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義,曹 曄,任藝偉,武小鋼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a.城鄉(xiāng)建設學院;b.林學院,太谷 030801)
門樓作為民居院落的主要出入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漢李尤在《門銘》中記載:“門之設張,為宅表會,納善閉邪,擊柝防害”。除了具有交通出入的物質(zhì)功能外,還具有十分顯目的標志與象征作用。山西太谷,素有“金太谷”“旱碼頭”“中國的華爾街”之譽[1],留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門樓是民居院落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謂“宅以門戶為冠帶”。洪霞[2]、陳偉[3]、曾倩[4]、謝空[5]、楊宇灝[6]等對所研究區(qū)域內(nèi)的門樓進行了整體研究,從門樓的類型、特征、表現(xiàn)手法、選材等方面,探討了門樓如何修繕保護和傳承發(fā)展[7]。本文在參考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對明清時期太谷民居門樓類型特征予以考察研究。明清時期,晉商大規(guī)模修建了類型豐富、裝飾精美的宅院,經(jīng)初步調(diào)查,太谷民居之門樓相對于宅第建筑的其他部分而言,保存較好,類型多樣,它是門第等級的象征。然而,傳統(tǒng)文物保護意識薄弱,加之自然災害,門樓已大量消失或正在消失,對太谷明清民居門樓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門樓的概念、太谷明清民居門樓的地理分布和樣式類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通過實地調(diào)研總結了民居門樓類型特征并對其進行了詳細分類,為分析晉中地區(qū)門樓類型提供一定的借鑒,還為門樓的保護與修繕提供參考價值。
門樓,在古籍中原指宮殿中的城門樓。比如在《后漢書·董卓傳》中記載:“(李傕、郭汜等)遂圍門樓,共表請司徒王允出,問‘太師何罪’?允窮蹙乃下,后數(shù)日見殺”[8]。在《園冶》中記載,“門上起樓,象城堞有樓以壯觀也。無樓亦呼之”[9]??梢?,即便不像古代城門樓那樣的壯觀宏偉,在民居出入口有屋宇覆蓋的也可以稱為門樓。門樓在宅第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話說“十分造宅,七分造門”。太谷明清民居門樓有外門樓和內(nèi)門樓之分,比如孔祥熙宅院正院為三進院落,除了宅院主要入口有門樓建筑之外,其他進院落的入口也會設置各種形式的門樓,由于外門樓更具有防衛(wèi)性、多樣性和向外展示主人身份地位的特點,所以外門樓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如圖1所示。
目前,太谷城內(nèi)“四街八井七十二巷”的布局仍然存在,以鼓樓為中心,貫穿古城的東、南、西3條街保存基本完整,北大街與西大街中斷相交,呈T字形。經(jīng)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目前太谷民居門樓空間分布呈集聚型態(tài)勢,主要分布在四大街和三十八個巷子里,如圖2所示。其中北大街、北門樓道巷、南門樓道巷、南寺街、中巷、醉樂園巷中分布數(shù)量居多,在西道街、前觀巷、北大方巷、純和巷、大巷等街巷中僅有幾例,在冉家巷、古松巷、安禪寺巷、北磚道巷、二郎廟巷、小巷中最少,僅各有1例。古城三十四個街巷中門樓已全部消失,而代之以現(xiàn)代化的大門。
