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燕, 張元培
(北京郵電大學電連接與可靠性科研室,北京海淀區(qū),100876)
連接器在工作時通以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使連接器的各部件的溫度升高,當溫升過高時就會影響連接器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以及工作可靠性,甚至可能會發(fā)生故障。對連接器進行熱設計和熱分析已經(jīng)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研究內(nèi)容。
電流通過電連接器接觸件時,由于接觸件的體電阻和插針-插孔間的接觸電阻,產(chǎn)生的焦耳熱是引起電連接器溫升的主要熱源。在連接器內(nèi)部,熱量只考慮接觸件和絕緣體的導熱方式傳遞至外殼。在連接器外部,通過對流和輻射方式的共同作用將傳遞至外殼的熱量向周圍環(huán)境散失。有限元仿真被廣泛用于連接器熱性能的分析與設計,為了獲得準確的結果,關鍵問題之一是對流換熱系數(shù)確定與獲取。
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計算非常繁瑣,影響因素眾多,流體的物理性質(zhì)、換熱表面的形狀、換熱的部位、以及流體的流速等都對對流換熱過程有影響。對流換熱系數(shù)通常使用經(jīng)驗值,如連接器在室溫下的大氣環(huán)境中工作時,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5 ~ 25 W/(m2·℃)[1],而室內(nèi)無風環(huán)境下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在4~5 W/(m2·℃)左右[2]。對流換熱系數(shù)是產(chǎn)生仿真結果不準確的一個原因,根據(jù)量綱法和迭代法可精確計算對流換熱系數(shù)。吳珊珊[3]編寫MATLAB程序進行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計算,并得到某款電動汽車連接器在環(huán)境溫度為25℃,額定電流250A,只考慮接觸件體電阻生熱的情況下,空氣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12.8 W/(m2·℃)。程宇和張巨偉[4]采用ANSYS軟件進行結構熱分析,提出一種精確確定管道外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迭代方法,得出空氣的換熱系數(shù)一般在 1~10 W/(m2·℃)之間;當環(huán)境溫度為-27 ℃時,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 4.67 W/(m2·℃);環(huán)境溫度為39.5 ℃時,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3.68W/(m2·℃);對流換熱系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陳孟等[5]利用自然對流換熱實驗關聯(lián)式和ANSYS軟件的結構穩(wěn)態(tài)熱分析,通過APDL語言編程進行迭代計算,從而求得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一般在 1~10 W/(m2·℃)之間,水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一般在 200~1000 W/(m2·℃)之間。胡彩蓮[6]基于利用ANSYS Workbench軟件中的熱-電耦合模塊和MATLAB程序?qū)B接器的綜合散熱系數(shù)進行了迭代計算,得出在不同低溫工況下,綜合散熱系數(shù)值的差別很大,但變化不超過0.05 W/(m2·℃)。
本文基于MATLAB GUI軟件對圓形連接器的對流換熱系數(shù)計算進行了界面設計。只需在GUI界面上輸入電流、接觸件的芯數(shù)、電阻率和半徑、外殼長度、特征尺寸以及外界環(huán)境溫度,就可得到該條件下準確的對流換熱系數(shù)。同時,本文對連接器的放置方式、特征尺寸、外界環(huán)境溫度、電流和芯數(shù)對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連接器的熱路圖如圖1所示。電流I流過電阻為R的接觸件時,會產(chǎn)生焦耳熱I2R,從而使導體溫度升高為Tc。該熱量依次通過絕緣體導熱(熱阻為Rλ1)和外殼導熱(熱阻為Rλ2),將熱量傳遞至外殼表面,使溫度升高為Tw。傳遞至外殼的熱量再通過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熱阻為Rc)和輻射換熱(熱阻為Rr)傳遞至溫度為T0的外界環(huán)境中。
圖1 連接器的熱路圖
熱流方程為:
(1)
圓形連接器絕緣體和外殼都是圓筒壁,導熱熱阻Rλ為:
(2)
式(2)中,λ為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L為長度;d2為外徑;d1為內(nèi)徑。
由牛頓冷卻方程計算對流換熱的熱流量:
qc:qc=hcAc(Tw-T0)
(3)
自然對流換熱的熱阻Rc為:
(4)
式(3)和(4)中,hc為對流換熱系數(shù)W/(m2·K);Ac為對流換熱面積(m2),圓柱體的對流換熱面積為其外表面積。
由四次方定律計算輻射換熱的熱流量qf:
(5)
輻射換熱的熱阻為Rf:
(6)
式(5)和式(6)中,ε為物體的黑度;Af為輻射表面積(m2),對于圓柱體Af=Ac; 0為斯蒂芬-玻爾茲曼常數(shù)(=5.67×108W/(m2·K4))。
連接器的輻射換熱能力通常遠小于對流換熱能力,所以本文不考慮連接器外殼的輻射換熱。此時,熱平衡方程為:
(7)
