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語教學的新視野
——體認語言學的理論與實踐

2022-07-13 09:26:24王寅
山東外語教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語言學單詞語言

王寅

(四川外國語大學 語言哲學研究中心,重慶 400031)

1.引言

“形而上學”一直是西方哲學的主要內(nèi)容,其中的“形”意為“本質(zhì)”,自古希臘以來,哲學家一直視探索世界之“客觀真理(即本質(zhì))”為重中之重,這勢必會把具有主觀性和價值觀的“人”的因素排除在外,客觀真理不可摻雜人的主觀價值,他們一直無視刻在古希臘巴特農(nóng)神廟柱子上的神諭Know Thyself。

文藝復興時期雖以“人文主義”為圭臬,以求擺脫神本位的羈絆,終使“人”出場了,但依舊以“客觀主義形而上學”為指導來研究人之不變而又統(tǒng)一的本質(zhì),將其歸結為“理性”。笛卡爾喊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口號,嘗試以人為主體的研究范式,建立了近代認識論,他雖認識到位居“主體”的人之重要性,但其根本主張是:從人的理性角度來追索客觀真理,既然是真理,就不能摻雜人的主觀因素,這就是著名的“笛卡爾范式”的主旨。自此,學界還常奉“理性”為人與動物之間的最根本區(qū)別。但現(xiàn)當代動物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世界也充滿理性!

那么,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哪里?今天學界基本接受“最大區(qū)別在于語言”的觀點。有人說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啊,可“嗷嗷”叫幾嗓子與人類所說的語言差之甚遠,甚至有本質(zhì)之不同:動物語言太簡單,嚎叫聲中有句法結構嗎?聽說國外有人嘗試挖掘動物嚎叫中的句法結構,且不說能否找到,即使有,也與人類語言的復雜句法無法比擬。我們認為,人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的主人,是因為掌握了復雜的語言,人類之所以能協(xié)作勞動、開發(fā)智慧、創(chuàng)新思維、改造世界等都依賴于語言。因此,我們今天再也不把語言純粹視為一個工具了。

后現(xiàn)代哲學家重新審視了康德“人為自然立法”、馬克思“人化自然界”、尼采“告別概念木乃伊”等觀點,重提“人”這個哲學老話題,否認人因素具有“在先性、中心性、絕對性、自主性、超驗性”等特征,主張從人本的角度再次認識世界和重開哲學研究,繼而出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人本觀。我們順著馬克思“人化自然界”的觀點提出了“人化的語言”,力主從現(xiàn)實世界和人本因素這兩個角度來考察語言,這就是我們這些年來所論證的“語言體驗性”,其中的“驗”字有“察看”義,包含了“認識”之義,為能使得術語更準確地彰顯其內(nèi)容,近年來擬用“體認性”取而代之。該術語含有“體”和“認”兩層意義:“體”側重對現(xiàn)實世界的互動體驗,更多地具有客觀性;“認”側重主觀性認知加工,更多地彰顯了人本精神,這就是筆者(2014)所建構的“體認語言學”之基本原理。

當下,人們基于人本觀對語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1) 語言是社會生產(chǎn)力?!妒ソ?jīng)》中TheTowerofBabel著名故事講述了上帝用搞亂人類語言的方法來阻止建造通天塔,便是該命題的最早論證?,F(xiàn)當代的哲學家、語言學家、語言哲學家都認識到了這一點,言語行為論也與該觀點大有相通之處。語言在人類文明、社會建構、生產(chǎn)力發(fā)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國政府都在用語言“號召、發(fā)動、組織”人民做事。改革開放后,一大批有志青年出國留學,首先得過語言關,然后通過它來學習國外先進科技。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當今共和國輝煌的旗幟上浸染著外語教師的汗水。

(2)語言是民族凝聚劑。很多歐洲歷史人物(如凱撒、拿破侖、希特勒等)都想統(tǒng)一歐洲,但最終都未能實現(xiàn),這其中有很多歷史的、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原因,但不可忽視的是語言也在其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二戰(zhàn)期間法國民眾對于德國政府強迫他們學德語,從心底里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這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許國璋英語教材中TheLastLesson一課的中心思想。

