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zhàn),比如與疫情和烏克蘭危機有關的供應問題,勞動力短缺和高通脹等。展望未來,經濟學家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與2019年持平,遠低于去年5.5%的增速。
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政府采取的大水漫灌式經濟刺激政策,是當前通脹加劇的主因。為應對疫情沖擊,美聯(lián)儲于2020年初開始實施“無上限”量化寬松政策,大規(guī)模增加貨幣供應,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目前美國聯(lián)邦政府債務總額約為30.3萬億美元,遠超美國去年約23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這些貨幣和財政政策舉措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回暖,但也推動了通脹回升。盡管一些經濟學家很早就警告通脹風險,但美國政府決策層一直堅持“通脹暫時論”,維持量化寬松政策,直至高通脹成為大問題。
美國開啟加息模式,或將進一步綁架世界經濟。5月4日,美聯(lián)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創(chuàng)下2000年以來單次加息最大幅度,以應對通脹過高以及俄烏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激進貨幣政策可能傷害自身并波及全球。美國企業(yè)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認為,如果美聯(lián)儲大幅加息,刺破美國股市、樓市和信貸市場泡沫,可能會引發(fā)深度經濟衰退。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也指出,從歷史數(shù)據(jù)來看,未來一兩年美國經濟出現(xiàn)衰退的可能性非常高。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全球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發(fā)行國,美國的經濟政策對全球具有重大溢出效應。美聯(lián)儲開啟加息周期,正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大波動風險,可能導致全球債務違約風險升高。
從大水漫灌式的量化寬松政策,到一再拱火煽動烏克蘭危機,再到發(fā)起對俄制裁擾亂全球供應鏈,毫無疑問,美國是地緣政治危機和世界經濟困局的始作俑者。
處理國際地區(qū)熱點問題,對話談判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也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正確出路。濫用制裁不僅會造成新的不可挽回的損失,還可能沖擊現(xiàn)有世界經濟體系,危害全球民生。美國作為世界大國,有責任維護世界經濟體系的穩(wěn)定,不應讓世界各國為其不負責任的外交和經濟政策買單。
(據(jù)人民網(wǎng))496AB06C-EC39-4281-8034-F32F6A8DC2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