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艷艷
(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科,蚌埠,233000)
妊娠期高血壓是女性妊娠階段特有且常見的產科并發(fā)癥,對產婦生命安全有著重大威脅,并且也影響新生兒健康,可誘發(fā)早產、低出生體質量等不良母嬰結局,也被臨床認定為當前導致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妊娠期高血壓的誘發(fā)因素多樣,可能因母體存在基礎疾病,也可受妊娠環(huán)境影響,病情進展性變化,可迅速發(fā)展。據最新數據報道,妊娠期高血壓作為女性群體特殊的高血壓類型,在歐美國家有著6%~10%的高發(fā)病率,在我國也有5.22%~5.57%的發(fā)病率,隨著產婦年齡升高發(fā)病率越高,35歲后產婦在發(fā)病率中的占比可達19.9%[2-3]。目前,臨床治療原則多以通過改善產婦作息、飲食、補充睡眠等方式控制血糖,也可服用降壓藥,預防高血壓帶來的并發(fā)癥。而產婦作息、飲食、睡眠的調整主要依靠臨床護理工作,目前常規(guī)護理內容缺少針對性與有效性,忽視產婦意愿與配合度,人文關懷缺位,無法滿足妊娠期高血壓產婦的護理需求。而整體護理模式指的是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綜合護理,一方面關注產婦的生理狀況和身體狀況,另一方面給予產婦心理護理以及疏導,通過兩方面的充分結合,給予產婦綜合護理。整體護理過程具有現代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特點,優(yōu)化了傳統(tǒng)護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人本位護理主要指的是通過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產婦提供最佳的護理[4]。本研究將整體護理和人本位護理充分結合,通過檢測妊娠期高血壓產婦睡眠質量及母嬰結局,來檢測試驗的影響。妊娠期高血壓會引起產婦腦出血、心臟衰竭等狀況,同時還會大大增加早產,出現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發(fā)生。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98例產婦進行綜合研究,探討了整體護理對產科護理質量和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收治的產婦9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觀察組中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25.6±3.1)歲,體質量60~98 kg,平均體質量(73.1±3.1)kg,孕齡35~41周,平均孕齡(36.3±15.3)周。對照組中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4.6±2.9)歲,體質量61~99 kg,平均體質量(75.1±2.1)kg,孕齡35~41周,平均孕齡(36.3±15.3)周。2組產婦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病歷資料齊全者;依從性良好、意識清晰、均具有正常的語言及理解能力者。
1.3 排除標準 患有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有精神疾病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產婦按照臨床上的常規(guī)護理進行護理,主要是通過各項檢查,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定時測量胎心、觀察產婦宮縮情況。對于產婦的血壓狀況及時進行檢測,如果出現其他的伴并發(fā)癥,則需要給予一定的治療干預,對由于高血壓及其他并發(fā)癥進行有效預防。
1.4.2 觀察組 觀察組產婦接受整體護理聯合人本位護理,主要是通過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2個方面進行綜合護理,引導產婦行為積極轉變。生理護理方面主要包括: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查,并及時告知產婦以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產婦入院后積極和其交流,將醫(yī)院的護理狀況、科室情況以及妊娠期間的護理和治療流程進行充分的介紹將其陌生感消除。根據產婦產檢情況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提升產婦認知;產婦和嬰兒同處一室,對產婦和嬰幼兒的狀況進行全面的觀察,對產婦的血壓狀況、睡眠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對產婦進行指導,幫助產婦掌握照顧嬰兒、喂奶的各種方法,教授正確護理新生兒的方法。心理護理主要包括:給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幫助孕產婦了解各項療程緩解焦慮的情緒;應用評分表對產婦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并及時進行疏導和安慰;告知產婦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妊娠以及胎兒狀況的影響;產中及產后給予更多精神安慰,應該積極鼓勵無剖宮產指征的產婦自然分娩,給予產婦精神鼓勵和心理支持。分娩過程中,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腹壓,教會產婦正確掌握用力、放松、屏氣方法,同時給予按摩護理,并通過語言、神態(tài)給予產婦精神鼓勵。行為轉變引導:引導產婦意識向前,利用妊娠期高血壓專題科普錄像資料、集體授課方式,讓產婦直觀地了解妊娠期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從病情本身加強認知,樹立正確意識,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組織病友交流會,由成功控制血糖產婦講解血糖控制后身體產生的變化以及內心的變化,感同身受地鼓勵產婦,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定期組織競猜小活動,通過回答與妊娠期高血壓防治相關的小問題獲取獎勵,為重復的、平淡的孕期生活增添快樂,也幫助產婦強化健康教育中知識的掌握,為改變行動奠定堅實基礎。引導產婦行動上改變,結合產婦實際情況(孕期、血壓水平、心理狀態(tài)評估結果、身高、體質量)等制定飲食、運動計劃,指導產婦定時監(jiān)測血糖,尊重產婦的需求、迎合產婦的喜好,讓產婦在快樂中戰(zhàn)勝疾??;實施計劃,鼓勵產婦餐后2 h后進行30 min左右的運動,可進行散步、瑜伽等強度低的運動,每周堅持2~3次;叮囑產婦每日早、中、晚各測量1次血壓,記錄24 h內動態(tài)血壓情況,血壓連續(xù)性監(jiān)測至少持續(xù)42 d,當發(fā)現血壓異常、波動幅度較大及時與護理人員溝通,針對近期飲食、運動進行調整,嚴格控制每日鹽攝入量在6 g以下。
