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音
早春二月,薺菜出苗。薺菜綠葉狹長,羽狀分裂,類袖珍蘿卜葉。植株塌地叢生,像極我們小時候踢的羊毛毽子。這時候的薺菜幼苗鮮嫩可食,是野菜中的佳品。待到植株長長抽出一根細莖,開出碎米粒似的白花,就只能欣賞薺菜花上搖曳的春天了。而年年民間習俗依舊,清明這天將薺菜連花帶根挖來熬湯喝,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明目治百病,或曰農歷三月三上巳日,將薺菜花放置灶頭還可防螞蟻。
小時候挖過薺菜,好像都是漠漠灰白的天空,似雨非雨,空氣潮濕有寒意,黑黑的泥土地里也是潮濕松軟的。一些草還枯蓬著,另一些草已欣欣泛出新綠來,精神昂揚,能感覺到鮮綠下面挺拔的腰肢?;囊暗仡^田邊,你發(fā)現(xiàn)一棵薺菜,就會發(fā)現(xiàn)一大片薺菜,而沒有的地方,一棵也沒有?;牟藞@里的薺菜比較肥綠,野地里的比較貧瘠,瘦弱單薄地貼地趴著,要用鐮刀才好挖起。由于天寒,綠葉變得紫紅褐紅,像缺衣少食受凍餒的窮孩子。
我們家鄉(xiāng)柳城不把薺菜叫薺菜,我們叫“雞尾菇”。看去既不像雞尾,也沒有菇狀,卻叫雞尾菇,至今不明何因。但既然叫了雞尾菇,我們吃起來就全當吃了雞,也吃了菇。雞尾菇炒米粉,是我小時候家鄉(xiāng)的一味時令美食。這盤美食的經典性來自大人們的季節(jié)性念叨,并由此誘發(fā)我們的津津向往。那時我們放學回家,或在野地上瘋玩,只要看見雞尾菇就會歡天喜地挖回家,心里熱乎乎地想象著熱氣騰騰的雞尾菇炒米粉,想象那雞香菇香的鮮美滋味。但那時米粉面條之類是年節(jié)才吃的食物,平時難得吃上,至于雞尾菇挖回家后做了什么菜沒印象了。當然,雞尾菇炒米粉我應該是吃過的。
據說雞尾菇有奇香,但我只記得雞尾菇嚼在嘴里有粗糙感,可能是少油的緣故吧?至于奇香與滋味卻沒印象了。怎么就沒印象了呢?想不起來我小時候都忙活些什么了,會活得那么囫圇粗疏。現(xiàn)在想來,我何止是在吃食上心不在焉,不知細品。人生路上該有多少滋味多少景致被我疏忽了啊。我在讀別人回憶人生早年的那些文字時,這點感觸尤其深刻。
薺菜花開年年,搖曳在一波一波流逝的光陰中。盡管我已經知道雞尾菇就是薺菜,就是護生草、枕頭草、粽子菜、雞心菜、地米菜、山蘿卜苗、芊菜、花紫菜等等諸多,還知道雞尾菇可小炒,可冷拌,可煮蛋,可做餃子餡之類,但現(xiàn)在的雞尾菇還是小時候的雞尾菇嗎,還能尋回往日的那份味道嗎?
當然,現(xiàn)在有現(xiàn)在的味道,亦當珍惜。
每年四五月間,刺梨子花就開了,漫山遍野,一叢叢、一簇簇,蓬勃綻放,如雪如濤如練如瀑,在崖壁上披掛懸垂,在山坡上奔涌流瀉,在山道旁攀爬蔓延。那一朵朵花啊,小如酒盅,大如小碗,瓣白蕊黃,碧葉油亮,清麗又繁華,在陽光下散發(fā)香氣,在雨水中一邊凋落一邊綻放。每當這時節(jié),我就心神不定,蠢蠢欲動,總要尋個空閑奔向山野?;ㄆ诰湍敲磶滋?,錯過了,又是另一年了。
在老家柳城,刺梨子花是一種時令美食。季節(jié)一到,街上就有人采了花來賣。賣花人來自山鄉(xiāng),起早趕路,額上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們不知曉自己賣花的身影滿是詩意,只想快點賣完回家去。而街邊原先賣鼠曲糍的小煎餅攤,也用米漿拌了刺梨子花煎花餅賣。山鄉(xiāng)人善盡山肴野蔌之用,有食花習俗??墒车幕ê芏?,南瓜花、木槿花、梔子花、蘭柴子花、木芙蓉花,都是大自然恩賜的山珍美味。柳城人最懂得感恩自然,吃多少,采多少,留得年年有花開。
