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冉冉
【摘要】 《老人與?!肥敲绹骷液C魍顬榻?jīng)典的力作之一,本文試通過格雷馬斯的符號矩陣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意在揭示文本中所體現(xiàn)的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關系,并進一步挖掘其表層文本語言下的深層主題意蘊。
【關鍵詞】 《老人與?!?海明威;符號矩陣
【中圖分類號】I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8-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02
一、格雷馬斯符號矩陣概述
A·J·格雷馬斯是法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語義學家,同時也是結構主義敘事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結構語義學》《論意義》《符號學與社會學》《符號學詞典》等。格雷馬斯將符號學與敘事學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論意義》中,他將亞里士多德邏輯學中的“對立命題”和“矛盾命題”移用到敘事學理論之中,提出了“符號矩陣”理論,并將其廣泛地運用于文學理論的領域?!案窭遵R斯文學符號理論中最著名的是‘符號矩陣’,它源于對亞里士多德邏輯學中命題與反命題的詮釋。格雷馬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充,提出了解釋文學作品的矩陣模式?!雹俑窭遵R斯認為,在敘事文本的所有角色功能之中暗含著許多邏輯正反的關系,他結合結構語義學和敘事功能理論,把簡單的二元對立的概念模式擴展到四元的相互關系,“文學故事起于X與反X之間的對立,但在故事進程中又引入了新的因素,從而又有了非X和非反X,當這些因素都得以展開,故事也就能完成。” ②因此,想要解讀文學敘事作品的深層含義就要對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對立”項格外關注。
正如這個符號矩陣所示,S1與S2之間是對立的關系,S1與非S1之間、S2與非S2之間并非是對立而是矛盾的關系,S1與非S2、S2與非S1之間是互補或者說是蘊含的關系。所以想要厘清文本的意義結構便要格外地關注上述幾種關系的變化組合。如杰姆遜所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故事開始時是為了解決一對一的矛盾,但卻由此派生引發(fā)出大量新的邏輯可能性,而當所有的可能性都出現(xiàn)以后,便有了封閉的感覺,故事也就完成了?!?③
二、《老人與?!分械姆柧仃嚹J?/p>
在結構主義文論家們看來,二元對立是意義產(chǎn)生的最基本的模式,文本敘述中所包含的由四個主要的語義素所構成的幾組二元對立的關系便產(chǎn)生了敘事文本的意義。而格雷馬斯所提出的符號矩陣理論恰好就是由這種認知模式發(fā)展而來的,它充分地挖掘文本中在相互關聯(lián)的同時也相互對立的二元對立的深層結構,從而能夠得出文本的深層意義。
海明威是蜚聲世界文壇的美國當代作家,幾乎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關注和喜愛,甚至被贊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独先伺c?!肥呛C魍诠虐蛯懴碌闹衅≌f,故事主要講述了老漁夫圣地亞哥與一條大馬林魚搏斗的過程,經(jīng)過幾天幾夜緊張激烈的搏斗,他最終戰(zhàn)勝大馬林魚,卻在回程路上不幸遇到鯊魚,在與鯊魚纏斗的過程中,大馬林魚被啃食干凈,老人筋疲力盡之后只能將空空蕩蕩的大魚骨架拖回海岸。
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單,當人們回到符號矩陣模式,作品中主要由老漁夫圣地亞哥、陪伴老人的孩子諾曼林、其他漁夫、大海、大馬林魚、鯊魚以及故事最后出現(xiàn)的一群圍觀的游客這幾個基本的要素組成。那么作為小說中最主要人物的老漁夫圣地亞哥便為符號矩陣中的X項。既然X項為人,那么反X項則為反人,所以那些認為圣地亞哥打不到魚的“旁觀者們”處在他的對立面,即為反X項,其中包括了陪伴老人的孩子諾曼林、其他的漁夫和故事最后出現(xiàn)的那一群圍觀的游客在內。大馬林魚、鯊魚作為這一對立關系的核心因素,應為非X項。大海是老人展示自身的客體,是人展現(xiàn)勇氣和力量的舞臺,所以為非反X項。
