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實證研究*
——以云南邊疆某高校為例

2022-08-03 03:39:36李冬竹
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毽子袁隆平思政

李冬竹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芒市,678400)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以下簡稱《指南(2020版)》)在課程性質(zhì)上明確要求大學英語應(yīng)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大學英語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wù)之一是進行跨文化教育。第二,大學英語課程可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闡釋能力,服務(wù)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弘揚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yīng)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1]。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性質(zhì)人文性的第二點。大學英語視聽說是大學英語的一部分,也是踐行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研究持續(xù)升溫。但總體來說,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理論研究較多,實證研究較少。2021年11月18日在中國知網(wǎng)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為主題可以搜到論文1492篇,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證研究”為主題僅搜索到18篇,占1.2%。以“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為主題搜索到的僅有12篇,占0.8%,實證研究則更少。但無論是大學英語還是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和改進措施,作為落實課程思政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都應(yīng)該獲得更多關(guān)注。

二、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實證研究

本研究以云南邊疆某高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的實踐為案例,主要探討三個問題:“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具體如何實施?實施效果如何?如何改進?”

(一)教學對象和教學內(nèi)容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云南邊疆某高校聯(lián)合辦學本科大一學生A、B、C三個班,每班各39人,共117人。實踐時間是2021年春季學期,即教學對象大一下學期,共16周,32課時。課程名稱是《大學英語2(視聽說)》,所采用的教材是外研社《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2》(第三版),教學內(nèi)容是Unit 1至Unit 4四個單元。

(二)實踐方式

教師圍繞課程思政這個核心,從目標、教材、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實踐,與劉建達提出的大學外語課程思政BIPA模型(Background課程背景, Input課程內(nèi)容, Process教學過程,Assessment教學評價)[2]基本吻合。教師雖然沒有根據(jù)劉建達所建議的編寫體現(xiàn)課程思政目標的教材,但根據(jù)學生情況置換了課本中的部分教學內(nèi)容,重構(gòu)教學內(nèi)容,以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符合徐錦芬提出的可對現(xiàn)有英語教學素材進行“分析-篩選-增補”三個步驟,挖掘與拓展課程思政元素[3]。

教材每單元包括三大部分:

1.Listening to the world(Sharing, Listening,Viewing)

2.Speaking for communication(Imitation,Role-play, Group discussion)

3.Further practice in listening (Short conversation, Long conversations, Passage 1, Passage 2)

教學內(nèi)容豐富,英語語言輸入地道,教學活動設(shè)計多樣。但教師根據(jù)本校近三年的教學情況,發(fā)現(xiàn)教材每個單元Viewing部分的視頻學習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于是根據(jù)教材四個單元的學習主題,將每單元Viewing部分中的視頻置換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與中國或中國文化相關(guān)的英文視頻,并設(shè)置相應(yīng)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和回答。課程思政目標是通過對這些視頻的視聽說活動,提高學生對中國及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了解、提高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每個單元的實踐方式如下:

Unit 1 Life is a learning curve

(活到老學到老)

本單元主要圍繞學習經(jīng)歷進行視聽說活動。根據(jù)學習主題,教師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語環(huán)球廣播(CRI English Worldwide)中選用了一段名為“Shuttlecock”(毽子)的視頻進行補充教學。視頻展現(xiàn)的是美國姑娘Rachel向北京“堂前燕毽子”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第四代傳承人殷文學做毽子、學踢毽子的經(jīng)歷。Rachel聆聽了關(guān)于毽子的工藝和歷史,也親自嘗試做毽子、學踢毽子,并參觀了殷文女兒直播帶貨的場景。

教師根據(jù)視頻設(shè)計了下面問題,讓學生觀看視頻后回答:

1.Tell the main idea of the podcast after watching it.

2.What's the history of Jianzi or shuttlecock?

3.How can they make Jianzi or shuttlecock?

4.Can Rachel make Jianzi easily?

5.What's the features of Tang Qian Yan Jianzi and what's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it?

6.How do Yin Wen's family sell their shuttlecock?

第1個問題問的是視頻的主旨,考查學生對視聽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2個問題考查的是對毽子歷史背景的理解。視頻中的相關(guān)介紹是:“I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 with a long history of over 2,000 years.It has the same origin as British football.Both of Jianzi and British football come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game Cuju.”(毽子是中國傳統(tǒng)運動項目,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英國足球一樣,都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蹴鞠。)本題的設(shè)置旨在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通過回答問題提高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

第3個問題考查的是學生是否能夠抓住制作毽子的細節(jié),讓學生了解堂前燕毽子背后精良的制作工藝,也了解到一些中國詞匯的英文表達方式,Sichuan pepper(花椒)、copper coin(銅錢)。

第4題的設(shè)置結(jié)合課本第一單元的學習主題,通過視聽Rachel在制作毽子中的反應(yīng),了解如何用英語描述學習中的困難。

第5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堂前燕”毽子文化背景的理解。視頻中的相關(guān)介紹是:“There is no knot or dead knot in it.The meaning is not to be angry with yourself and others and leave a leeway for yourself.”(“堂前燕”毽子的特點是不打結(jié)、不打死結(jié),寓意是不跟自己生氣、不跟別人結(jié)怨。)“堂前燕”毽子的文化內(nèi)涵反映是中國人“以和為貴”的處世哲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和“友善”相對應(yīng)。本題的設(shè)置旨在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智慧,提高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