第一次吃刺梨子花,說老實話,印象不是太好,有些微苦生澀,隱隱還有些不親和的陌生感,說不清那是什么味。后來再吃,好些,但也沒覺得好吃。之后,家里也很少做這花食了。再后來,我到了海邊小城,許多年里,我已經淡忘了這款小吃。有一年山野閑游,又看到刺梨子花,那瑩白如凝脂般的花瓣惹人憐愛。從沒看到海邊人采花作食,他們不懂此花能吃,或者不屑去吃。也是,灘涂礁巖上的小海鮮“涂頭貨”已享用不盡了,哪還顧得上山野之食。我想起家鄉(xiāng)的刺梨子花餅,有了一種懷念,便采了些回家,將花瓣泡在水里,挑去碎葉,漂洗干凈。沒有現(xiàn)磨米漿,就用地瓜粉加面粉調糊拌花瓣,滴點香油,撒些細鹽青蔥,攪拌攪拌,就開始在油鍋上煎了。油鍋“滋滋”作響,熱油鍋里的花餅竟有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馥郁芬芳,沁脾入心,讓人驚喜不已。想不到第一次煎花餅就如此成功?;灮?、鮮脆又柔韌,一點沒有初次吃花餅時的那種陌生怪味,而是滿口清甜、滿口花香,細細咀嚼,都是溫馨和懷念的味道。
此后,年年刺梨子花開,總讓我充滿了期待。而每次面對那一蓬蓬盛開的刺梨子花,我又總是矛盾不已。陽光下,那種綻放的美麗和馨香讓我舍不得采摘,我愿意讓美保留到最久,即便滿地落瓣,也如蝶如雪,有著難以言說的美。而花餅美味的誘惑,又讓我無法控制自己去采摘,再說,采花的過程也是美好的享受。而我什么都不想錯過。
花,當然是清晨帶露時采摘最好,保留了濃郁純凈的花香。初綻的花瓣,瑩白如脂,潔凈清麗,柔膩如綢,又挺括有質感。刺梨子總是成叢成簇,枝條如瀑,四處張揚,奔放,蔓爬,披拂,垂掛,所以花開得蓬蓬勃勃,滿身荊刺,連花柄和萼筒外都密生細刺。我總是小心翼翼地擷取花瓣,留下花托和花蕊,讓它夏秋結自己紡錘形的刺果。采摘時,花香陣陣,撲面而來,采花人也花香滿襟袖?;▍矅聡挛宋孙w著幾只蜜蜂,黑黃條紋的身子在白花黃蕊間探頭探腦,進進出出;有時,花上還有一些比我早到的螞蟻或飛蟲。我采摘著我的一份,另一份留給蜜蜂、螞蟻,以及那些不知名的飛蟲。還有許多花在高處,美美地自開自香,不染塵雜,只與清風往來。我望花興嘆,依然愉悅,依然滿懷感恩,欣賞那一份高高在上、守護自持的美麗。
為什么每次采摘刺梨子花,內心總會涌起一份欣喜和憐惜,就像流漾在山野、陽光和清風里的花香呢?也常常疑惑,為什么現(xiàn)在吃到的花餅這么甘美?花還是那個花嗎?我還是那個我嗎?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才能品味出刺梨子真正的花香?是曾經滄海后的適應和寬容嗎?是對渺遠和易逝之美難以把握的珍惜和懷念嗎?或者,只是自己味蕾變了?想不明白,但有一點可以確證:吃刺梨子花餅,必須全身心投入,所謂“親歷”,從摘花到煎餅,最后才是品味,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美的享受。就像品茶,不只是茶到口里就算喝茶了,那采茶的講究和甘苦,制茶的用心和在意,煮茶的樂趣,聞香的美妙,也都是不能忽略的。這樣,你才能真正地品出刺梨子花的美來。AD5675B3-4B2B-4EAC-A183-C74F532CBF0B
歲暮臘月,在西溪湖畔的一片開闊湖灘上,我看到滿湖灘的鼠曲草。鼠曲草初長成,鋪地錦似的貼地密密緊挨著,舒展著毛茸茸的莖葉,浮白淺青,濃濃淡淡,綢緞似的鋪漫開去,遠望隨地勢舒緩起伏,像風吹綢衣漾起的波紋。我暗自驚異,還沒立春呢,鼠曲草就冒出來啦?也許是今年冬暖,鼠曲草以為是春天了呢。
