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寧波古代越窯青瓷樂器的藝術(shù)特色及其海外文化交流

2022-07-11 01:32邱曉柳楊欣然
山東陶瓷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越窯腰鼓青瓷

邱曉柳,楊欣然

今浙江省寧波、紹興等地是越窯的主要所在地。寧波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掘出土了新石器早期的夾炭黑陶,證明了浙東地區(qū)有著先進的制陶文明基礎(chǔ)[1]。越窯生產(chǎn)開始于東漢,唐、五代是其鼎盛時期,北宋晚期衰絕,歷經(jīng)千年,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1998年,寧波慈溪上林湖寺龍口越窯遺址發(fā)掘出土一批青瓷樂器,主要有瓷甌、瓷塤、瓷腰鼓等。慈溪民族樂團為了傳承和發(fā)揚越窯青瓷甌樂,成立了專題科研組,還仿制出一批可以演奏的青瓷樂器,整理和創(chuàng)作了一批甌樂曲目,讓越窯青瓷甌樂涅槃重生,聲播海內(nèi)外,刷新了人們對青瓷樂器的認知。

一、越窯青瓷的三種典型樂器

(一)瓷甌

從大量文獻資料來看,甌主要是指茶碗。唐代飲茶文化盛行,越甌也隨之發(fā)展和興盛起來。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卷中提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斌w現(xiàn)了陸羽對越窯青瓷的贊賞和推崇之情,也顯示出越甌已成為唐代飲茶器之首選。初唐的越窯瓷胎色灰白,胎質(zhì)疏松,比較粗糙,釉色多呈青黃色,釉面有開片,瓷化程度低。到了唐代中晚期,越窯瓷胎質(zhì)細密,胎骨薄,釉色清脆瑩潤,釉層勻凈如玉,呈黃色或青中泛黃,較少開紋片,瓷化程度高。越甌作為樂器,扣之能夠發(fā)出清脆的金屬聲,應(yīng)是中晚唐時期的產(chǎn)品。

現(xiàn)存尺寸最大的唐代越窯青瓷茶碗為上海博物館藏的唐越窯海棠式大碗(圖1),屬唐代越窯中的精品,胎質(zhì)堅硬致密,釉色青中閃黃。隨著飲茶方式的演變,茶器也隨之發(fā)生變遷。到了唐代中晚期,茶碗形底向?qū)捜ψ惴较虬l(fā)展,胎壁也從厚重逐漸趨向輕薄,被稱為“茶甌”,亦稱茶盞。1975年,寧波市和義路唐大中二年(848年)紀年墓出土的唐越窯荷葉盞托(圖2),胎質(zhì)細密而薄,釉面光滑,如冰似玉,釉色瑩潤欲滴,通體呈清水般湖綠色,為越窯秘色瓷中珍品,因此引發(fā)古人美的享受和贊嘆:“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唐代陸龜蒙《秘色越器》)[2]不過其尺寸要比越窯青釉海棠式碗小許多。

圖1 上海博物館藏唐越窯海棠式大碗

圖2 寧波博物館藏唐越窯荷葉盞托

(二)瓷塤

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塤為距今約8 000年的興隆洼文化的二孔石塤和三孔石塤,整體都呈橢圓形扁體,初步判斷為史前先民用來狩獵的“石流星”。在新石器時期甚至更早,人們用石頭投擲獵物,流動的空氣穿過石頭上原有的孔洞,形成了悅耳的哨音,可以引來獵物。這種帶有孔洞的石頭是陶塤的前身,后來就慢慢演變成了陶塤。

寧波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距今7 000多年的陶塤,紅陶泥質(zhì),陶質(zhì)疏松,表面粗糙,只有一個吹孔,無音孔,呈橢圓形。從眾多出土的塤的形狀看,以卵形或梨形居多。到了唐、宋時期,塤的造型向動物或人面頭形轉(zhuǎn)變。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有唐代越窯青瓷鳥形塤(圖3),釉色飽滿,栩栩如生。

圖3 浙江省博物館藏越窯青瓷鳥形塤

(三)瓷腰鼓

《文獻通考·樂考九》記載:腰鼓作為一種打擊樂器在漢魏時期已有使用,體型大的腰鼓是用泥土制成的,體型小的腰鼓用木質(zhì)做成。樂器兩頭大而中間腰身細,所以稱為腰鼓。

瓷腰鼓用陶瓷燒制鼓腔,鼓面用獸皮制成,演奏者通過敲擊鼓皮,將鼓皮的震動傳送給鼓身,從而使鼓身產(chǎn)生共鳴而發(fā)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南宋越窯青瓷褐花腰鼓(圖4),就是1998年在寧波慈溪上林湖寺龍口越窯遺址發(fā)掘出土的那批青瓷樂器中一種典型的瓷腰鼓。