對流換熱系數(shù)hc為:
(8)
式(8)中,Nu為努賽爾數(shù);λf為空氣的熱導率(W/(m·K));D為散熱體的特征尺寸(m),圓柱體水平放置時的特征尺寸為直徑,豎直放置時的特征尺寸為高度;Gr為格拉曉夫數(shù);Pr為普朗特數(shù);g為重力加速度(m/s2);αv為空氣的膨脹系數(shù)(K-1);v為空氣運動粘度(m2/s);下角標m表示定性溫度,為(Tw+T0)/2;C和n是依據(jù)Gr×Pr進行取值[7-8]。
由式(8)可知,為了計算對流換熱系數(shù)hc,必須先知道連接器外殼溫度Tw。為了解決這個僵局,需先假設一個溫升ΔT=Tw-T0,再由圖2所示的迭代過程計算hc值,直到ΔT的計算結果與初始設定值之間的偏差足夠小,迭代計算完成。本文取初始溫升ΔT為30K,取小偏差的閾值為0.1,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0說明不需考慮自然對流換熱效應。由于計算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過程比較繁瑣,所以本文編寫了MATLAB計算程序并設計相應的GUI界面來實現(xiàn)這一迭代過程。
圖2 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迭代計算流程圖
本文創(chuàng)建了[dt, hc] = thermal_horizontal(T0, D, I, p, r, L,S)和[dt, hc]= thermal_vertical(T0, D, I, p, r, R,S) 函數(shù)分別來計算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和豎直放置時的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這兩個函數(shù)的輸入?yún)?shù)包括環(huán)境溫度T0、特征尺寸D、電流I、接觸件的電阻率 、半徑r和芯數(shù)S、連接器外殼長度L和半徑R。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特征尺寸D等于外殼直徑(2R),豎直放置時的特征尺寸D等于外殼長度L。這兩個函數(shù)的輸出參數(shù)為對流換熱系數(shù)hc和連接器外殼表面溫升dt。
圓形連接器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MATLAB GUI界面由二級界面組成。其中,一級界面說明功能和連接器的放置方式,二級界面分別完成連接器不同放置方式時的計算窗口。界面設計在MATLAB App Designer工具中進行,設計完成的一級界面和二級界面如圖3所示。
(左:一級界面圖,右: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二級界面圖)
一級界面設計由標簽、圖像和按鈕三種組件組成。標簽包含標題 “計算圓形連接器對流換熱系數(shù)” 和放置方式描述“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和“圓形連接器豎直放置”。圖像區(qū)域放置了“圓形連接器”、 “水平放置的簡化圓形連接器”和“豎直放置的簡化圓形連接器”三個圖片。兩個“選擇”按鈕進入二級界面圖。右擊“選擇”,在出現(xiàn)的快捷菜單上選擇“回調(diào)”和“轉(zhuǎn)至ButtonPushed回調(diào)”,此時自動進入“代碼視圖”中按鈕對應的回調(diào)函數(shù)代碼處,輸入“run hc_horizontal.mlapp”和“run hc_vertical.mlapp”(二級界面的文件名)語句以調(diào)用二級界面對應的文件。最后點擊保存,就完成了一級界面的設計。
二級界面設計由標簽、圖像、編輯字段(數(shù)值)和按鈕四種組件組成。從組件庫中選擇七個編輯字段(數(shù)值)組件添加到設計視圖中,分別添加文字“模型特征尺寸D(mm)”、“環(huán)境溫度T0(℃)”、“連接器外殼長度L(mm)”、“接觸件導體半徑(mm)”、“電阻率(*10^(-8)Ω·m)”、“芯數(shù)S”、“電流(A)”和“對流換熱系數(shù)(W/m^(2)·K)”。在右上角的“組件瀏覽器”中通過雙擊將各組件分別重新命名為app.size、app.temperature、app.Lmm、app.radius、app. resistivity、app.number 、app. Current和app. Coefficient?!坝嬎恪睘榘粹o組件,進入其代碼視圖中出現(xiàn)的空白區(qū)域中,輸入以下語句為各參數(shù)賦值:
T0 = app.temperature.Value; %為環(huán)境溫度T0 (℃) 賦值
D = app.size.Value; %為連接器特征尺寸D(mm) 賦值
I = app.current.Value; %為連接器通以的電流I (A) 賦值
p = app.resistivity.Value; %為連接器接觸件的電阻率p(*10^(-8)Ω·m)賦值
r = app.radius.Value; %為連接器接觸件導體半徑r(mm)賦值
L = app.Lmm.Value; %為連接器外殼長度L(mm)賦值
S = app.number.Value; %為連接器芯數(shù)S賦值
[~,hc] = thermal_horizontal(T0,D,I,p,r,L); %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對流換熱系數(shù)計算
app.coefficient.Value = hc; %將對流換熱系數(shù)計算結果賦值給輸出組件
圖3的右圖給出了當外殼直徑為20mm,長度為60mm,接觸件(芯數(shù)為1)導體半徑為5mm,導體材料為Cu(電阻率為1.75×10-8Ω·m)的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于溫度為25℃的空氣中,通以電流為250A時,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8.27W/(m2·K)。
