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丹楓
概念闡釋
前后照應是課本上常用的寫作技巧,在課文中,往往前面提到一個事情或事物,后面會進行相應的解釋說明。換個說法,就是在文章后面寫到一個事物,往往會在前面做鋪墊,這樣的寫作方式,便被稱為前后照應。
前后照應這一寫作技巧往往包括三種方式:第一種是運用最普遍的,即題目和內(nèi)容相互照應;第二種是情節(jié)與之間的相互照應;最后是開頭和結(jié)尾照應,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這三種前后照應的方式都可以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主題更加鮮明,內(nèi)容更加充實。因此,在日常寫作中應嘗試運用,給文章增色,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渾然一體。
名家美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
李星華
(選段一)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16年了。(開頭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明確寫作背景,簡單提及“被難日”這一關(guān)鍵詞,設(shè)置懸念,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為后文做鋪墊。)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他留在家里,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寫父親燒書和紙片,再次設(shè)置懸念,引發(fā)讀者思考。)
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么要燒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親對于“我”的提問并沒有做出回答,避而不談燒書的原因,回答中透露著不耐煩,暗示了燒書的原因不是那么簡單,父親不便告訴“我”)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交代父親的性格特點,告訴讀者父親過去對自己是十分有耐心的,不會這樣含糊地回答自己的問題,增強了懸念,表現(xiàn)父親的反常,為后面交代原因做鋪墊。)
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才過了兩天,果然出事了。(此處終于交代了父親燒掉書及文件的真正原因,揭開了謎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方法,使文章懸念迭起,層層遞進。)
(選段二)
過了好半天,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p>
我又哭了,從地上撿起那張報紙,咬緊牙,又勉強看了一遍。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蹦赣H微微點了下頭。(再次提到4月28日這一時間節(jié)點,與開頭照應,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使文章內(nèi)容渾然一體。)
賞析借鑒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革命先驅(qū)李大釗的女兒、現(xiàn)代作家李星華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實際是作者的回憶錄,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情真意切。不僅如此,文章結(jié)構(gòu)也值得學習和借鑒,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前后照應這一寫作技巧的運用。文章多次運用前后照應的寫作技巧,先設(shè)施懸念,引導讀者思考父親為什么“燒書”以及舉動反常,隨后層層遞進,交代父親為何燒書、為何反常,加深讀者的閱讀印象。此外,還采用了首尾呼應的方法,兩次提到4月28日這一時間節(jié)點,兩次提到父親的遇難日,使主題更加鮮明,表達了對父親的敬佩之情和深切懷念,升華了文章主題,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渾然一體。
佳作展示
理想的重量
理想是個十分莊嚴的詞匯,提到理想,每個人都能滔滔不絕,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或許你的理想是成為警察,成為教師,或是成為普通工人……無論理想是什么,每個人都應為理想堅持奮斗,竭力把五彩斑斕的理想變成現(xiàn)實。我的理想是什么?讓我想想……
回想童年時代,我一直是無憂無慮的,沒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那個時候我很單純,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赡苤幌胫裉彀职謰寢屪隽耸裁春贸缘娘埐?,今天老師講了什么有趣的知識,美好的周末什么時候才能到……
隨著一天天長大,我日漸成熟,開始思考理想這個嚴肅的問題。在一次語文課上,老師提問:“同學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理想,愿意分享一下嗎?”面對這個問題,我卻沉默了。我開始思考:理想應該是什么樣的?理想于我,有什么意義?理想的分量有多重?
于是,我開始嘗試規(guī)劃人生,仔細聆聽同學的答案。一個同學說:“我的理想是成為光榮的人民警察,為正義奔走,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我不禁感慨他的理想多么有意義?。×硗庖粋€同學也自豪地說:“我的理想,是為了國家的科研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我想成為偉大的科學家!”真不錯,這個理想我倒是可以參考下。緊接著,大家都陸續(xù)說了自己的理想:醫(yī)生、教師、飛行員、宇航員……每一個都讓我心馳神往,每一個理想都很偉大。
可是,我的理想呢?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回到家里,和父母進行了深入討論,父親告訴我:“理想會讓你感到堅持很幸福,你仔細想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堅持就是幸福嗎?我不禁認真思考起來,回顧過去的學習時光,我似乎對看書和寫作情有獨鐘,也只有在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時,才真正感到堅持是幸福的,會獲得滿足。
這樣看來,我的理想便是作家,可是和宇航員、科學家等比起來,作家似乎并沒有對國家或社會做出什么巨大的貢獻,我的理想似乎遠不如其他同學的。我思考著這個問題,翻看著過去寫下的文字,猛然發(fā)現(xiàn),我居然從小學就開始堅持寫作,到現(xiàn)在都沒有中斷過,我寫的文字加起來已經(jīng)有厚厚的好幾本,文筆從青澀到成熟,思想從稚嫩到深刻。我的心底不禁泛起了深深的自豪感,或許這就是理想的意義吧,理想能讓人感到幸福,只有感到幸福了,人才能堅持!
相較于那些偉大的理想,我的理想可能比較平凡,但它對我而言卻是重要的存在,我為之而努力奮斗,為成為作家而堅持寫作,我的理想不亞于其他人的理想!
現(xiàn)在,我可以大聲說,我的理想是成為作家,寫人間百態(tài),表喜怒哀樂。我會為了這個理想執(zhí)著追求,不懈努力。
總? 結(jié)
照應,就是文章前后內(nèi)容的關(guān)照和呼應,前有“伏筆”,則后面必須有與之相應的“照應”,后面有“照應”,則前面必須存在相應的“伏筆”。運用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可以使所寫內(nèi)容相互補充,凸顯主題,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渾然一體。
點評
起初,作者對理想沒有任何認識,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也不清楚為什么要樹立理想。隨著年齡的增長,作者發(fā)覺身邊的人都有理想,于是開始思考自己應樹立什么理想,但發(fā)現(xiàn)別人的理想都很偉大,別人的理想都不是自己的追求。終于,在父親的引導下,作者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作家,于是為之不懈努力。文章開篇提到理想一詞很嚴肅,與文題呼應,點明寫作主題;然后交代自己沒有理想,為后文找到理想做鋪墊,后來終于找到理想,層層遞進,前后呼應,深化了主題;最后呼應開頭,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