圖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南宋越窯青瓷褐花腰鼓

二、越窯青瓷樂器藝術(shù)美學(xué)

(一)造型藝術(shù)

1. 瓷甌的造型藝術(shù)

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四之器》中評論越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睆闹心軌蛄私庠酱刹璁T的造型,大體為敞口淺腹,利于人們的口唇在飲茶時與茶碗接觸。唐越窯海棠式大碗(圖1),敞口淺腹,平底,圈足外撇,造型如同一朵盛開的海棠花。

到唐代中晚期,開始出現(xiàn)各種花口樣式的瓷碗。1975年寧波市和義路出土的帶托茶甌(圖2),外壁壓出內(nèi)凹5條棱線,形成花瓣效果,口沿作5瓣花口弧形,像一朵盛開的荷花。盞托卷成荷葉狀,宛如出水荷葉,栩栩如生。茶甌底足剛好能夠嵌入盞托的凹圈里,合為一體。簡單生動的裝飾展現(xiàn)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shù)美感。孟郊《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笔菍υ疆T荷花造型的生動贊許。

2. 瓷塤的造型藝術(shù)

在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爾雅》中有記載,塤是用土燒制而成的,平底尖頭,形狀像秤錘,有六個孔,體型較大的塤如同鵝蛋一般,體型小的塤如同雞蛋一樣。浙江越窯瓷塤,多為形態(tài)各異的小鳥造型,如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的唐代越窯青瓷鳥形塤(圖3),品相保存完好,造型生動,憨態(tài)可掬,中腹開孔,頭部和羽翼刻畫生動,別具特色。

另有張潤洲個人收藏的唐代越窯狗形塤(圖5),釉面光亮瑩潤,造型飽滿,形同坐臥在地。狗首平視,兩眼炯炯有神,毛發(fā)豐滿,兩耳后平,嗅覺靈敏的鼻子又大又圓,毛茸茸的尾巴高高聳立,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釉面點上的褐彩凸顯它是一只花斑獅子狗。瓷塤生動逼真,形音兼?zhèn)洌_到了一定的藝術(shù)審美境界,體現(xiàn)了當時精湛的工藝制作水平。

圖5 張潤洲收藏唐代越窯狗形塤

3. 瓷腰鼓的造型藝術(shù)

《通典·卷一百四十四·樂四》記載:“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睆闹锌梢粤私猓拼难?,體型較大的是燒制過的陶瓷腰鼓,體型較小的腰鼓一般由木頭材質(zhì)做成,雖然規(guī)格和材質(zhì)不同,但鼓身造型一致,都是兩頭大、中間細,便于攜帶。

寧波寺龍口越窯遺址發(fā)掘出土的南宋越窯青瓷褐花腰鼓(圖4),目前收藏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腰身細直纖長,兩端均呈喇叭口,胎色灰白,胎質(zhì)較厚,釉層稍薄,表面施青釉,鼓身上繪釉下褐彩花紋。

(二)功能屬性

1. 瓷甌的功能屬性

唐代飲茶之風(fēng)盛行,早期流行“行茶”。在陸羽的《茶經(jīng)·六之飲》中,有一段描述唐代茶會飲茶方式的記載:“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shù)三;次之者,碗數(shù)五。若座客數(shù)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shù),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辈柰氲臄?shù)量比飲茶人的數(shù)量少,多人共用一碗,傳遞茶碗,輪流而飲,由此可見,茶碗尺寸較大。而后期的茶甌卻要比茶碗小許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為單人飲茶器皿。唐代白居易《食后》有云:“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逼淞硪皇自姟渡铰放寂d》:“提籠復(fù)攜榼,遇勝時停泊。泉憩茶數(shù)甌,嵐行酒一酌?!庇纱私钥煽甲C。

唐代的飲茶文化促進了越甌的發(fā)展和興盛,而越窯青瓷甌樂也伴隨著越窯的興盛而盛行。唐代非常流行擊甌,擊甌人不僅要懂音律,耳力也要好,只有胎質(zhì)堅密的瓷甌才能發(fā)出悅耳清脆的音樂。張曙在《擊甌賦》中有描述:一日受邀赴宴,席間有一位馬處士擅長擊甌,一展絕妙技藝,甌樂婉轉(zhuǎn)起伏,抑揚奔放,好像匏竹之類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節(jié)奏韻律出神入化,使得大家連連稱贊,意猶未盡??梢?,當時人們茶余飯后常以擊甌助興,別有一番雅趣。