想當初,4世紀羅馬皇帝臨死前把江山留給兩個兒子,講拉丁語的成為西羅馬,講希臘語的成為東羅馬。當前歐洲有40多個國家,講40多種語言,由于歐洲語言用的是拼音文字,用20-30字母拼出自己所說的語言,而語音在語言諸要素中變化最快,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變遷,語音差異越來越大,所拼寫出的文字差異也就越來越大,最終使得歐洲出現(xiàn)了這么多的語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拼音文字在使得歐洲分裂為40多個國家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作用不可小覷。

在我國歷史上,北方鮮卑族、金族、蒙古族、滿族都曾入主中原、執(zhí)掌江山,他們都使用漢語,接受漢文化。漢語由于采用了與西歐拼音文字不同的進路,雖發(fā)音有所不同,但寫出來的文字確是基本相同的,這是促進民族交流和大團結的一個重要因素。若漢語也用拼音方案,可想而知,廣東人與北方人語音差異太大,拼寫出來的文字肯定會有很多差異,而這一差異會加速民族分裂。因此,漢字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語言是知識儲備庫。人類的知識是靠語言來儲存的,是凡能用語言表達的信息,就可能成為人類的知識;是凡語言說不到的地方,就不能為人們所知曉,也就不能成為我們的知識。這就是維特根斯坦在1922年《邏輯哲學論》第5. 6節(jié)中的一句名言: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不能為語言所述及的東西就不能成為人類的知識,不能被儲備,這是不言而喻的。

(4)語言是人類存在的家園,這是德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1987)的基本觀點。語言是人須臾不可或缺的寶貝,失去它,我們就不能成為人類。沒有語言,我們就不能生存,沒有語言這個家園,我們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學習和教授語言,是站在時代的前沿,肩負著時代的重任,廣大師生作此選擇,是上對了花轎嫁對了郎。正如伽達默爾(2014: 637)所言,“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世界”。語言中確實蘊藏著人類無窮的奧妙。我們通過語言解讀文本和分析話語,可以窺見人類心智中的若干奧妙。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將為人類進一步了解自己(我們是誰?來自哪里?去向何方?)提供最直接手段和資料。我們?yōu)榇烁械綗o尚光榮,語言學,這是一項輝煌的事業(yè),值得我們將自己的終身托付于她!

2.體認語言學的理論建構

人類在過往2000多年的發(fā)展史中,一直都在關注語言,從公元前4世紀的巴尼尼語法一直到19世紀的歷史比較語言學,對很多語言事實和語法現(xiàn)象做出了較為全面的收集、整理和對比,但對語言研究的最大和最高成就集中在20世紀,我們擬用三場語言學革命加以概括,如下面表1所示,它們一次比一次更為全面,也更深入。

表1 語言學研究的三場革命

現(xiàn)代語言學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為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革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派(包括新語法學派)的命(王寅,2013),它認為語言的本質(zhì)在于“歷史性、社會性、文化性、進化性”。索緒爾反其道而行之,持“語言先驗觀”,認為語言先于個人而存在,且基于“語言vs言語”“共時vs歷時”的區(qū)分,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內(nèi)部語言學”和“共時語言學”,認為語言的本質(zhì)在于“系統(tǒng)性、結構性、形式性”,必須從“內(nèi)部”和“共時”的角度加以研究才能建立真正的語言學,實現(xiàn)了語言“內(nèi)指論”轉向,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新時代。結構主義雖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一百年前確實可稱得上是一場哥白尼式革命,結束了長達百年之久的歷史比較研究法,首開“關門打語言”之新風,且這一方法影響了那個時代幾乎整個人文學科。

第二場革命的發(fā)起者為美國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他于1957年出版了劃時代之作《句法結構》,基于語言天賦觀提出了轉換生成語法,將語言的性質(zhì)定位于“天賦性、自治性、句法生成性”,被譽為語言學界的又一場“哥白尼式革命”。他一方面接受了索氏的語言自治觀,將其演變?yōu)椤瓣P門打句法”;另一方面又接受了洪堡特的生成觀,認為人們能無限生成彼此不同語句的能力來自先天的普遍語法。據(jù)此,他一改結構主義理論所采用的描寫和分析的方法,轉到解釋人為何能用有限詞語構造出無限語句的能力,僅關注獨立于其他認知技能的內(nèi)在性語言系統(tǒng),且用形式主義的方法來解釋人腦構造句子的原則和心智過程。表1中我們用“心智——語言”來表示,顯然比索氏向前走了一步。