鼠曲草和溪頭的薺菜一樣,都是春天帶給鄉(xiāng)野人的手信。我們柳城鄉(xiāng)人上門做客有帶手信的習俗。手信是禮物,無論大小貴賤,表達的是情誼和敬重。每年二三月間,春天攜著鼠曲草到來,路邊、野地、山坡、田疇、園子,遍布鼠曲草的身影。一場綿雨,一場霧露,鼠曲草迅速長大肥壯,隨著春深,莖端舉起一簇,或分歧出幾簇指頭大的小黃花。每簇由數十粒黃花蕾聚生在一起。黃花蕾可以用來染衣裳,染出的衣裳,是春草初長桑葉始生那種最美的鵝黃,據說衣裳穿破了,染上的顏色依然新鮮。鼠曲草莖葉和花上皆密被綿綿白茸毛。茸毛白撲撲,朦朦朧朧里透著青碧透著黃。這樣的花和葉像隔了一層薄霧白茫茫,花顏就隱隱綽綽看不分明?;ò杲z狀極茸細,好像從來不綻放,花蕾即是花,永遠包裹著守護一個小秘密。
鼠曲草亭亭玉立草野中,極愛聚露聚雨水。因為茸毛,雨水露水聚在花葉莖稈上皆成珠,粒粒堆壘,既不融合也不易滾落,且晶瑩剔透,銀亮閃爍,好像捧著滿懷抱珠翠。這時節(jié)的鼠曲草最豐腴,到野外隨手一掐就是一大把。我說“掐”,是掐尖的意思。食指靠攏植株一彎,拇指指甲一掐,植株最嫩尖的部分,或連帶著黃花就掐下來了,帶回家挑去枯葉草梗,洗洗清爽,滾水一撈,和著蒸熟的糯米在青石臼里搗到柔膩,用雕花糕板模壓印,一塊塊圓餅狀的青綠鼠曲糍就成了春天饋贈給柳城人的時令小吃。
近年街上賣的鼠曲糍,有的會摻進芥菜冒充草。芥菜棵大易得,做出的鼠曲糍也青青綠綠好顏色,但味卻不是那個味,也幾乎看不到咬嚙處會拉出茸茸毛絲,少了鼠曲糍應有的綿韌嚼感和風味,應該叫芥菜糍了。街橋頭有一家挑爐擺攤現(xiàn)煎的,倒是正宗鼠曲糍,而且是用粳米漿攪拌,攤煎成薄餅,疊成扇形,也別有風味。粳米更好,兼取糯米和秈米的優(yōu)點,帶點柔糯,帶點爽脆,不粘不糙恰恰好。只是老板娘惜油,煎餅心有時一面會有些焦黑。老板娘將餅折疊折疊,焦黑處就遮掩起來了,而我總會發(fā)現(xiàn)那一些焦黑,不免遺憾。有時出門散步,順手掐一把回家,洗洗,切碎,拌上地瓜粉漿蔥油攤煎也挺好。熱熱咬一口,藕斷絲連似的,會拉出些微毛絲,外酥內嫩,滿是柔韌的勁道,咀嚼中,鼠曲草的清香彌散出來,春天一樣美好,令人難以忘懷。
鼠曲糍不獨是我家鄉(xiāng)柳城的時令小吃,閩地各縣皆有。后來看到邵桂子《甕天語》云: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這樣說來,大江南北也都有這種食俗了,只是有的地方精細些,用豬肉、春筍、香菇之類做成咸餡或甜餡,但我以為餡味會掩了鼠曲草香,失去鼠曲草本味了。想到《紅樓夢》里鳳姐挾給劉姥姥吃的茄鲞,不由莞爾。那茄鲞是把剛摘下的茄子去皮切丁,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用雞湯煨干,再用香油收,最后糟油拌了才裝盤,經過如此一番,不知茄鲞如何還能稱為茄鲞。假如一盤菜也有君臣佐使的話,感覺作為君料的茄子已被顛覆為邊料,成為一場豪富歡宴的由頭了。一盤小菜,可窺見俗世人情。劉姥姥吃了說:“別哄我,茄子跑出這味兒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了,只種茄子了。”鼠曲草,味甘、性平、無毒,能調中益氣,除風濕,利濕濁,止泄,化痰,去熱嗽,壓時氣。以款冬花為食,宜少食,過則損目。
鼠曲糍,又名佛耳草、追骨風、絨毛草、無心草、鼠耳草、羊耳朵草、貓耳朵草、毛耳朵、白頭草、茸母、黃蒿、米曲、水菊、金沸草、地蓮、黃花白艾、蚍蜉酒草、綿絮頭草、清明香、棉花菜、菠菠草等等,不過是田間地頭最平凡俗常的一味草,竟有如許多的名字,好像人們在春天的原野里萬分欣喜,紛紛喊出了各自心中親愛的名字。AD5675B3-4B2B-4EAC-A183-C74F532CBF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