門樓所反映出的等級制以及其他文化內(nèi)涵可以說是建筑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10]。太谷明清門樓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門樓,受禮制思想的制約,各種類型門樓的規(guī)格、等級、裝飾、規(guī)模等相差甚遠,反映著宅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彰顯著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受地域特色的影響,民居門樓類型多種多樣,但其背后隱含了一定的共同特征。通過現(xiàn)場調(diào)研記錄了173個門樓樣本,從門樓的側立面結構形式、屋頂樣式和門洞形狀為出發(fā)點對所選取的樣本進行類型研究,如圖3所示。
根據(jù)門樓的側立面結構形式不同,太谷民居的門樓建筑可分為兩種類型,即垂柱式和檐柱式,檐柱式門樓根據(jù)是否有墀頭又可分為無墀頭檐柱式門樓和有墀頭檐柱式門樓。其中無墀頭檐柱式門樓較少,占所有樣本的23.1%;有墀頭檐柱式門樓稍多,占34.7%;垂柱式門樓最多,占42.2%。如表1所示。
表1 按側立面結構形式進行的門樓分類統(tǒng)計
3.1.1 垂柱式門樓
在北京民居住宅中,垂花門一般作為二門,位于建筑群的中軸線上,是分割內(nèi)外宅的重要標志,主要有獨立擔梁式、一殿一卷式、單卷棚式和廊罩式4種形式的門樓[11]。而在太谷民居院落中,垂柱式門樓主要用于宅院的主要出入口,在古城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門樓形式。依據(jù)材質(zhì)的不同可分為木構和磚雕2種形式。垂柱式門樓最大的特點在于正面兩端麻葉抱頭梁懸垂花柱,占天不占地,側立面是一個半開敞的空間,節(jié)約用地,又有裝飾效果。柱頭雕刻和裝飾的圖案千姿百態(tài),采用宮燈形、蓮花座、花鳥及人物、仙道圖案雕刻。從門樓的功能作用和構造方法上可以得出,這種形式的門樓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門。
3.1.2 檐柱式門樓
1) 無墀頭檐柱式門樓。無墀頭檐柱式門樓最大的特點在于檐柱落于柱礎之上,并且與倒座房外墻、抱頭梁、地面形成一個側立面圍合空間,有利于通風,并且檐柱還承受來自屋面層和斗栱層的荷載。這種樣式的門樓主要通過抱頭梁傳遞屋面荷載到柱額層,梁頭前端置于普柏枋之上,后尾插入倒座房外墻之中。在檐墊板和普柏枋之間多安裝精彩的雕刻裝飾,有的在檐墊板之下安裝花罩,有的以荷葉墩等裝飾構件來營造玲瓏剔透的效果。
2) 有墀頭檐柱式門樓。太谷民居的門樓墀頭與北京四合院的有所異同,向外出挑屋檐和圖案裝飾是共同特征。北京四合院門樓的墀頭由群肩、上身、盤頭三部分組成,位于盤頭之上的戧檐磚是重要裝飾部件,戧檐一般為透雕,種類繁多,極富裝飾性[12]。而太谷民居院落中有墀頭檐柱式門樓的主要特點是檐柱被半包裹在磚砌墻中,檐柱與門扉之間的圍合空間用磚砌筑,且山墻伸出至檐柱之外又有墀頭裝飾,由上、中、下三部分構成。上部呈弧形,起挑檐作用;中部是裝飾的主體,形制和圖案多樣;下部為須彌座,起承重和裝飾作用,如圖4所示。
根據(jù)門樓的屋頂樣式不同,太谷民居的門樓建筑可分為4種類型,即硬山式、懸山式、廡殿式和歇山式。其中廡殿式門樓僅有1例,占樣本總體的0.6%;歇山式門樓占2.3%;硬山式門樓占35.3%;懸山式門樓最多,占61.8%。如表2所示。
表2 按屋頂樣式進行的門樓分類統(tǒng)計
3.2.1 硬山式門樓
硬山式門樓是單坡屋頂,左右兩側山墻與屋面相交,并將檁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墻之內(nèi)。這一門樓形式由屋面層、斗栱層、柱額層、臺基層組成。這種構架組合形式是民居門樓中最基本的構架組合形式。其中,斗栱層和柱額層是建筑物的骨架和主體。在面闊方向列有2根檐柱,支承來自屋面的荷載。在檐柱和倒座房之間由斗栱和抱頭梁相聯(lián)系,起承接檐檁作用。在檐檁之上為屋面層,這部分構件主要有檐椽、飛椽、望板、瓦口木等。
3.2.2 懸山式門樓
