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術史家巫鴻最新著作,全面勾勒遠古至唐末中國繪畫的發(fā)展
《中國繪畫:遠古至唐》是著名美術史家巫鴻最新著作。這本書全面講述了從遠古時代至唐代末期的早期中國繪畫的發(fā)展、不同時代繪畫的風格和特點,突破卷軸畫范圍,拓展“中國繪畫”概念的疆域;改變繪畫史敘事模式,重新講述中國繪畫的故事。
書名:《中國繪畫:遠古至唐》
著者:[美]巫鴻
出版: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書號:978-7-208-17452-8
定價:88元
出版時間:2022.3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zhí)“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并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杰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并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2022年榮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藝術寫作杰出終身成就獎”,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從巖石上的神秘圖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紋飾與壁畫,繪畫的二維平面如何產(chǎn)生?從陶甕上的鸛魚石斧圖,到彩繪漆盒上人物與時空交疊的空間性圖畫,器物表面的寫實繪畫如何引發(fā)了畫像的獨立?楚漢墓葬禮儀藝術展現(xiàn)的第一個繪畫高潮如何聯(lián)系著后世佛教壁畫和卷軸畫的繁榮發(fā)展?名家輩出的宮廷藝術與臻于極盛的公共宗教藝術在朝野間的爭奇斗艷如何塑造了富有變化和新意的盛唐氣象?
在中國繪畫三千年的漫長歷史中,以唐末為節(jié)點的早期繪畫擔負著開發(fā)繪畫媒材的宏大歷史職責,無名畫家的集體創(chuàng)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禮儀環(huán)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軸畫為大宗的后世繪畫,考古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時期、地域和畫手的風格變化,使得這段繪畫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獨特性格。
本書是著名美術史家巫鴻的最新著作,脫胎于《中國繪畫三千年》中作者負責撰寫的《舊石器時期到唐代》一章,重新梳理結(jié)構框架、補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全面講述了從遠古時代至唐代末期的早期中國繪畫的發(fā)展、不同時代繪畫的風格和特點。作者在本書中有意識地突破卷軸畫的范圍,把“中國繪畫”的概念擴大,在材料上把彩陶、壁畫、屏幛、貼落和其他類型圖畫都包括進來,以其敏銳的圖像分析能力全面理解中國近百年來的考古學成果,改變既有的繪畫史敘事模式,呈現(xiàn)出不同時代、不同平面上的不同圖像之間的內(nèi)在勾連。
突破卷軸畫范圍,拓展“中國繪畫”概念的疆域;改變繪畫史敘事模式,重新講述中國繪畫的故事。
內(nèi)容最翔實的卡夫卡傳記,現(xiàn)代社會的噩夢、殘缺人生與寫作夢想
書名:《卡夫卡傳:關鍵歲月》
著者:[德]萊納·施塔赫
譯者:黃雪媛 程衛(wèi)平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書號:ISBN 9787559833822
定價:158.00元
出版時間:2022年04月
2022年是卡夫卡《城堡》誕生的一百周年,廣西師范大學上海貝貝特的“文學紀念碑叢書”即將推出廣受贊譽的《卡夫卡傳》三部曲(首推《卡夫卡傳:關鍵歲月》)。作者施塔赫吸納諸多至今尚未發(fā)布的最新的卡夫卡研究成果,以頗富畫面感的生動敘述手法展現(xiàn)卡夫卡的內(nèi)心與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鏡頭,令人身臨其境。
萊納·施塔赫(Reiner Stach,1951- ),德國傳記作家,文學評論家,出版人,現(xiàn)居柏林。畢業(yè)于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尤以卡夫卡研究著稱,代表作為《卡夫卡傳》三部曲,另著有《文物99件:這是卡夫卡嗎?》《卡夫卡:一天又一天》(四卷本)等,幾乎筑造了一座卡夫卡研究的學術“城堡”。2016年獲約瑟夫·布賴特巴赫獎,表彰其在文學傳記領域的貢獻。
德國的卡夫卡研究學者萊納·施塔赫往返美國、歐洲兩地,花費十多年時間,處理四千多頁報刊、信件和文學章節(jié)(很多之前都未曾出版過),再現(xiàn)了卡夫卡從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五年生活、寫作和工作的全景,這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他在那些關鍵歲月里寫下一系列重要作品——《判決》《變形記》《失蹤者》《訴訟》等,由此鋪平那條他將一直走到底的藝術之路。
卡夫卡是現(xiàn)代派小說鼻祖,影響了加繆、博爾赫斯、村上春樹、余華,作家的暴發(fā)式成長,全景電影般呈現(xiàn)作家的作品、身份與經(jīng)歷。
卡夫卡的文字夸張、殘酷、晦暗、不夠幽默。他的世界不宜居住。但是他的語句滲入肌膚,發(fā)人深思,讓人再也抖落不掉??ǚ蚩ㄔ谛≌f中體現(xiàn)出來的“夢境邏輯”與現(xiàn)代社會的噩夢完全一致:對個體生活的剝奪似乎在我們所有人背后悄然發(fā)生。每個人看似自由,可無論你如何選擇,你永遠都只是一個“案例”,與之相應的規(guī)則、措施和制度存在已久,早已準備就緒,即便是你某些完全自發(fā)的舉動、快樂的沖動都跳不脫那個徹頭徹尾被管理、被規(guī)劃好了的世界的樊籠。閱讀這樣的文本,讀者面前會浮現(xiàn)出兩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一個是,“這些都是什么意思?”另一個是,“這些都是怎么想出來的?”如果讀者追隨前一聲召喚,會陷入作品詮釋的密林;倘若循后一聲而去,則會踏入一片生平傳記的字謎方陣,費多少力也解不完。而在這套《卡夫卡傳》中,作者施塔赫將帶你踏入卡夫卡的人生,破解他的創(chuàng)作之謎。這是迄今為止內(nèi)容最翔實、體量最浩繁的一套卡夫卡傳記。已譯為英語、西班牙語等多國文字,斬獲萊比錫書展獎、海米托·馮·多德勒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