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王璐,張松松
(金陵科技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南京 211169)
自中國大運河項目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后,近年來,國內學者對大運河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從歷史學、地理學、旅游學等不同學科視角對大運河保護與發(fā)展進行多元化探究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1]。與此同時,字幕翻譯在大運河文化“走出去”中也發(fā)揮了重大作用?!洞筮\河傳奇》紀錄片屬于《國寶檔案》欄目,由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推出,在國內外大受歡迎,極具觀賞性。該文以生態(tài)翻譯學為研究視域,從語言、文化和交際3 個維度探究紀錄片字幕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與選擇,冀希對生態(tài)翻譯學的研究和大運河對外傳播工作獻上綿薄之力。
生態(tài)翻譯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起步于2001年,近年來,隨著生態(tài)語言學的快速發(fā)展,生態(tài)翻譯學研究在國內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其將“生態(tài)學”和“翻譯學”進行結合,主要從生態(tài)視角對翻譯進行研究。
生態(tài)翻譯學的核心理念是翻譯即生態(tài)平衡、翻譯即文本移植、翻譯即適應選擇,借助翻譯生態(tài)和自然生態(tài)特征的同構隱喻,從生態(tài)視角對翻譯生態(tài)整體和翻譯理論本體對翻譯生態(tài)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研究[2]?!斑m應/選擇”學說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實質就是生命體必須適應自然環(huán)境,這是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條件。將這一學說應用到翻譯中,便可得出結論,譯者在翻譯時必須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且受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支配。具體來講,譯者需要實現(xiàn)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三維”轉化?!罢线m應選擇度” 可用來衡量翻譯質量,“整合適應選擇度”最高的翻譯,便可稱為“最佳翻譯”[3]。
紀錄片是中國文化的載體,紀錄片“走出去”能真實反映中國文化,有利于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聽清中國聲音”,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徑。字幕翻譯能夠使觀眾更加正確的認識中國文化[4],在紀錄片文字呈現(xiàn)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字幕翻譯的質量不僅事關觀眾的理解,更關乎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字幕翻譯具有口語性、簡潔性、文化性、即時性等特點[5]。字幕翻譯的口語性指影視作品語言以口語為主,因此譯者必須盡量簡潔易懂,貼近觀眾生活,準確傳達源語含義;簡潔性指翻譯時譯者需要省略不必要的信息,以適應屏幕寬度;文化性指字幕會表現(xiàn)當?shù)氐奈幕瞽h(huán)境,翻譯時譯者必須考慮到兩國文化的差異,進行一定的調整,使其適合字幕翻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即時性指字幕需與影視作品的聲音和畫面相協(xié)調,翻譯時譯者必須在不影響觀眾閱讀的基礎上,嚴格把握內容的多少。
生態(tài)翻譯學中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強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要對語言形式進行適應性選擇轉換,不能直接字面翻譯,而是應該根據(jù)一定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作出適應性選擇,以符合目標語讀者的閱讀和語言習慣。
在詞匯方面,中、英語言具有不同的特點,中文辭藻華麗,英文樸實簡約。此外,詞類轉換在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名詞與動詞的轉換較多:漢語具有動態(tài)性,常用動詞;而英語具有靜態(tài)性,名詞使用較多。
在句法方面,中文注重“意合”,即從句間較少使用連詞和介詞,讀者通過上下文的連貫,能自行理解詞句間的句法和邏輯關系;而英文屬于注重“形合”,句子間的邏輯關系會直接外顯。特別是在紀錄片中,漢語以圖片作為輔助表達,呈現(xiàn)出簡潔的特點,更加不注意邏輯連接詞的使用。
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必須“適應”紀錄片字幕翻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根據(jù)英漢語言在表達邏輯關系和詞語選用等方面的差異,做出適當調整,從而實現(xiàn)“語言維的轉換”,使目的語觀眾對紀錄片的理解與源語觀眾產(chǎn)生相似的反映?!洞筮\河傳奇》中的翻譯實例充分體現(xiàn)了上述特征。
例1:當年三月,運河之上,南潯的隊伍千船隨扈,御舟逐波。乾隆皇帝憑欄臨風,心情大好。
譯文:In the third month that year,the Emepror’s fleet is about to reach Hangzhou via the Canal.Seeing the hundreds of boats sailing on the Canal,Qianlong turns spirited.
