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婷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教師需要采取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定位,采取更加科學、合理、多元、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德育工作。從而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其品德修養(yǎng)。同時,教師的教育質量和效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前言
由于學生的價值觀尚時處在樹立的過程中,所以,在這一時期,德育教育要與學生的個性特征、認識規(guī)律相適應。本文從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工作經(jīng)驗出發(fā),對中學班主任如何組織實施德育教育進行了初步的探討。這篇文章就此問題將進行重點討論。
一、傳統(tǒng)德育的問題
學生處在青少年時期,其心理活動、心理素質都處在半成熟的狀態(tài)。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既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又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心理素質、品格形成和思想形成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班主任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和教育水平卻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學階段的升學壓力,使班主任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測試技能,而忽視了對德育的關注;質與量的智能教育是不一樣的,它能從考試的結果中得到直接的體現(xiàn)。
另外,學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門只注重錄取率和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關注,這就直接造成了班主任對德育教育采用應付甚至忽視的態(tài)度。更談不上有效、科學的德育教育。盡管許多中學的班主任都認識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積極組織了有關的教育活動,然而,由于某些班主任對當代社會、青少年的心理、認識等方面的認識不足,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仍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了枯燥的講授、單調(diào)的教學方法。不但沒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讓他們產(chǎn)生厭倦感,從而影響德育教育的質量。另外,有些中學的班主任把班級紀律與德育教育等同起來,并以日常的管理方式來約束學生,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這不但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且與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相抵觸。另外,部分班主任僅依據(jù)個人的能力進行的德育教育,忽略了其社會性、長期性和系統(tǒng)性,也忽略了學校和家庭力量的調(diào)動。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德育教育的長期性與社會性功能,這是導致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下德育教育成效不能得到改善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
1.班主任轉變教育角色
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從知識和德育的角度出發(fā),采取“自上而下”的教學方式。所以,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指導者和幫助者,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對其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首先,要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德育教育發(fā)展方向,并引導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以使其與社會基本規(guī)范相一致,從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的。同時,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德育需要,使其自覺遵守德育、學習德育、提高德育品質的需要,進而調(diào)動自身內(nèi)在的因素,朝著德育的正確方向發(fā)展,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實現(xiàn)自身德育素質的提高。同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從學生的角度解決、回答問題,及時糾正錯誤的發(fā)展方向,使德育教育走上正確的軌道。
2.培養(yǎng)普通人的德育
長期以來,德育教育的目標被理想化和神化。英雄和模范常常被描述成“高大全”的、不沾人間煙火的人物,并要求學生們也要做這樣大公無私、毫不利己的“完美人”。實際上,學生,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如果不能做到普通人的行為和最起碼的德育標準,那么,就算把名人名言、光輝事跡都背下來,也難以實現(xiàn)最基本的德育目標。所以,中學班主任要意識到,德育不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圣人、完人,而是要培育具有基本道德水準的普通民眾,并以此作為其目標的能力提高。大部分的學生都已步入青春期,正是他們實現(xiàn)身心成長、觀念確立、個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他們?nèi)菀讻_動、叛逆、犯錯,甚至有可能會觸及到傳統(tǒng)倫理的底線。若不能正確地指導他們的行動和想法,想要將人培養(yǎng)成圣人,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學班主任要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每個同學的不同,保留他們的個性,并結合他們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真正實現(xiàn)德育的“以人為本”。這是大部分學校和老師都要面臨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普通人,不是什么高官,不是什么富豪,也不是什么明星;相反,還有一部分學生甚至處于弱勢群體,如單親、重組、貧困家庭等。他們的父母生活在很大的壓力下,有些人甚至還要面對社會的壓力。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設定德育教育和將來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舉例來說,許多貧困家庭的學生甚至最起碼的溫飽都成問題。在這個時候,培養(yǎng)他們忘我、自私自利、為人民服務、為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而奮的理想,實在是太不現(xiàn)實了。這不但與他們的一般狀況、甚至是貧窮的狀況背道而馳,而且,由于高標準和缺乏目標的教育,很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自卑。為此,班主任應該改變思想道德觀念,把德育教育放在“人”的發(fā)展取向上,樹立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導孩子養(yǎng)成對生命的熱愛,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更好更快樂的人生。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對自身做出正確的認識,進而對其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
3.結合生活開展德育
一切學問都是從生活中得來的。所以,班主任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認識和培養(yǎng)他們的德育觀念,增強他們的德育觀念。但是,長期以來,作為“知性德育”的德育教育,一直被視為對學生德育素質評價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獲得德育知識的學生,其德育品質越高,反之不然。在應試教育中以考試的結果作為評判學生品德的唯一標準。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比如,每一個學生都會用文明語言,在卷子上選擇正確的答案,在老師面前他們也會用敬語,但私下里,卻經(jīng)常會爆粗口,尤其是當著同學朋友的面,更是用來表達“時尚”與“魅力”的污言穢語。因此,中學班主任應該將德育與知識、成績相分離,與生活相結合,使其與學生的生活、行為、情感相結合,使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
德育教育應從三個層面涵蓋學生的生活。這一過程既包含了學校的生活,也包含了學生的家庭和社會。這是由于學生在三種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專長與短處各有不同。同時,必須強化學校與家庭、社會生活的關系,使學生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德育規(guī)范。很明顯,班主任不能憑一己之力完成這項任務。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必須要有家長的大力支持,要和學校結合本地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社會化的德育,使學生從各種渠道中得到、提升自己的德育品質。另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們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街道調(diào)查、社會走訪等途徑,使學生在社會交往中的過程中讓德育素質得到提升,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結語
總之,德育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以增強其品德,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確保其健康、平穩(wěn)地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亞輝.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中國校外教育.2016(1).
[2]潘春艷.解析班主任德育的工作方法與思路.小作家選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