在太谷明清民居門樓中,懸山式門樓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種門樓形式。懸山式門樓與硬山式門樓屋頂類型相同,同屬于單坡屋頂,兩者正身梁架構件大致相同,區(qū)別在于懸山式兩山屋面懸出于山墻或山面屋架之外,這種出檐有防止雨水侵襲墻身的作用,這是懸山式優(yōu)于硬山式的地方。
3.2.3 廡殿式門樓
廡殿建筑是中國建筑中的最高型制[13],屋頂陡曲峻峭,屋檐寬深莊重、氣勢雄偉浩大,用材碩大,裝飾華貴富麗,多用于宮殿、壇廟、重要門樓等高級建筑,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太谷明清民居門樓中,廡殿式門樓僅有1例,呈三坡形屋面,其內(nèi)部構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正身部分和山面及轉(zhuǎn)角部分。正身部分是三坡屋面的主要支承骨架,與硬山式、懸山式門樓的正身構架基本相同,都是抬梁式結構,由檐柱支承斗栱層,斗栱層上面搭置檐檁,檐檁之上鋪檐椽、望板、飛椽等形成屋面層。山面及轉(zhuǎn)角部分是組成廡殿式門樓的主要部分,也是區(qū)別于硬山式和懸山式門樓的部分。
3.2.4 歇山式門樓
封建社會中,歇山式等級僅次于廡殿式,具有造型美妙活潑,形態(tài)表現(xiàn)適應性強等特點。在所調(diào)查的太谷民居門樓中,歇山式門樓僅有4例。歇山式門樓也是一種三坡形屋面,但在兩端山面,先有一個山面垂直停歇,再有一個坡面傾斜而下,而不像廡殿屋面由正脊直接傾斜而下。從立面結構看,歇山式門樓是廡殿式與懸山式的有機結合。與硬山式、懸山式門樓相比,其正身部分梁架構造都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屋面層和斗栱層。
根據(jù)門樓的門洞形狀不同,太谷民居的門樓建筑可分為方洞式和拱券式。方洞式門樓根據(jù)有無斗栱又可分為有斗栱式門樓和無斗栱式門樓2種。據(jù)統(tǒng)計,太谷民居拱券式門樓最少,僅占所有樣本的2.3%;有斗栱方洞式門樓較多,占12.1%;無斗栱方洞式門樓最多,占85.6%。如表3所示。
表3 按門洞形狀進行的門樓分類統(tǒng)計
3.3.1 方洞式門樓
方洞式門樓即門洞形狀為矩形,通常為抬梁式結構,按梁架結構材料總體可分為兩大類:即木作式和磚作式。木作式門樓數(shù)量最多,占方洞式門樓的84.6%,這種門樓挑出屋檐,屋檐上有垂脊、脊獸等裝飾,屋檐下有梁、枋、柱等構件傳遞屋面荷載到臺基層,有斗栱、垂花柱、雀替、荷葉墩等裝飾。部分木作式門樓形式較簡單,無斗栱裝飾,當門樓上部外檐出挑距離較大時,屋檐下有2根落地的檐柱支撐。磚作式門樓較少,占方洞式門樓的15.4%,依附于倒座房,出檐距離較短,門洞承受屋面的荷載,在門洞之上貼墻做一些裝飾性的構件,無斗栱裝飾,在額枋上雕刻花紋或繪有圖案,并且有雕刻精美的雀替、垂花柱等磚雕裝飾。
3.3.2 拱券式門樓
拱券式門樓指磚砌筑而成的弧形門洞形式,有單、雙拱券門洞。與方洞式門樓相比,拱券式門樓在太谷民居中很少使用,一般多為宅院的后門,供車馬出入,即車馬門。本調(diào)查中共有4例拱券式門樓,都為宅院的正門,其中3例為懸山式,1例為硬山式。懸山式門樓又可分為垂柱式和檐柱式2種類型,依附于倒座房,有雀替、垂花柱、荷葉墩等裝飾,無斗栱裝飾;硬山式門樓為雙拱門洞形式,拱部圓滑,拱券承受來自屋面層的荷載,裝飾簡單,無斗栱、荷葉墩裝飾。
本文以太谷古城內(nèi)的門樓建筑為研究對象,對古城內(nèi)每條街巷內(nèi)的門樓進行了調(diào)研記錄。主要從門樓的側立面結構、屋頂樣式和門洞形式三方面進行了分類研究,并對每種類型的門樓選取1例進行了測繪,歸納概括了門樓的類型特征。該研究進一步拓展了門樓研究的廣度,補充了民居門樓研究框架體系,以期為其他地區(qū)民居門樓的分類研究和民居宅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材料,為門樓的保護與修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還可吸納、傳承和發(fā)展山西地方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