分析:原文“千船隨扈”“御舟逐波”“憑欄臨風”等為四字詞語,體現(xiàn)出漢語的辭藻華麗的特點,翻譯時譯者并未按字面意思翻譯,而是進行了語言維的調整,用樸實簡約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使用合并和調換語序,將“運河之上”與“御舟逐波”翻譯為“is about to reach Hangzhou via the Canal”;又將“千船隨扈”與“心情大好”調換語序,用非謂語動詞作原因狀語,外顯出兩個中文短句間的邏輯關系,使行文更符合英文的邏輯;增譯“in”“via”等介詞,使譯文符合英語“形合”的特點;省略了沒有實指意義的“憑欄臨風”,減少讀者的信息負荷,體現(xiàn)了字幕翻譯簡潔性的特點。
例2:因為開鑿這條人工運河,還誕生了一座城市——揚州。
譯文:The digging of this artificial canal even gave birth to a city,namely,Yangzhou.
分析:“開鑿”為動詞,譯文中進行了詞類轉換,將動詞轉換為名詞,處理為“digging”,符合英語的靜態(tài)特點,適應了目標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原文中缺少主語,而在譯文中用 “The digging of this artificial canal”作為無靈主語,增強了譯文的連貫性,與英文注重“形合”的特點相一致,實現(xiàn)了“語言維度的適應與選擇轉換”。
生態(tài)翻譯學中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強調,譯者不僅要達到語言維度的對等,還要關注到兩國間文化的差異,從文化視角出發(fā),深刻理解兩國文化,傳遞源語信息,使讀者獲得相似的反應。“翻譯是以符號轉換為手段,意義再生為任務的一項跨文化交際活動?!盵6]因此,翻譯時,譯者必須要從目的語讀者的視角出發(fā),考慮讀者對源語文化的接受度,恰當利用字幕翻譯的特點,以達到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獲得合適的譯文。
例3:一時間人人都幻想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譯文:Everyone imagined that they could get rich and go to Yangzhou by riding a crane at a time.
分析:原文“腰纏十萬貫”中的“貫”屬于文化負載詞,為中國文化所獨有,指舊時用繩索穿過外圓內方的銅錢,每一千文為一貫,為了方便帶著,所以串起來纏在腰上。而此處,譯者考慮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并未將其解釋出來,而是采用歸化譯法,譯為“get rich”,擺脫源語語言限制,很貼切地將譯文融入了英文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和諧美,符合字幕翻譯簡潔性和文化性的特點,成功地進行了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而后一句“騎鶴上揚州”,比喻一個人十分貪婪,既想馳騁官場,又想發(fā)財,還想成仙,此處譯者采用了異化譯法,古代揚州城就有“鶴城”之說,所以有必要通過翻譯,將“鶴”與“揚州”的關系介紹給目的語讀者,在保持源文本的風格和特色的同時,也達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4:在高高的馬頭墻外面是看不出來的,這又是為什么呢?
譯文:Why can’t people see it outside the high Ma Tau Wall?
