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順
一、內容驅動
何為內容驅動?簡而言之,就是任務驅動型作文材料的內容。我們要根據(jù)材料內容的內涵,明確作文的寫作指向。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材料一般陳述的是某一事件,這一事件涉及多個視角,存在較大爭議,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因此,在審題時就要充分考慮內容指向。
1.正確理解材料內涵。
正確理解材料內涵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例如一作文題材料中有“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這樣兩句詩。如果想要選這兩句詩作為立意的一部分,那就必須先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笆芄庥谕粢娨惶?,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這句詩強調的是理想與志向,要有放眼世界、胸懷天下之胸襟與氣度,如此方能有所為。“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則指一種傲視群雄的大氣。
2.明確材料中呈現(xiàn)的視角。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立意的關鍵在于角度,如果角度與立場不一樣,那么得出的觀點也會不一樣,甚至有時會大相徑庭。我們看下面的作文題材料:
美國加州某個湖里淹死了一名5歲的男孩,男孩的尸體被打撈上岸后,當?shù)啬硤蟮臄z影記者約翰·哈特不顧治安員的制止,快速地拍下了照片。畫面中死者的上身暴露著,救護人員在安慰死者的哥哥,而他正悲慟地哭著,因為是他帶著弟弟游泳造成了這個悲劇。
該報有不使用尸體照片的規(guī)定,但主編羅伯特·本特里考慮到那些照片會提醒人們當心孩子游泳的安全,同意發(fā)表。報紙出版后,受到讀者的譴責,引起新聞界的爭議。其中一位報紙編輯認為:“我們相信一張照片比一萬字的文章更有助于人們注意水中安全?!?/p>
作文材料所述事件涉及多個主體:約翰·哈特、羅伯特·本特里、讀者、某編輯。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站位和角度,我們要明確每個角度論述的方向,然后就會有不同的具體指向,從而選擇我們的立意角度。例如約翰·哈特對新聞有敏感度,有職業(yè)素養(yǎng),但缺乏對死者最基本的人文關懷。寫作者如果從這個角度論述,內容驅動的指向是很明顯的。
還有一些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立場是給定的。例如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材料中有“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xiàn)妙手;否則,難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這樣的話語,題目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立場,考生要站在這一立場上進行寫作,不必也不可選擇其他立場。
3.在思考分析的基礎上形成觀點。
有一些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材料為多則材料,各個材料的立場沒有對錯之分,此時就需要分析材料,看哪一則材料更符合作文要求,從而確定立意角度。例如下面的作文題材料:
某報為了發(fā)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開設了《暖聞》專欄。編輯部收到三則新聞:
一位賣油條的青年多年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炸油條,給顧客提供新鮮健康的油條,被網(wǎng)友稱贊為最帥的良心“油條哥”。
一位老父親從外地來醫(yī)院看望兒子,看到兒子正在坐診,忙得抬不起頭,根本說不上話;老人家等了兩個多小時后,只好掛了個號,和兒子見了一面。
某地舉辦珍品畫展,一位男孩探身觀賞時不慎跌倒,損壞了一幅珍貴名畫。主辦方認為男孩只有12歲,又不是故意的,因此僅備案而未報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響。
材料任務要求“從以上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上”。三則新聞都包含了社會的“溫度和人情味”,同學們要分析三則新聞,加以權衡,看哪一則更適合。要闡述選擇該則新聞的理由,并且把選擇的這則新聞與其他兩則新聞進行對比分析,凸顯所選擇新聞的溫暖所在。
二、選擇驅動
何為選擇驅動?簡而言之,就是根據(jù)作文材料的任務確定立意,明確方向。搜集近幾年的作文材料,我們常??吹竭@樣的任務指令:“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關鍵詞之間要形成有機的關聯(lián)”“感觸與思考”“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立意”“合理引用”,這些任務,特別是選擇型任務,能防止宿構套作,也能保證同學們審題立意的多元性。
1.明確語境。
不同的寫作任務,所設的環(huán)境、氛圍、時空、作者身份、寫作對象、寫作目的等也會有所區(qū)別。例如下面的作文題的寫作要求是: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jié)慰問信。
就任務而言,文題要求同學們將自己融入具體情境,以歷史身份完成寫作,這就要求寫作者明確歷史背景,不能脫離背景。如果選擇任務①,那么同學們就要以青年學生的身份回到1919年5月4日。如果選擇任務②,同學們就必須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寫作。如果選擇任務⑤,同學們就要用慰問信的形式,讓自己穿越到2049年9月30日,百年國慶前夕,選擇功勛人物,表達敬意。
2.挖掘任務要求。
有些作文題材料沒有明確的任務要求,但實際選擇已暗藏其中,這主要在權衡選擇類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中比較明顯。這類作文主要指向“哪一個更……”,同學們必須明確傾向哪個角度。如果結合自己的體會,認為三者都非常重要,貌似公允中正,實際上等于沒有自我,也很難將作文引向深入。因此,同學們應該寫自己熟悉的,才能游刃有余。例如下面的作文題: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chǎn)生最后三名候選人:大李,篤學敏思,矢志創(chuàng)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yè),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wǎng)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xiāng)愁”。
在寫作任務中,有這樣的要求:你認為誰更具風采?這個“更”字就不能不注意。有同學這樣分析材料:
大李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其貢獻無疑是最大的。但這樣的貢獻和成績,卻并非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不僅需要勤奮和努力,還需要天分等其他條件,有時候甚至還離不開幾分運氣。“國際學術最前沿”從來只屬于金字塔尖那屈指可數(shù)的精英,值得敬仰和崇敬,但離普通人的生活卻有點遠,“須仰視才見”。而小劉的旅游和攝影,技術含量其實并不高,也難以帶來什么實際的效用?;蛟S一時能夠吸引諸多粉絲的眼球,時間一長說不定就讓人有了審美疲勞。
通過這段分析,可以看出老王顯然是“風采人物”,因其突出了一個“更”。這也是同學們在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中“選擇驅動”時應當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