2. 瓷塤的功能屬性

塤最初只是用于民間娛樂,后來漸漸進入宮廷。據(jù)說周幽王時,有一位叫暴辛公的人制作出了質(zhì)量上乘的塤,用于宮廷宴會、朝會和宗廟祭祀之中。塤是古人早期寄情詠志的載體,被譽為音樂史上最古老的文明,蘊含著中國人的哲學(xué)思想與情感精髓?!对娊?jīng)·小雅·何人斯》中說:長兄吹奏陶塤,小弟吹奏竹塤,情誼相連,相親相知。《詩經(jīng)·大雅·板》中也有記載“天之牖民,如塤如篪?!边@些都表達了中國哲學(xué)思想中“和”的境界。

塤類樂器由于音域性能方面受限,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流傳與發(fā)展。唐宋時期的瓷塤,與其說是一種樂器,倒不如說它是一種集音樂演奏和把玩觀賞功能于一體的玩具,更適宜在民間推廣普及。那些仿動物造型的塤,不論音準、音域如何,倒是多了幾分觀賞和把玩的價值。

3. 瓷腰鼓的功能屬性

唐代經(jīng)濟繁盛,與域外周邊民族貿(mào)易往來頻繁,西域樂器例如羯鼓、腰鼓等眾多樂器都紛紛傳入本土。據(jù)《新唐書·志·卷十二·禮樂十二》記載:唐玄宗非常喜好敲擊羯鼓,寧王擅長吹橫笛,王公大臣和達官貴人們非常敬仰傾慕,都喜歡談?wù)撘袈?。由此可見,外域音樂文化在唐代上層階級中深受歡迎,并對唐代傳統(tǒng)音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這一時期人們物質(zhì)生活富足,促進了社會各階層追求更高的精神層面的審美。勾欄瓦舍中盛行各種娛樂活動,那些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音樂、歌舞等藝術(shù)形式在當時十分流行。腰鼓等樂器不再是宮廷專用,漸漸流傳到了民間。演奏腰鼓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消遣娛樂的項目,也造就了唐樂的興盛局面。

(三)音樂特色

1. 瓷甌的音樂特色

唐朝的朝儀大夫段安節(jié)在《樂府雜錄·擊甌》記載:唐武宗時期,有一位名郭道源的調(diào)音律官,擅長擊甌,他用十二只邢甌、越甌,通過調(diào)節(jié)每只茶碗(盞)里盛水的多少來調(diào)節(jié)音調(diào)的高低,用筷子直接敲擊這些瓷甌,能產(chǎn)生奇妙的音響。

唐代文學(xué)家溫庭筠曾寫《郭處士擊甌歌》,對調(diào)音律官郭道源擊甌進行了生動的描繪:“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瀲滟幽修語……”甌樂聲如水,蕩漾拍擊,有輕重起伏,帶著水的滋潤;甌樂聲如風(fēng),輕撫竹稍,發(fā)出細細嗦嗦的聲響,隨風(fēng)搖曳;甌樂聲如玉,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叮當作響,明亮悅耳。時而寧靜悠揚,呈現(xiàn)煙霧縹緲的意境;時而跳躍灑脫,沉浸在如夢如幻的無限遐想中。

2. 瓷塤的音樂特色

瓷塤音色幽然深沉,綿綿不絕?!杜f唐書·音樂志》中有描述,塤的音色就好像立秋之音。古人在立秋之日取土,與東流的河水調(diào)和成泥,然后燒制成塤。塤的聲音,仿佛充滿了秋的氣息,大地萬物都好像被其感染,多了幾分秋的悲涼哀婉,也更富有內(nèi)斂成熟的韻味。

因制作工藝簡單且演奏方便,所以塤在民間早就廣為普及。但由于塤的特殊構(gòu)造,在音準性能上不好控制,有較大的隨意性;另一方面由于煅燒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音高誤差,且材質(zhì)易碎后期不便修補;再加之音域較窄、音色幽遠的特點,一般不適合演奏歡快的樂曲,所能演奏的作品有限。這些特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瓷塤的流傳與發(fā)展。

3. 瓷腰鼓的音樂特色

《舊唐書·志·卷九·音樂二》有敘述:“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本胡鼓也?!泵鞔_了腰鼓本為胡樂。其造型靈感來源于從西域傳入的木制羯鼓,帶有鮮明的域外民族風(fēng)格和特色。后在唐代時被吸收入唐樂。相比木制腰鼓,瓷制腰鼓發(fā)出的聲音更加清脆響亮,充分體現(xiàn)了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制瓷技藝的結(jié)合。

到唐代,腰鼓已成為廣泛意義上的樂器,《舊唐書》《文獻通考》等文獻中記載腰鼓的樂曲就有《西涼伎》《散樂》等。腰鼓按打擊方式也稱為杖鼓。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地敘述了唐宋時期杖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唐代的杖鼓,兩頭都能用鼓槌敲擊,稱“兩杖鼓”。唐明皇和宋開府宋璟都擅長敲擊這種杖鼓。宋代的杖鼓是一頭用鼓槌敲,另一頭用手拍打,與兩杖鼓演奏方式不同,稱“漢震第二鼓”。兩杖鼓演奏的曲目大多是獨奏作品,而現(xiàn)如今的杖鼓,通常只用來擊打節(jié)奏,少有曲目作品能夠展示其精妙的獨奏技藝。

