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段五光十色的年華,在我記憶的長河里翻滾出浪花。如今,我隨手拾起幾朵浪花,疊放在美好的回憶里……
“斗雞”是我讀小學(xué)時最愛玩的游戲。下課后,我們男孩三五成群,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然后用抬起的那條腿的膝蓋撞擊別人,以腳先落地者為輸。有時兩人單挑獨斗,有時幾十個同學(xué)集體比拼;常常失去平衡,又爬起來抬腿繼續(xù)“斗”。“斗雞”場上,個個斗志昂揚,人人像打了雞血一樣,但從不紅脖子黑臉,即使大家被撞翻在地,依舊笑盈盈的。
現(xiàn)在想來這種游戲極不安全。摔在地上,腿青胳膊腫是正常的事,稍微嚴(yán)重一點,還會脫臼。幸虧,那時學(xué)校有一個肖老師,他是這方面的行家,脫臼在他那里就是三分鐘的事,一摸一拉,“啪”的一聲響,他就微笑著說:“好了!”好在現(xiàn)在的孩子,在學(xué)校和老師的教導(dǎo)下,已經(jīng)很注意校園內(nèi)的安全,“斗雞”這樣的游戲很少見學(xué)生們玩,要玩的話也是淺嘗輒止。
小時候的冬天,教室大,人員少,窗戶都是紙糊的,頑皮的同學(xué)有時還用手指戳個洞。瑟瑟的寒風(fēng)吹進來,凍得我們直哆嗦。一下課,同學(xué)們便不約而同地到學(xué)校南墻根去“擠油”取暖。所有同學(xué)站成一排,兩邊的同學(xué)用力往中間擠,中間的同學(xué)如果被擠出隊伍就跑到邊上去擠。一邊擠一邊叫著號子,“加油、加油”的喊聲一聲高過一聲,那場面熱鬧非凡。下課時間總是太短,沒有擠夠,身上帶著大家擠出來的暖意,回到教室,馬上就沒有了。冷?。∥覀兊氖帜_不停地搓,有時候還會雙腳跺地,時間長了,教室里,腳下的黃土地被我們跺出好幾個小坑兒。
如果說“斗雞”“擠油”是一種技藝的話,那么露天電影則是一種無上的樂趣。那時看一場露天電影,就像過年一樣,不僅要逢上喜事,還要碰上經(jīng)濟好的家庭,主人樂意放場電影讓孩子們開開眼界。無論寒冬臘月,還是六月酷暑,只要有電影,大家就趕緊搬著凳子去占位置,早早地去電影場候著。有時,為了趕一場電影,走10多里的山路,都不辭辛勞。太陽剛下山,我就牽?;丶?,吆喝著同伴,一路高歌向電影場進軍。
一個大空場,豎起兩根高高的木桿,桿頭掛上一方銀幕、一個音箱,銀幕前方湊了一堆人,配上發(fā)電機的“隆隆”馬達(dá)聲,就構(gòu)成了兒時露天電影的精彩場面。
那時候的電影,都是放映膠片,每部電影,往往都是四到五盤膠卷,放完一盤,就換下一卷。換膠卷時,我們也耐心等待,生怕錯過每一個細(xì)節(jié)。其實,有時放映師傅為了節(jié)省時間,常常裁掉一部分膠卷,有時膠卷卡片,或播放不清楚,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我們小時候看的電影,基本上都不太完整。更可笑的事,遇上槍戰(zhàn)片,我還傻乎乎地跑到銀屏底下,想去撿影片里打仗掉下的彈殼兒。
看電影是高興的事兒,但也有難受的時候?!叭拧碧炜措娪埃茉庾?,即使是棉帽、棉衣、棉褲、棉鞋、棉手套“武裝”整齊,也架不住長時間的室外低溫。于是,跺腳聲、搓手聲不斷,和著電影里面的對白與音樂相映成趣。電影是帶給我們新鮮信息的唯一形式,給我的童年增添了許多難忘的瞬間?,F(xiàn)在,很少能看到露天的電影了,但我兒時的記憶卻揮之不去。
童年,在歲月的足跡里漸行漸遠(yuǎn),兒時的故事猶如小孩在沙灘拾貝,貝殼有大小,有美丑。然而,正是這些形形色色的貝殼編織我童年的夢想,也讓我?guī)е@些夢想走四方、闖天下……
(文/肖揚帆)
肖揚帆,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崀山培英學(xué)校語文高級教師,新寧縣語文骨干教師,新寧縣作協(xié)會員。從教22年,曾獲縣高考特殊貢獻(xiàn)一等獎、“創(chuàng)夢名師獎”等獎項。愛好讀書,課余時間寫點文字,在國家及省、市級刊物發(fā)表文章數(sh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