1.5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分析護理前后2組血壓水平變化。根據2組護理的狀況對產婦的睡眠質量以及結局進行評定。妊娠期高血壓產婦母嬰結局主要包括分娩方式,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發(fā)生情況。此外,采用計分調查的方式調查產婦的睡眠質量,總分100分,分為睡眠質量良好、睡眠質量一般、睡眠質量較差3個等級。0~60分為睡眠質量較差,61~80分為睡眠質量一般,81~100分為睡眠質量良好。
2.1 2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護理前血壓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1 mm Hg=0.133 kPa)
2.2 2組患者妊娠期高血壓產婦母嬰結局比較 經過調查和研究,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妊娠期高血壓產婦母嬰結局明顯更好(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妊娠期高血壓產婦母嬰結局比較[例(%)]
2.3 2組產婦的睡眠質量比較 經過調查和研究,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睡眠質量明顯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產婦的睡眠質量比較(例)
妊娠期高血壓會引起產婦腦出血、心臟衰竭等狀況,對妊娠結局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還會大大增加早產,出現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發(fā)生,對母嬰健康影響十分嚴重。
整體護理模式指的是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綜合護理,一方面關注產婦的生理狀況和身體狀況,另一方面給予產婦心理護理以及疏導,通過兩方面的充分結合,給予產婦綜合護理。整體護理具有現代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特點,優(yōu)化了傳統(tǒng)護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有研究認為,整體護理模式對改善妊娠高血壓產婦母嬰結局與疾病控制程度均有顯著效果,研究中納入90例妊娠高血壓產婦作為樣本,其中45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組成對照組,另45例接受整體護理模式組成觀察組,比較產婦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等差異與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新生兒不良結局發(fā)生率,在護理前以上各項指標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母嬰不良結局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而在結論中肯定整個體護理模式能夠改善妊娠期高血壓產婦身心狀態(tài),改善母嬰結局質量,加強對母嬰的安全保護[5]。
人本位護理主要指的是通過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產婦提供最佳的護理。強調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及特性,體現由物向人這一生命價值尺度的變化,其由人、環(huán)境、健康、護理4個基本要素構成基本護理理念,增強護士對細節(jié)的重視,提高風險防范能力,要求護理中關注產婦的整體需求,制定科學目標、科學計劃,體現護理服務的人性化,做好細節(jié)護理質量,并能夠根據產婦的反饋積極改進工作。有研究認為人本位護理對于高齡妊高癥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與實現良好母嬰結局有著重要意義,研究中62例接受人本位護理的妊高癥產婦SAS、SDS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均為理想,與接受常規(guī)護理產婦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而確定人本位護理可預防與降低母嬰不良結局發(fā)生率,提高新生兒生命質量,臨床推廣價值顯著[6-7]。
孕產婦的護理包括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查主要是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產婦入院后積極和產婦交流,將科室情況以及妊娠期間的護理和治療流程進行充分的介紹將其陌生感消除。根據產婦產檢情況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提升產婦認知;產婦和嬰兒同處一室,對產婦和嬰幼兒的狀況進行全面的觀察,對產婦的血壓狀況、睡眠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心理方面的檢查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壓產婦因擔心胎兒及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少孕產婦具有焦慮和緊張的情緒,存在巨大精神壓力,影響其睡眠的質量。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情緒極易波動,容易出現悲傷和緊張的情緒。行為則是在生理與心理基礎上,減少不良行為對病情的影響,如鹽攝入量過高、睡眠不足等。在護理過程中,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實施針對性心理安慰和疏導,幫助產婦放松心情,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子宮收縮、產程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臨床護理人員要積極了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幫助其消除負面情緒。從而促進產婦護理依從性、心理負擔的減輕,有助于血壓控制,并提升孕產婦的睡眠質量;同時,指導產婦行為改變,從飲食、作息、睡眠、運動等多個方面,改善生理狀態(tài),以更好的生理、心理情況面對疾病,積極治療疾病,經過調查和研究,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護理后血壓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妊娠期高血壓產婦母嬰結局明顯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調查和研究,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睡眠質量明顯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探討整體護理聯合人本位護理對妊娠期高血壓產婦睡眠質量、穩(wěn)定血壓更好,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