這樣一來,文本中的幾組二元對立項用符號矩陣就可表示為:
三、《老人與?!分械亩獙α㈥P系分析
(一)X與反X:老人與他人
人與他人的關系是存在主義思想家們格外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存在主義認為,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是彼此對立、相互沖突的。薩特在劇作《禁閉》之中描繪出了人與人之間的敵對沖突關系,人在社會、在世界之中生存,免不了是要和他人打交道的,劇中男主人公加爾森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雖相互依賴卻也難以溝通的艱難處境,由此悟出了一個道理——“他人即是地獄”。這句話簡練地概括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封閉、相互戒備以及相互沖突的關系。
評論家羅伯特·P·威克斯曾說:“我們面對的是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最明顯不過的真實是人的孤獨?!倍说墓陋毟兄饕从谌伺c他人之間的隔膜、無法理解與難以溝通境況。在小說中,圣地亞哥的孤獨感首先體現(xiàn)在與他人的格格不入。小說的開篇就點明“他是一個獨自在灣流中釣魚的老人”,寥寥數(shù)語便勾勒出一個離群索居、老無所依、孤寂凄苦的老漁夫形象。接下來又向讀者展示了他一連串的失?。弘m然日復一日地堅持出海捕魚但卻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唯一陪伴自己的男孩諾曼林在父親的命令之下無奈離開了他、眾多漁夫對一無所獲的自己的嘲笑和奚落?!八麄冏陲埖昵暗穆杜_上,不少漁夫拿老人開玩笑,老人并不生氣。另一些上了年紀的漁夫望著他,感到難受?!?④周圍的漁夫一部分開始對老人的捕魚技術產(chǎn)生了懷疑和不信服,另一部分人則對他的處境表現(xiàn)出了同情,歸根究底就是因為老人太久沒有成功捕到魚。因為作為旁觀者只會關注結果而忽略過程,他們只能關注到作為漁夫卻沒有捕到魚這件事,這使得老人處于更加孤獨的境地,作為曾經(jīng)的強者,如今羸弱不堪的老人難以融入社會和群體,在心理和精神層面都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無盡的孤獨的背后其實潛藏著渴望被接納與認可的靈魂。
老人的身體狀態(tài)已然顯露出他不再適合打魚這一項危險且耗費體力的職業(yè),他卻仍舊選擇在八十四天的等待與失敗之后,再一次投身打魚事業(yè),這其實代表著老人經(jīng)過八十四天的一無所獲之后,面對著他人的目光,他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同時也是向他人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而這時,如何向他人確立自身價值?成功捕獲到一條大魚便成了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
圣地亞哥曾說:“它的選擇是躲到深海中里避開一切漁網(wǎng)、陷阱和危險,我的選擇就是要到深海里去找到它,避開世上一切人?!?⑤他人是促成了老人再次出海打魚這一行為的重要原因,正如拉康所言:“主體的欲望是朝向他人的欲望的,而朝向他人的欲望歸根到底指的是得到他人的承認,即主體希望自身所代表的價值亦即他人所欲望的價值?!?⑥個人得不到社會權力話語的承認便深深陷入了內在的焦慮之中,老人打魚的行動并非是單純地解決生活的匱乏,從更高地層面上來講,他是要與不濟的時運進行勇敢地抗爭,向那些認為他不會再打到魚的人們彰顯自我尊嚴以及自我存在的價值,老人拼盡全力捍衛(wèi)大馬林魚的行為,不僅僅是在捍衛(wèi)自己辛苦所得的戰(zhàn)利品,其實更是對他人眼光的不屈從。所以,出海打魚這一行為對他來說并不單單是一種謀生行為,它已然化身為人為尊嚴與價值的戰(zhàn)斗。
(二)X與非X:老人與魚
早在古希臘時期,當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之時,便已將人類置于宇宙的中心地位。人類作為世界萬事萬物的中心,理所當然地具有統(tǒng)治宇宙萬物的權力,因此,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先天環(huán)境,而人是自然萬物的主宰。人類中心主義強調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與自然當作絕對的、對立的主客體關系,把人作為唯一絕對的、至高無上的目的,人作為萬物主宰需要征服自然、凌駕于自然之上。