三、越窯青瓷樂器的海外交流

從古至今,越窯青瓷樂器不僅展現(xiàn)了千年越窯古韻的魅力,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見證者。數(shù)以千計的越窯青瓷碎片散落在世界各地,出土的越窯青瓷文物遍布各大洲。查閱文獻可知,從兩晉時期開始,越窯青瓷已經(jīng)進行海外輸出,離我們最近的朝鮮半島是輸出的首選區(qū)域,隨著海上貿(mào)易的發(fā)展,到隋唐時期已經(jīng)延伸至日本列島。

寧波(古明州)到了唐代已成為中國海上對外貿(mào)易的主要港口。而在朝鮮半島的莞島港是新羅時代的著名港口,當時的海上活動家新羅(今韓國)人張保皋就以此為據(jù)點,開展了與寧波的通商貿(mào)易。他還將浙東陶工帶回朝鮮半島,使得越窯青瓷燒制技術(shù)傳到了朝鮮半島[3]。在韓國人方炳先寫的《帶有人類靈魂的陶瓷器》一書中記載:在莞島海底遺物中有11世紀(即中國的宋朝時期)的青瓷腰鼓(圖6),細長直腰,兩端直口筒形,一端喇叭口微斂,保存完好[4]。這青瓷腰鼓或是從寧波直接運輸過去,亦或是朝鮮半島人民自己燒制出來的。通過大量考古資料發(fā)現(xiàn),朝鮮半島龍窯的結(jié)構(gòu)和燒裝方法與寧波上林湖窯場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元史·禮樂志》中有記載:杖鼓為木制,中間鼓腰細,兩端蒙皮,在鼓身上系上五彩的繡帶,右手用鼓槌敲擊鼓面,左手用手拍打鼓面。這與現(xiàn)在朝鮮族長鼓型式、裝飾、打擊方法完全一致,朝鮮族長鼓應(yīng)該就由這種型式的腰鼓發(fā)展而來,但朝鮮長鼓為木質(zhì),越窯腰鼓為瓷質(zhì)。考古學(xué)者在張保皋古城遺址中還發(fā)現(xiàn)了上林湖生產(chǎn)的茶壺、茶罐與茶碗。商團船隊不但把寧波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運往朝鮮半島,也將飲茶之風(fēng)帶到了朝鮮半島。同樣,日本的茶道文化也是以榮西、道元等日本僧人來天童寺等著名寺院進行佛教交流為渠道由中國傳入日本。日本飲茶之風(fēng)盛行,越窯青瓷對日本的輸出量與日俱增,模仿越窯青瓷的綠釉陶器(圖7)也在日本應(yīng)運而生[5]。千峰翠色的越窯青瓷一船一船地從明州港駛出,中華文明沿著一條海上陶瓷之路,將自己的智慧與溫情流播四海,影響了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文化結(jié)構(gòu)和人文內(nèi)涵??梢韵胂蟪r半島和日本人民在茶余飯后,敲著越甌或是腰鼓,載歌載舞的情景。

圖6 青瓷腰鼓

圖7 綠釉陶器

2017年,習(xí)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表示:“寧波、泉州、廣州、北海、科倫坡、吉達、亞歷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記載這段歷史的‘活化石’?!睂幉ǔ袚型馕幕涣鞯闹匾毮芎褪姑R磺Ф嗄昵?,越窯青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中國文化,如今通過越窯青瓷樂器,讓甌樂再次響徹世界,使更多的世人領(lǐng)略越窯青瓷文化的輝煌與燦爛。

猜你喜歡
越窯腰鼓青瓷
廖麗聰藝術(shù)作品欣賞
唐代的腰鼓這樣演奏
越窯青釉直頸瓶
試論青瓷藝術(shù)創(chuàng)作
龍泉青瓷
腰鼓運動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文化·延安
先有青瓷還是先有白瓷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考古發(fā)掘 青瓷溯源
潼南县| 庆元县| 广河县| 涞水县| 德庆县| 改则县| 永和县| 松滋市| 黔南| 望奎县| 略阳县| 安国市| 邳州市| 庆元县| 通城县| 郸城县| 扶沟县| 依安县| 宁河县| 和静县| 曲靖市| 怀集县| 开化县| 朝阳区| 花莲县| 镇平县| 奇台县| 兖州市| 孝义市| 井研县| 曲沃县| 泌阳县| 内江市| 喜德县| 鹿泉市| 抚顺市| 南城县| 威远县| 商水县| 康平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