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忠
我喜歡趕集,是因為趕走了寂寞。
趕集是一種民間風(fēng)俗,就是在集市上進(jìn)行買賣交易。集有集合之意,到集上交易的時機(jī)很重要,所以前面加了個"趕"字,趕早不趕晚,要趕緊點去,有些緊俏短缺的物品,趕得晚了就沒有了。在過去老家的農(nóng)村,趕集有大小之分,兩天一小集,一周一大集,集場上兼有雜耍等娛樂活動,煞是熱鬧。
我現(xiàn)在居住的小區(qū)毗鄰步行街,在街的背后有一條單行道,道路兩邊攤販云集,有一道販子和二道販子,也有自產(chǎn)自銷的當(dāng)?shù)剞r(nóng)民,把一條街?jǐn)[放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大有擺出整條街的架勢,是玉門市的一景,其實這就是古老傳統(tǒng)市集的遺風(fēng),姑且稱之為趕集。
我大概雙休日早上踢完毽子以后去趕集。我喜歡東張西望、東游西逛、東挑西揀、東攀西談。
集市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有車輛聲,有喇叭聲,有雞叫聲,有叫賣聲,有交易聲,有吆喝聲。最有趣的是自己錄音、自做廣告,通過小喇叭不停地播放, “收報紙,收舊報紙;收頭發(fā),收長頭發(fā)”……那“收破爛哩”的吆喝聲,是一種河南腔調(diào),像豫劇的唱腔或道白,聲音嘹亮,文字簡練,對仗工整,抑揚頓挫,富有節(jié)奏,拖著尾音,底氣十足,帶著土話,就喊得那么有趣好聽,聽的人感到親切和自然。
我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偶爾模仿吆喝兩嗓子,逗得親友哄堂大笑。
趕集買菜,首選的是買誰的菜?我的經(jīng)驗是菜品超過五種的大概是二道販子,菜品三種以下的大抵是本地菜,同樣的蔬菜老城集市的比新城集市的便宜,而且可以搞價,我一般情況下買老農(nóng)民的菜,既新鮮又純正,既物美又價廉。我眼神不太好,買菜的時候不會趴在秤盤星子上仔細(xì)瞧,不會滿筐翻找,也不剝?nèi)ネ饷娴睦先~子,更不會隨手掰掉茄子的把子。有時問價不搞價,有時不問價直接買,有時問的最多的一句是:這菜是你自己種的嗎?買好菜我說,俺可是不會算賬,你只要別算錯、別吃虧就行。我從事審計工作,每天和數(shù)字打交道,碰見數(shù)字就頭疼,懶得算計。因為經(jīng)常賣菜的緣故,一般情況下賣家比買家算得快而且準(zhǔn),現(xiàn)在都是手機(jī)掃微信付款,讓看一眼支付成功也就成了。有一次碰見一位老太太賣土豆,大概古稀之年,她說她也不會算賬,我就用手機(jī)上的計算器計算,算完賬讓她看,她說我不認(rèn)識字,你看著給倆錢就行了,別給多了,樸實誠信得令人感動。
所謂“一簞食,一瓢飲”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請原諒我的俗氣!我喜歡帶根的綠菜,比如芫荽、菠菜、芹菜等,據(jù)說菜根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吃的時候把根留住,菠菜根甜,香菜根香,芹菜根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菜根譚》的氣息,雖不是節(jié)衣縮食,但也是素衣蔬食,可謂上得了廳堂,嚼得了菜根。
我欣賞一句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點。那綠油油的油菜,嫩得能掐出水來,那葉子上有零星的蟲眼,大概是沒有打過農(nóng)藥,這就是原生態(tài),吃菜講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我這人吃飯不挑食,別人能吃的我都能吃,別人不能吃的我也能吃,甚至是蟲子吃過的菜我也能吃,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喜歡大田里生長的菜,日照充足,風(fēng)吹雨打,農(nóng)民也未精心包裝,買菜時也不用精挑細(xì)選,一把抓,抓兩把,半袋子,提回家,閑來無事地挑選擇菜,那菜原來是混裝的,茼蒿里面夾雜香菜,菠菜里面夾雜曲曲菜,買一樣吃兩樣,仿佛是占了便宜。