第6個問題考查學生是否發(fā)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結(jié)合。殷文的女兒通過直播帶貨銷售毽子,將傳統(tǒng)的毽子通過現(xiàn)代科技與更多的人分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品。學生通過這個問題會學到“l(fā)ivestream”(直播)這個詞,與時俱進,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新增詞匯的英文表達。

Unit 2 Journey into the unknown

(未知之旅)

本單元主要圍繞旅行經(jīng)歷進行視聽說活動,單元主題也可以隱喻為“如何解決生活之旅中遇到的各種突發(fā)問題”。根據(jù)學習主題,教師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語環(huán)球廣播(CRI English Worldwide)中選用了一段名為“Brave medics guard lives”(醫(yī)護勇者捍衛(wèi)生命)的視頻進行補充教學。視頻展現(xiàn)的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fā)的時候,武漢和北京兩座城市如何共同應(yīng)對疫情,尤其是兩地醫(yī)護人員如何在第一線捍衛(wèi)人民生命的故事。選取這段視頻是因為這場疫情當時對世界人民來說都是“a journey into the unknown”,一場未知之旅,大家都在探索中應(yīng)對,與本單元主題是契合的。

首先,教師通過Match(連線)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與疫情相關(guān)的詞匯(見圖表1)。

然后,教師根據(jù)視頻設(shè)計了下面問題,觀看視頻后全班回答第1題主旨題,2-8題由學生兩人一組分別回答,第9題兩人一組共同討論回答:

1.Watch the podcast and tell the main idea.

2.What happened when novel coronavirus epidemic started to break out in Wuhan?

3.What did Lu Rong, the ICU doctor, feel at first when she started to treat COVID-19 patients and what kept her going?

4.What did the medics do despite of difficulties while treating COVID-19 patients?

5.What did the doctors and nurses in Beijing do besides working in designated hospital for COVID-19 patients?

6.What did the pharmacists do every day?

7.How many nucleic tests the doctor in West Branch,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need to do every day?

8.Did the medics work alone? What support did they get?

9.If you get into an unknown journey in your lif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第1個問題問的是視頻的主旨,考查學生對視聽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2至8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視聽內(nèi)容細節(jié)的把握,同時也是通過這個過程落實課程思政的目標。如第2題的回答是“Tens of thousands of medics came from across China to help Wuhan to fight against the virus.”(來自全國各地的醫(yī)護人員奔赴武漢共戰(zhàn)病毒。)一是讓學生感受到中國人民在災(zāi)難面前團結(jié)一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力量,二是讓他們感受到“逆行”者們“忘我”的職業(yè)精神。第4題的回答是“Despite the difficulty of situation, the medics treated each patient as their family.”(面對諸多困難,醫(yī)護人員還是像家人一樣對待病人。)讓學生感受到醫(yī)護人員對病人的大愛。這種大愛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種體現(xiàn),也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平等、敬業(yè)、友善”。第6題的回答是“The pharmacists in the hospital were busy prepa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for patients each day.”(藥房的藥劑師每天忙著給病人準備中藥藥材。)學生找到答案后,教師給學生展示了一些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相關(guān)報道,旨在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的特點和療效,增加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增強文化自信。

上本單元的時候,正值2021年4月云南德宏瑞麗出現(xiàn)新冠疫情,我校所在地德宏州府芒市,離瑞麗兩百多公里,學校派出了幾個批次緬語專業(yè)的師生前往瑞麗支援。同時,傣醫(yī)藥在抗擊瑞麗疫情中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教師把這些情況介紹給學生,一方面穩(wěn)定了學生對疫情的恐慌情緒,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自信。另外,緬甸作為德宏緊鄰,緬甸疫情對德宏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中國政府及德宏州政府及各界人士對緬甸抗擊疫情做了大量援助工作,提到這些,學生對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有了清晰的認識。

第9題問的是“If you get into an unknown journey in your lif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如果你在生活中步入了未知之旅,你會怎樣做?)這個問題與本單元的主題“Journey into the unknown”相輝映,考查的是學生如何解決生活中的突發(fā)問題。有了上述2至8題的鋪墊,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同學回答:“I will stay calm and work out the solution myself.”有的同學回答:“I’m not alone.I will turn to my friends, my parents and other people to get some help.”通過交流和探討,學生了解到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性,既可以依靠個人的力量,也可以依靠他人、團體的力量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至此,課程思政與學生的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

Unit 3 Time out

(休閑一刻)

本單元主要圍繞休閑活動進行視聽說活動。根據(jù)學習主題,教師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語環(huán)球廣播(CRI English Worldwide)中選用了一段名為“Ulanqabu, Inner Mongolia”(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的視頻進行補充教學。學生通過視頻跟隨主持人乘火車進入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的大草原,看到敖包、羊群、藍天、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體驗?zāi)撩裆?,了解?nèi)蒙古的傳統(tǒng)文化,如馬頭琴、呼麥,以及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各種娛樂方式,從視覺和感官上得到了放松,與本單元的休閑活動主題相呼應(yīng),也了解了祖國的地方風光和民族文化。

教師根據(jù)視頻設(shè)計了下面問題,觀看視頻后全班回答第1題主旨題,2-9題由學生兩人一組分別回答,第10題兩人一組共同討論回答:

1.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odcast?