圣地亞哥就是一位完完全全卷入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之中的人物。一方面,他熱愛自然、崇敬自然,他眼中的大海蘊涵著女性的柔美與慈愛:“海洋是仁慈的,美麗的” ⑦,他喜歡海洋里的生物,認為它們都是“兄弟”和“朋友”,譴責人們對海龜太過殘忍。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之中,老人自然而然地與周圍環(huán)境以及生物形成了一個和諧有機的整體,展現(xiàn)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共生共存的關系。另一方面,老人作為漁夫,打魚是他與生俱來的職業(yè)和責任,因此,捕殺海洋生物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在《老人與?!分校先伺c大馬林魚以及鯊魚的搏斗就是人與自然殺戮斗爭關系的真實寫照。小說中描寫到,作為一名老漁夫的圣地亞哥已經(jīng)整整八十四天出海一無所獲了,為了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他必須出海打魚,在第八十五天他駛入更遠的深海,打到一條比他的船身還長的大馬林魚,老人雖然熱愛海洋以及其中的各種生物,但迫于生計他也必須將其置于死地。老人在深海與大馬林魚進行了三天三夜的僵持局面,最終拼盡全身的力氣成功將其制服。海明威向讀者展現(xiàn)了老人與大馬林魚和鯊魚搏斗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在這時,自然變成了人類的對立面,老人最終殺死了大魚、擊退了鯊魚,這一刻人的自我利益被放置在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前?!安遏~”這一行為反映出了人類對于和諧的自然關系的一種背叛,映射出了人類想要挑戰(zhàn)自然生物的欲望,并通過借助工具成功地將大自然征服。
人類對自然的敬畏、期望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與人類自身的狂妄和傲慢自相矛盾,老人一方面親近自然,一方面又流露出征服自然的欲望,于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由和諧走向對立,老人的態(tài)度也反映出海明威矛盾的生態(tài)觀。
(三)X與非反X:老人與海
大海是作者在小說中描寫最多的意象,面對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圣地亞哥都表現(xiàn)出不加掩飾的喜愛,文中多次出現(xiàn)老人對于大馬林魚以及鯊魚的贊美之詞,他將大海和海洋中的生物都視作自己的朋友,這片象征著自然界的海域,在他的眼中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生機與魅力。老人象征著人類,而大海不僅僅是自然物的象征,更是為人類提供基本生存物質資料的母體的象征,它包容萬物,有豐富的資源,為人類提供一切所需之物。
大海是人類無法完全探索的領域,它充滿了無窮無盡的變數(shù),它象征著自然的永恒,而作為個體生命的人,卻只是短暫的存在,是渺小的、有限的。人行走于大海之中,不過只是其中渺小的生物群體。自然的無限和包容與人類的渺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人的身上也有和自然一樣永恒的東西——那就是人的精神,執(zhí)著與堅持就是人精神不朽的證明。
老人與大馬林魚的周旋、老人與鯊魚以及老人與大海中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艱難搏斗,象征了人類與自然力量的搏斗、人類與未知命運的搏斗,也象征著人類憑借自己堅強的意志力和頑強的精神,突破懦弱與頹喪,沖出困境。在人與自然的斗爭之中,在命定的厄運與失敗的面前,老人雖然狼狽艱辛,卻體現(xiàn)出了不屈不撓的英雄風度,被鯊魚啃食后殘存的大馬林魚骨架,為他贏得了其他人的尊重。人類本身是有限度的,但正因為有了圣地亞哥這種不肯安于自己限度之內生活的人、這種敢同所謂的人生限度斗爭到底的人,才一次次將人類的限度不斷擴大,正是有了像圣地亞哥那樣敢于正視前所未有的恐懼,不懼失敗、突破自我的人,才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與命運殊死搏斗的悲壯以及永不言敗的崇高精神。圣地亞哥象征著一種高度哲理化的人類精神,一種在重壓之下仍奮起抗爭的信念力量,并向人們傳達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人生哲學,渺小脆弱的人類正是通過戰(zhàn)勝強大的自然力量才能綻放出奪目的光輝,在逆境中百折不撓、永不言棄的精神,鼓勵著陷入困境的人們勇敢、頑強地抗爭,做一個真正的強者。
