體系的深化改革,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加強高校就業(yè)工作,維護社會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
在出院當天(干預前)和出院后6個月(干預后)對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和評估。①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指標:包括雌二醇(estradio,E2)、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抗繆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方法:抽取病人肘部靜脈血5 mL,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測定E2、LH、AMH、FSH水平。②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評分:采用SRSS量表評估病人干預前后睡眠狀況,總評分50分,評分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
。
鄭州市西部雪松路橋梁全長70m,橋跨布置為20m+30m+20m,上部結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變截面連續(xù)箱梁。下部結構橋墩、橋臺均采用“一字墻”墩臺,基礎采用承臺群樁基礎,橋臺采用樁接蓋梁基礎。樁基為鉆孔灌注樁設計樁徑1.5m,樁長50m,樁型為摩擦承力型,地下水穩(wěn)定水位位于地表下35m(相對于樁頂標高位于樁頂以下26m)。
手術是治療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但病人在術后卵巢儲備功能和睡眠質量的恢復往往達不到要求,病人院外是否進行健康的心理活動和生活方式是其重要的影響因子之一
。因此,給予卵巢癌術后病人院外緊密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增強病人自我健康意識,對卵巢功能的后期恢復具有重要意義?;ヂ摼W+延續(xù)性健康教育是一種能夠促進院外康復,提高手術預后的有效干預手段,在早產初產婦、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病人、高尿酸血癥病人、乳腺癌病人等應用的研究已有報道,并取得良好成效
。對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應用于卵巢癌術后卵巢儲備功能及睡眠質量方面的影響值得探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E2、LH、AMH、FSH均高于干預前,并且研究組E2、LH、AMH、FSH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與常規(guī)健康教育比較,實施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能夠明顯促進病人卵巢儲備功能的恢復。常規(guī)健康教育是通過出院前口頭叮囑和相關指南資料、出院后電話隨訪進行的健康教育和指導?;ヂ摼W+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借助互聯網(微信、QQ)平臺進行無障礙溝通,增加對病人出院后進行延續(xù)的、緊密規(guī)律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向病人定期傳輸與健康知識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檢意識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識
。再結合小組成員與病人的溝通和傾聽,直觀、充分、準確掌握病人院外康復情況,可達到健康宣教的效果,增強病人對卵巢癌術后健康知識的了解,使其充分意識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心理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有利于病人出院后卵巢儲備功能的進一步恢復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兩組SRS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并且研究組SRSS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實施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病人睡眠質量。良好的睡眠是疾病恢復的有效保障
?;ヂ摼W+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將專業(yè)、健康、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和運動意識、解答疑問、心理支持、家庭關愛等內容灌輸于病人的院外康復過程中,使病人在身體和心理上獲得充分的養(yǎng)分和支持,減輕軀體癥狀,緩解因疾病產生的恐懼和壓力,提高病人睡眠質量,促進健康
。有關研究表明,運動訓練和膳食營養(yǎng)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
。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致使結果數據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還需更大樣本量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延續(xù)性健康教育是醫(yī)院護理的延續(xù),為出院病人提供全面、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對卵巢癌術后的管理能力和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能力,促進卵巢儲備功能的恢復及提高睡眠質量。此外,通過網絡平臺為延續(xù)性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徑,可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有利于護患交流,使病人獲得快速、高效率的護理服務。通過網絡平臺實施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可讓醫(yī)護人員更直觀地掌握病人出院后的康復狀況,并根據病人的康復效果進行專業(yè)的護理指導,提高護理效率。綜上所述,互聯網+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卵巢癌術后病人的卵巢儲備功能,提高睡眠質量。
[1] 于丹,付明磊,王娟,等.EGCG對卵巢癌移植瘤生長及對VEGF和PCNA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21,37(1):114-118.
[2] 謝玲玲,陳敏,涂素華,等.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卵巢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腫、膀胱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22,37(2):258-261.
[3] 孫瀾汐,彭娟,石曉嘉.基于PDCA循環(huán)聯合ABC時間管理法的健康教育在卵巢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8):131-133.
[4] 姚娟,莫霖,郭小利,等.互聯網+多元聯動模式在惡性腫瘤患兒PICC居家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5):756-761.
[5] 俞曉敏,苗海波.“互聯網+”延續(xù)性護理對重度骨質疏松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18):1421-1424.
[6] 丁巧,莊翠芳,張芳,等.舒適護理在改善卵巢癌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3):374-377.
[7] 肖超群,牟純瑋,周霞.正念冥想訓練對圍絕經期婦女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39(8):998-1002.
[8] 王慧.團體活動式延續(xù)護理對卵巢癌患者自覺癥狀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17):77-79.
[9] 梁彩霞,曾秀群,黃欣,等.微信平臺管理在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卵巢癌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0):3772-3775.
[10] 吳曉蕾,張月珍,戴亞端.早產初產婦互聯網+醫(yī)院-社區(qū)-家庭聯動延續(xù)管理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1,36(4):86-90.
[11] 孫巧琳,臧爽,徐陽.基于互聯網平臺對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患者的延續(xù)性護理實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0,29(7):726-729.
[12] 時紅,張莉蕓,張改連,等.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教育對高尿酸血癥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1,35(6):1103-1105.
[13] 楊文,青曉,王小清,等.“互聯網+”延續(xù)性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輸液港置入術后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0):22-25.
[14] 李帆,陶春花,方利,等.移動互聯網技術在乳腺癌病人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9,33(5):806-810.
[15] 孫瀾汐,彭娟,石曉嘉.基于PDCA循環(huán)聯合ABC時間管理法的健康教育在卵巢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8):131-133.
[16] 黃聰,諶永毅,劉翔宇,等.基于互聯網+延續(xù)護理平臺的護理對乳腺癌化療患者干預效果的研究[J].腫瘤藥學,2020,10(2):244-251.
[17] 王倩,王俊芝,成杰.高低頻轉換聽覺-運動訓練對腦出血患者睡眠的干預效果[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10):1491-1496.
[18] 王金梅,梅惠媛,孫亞嵐.正念放松訓練對乳腺癌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和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2):228-233.
[19] 張佩嘉,譚潔.互聯網技術用于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7,32(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