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華
公元772年9月,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被任命為湖州刺史。第二年春天,他的老朋友張志和前去與之相聚。此時,已是暮春,冰雪消融。遠處,一行行白鷺在西塞山前飛起。岸邊,凋謝的桃花花瓣正鋪在上漲的春水上。兩位老友泛舟湖上,湖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來游去。此時,一位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的釣魚者正不顧天空飄起的絲絲細雨,專心致志地釣著魚。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防雨利用的是疏水性
如今,下雨時,我們可以穿雨衣或打雨傘。塑料和化纖工業(yè)的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優(yōu)質的防水面料。而在古代,人們只能將自然界現(xiàn)成的一些材料加以巧妙利用。箬笠,取自禾本科植物箬葉的葉片;蓑衣,則取自蓑草或者棕葉。兩者的防雨效果都不盡如人意,穿戴久了,身體仍然不免被雨水打濕。箬笠、蓑衣的質量不輕,遇水會變得更重。
箬笠、蓑衣之所以能防雨,利用的是其材料的疏水性質。什么材料疏水、什么材料親水,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判斷。把一滴水滴到材料表面,如果水滴團成一個球,那么,該材料就是疏水的;如果水滴沿著材料的表面蔓延開來,那么,材料就是親水的。疏水的材料不容易被水打濕,親水的材料很容易被水浸潤。自然界里的疏水材料在水生植物中最常見,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葉。如果像菠菜葉子那樣很容易被水浸潤,那荷葉在水中就很容易腐爛。
從天然植物材料到塑料
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知道松香、琥珀和蟲膠這些天然的樹脂具備一定的疏水性,可以用于防水。比如,我國明代就在密實的紡織品上面涂一層桐油,做出雨衣和雨傘,輕便且防水性好。那時的雨衣應該比蓑衣更接近“衣”的樣子。
而在歐洲,1869年前后,英國攝影師亞歷山大·帕克斯將攝影中采用的膠棉(一種天然纖維素)硝化,并用樟腦作為增塑劑,做出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性材料,并將其稱為“帕克辛”。這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的塑料。他用帕克辛做出了梳子、紐扣等。后來,美國印刷工人約翰·海厄特發(fā)現(xiàn),在硝化纖維中加入樟腦,硝化纖維竟變成了一種硬而不脆、柔韌性相當好的材料,在熱壓的作用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制品。他將這種材料命名為“賽璐珞”。遺憾的是,賽璐珞不耐熱且易燃,這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
1907年,美籍比利時人列奧·亨德里克·貝克蘭做出了世界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并用自己的名字將其命名為“貝克萊特”,又稱酚醛塑料。酚醛塑料絕緣、耐熱、穩(wěn)定、耐腐蝕、不可燃,被貝克蘭稱為“千用材料”,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將貝克蘭稱為“塑料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化學技術的進步催生了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發(fā)明,這就是今天廣泛采用的塑料的雛形。比起早期的酚醛塑料,這些新型塑料無色、無味、無臭,表面光滑,不僅可以用于制作管道、家電等硬性的塑料外殼,也能用于制造包裝袋和塑料雨具等軟性的物品。
1939年,杜邦公司又推出了塑料行業(yè)的明星——聚酰胺,即尼龍。它被稱為“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yōu)于絲綢的纖維”。
之后,合成橡膠、亞克力(有機玻璃)、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各種新型塑料紛至沓來。今天,我們身邊的塑料已經無所不在,防水已經是塑料最平常的功用了。
“白色污染”成難題
塑料制品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yōu)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塑料污染同樣成為困擾現(xiàn)在和未來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2018年的一份報告稱,全世界總計生產的90億噸塑料制品中,被循環(huán)利用的只有9%,另外約12%被焚燒,其余79%最終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進入自然環(huán)境中。2019年,我國塑料制品生產量高達8184萬噸,約占全世界塑料制品需求量的1/4,而每年用于“白色污染”的治理經費達1850萬元左右?,F(xiàn)在,人們已經開始研發(fā)生物降解塑料,希望能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同學們,假如能夠選擇,你們是要一個青箬笠、綠蓑衣的世界,還是要一個被塑料包圍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