20世紀末以雷柯夫、約翰遜、藍納格、泰勒等為代表的認知語言學派發(fā)動了一場號稱是對喬姆斯基革命的又一場革命,我們擬將其稱為20世紀的第三場語言學革命。他們堅決批判索喬二氏基于唯心主義哲學(先驗觀、天賦觀)和無視人本觀的立場,既接受了他們的某些觀點,也提出了一系列與他們完全相反的命題和方法,在全世界語言學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擬將國外的認知語言學本土化為“體認語言學”,一反索喬二氏的唯心主義哲學立場,強調(diào)唯物辯證法,將“唯物論”和“人本觀”視為語言研究的基本出發(fā)點,認為語言是人們在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互動體驗(體)”和“認知加工(認)”的基礎上形成的,從而沿著索喬二氏的論述又向前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在喬氏所論述的“心智”左邊添加上了“現(xiàn)實”二字(王寅,2014)。表1中我們稱其為“現(xiàn)實—認知—語言”,且將其視為體認語言學的核心原則。

3.體認觀教學法初探

體認語言學不僅在理論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在教學中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首先就其核心原則中的“現(xiàn)實”二字而言,審視人們在生活中的具體經(jīng)驗,然后從中提煉出相對應的“認知方式”,這體現(xiàn)的是“唯物論”立場;然后以“體”、“認”為出發(fā)點分析語言中相關的表現(xiàn)特征,這其中體現(xiàn)了人本觀,正因為各民族都具有主觀能動性,可用以解釋為何人們基于相同的世界會有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廣大師生都認識到,這比起喬姆斯基用繁復的數(shù)學演算來解釋句法成因更為直觀和有效。

國外認知語言學家(如Lakoff & Johnson, 1980,1999)曾反思了索緒爾的任意第一說,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像似性(Iconicity),認為語言表達背后必有其對應的理據(jù)性,人們?yōu)楹芜@樣講而不那樣說必是語出有因。國內(nèi)學界一般將該術語譯為“象似性”。根據(jù)上文的論述,語言研究必須基于人本觀,為此我們在體認語言學的理論框架中擬將其修補為“像似性”,在“象”字中添加一個“亻”旁,以能充分彰顯人本觀。因為兩個事物之間像不像,完全是人看出來的;語言也是如此,它是否具有像似性,完全是“為人參之”的結果。依據(jù)體認語言學的核心原則可將“像似性”定義為:語言符號像似于人們的認知方式,且在其作用下一定程度地像似于現(xiàn)實世界。它可被應用于解釋語言的各個層面,本文主要論述兩點:擬聲像似性和距離像似性。

3.1擬聲像似性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的斯多葛(Stoic)哲學家就提出了語言“擬聲說(Theory of Bow-Bow)(又譯為‘摹音說’或‘摹聲說’)”,認為語言起源于擬聲,人類初民就是采用模仿外界聲音來命名事物的(胡壯麟,2001)。馬秉義(2004)認為原始音義的結合叫“原始語根”,擬聲詞是基于它而形成的。大多學者接受了這一觀點。我們在體認語言學的理論框架中提出“重新認識擬聲詞和語音象征”的觀點,這對于擺脫死記硬背,扎實培養(yǎng)語感有百利而無一害?,F(xiàn)舉以下幾例以饗讀者。

(1)語言中的降調(diào)像似于生活中的“下蹲”,因為下蹲時重心就低,就有一種穩(wěn)重感,就用其來表示“肯定”;相反,“向上站立”重心就高,就不穩(wěn),語言中就用升調(diào)表示疑問(Lakoff & Johnson, 1980: 126)。

(2)緊急時講話速度就快,從容時就慢,因此在英語中表示“快、急”意義的單詞多用短元音、單音節(jié),如fast,quick,prompt等;表示“慢、緩”的多用長元音、雙元音、多音節(jié),如slow,tardy,lazy,gradual等,不勝枚舉。

(3)語言中還有“好音vs壞音”之分,如我們一聽到“楊子榮”會馬上反映出“好人”的形象,一聽到“座山雕”馬上想到的是“壞人”。同樣,英語中哪些音反映褒義,哪些音是貶義,參見王寅(2015)。

(4)很多學者述及到英語中還有若干語音象征(Sound Symbolism),某音位通過模仿對象的聲響來表示意義,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象征關系,它被嵌入到單詞之中。例如一個物體在空氣中快速運動常留下/?/(嘶溜)聲,它常被嵌入到單詞中表示“快速運動、猛烈、一下子、四濺”的意思,如brush,clash,crash,crush,dash,flash,flush,rush, smash,plash,splash,thrash等(王寅,2001: 337),又如 /sn/, /fl/, /gl/ 等都有其特定的語音象征意義,知曉這一點可幫助我們大量識記很多英語單詞(Holme, 2011:172)。