更喜歡根上帶泥土的菜,我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對黃土有莫名的親近感,而現(xiàn)在與土地接觸的機(jī)會越來越少了,甚至是嫌棄塵土弄臟了我的衣服,可是家中的花盆想找點好土都非常地艱難,這種菜說明是土生土長。我有一次為了做醬菜買了很多洋姜,袋子里剩下的土放在了花盆里,那一定是很好的養(yǎng)料,我家的花兒也顯得格外的翠綠。
我到外地出差,不愛逛大型商場,除了非買不可才去,去了買了就走。倒是喜歡逛一逛菜市場,那里有街邊棋攤,有當(dāng)?shù)匦〕裕袝r令蔬菜,有生活氣息。有一次去蘭州出差,在農(nóng)民巷一家川菜館,點了一道青炒紅薯葉,這是我離別家鄉(xiāng)30年后第一次吃紅薯葉,那感覺不亞于童年的過年。我吃的不是菜,吃的是鄉(xiāng)情,吃了以后老想著它,可是后來到這家川菜館再也沒有吃上這道菜。時隔6年之后,我到哈密出差,在菜市場遛彎兒時發(fā)現(xiàn)有賣紅薯葉的,我喜出望外,1斤10元我全部包了,花了100多塊錢,幾乎有一蛇皮袋子,那賣菜的人說:“如果你想要的多了明天還有。”她把我當(dāng)成菜販子了。因為,買到了久違的家鄉(xiāng)菜,所以,我興奮了很多天,我爆炒上吃、涼拌上吃、包餃子吃、收藏著吃,我把買的紅薯葉尖和涼拌薯葉在朋友圈里曬圖,有位朋友開玩笑說:“這菜以前是用來喂豬的,現(xiàn)在成了綠色食品了”。
城里的孩子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主要是缺乏農(nóng)村的生活。我居住的城市有兩地韭菜比較出名,就是赤金鎮(zhèn)和柳河鎮(zhèn)的韭菜,每到菜季,集市上就高聲叫賣柳河官莊子的頭茬韭菜。關(guān)于挑選本地韭菜的問題,曾向老岳母進(jìn)行了細(xì)致的請教,她老人家講:年輕的時候剛種出來的韭菜叫毛韭菜,葉子又尖又細(xì),一般不割,有時用木桿子打掉,利于韭菜長得更旺更壯。從時令上看,4月份頭茬,五月份二茬,20多天一個生長周期。葉子的寬窄反映韭菜的年齡,判斷是否頭茬韭菜,主要觀察其最外層的葉子,最外層的葉子短,最內(nèi)層的葉子尖,如果內(nèi)層葉子頭平有茬口,說明是二茬或三茬,等四茬之后就該長韭苔子了。
區(qū)別大棚韭菜與天然韭菜的方法是:一是觀其色,大棚里的細(xì)長微黃,看似干凈;天然的短促深綠,看似土氣;二是聞其味,前者味淡味輕,后者嫩香味重;三是抓手感,前者潮濕,后者粗干。沒想到買菜還有這么多學(xué)問,真是讓城里人大跌眼鏡。
我不喜歡整齊劃一的菜,而喜歡大小不一樣的菜,比如黃瓜,那頭上戴著小黃花,身上帶著小毛刺,把自己的腰彎著,一看就不是裝嫩而是自然熟。
菜店里的菜,看上去很干凈,不帶一點泥土,像洗過的一樣。有時為了增加亮點,還在綠菜的上面噴云吐霧,套上保鮮膜,妻子買地黃瓜時就上過當(dāng),回家脫膜后發(fā)現(xiàn),黃瓜的顏色發(fā)黃,是真正的“黃瓜”了。不但顏色不正,而且味兒不夠純,不夠味。西紅柿里面硬一塊,青一塊,黃一塊,吃不出鄉(xiāng)土氣息,更吃不出童年的味道。比如外地進(jìn)來的大蒜,白顏色、不夠辣,我喜歡當(dāng)?shù)剞r(nóng)民種植的大蒜,紫皮獨頭,編成辮子,剝皮粘手,辣得冒汗,辣得過癮,一米之外就能聞見。
一年四季,春夏秋季趕集的時候多,冬天不去趕集,在小區(qū)門口的菜店買菜,因為西北的冬天極為寒冷,最冷的時候零下20多度,手腳麻木,臉如刀割,我想大抵不會有人露天賣菜了。有一次寒冬的早上,我去買下水軟管,路過菜市場,仍有大約10人左右在賣菜,有的擺在三輪車上,有的擺放地上,菜框上蓋了很厚的棉被,她們大都站著跺腳,唯獨一位老嫗在賣菜,頭上裹著圍巾,幾乎只露出眼睛,她膝蓋下有褥子,身上也披了個褥子,時而蹲下、時而跪著賣菜,我感到她穿的還沒有蓋菜的被子厚,我問她:“為什么這么冷的天還出來賣菜?”她說:“丈夫身體有病,兒子在外地打工,自己溫棚里種的菜吃不完,壞掉怪可惜的,就當(dāng)出來鍛煉身體了?!蔽亿s緊把她賣的菜盡量都多買些,想讓她早點回家。這就是生活,我又一次被賣菜的老人所感動。
天下忙碌,皆為生計。那集市上,是市井百姓,是群生相,也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有的像我老家的爺爺奶奶,有的像我的大叔大姨,有的像我的大哥大姐,但就是不像我的女兒。當(dāng)我感到生活乏味的時候,就去集市上尋找感覺。
我喜歡那種街巷市井的喧鬧氛圍,喜歡那種鄉(xiāng)音未改的叫賣交談,喜歡那種民俗民風(fēng)的淳樸鄉(xiāng)情,喜歡那種不緊不慢的市民生活,更喜歡那種熙熙攘攘的煙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