圖4為圓形連接器特征尺寸D對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hc的影響曲線。隨著特征尺寸D的增加,連接器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hc減少,滿足如式(9)和式(10)所示的冪函數(shù)關系,其中R2為擬合的可靠度。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當外殼直徑小于17mm,則無須考慮對流換熱。豎直放置時,當外殼長度小于18mm,則無須考慮對流換熱。以外殼直徑為20mm、長度為60mm的連接器為例,水平放置時的hc為8.27 W/(m2·K),豎直放置時為7.23 W/(m2·K)。在實際應用中,為了增加對流換熱而降低連接器溫升,建議將其水平放置。
(條件:I=250A,r=5mm,S=1,L=60mm,
hc水平=27.21D-0.40(D≥17mm,R2=1)
(9)
hc豎直=16.39D-0.20(D≥18mm,R2=1)
(10)
圖5為環(huán)境溫度T0對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hc的影響曲線。隨著環(huán)境溫度T0的增加,連接器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hc減少,滿足如式(11)和式(12)所示的二項指數(shù)函數(shù)的線性疊加關系。當T0為相同值時,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hc大于豎直放置時,即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自然對流換熱要大于豎直放置時。水平放置時,當環(huán)境溫度超過62.5℃,則無須考慮對流換熱。
(條件:I=250A,r=5mm,S=1,R=10mm、L=60mm)
hc水平=0.0014e-0.06T0+8.42e-0.0008T0(T0≤62.5℃,R2=0.9985)
(11)
hc豎直=0.15e-0.0002T0+7.20e-0.001T0(R2=0.9992)
(12)
圖6為電流I對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hc的影響曲線。隨著電流I的增加,連接器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hc增加,滿足如式(13)和式(14)所示的冪函數(shù)關系。當電流I為相同值時,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hc大于豎直放置時的hc。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當電流I小于191A時,則無須考慮對流換熱。豎直放置時,當電流I小于32A時,則無須考慮對流換熱。
(條件:r=5mm,S=1, R=10mm,L=60mm,T0=25 C)
hc水平=0.97I0.39(I≥191A,R2=0.9997)
(13)
hc豎直=0.82I0.39(I≥32A,R2=0。9998)
(14)
圖7為芯數(shù)S對空氣對流換熱系數(shù)hc的影響曲線。隨著芯數(shù)S的增加,連接器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hc減少,滿足如式(15)和式(16)所示的冪函數(shù)關系。當S為相同值時,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hc大于豎直放置時,即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時的自然對流換熱要大于豎直放置時。
(條件:I=250A,r=1.5mm,R=10mm,L=60mm,T0=25 C)
hc水平=12.65S-0.17(R2=0.9993)
(15)
hc豎直=10.99S-0.17(R2=0.9990)
(16)
本文以圓形連接器為研究對象,基于熱路圖、熱平衡方程和迭代法,開發(fā)了MATLAB GUI界面軟件來快速而準確計算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為ANSYS準確分析連接器的熱性能提供必需的參數(shù)。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隨著特征尺寸的增大而呈冪函數(shù)減少,當水平放置的圓形連接器外殼直徑小于17mm,當豎直放置的圓形連接器外殼長度小于18mm,均可忽略對流換熱對溫升的影響。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而呈指數(shù)函數(shù)減少,當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于溫度低于63 C的大氣環(huán)境中時,可忽略對流換熱對溫升的影響。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隨著電流的增大而呈冪函數(shù)增加,當水平放置的圓形連接器通以的電流小于191A,當豎直放置的圓形連接器通以的電流小于32A時,均可忽略對流換熱對溫升的影響。自然對流換熱系數(shù)隨著芯數(shù)的增加而呈冪函數(shù)減少。實際應用時,為了增加對流換熱效應和減少連接器溫升,建議將圓形連接器水平放置。后續(xù)將開發(fā)計算矩形連接器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MATLAB GUI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