(5)擬聲詞(Sound Word,Onomatopoeia)直接或間接地模仿了外界事物、人或動物發(fā)出的聲響,并借助詞匯手段將其表達出來。這是全人類都用的常見造詞方法,各語言都有,沉淀為語言中的最原始成分,其作用不可忽視,在語言教學中應予充分重視。我們認為,擬聲詞具有體認性,說其為“體”,是因為這些詞是基于人們的聲覺系統(tǒng)所聽到聲響后加以模擬的結果;說其為“認”,是因為它們大多不是對聲音的直接模仿,而是受制于模仿習慣和語音系統(tǒng),經(jīng)過人為加工,只是一個大致的“近似”。若是多讀幾遍,還是能體會到其間的“擬聲”之初衷,例如:

beat 模仿心臟跳動時的聲響,進而轉為“跳動、敲擊、打”;

belch,hiccup 是在模仿人們打嗝時發(fā)出的聲響而形成的單詞;

boil,bubble 似乎在模仿水沸騰和水泡向上冒時發(fā)出的聲響;

bomb,bombard 兩個英語單詞在模仿炸彈爆炸時發(fā)出的響聲;

coarse 從該詞的讀音上不難體會出“粗糙的、沙啞的”意義;

cock 模仿公雞打鳴時發(fā)出的聲響,然后略經(jīng)語音加工而成;

cough 模仿人咳嗽時發(fā)出的聲響,后再經(jīng)略微語音加工而成;

cut 就是模仿人們用刀 “卡塔、咔嚓” 一聲切東西時的聲音;

drip,drop,trickle 是在模仿水從上面滴下來時所發(fā)出的聲響;

pigeon 英語該單詞源自民間拉丁語模仿鴿子發(fā)出的叫聲pipi;

put 就是模仿將東西放置于某物體之上時所發(fā)出的 “噗通” 聲;

tremble,snatch,catch 等在讀音中可體會出相應的動作和狀態(tài)等等,不一而足。

索緒爾(2007:104)曾認為擬聲詞的數(shù)量很少,且不是語言系統(tǒng)的有機成分,這一說法很有問題。據(jù)方土福、李耀(2009)不完全統(tǒng)計,英語中約有1100個擬聲詞,我們收集的數(shù)據(jù)約為1300多個①,模擬“水”和“風”發(fā)出各種聲響的詞語各有約100個,各種感嘆詞約300個。擬聲詞的數(shù)量比索緒爾和常人所想象的要多得多,且可做語言中任一句法成分,還有豐富的屈折變化形式,豈能輕易說它不是有機成分?

(6)漢語界的訓詁學(相當于詞義學)中的音訓法,也充分肯定了“以音示義”的原則,清代學者總結出“音同則義同,音近則義近”的訓詁方法,意在從語音角度來理解其意義,這對于我們來說,還是很有啟發(fā)意義的。清人程瑤田(1725-1814)在《果臝轉語記》中通過分析“果臝(guo luo)②”這個音系聯(lián)出332個音同或音近的詞語,它們基于原初“圓、滾動”義衍生出了與之相關的若干詞義,將音訓法推入高潮。西方學者Voronin近年來建構了 “Phonosemantics(音義學)” (賀川生, 2002),竟然與漢語界所倡導的音訓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若能對語言中這一現(xiàn)象加以深入研究,必將對外語教學大有裨益。

3.2距離像似性

國外認知語言學家所論述的像似性原則主要有:距離像似性、數(shù)量像似性、順序像似性,我們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標記像似性、話題像似性、文化像似性。這些原則都可較好地、方便地應用到語言教學之中,進而“多快好省”地提高教學效果(王寅,2001)。本文僅就“距離像似性”簡述如下:

所謂距離像似性,指靠得近的概念,在表達時也靠得近。如我們常說的多個形容詞同修飾一個中心名詞時,越是重要的越要靠近中心名詞,就是這個原則在發(fā)揮作用。英語謂語動詞表示進行體(be + Ving)、完成體(have + Ved)、被動態(tài)(be + Ved)”三種語法形式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中的屈折順序也可通過距離像似性作出合理解釋。又例a woman with a child與a woman with child;help sb to do sth與help sb do sth;give sb sth與give sth to sb的區(qū)別,參見王寅(2001:341-352)。英語中表達虛擬語氣常用時態(tài)升一級的方法來表示,在時間上拉長距離(在條件從句中用過去時表示現(xiàn)在,用過去完成時表示過去),表示認知距離上的擴大,用來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之“虛”(王寅,2019a)。本文再用距離像似性原則解釋以下兩種構詞情況,可很好地運用于我們的英語教學實踐。

(1)英語合成詞有三種寫法:寫成一個單詞,如handbag;用連詞符,如hand-barrow;分開寫,如hand vote。

“連詞符(hyphen)”,從漢譯字面意義可知,用于連接成一個單詞的符號,即一個單詞在一行結尾未寫完時用它來表示接續(xù)關系,從而拉近了符號之間距離。因此,英語可用“空格”和“連詞符”來表示“詞組vs單詞”之間的區(qū)分。上述例中的hand vote,人們明顯可見它蘊含兩個概念“手”和“選舉”,兩者合用時表示“舉手表決”;而hand和barrow在連詞符的作用下拉近了距離,兩個概念雖還有分離的痕跡,意在提示人們這兩者已經(jīng)結合起來表示一個物件“手推車”了;而在handbag中,人們明顯感到這是一件事物,已不再有兩個概念的感覺了,它不一定非用手來拎,還可以跨在手臂上,或者肩背,或束于腰間,也可放在行李中??梢姡谟⒄Z中詞與詞之間的距離反映了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距離(即緊密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距離像似性”。再例:

smoke alarm 煙霧報警器

smoke-screen 煙幕

smoke-house 煙房

smokehouse 煙熏室

smokestone 煙晶

smog 煙霧

兩個單詞分開寫,表明存在兩個概念,其間可能存在很多語義關系(如偏正、同位原因、條件、所有、目的等);當它們合起來寫的時候,更表明它們已融合為一個概念,指稱的是一件事物;用連詞符時則介于兩者之間,既可指稱一個物件,但還帶有兩個概念的痕跡。

“smog”為smoke與fog相融合而形成的單詞,叫“混成詞(Blending,又譯為“行囊詞”)”,不僅為了表達的經(jīng)濟性,而且意在表明兩者已融合為一個概念,將兩個單詞掐尾去頭(或其他方法)融合為一個單詞。此時兩個單詞之間的距離更短了,說明概念更緊密了,以至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寫法,去掉了smoke中尾部的ke,也去掉fog開頭的fo,兩個單詞共用一個o,這就是英民族的智慧。又例:

bottom round 牛股外部肉

bottom line 基本點,盈虧底線,結果

bottom-line (有連詞符) 只關心成本的,現(xiàn)實的,注重實際的

bottomland 洼地

從中不難看出兩概念從松到緊,以至于到bottomland融合為一個概念(洼地)。再看下面的例子:

許多由black構成的一個單詞,多表示一件事物,black已失去了修辭作用(盡管多少還帶有“黑”義),已與其后的名詞融合為一個事物,如:

blackcock 雄黑琴雞

blackface 扮演黑人時化的妝,黑面羊,粗黑體

blackguard 惡棍

blackhead 黑頭鳥

blackheart (馬鈴薯等的)黑心病

blackleg (牛、羊)黑腿病

blacklight 黑光捕蟲燈

blackmail 勒索

blackwood 黑檀

(2)詞素結合中的距離像似性。英語單詞除幾千個由一個詞素構成的單詞之外,絕大多數(shù)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素構成的,若能記住有限的幾百個詞素(大多為粘著詞素,不可獨立成詞),便可迅速擴大詞匯量,識記上萬單詞也就不那么困難!