四、結語
故事最后的結局是出人意料的,圣地亞哥拼盡全力逮捕到的大馬林魚最終卻被回程路上遇到的鯊魚吃光了,滿懷期待地帶回的戰(zhàn)利品就這樣遺憾地淪為一場空,那么他到底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呢?圣地亞哥代表著“失敗了的英雄”,他的結局雖帶著悲涼的色彩,但卻用他的硬漢精神征服了讀者,他雖然并沒有在實際意義上完整地帶回他的戰(zhàn)利品,但是在精神層面上他毫無疑問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像人們口中常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命運的安排如此不盡人意,他卻不肯屈服于既定的命運,因為人生擁有無窮的韌性,即使屢屢被生活逼迫到走投無路的境地,卻始終能夠在一百次失敗后鼓起第一百零一次勇氣,“頑強的毅力能夠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人生的意義就蘊含在于永不止步的追逐之中,至于追逐到最后的結果是能夠捕到一條完整的大馬林魚,還是僅僅得到了一具空空的大馬林魚的骨架,其實都已經(jīng)沒有那么重要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經(jīng)在與大馬林魚的對峙過程之中充分體現(xiàn)了,人生沒有最優(yōu)的選項,而人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選擇里,全力以赴,活出最好的自己?!兑捉?jīng)》中記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闭驗槊\的無常、人生的嘲弄,頑強斗爭、永不言棄的精神才顯得彌足珍貴,堅韌的內心,倔強的堅持,是實現(xiàn)夢想最重要的支撐,活出自我、活出價值、戰(zhàn)斗到底,這種精神值得所有身處逆境之中的人借鑒和學習。生命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個結果,拼盡全力為理想和目標奮斗過的人,即使最后一無所得,也“雖敗猶榮”。
海明威的《老人與?!肥鞘澜缥膶W寶庫中的瑰寶,他用這一篇作品揭示了出“人”漫長一生的真相:也許我們竭盡所能地奮斗、追逐、抗爭、拼搏,但最后仍有可能會落得兩手空空,可是人并不能被最后的結果所定義,是生命中的過程構成了此時此刻的我們。運用格雷馬斯的“符號矩陣”來對《老人與?!愤M行分析,有助于對其中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進行更深層次地剖析,同時也有助于讀者準確把握作品的內在表達。
注釋:
①②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③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④⑤⑦厄內斯特·海明威著,吳勞譯:《老人與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⑥李懷濤、白婧:《拉康:欲望是他者的話語》,《世界哲學》2019年第6期。
參考文獻:
[1]厄內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M].吳勞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2]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周峰.“漁”行為與海明威[D].華東師范大學,2010.
[5]李艷麗.《老人與?!分械摹袄Ь场迸c“存在”解析[J].黑河學院學報,2021,(10).
[6]李懷濤,白婧.拉康:欲望是他者的話語[J].世界哲學,2019,(6).
[7]張榮.與他人的關系、禁錮和自由——試論薩特《禁閉》中的存在主義思想和荒誕審美形態(tài)[J].名作欣賞,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