分析:“馬頭墻”是中國徽派建筑的特征之一,其墻垣高于兩山墻屋面,形狀與馬頭相似,所以被稱為“馬頭墻”。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大運河傳奇》英文字幕將“馬頭墻”直接音譯,并配以紀錄片畫面,充分利用多模態(tài)文本的優(yōu)勢,保持目的語觀眾對中國文化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使其更直觀、準確的理解“馬頭墻”的形象??梢姡g者通過此方法,利用字幕翻譯即時性的特點,實現(xiàn)了“文化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圖1 《大運河傳奇》中“馬頭墻”(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胡庚申認為,在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不僅需要轉換語言信息、傳遞文化內涵,還應該注重交際意圖的傳達,也就是說,譯者需要進行“交際維適應性轉換”[7]。譯者為將源語作者的交際目的和意圖表現(xiàn)出來,就必須對源文本信息進行一定的調整,充分考慮目標語觀眾的交際要求,促進源文本在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一定的溝通和交流目的,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
紀錄片《大運河傳奇》中,有不少對歷史專家的采訪,在口語表達中出現(xiàn)語法錯誤或重復等現(xiàn)象難以避免,譯者在翻譯成英文時,并沒有將被采訪者的話語一字不落地轉換,而是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注重交際,準確傳達出源文本信息,達到了交際的目的。
例5:揚州就是大運河開鑿以后,就凸顯出它的這樣一種,一種交通的優(yōu)勢,就是它處在,正好處在這個長江邊。
譯文:After the Grand Canal was dug,Yangzhou highlighted its traffic advantages.It happened to be seat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分析:原文中“它的這樣一種,一種交通的優(yōu)勢”是典型的口語表述,出現(xiàn)了明顯的啰嗦和重復,而在翻譯時,譯者省略了重復表達,直截了當傳遞原文信息,十分簡潔,便于觀眾理解。
例6:而且南方的這些要到北方地區(qū),必然要從揚州走。
譯文:Moreover,the grain in Southern China must pass Yangzhou to reach Northern China.
分析:原文被采訪者在表達“這些”時,出現(xiàn)了明顯的停頓,其實想要表達的是“南方的這些糧食”,若不考慮英語生態(tài)特征,將其譯為 “this must pass Yangzhou”,這樣的譯文會使觀眾不知所云,因為在上下文指代并不明顯的情況下,這增加了觀眾理解的難度;而譯者從目的語觀眾的視角出發(fā),準確地把握了原文要傳達的交際含義,增譯了“grain”,符合譯文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便觀眾更好地理解信息。
例7 如表1所示。
表1 《大運河傳奇》字幕原文-譯文-回譯分析表
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源文本中的問句屬于口頭用語,譯文考慮到了字幕文本瞬間性的特征,將原文進行切分,把長句譯為小短句,通過兩個疑問句的形式,加強了疑問的語氣,引發(fā)觀眾思考,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目的和意圖,實現(xiàn)了“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在生態(tài)翻譯學視域下,高質量的譯文不僅需要忠實于源文本,或是滿足讀者的需要,還需要有一定的“整合適應選擇度”。而所謂的“整合適應選擇度”是指譯者翻譯時,在一定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從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等多維度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的適應性選擇程度的總和。因此,譯作需要從多個維度,即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進行選擇轉換,根據(jù)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多維度適應”和“適應性選擇”,創(chuàng)作出“整合適應選擇度”高的譯文,這樣才能適應目的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從上文的分析可見,《大運河傳奇》 的字幕翻譯中,首先在語言維上,譯者通過合并、詞類轉換、調換語序等的翻譯策略,從微觀語言層面對譯文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以適應新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其次在文化維上,譯者通過采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適當利用了多模態(tài)文本的特點,較好實現(xiàn)了文化維度的適應性轉換;最后,在交際維上,譯者通過增譯和省略等翻譯策略,使譯文在新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了一定的交際目的,達到了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大運河傳奇》的字幕翻譯能夠很好地做到多維度適應,是整合適應選擇度較高的譯作。
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鑒提供了新穎的視角,譯者應當從“三維”角度進行適應性選擇轉換?!洞筮\河傳奇》作為一部由央視出版的紀錄片,整合適應選擇度較高。譯者運用生態(tài)翻譯學的“三維”轉換策略,使譯文在翻譯生態(tài)中實現(xiàn)了“三維”轉換,在宣傳運河文化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大運河不僅承載了自然美麗風光,更承載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是中國文化歷史上的一顆瑰寶,但是國內從翻譯學角度對大運河的研究仍有待發(fā)展,外語譯者應該承擔起弘揚大運河等文化遺產(chǎn)外宣的責任,讓世界正確認識大運河文化,講好大運河的故事,使大運河文化帶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