我們在20世紀80年代就倡導“英語詞素學習方法”,將其用于教學確實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筆者于2018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英語詞匯認知學習法》,已被納入到大學英語系列教材中。本書運用認知語言學和體認語言學的基本原理,從英語約1000個詞素中摘錄出常用的約500個(包括前綴、后綴、詞根)左右,按意義分成17章,按能盡量多地組成單詞的結合能力來分章講練(少講多練),這對于“投入較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效益、迅速擴大詞匯量”來說,確實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名詞需要計量。那些表示名詞的詞根,就常與表示數(shù)量的前綴結合成詞,這是由距離像似性原則所決定的。在英語中表示數(shù)量的前綴有mono-(uni-)、bi-(di-)、 tri-、quadu-、pent-、 sex-(hex-)、oct-、ennea-、deca-、deci-等。若將它們與表示名詞的詞根結合起來,就能組成近千個單詞。

生活經(jīng)驗還告訴我們,動作需要有方向。那些表示動詞的詞根,常與表示方向的前綴結合成詞,這也可用距離像似性原則做出合理的解釋。在英語中表示方向的前綴有ab-/ac-、con-、de/dis-、e-/ex-、in-/en-、inter-/intro-、pre-、pro-、over-、sub-、super-/supra-、trans-等。我們收集了50多個表示動作的詞根,它們與上述表示方向的前綴相結合(不全能結合),能生成約600個單詞,它們還可派生出名詞、形容詞、副詞等,竟然有約2000多個單詞。這就真的能實現(xiàn)“舉一反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思想,知識是次要的,方法管終身,這便可冠之以“素質(zhì)教育”。

現(xiàn)將上文所述劃成簡表,如表2 和表3所示,前者為名詞詞根與數(shù)量前綴的結合,后者為動作詞根與方向前綴的結合③。

表2 名詞詞根與數(shù)量前綴的結合

(續(xù)表)

表3 動作詞根與方向前綴的結合

表中尚有部分空白之處,這說明當代英語中還沒有出現(xiàn)這些單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類認識的擴大,當人們需要用到這些概念時首當其沖便會想到用表中所列前綴和詞根組合成詞,出現(xiàn)在相應位置上。我們曾分別調(diào)查了200、150、100、50年前編寫的詞典以及當代英語詞典,進行較為詳細的對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張表是越來越滿,似乎它具有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功能,可大致預測詞匯出現(xiàn)的情況。這樣,我們就將教學與科研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4.結語

我們傳承并發(fā)展了20世紀三場語言學革命的主旨,于21世紀初提出了體認語言學,它不僅具有前衛(wèi)的理論價值,將哲學中的人本觀引入語言研究之中;且對語言教學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比起純粹數(shù)據(jù)調(diào)查來說似乎更有實用性。本文基于體認語言學所強調(diào)的人本觀,將認知語言學所述的Iconicity從“象似性”改譯為“像似性”,重點論述了“擬聲像似性”和“距離像似性”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能改進語言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我國外語界學者早已認識到隨著國家的強大,中華民族的興起,我們不能再將視線盯住西方,當變“跟著說、照著說”為“想著說、領著說”。張珊(2021)一直為我國部分教師“崇拜”西方學者的現(xiàn)象而擔憂;黃忠廉(2021)大力倡導研究“中國翻譯理論”,杜禹、劉齊生(2021)也在呼吁研究“中國語言景觀”,這些都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孫有中(2019: 6-7)指出,教師始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關鍵因素,我們必須依靠一大批教研相長、教研雙優(yōu)的學者型優(yōu)秀教師。我們據(jù)此認為,體認語言學將為21世紀我國外語教師開辟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和教學理念,當今為師之道應為:苦己心智,勞己筋骨,追蹤并運用前沿理論,以解放學生為己任。

注釋:

①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收錄了漢語擬聲詞238個;野口宗親(1995)在《中國語擬音語辭典》收錄了940個。

② “果臝”是模仿果子從樹上掉下來會“骨碌碌”的滾動而形成的擬聲詞,因此漢民族就在“圓、滾”與“guo luo”之間建立了相對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它就常被“假借”來表達若干其他相關的300多事物,詳見王寅(2019b)。

③ 由于篇幅有限,僅列出了部分前綴和詞根(詳見王寅,2018:246-251)。

猜你喜歡
語言學單詞語言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單詞連一連
看圖填單詞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聯(lián)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趨勢
繁昌县| 瓦房店市| 岫岩| 新竹县| 海南省| 辽中县| 通山县| 三穗县| 建昌县| 巩义市| 阿坝县| 丘北县| 安岳县| 自贡市| 阳山县| 龙口市| 临江市| 北碚区| 岐山县| 富蕴县| 开原市| 拜泉县| 巍山| 淳化县| 沭阳县| 北川| 南靖县| 贵阳市| 监利县| 安塞县| 法库县| 长沙市| 融水| 曲沃县| 淮阳县| 离岛区| 阿尔山市| 宜丰县| 商城县| 宕昌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