2.What’s special about Aobao?

3.Why the herdsman often make yogurt at his yurt?

4.What food and drink can you find in the herdsman’s yurt?

5.What’s the ritual for drinking the milk tea for Mongolian people? Why do they do that?

6.What is the status of horsehead fiddle in Inner Mongolia?

7.What activities can the presenter do in the grassland of Ulanqabu?

8.What is Khoomei? How long can one gain the skill of Khoomei?

9.What’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herdsman’s life?

10.What activities would you like to try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go to Ulanqabu?

第1個問題問的是視頻的主旨,考查學生對視聽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2至9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視聽內(nèi)容細節(jié)的把握,同時也是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了解中國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提高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如第2題的回答是:“Aobao were originally landmarks to indicate location.Later people came to pray.”(敖包最初是用來指路的地標,后來變成了人們祈禱的地方。)第5題的回答是:“They need to serve the heaven and earth first because they think everything is given by them.”(他 們要先祭天祭地,因為他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來源于天地。)第6題的回答是“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struments of the Mongol people.”(馬頭琴是蒙古人最重要的樂器之一。)第8題的回答是“Khoomei is a unique throat singing art, often practiced by Mongolian people in China.It represents the pasture dwellers’ aspiration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呼麥是一種獨特的喉部發(fā)音藝術(shù),在中國常由蒙古族表演,體現(xiàn)的是牧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了解了蒙古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體會到中國各民族的和諧共處。

第10題“如果有機會去烏蘭察布,你們會嘗試什么活動?”這道題學生表達了自已的選擇的同時,也復(fù)述了烏蘭察布的各項休閑活動和民族文化活動,提高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

Unit 4 Life under the spotlight

(聚光燈下的生活)

本單元主要圍繞“celebrities”名人生活進行視聽說活動。進行本單元教學時,袁隆平院士剛逝世不久。根據(jù)學習主題,同時也是為了紀念袁隆平,教師選用了與袁隆平相關(guān)的兩段視頻進行補充教學。一段是2012年袁隆平在吉隆坡的英文演講片段,一段是介紹袁隆平學習英語的視頻(中文)。通過對兩段視頻的學習,旨在向?qū)W生傳遞的是袁隆平的敬業(yè)和鉆研精神、胸懷世界的偉大情懷,以及英語在他科研生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針對第一段視頻,教師設(shè)計了兩個題目:

1.What’s the main idea of Yuan Longping’s speech?

2.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 you.

3.How did Yuan Longping organize his speech?

第1題問的是視頻主旨,考查學生對視聽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當聽到一輩子與“土”打交道的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語在世界舞臺上演講的時候,學生首先有種“驚艷”的感覺,然后積極關(guān)注演講內(nèi)容,找到主旨,完成任務(wù)。

第2題旨在讓學生了解與雜交水稻和演講相關(guān)的詞匯或表達,如:hybrid rice, distinguished guests等。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但被譯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這是中國人的驕傲。了解“雜交水稻”相關(guān)詞匯的英文表達是增強民族自信的一種方式。

第3題旨在讓學生關(guān)注袁隆平組織演講的方式。本學期第二單元中的聽力技巧是:Understanding problem-solution pattern(理解問題解決模式),袁隆平的演講正是基于問題解決模式。

他首先提出問題:“90 percent of people rely on rice as their major food, and currently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seven billion, and we are reaching 8 billion in 2030.Meanwhile, the annual loss of land for other use is 1 million to 2 million hectare annually.So how do we feed the world is a big challenge for us.”(90%的人以水稻為食物的主要來源,當前世界人口已經(jīng)有70億了,并且這一數(shù)字在2030年將要逼近80億。同時,每年被用作其它用途的耕地面積大約是一百到兩百萬公頃。所以,如何來養(yǎng)活這么一個龐大的人口是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

在演講結(jié)尾,袁隆平總結(jié)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in the whole world, our center, our institute and I are well prepared to help other countries to develop hybrid rice.”(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我們水稻研究中心已經(jīng)準備好幫助其它國家來研發(fā)雜交水稻。)

通過回答第3題,讓學生關(guān)注問題解決模式在演講中的實際運用,提高掌握英語聽力內(nèi)容中的邏輯結(jié)構(gòu)的能力。同時,作為本土科學家,袁隆平對世界問題的關(guān)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也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對于應(yīng)該選擇什么樣的名人作為榜樣,學生心中或許已有了答案。

針對第二段視頻,教師提了兩個問題:

1.How did Yuan Longping learn English?

2.What is the role of English in Yuan Longping’s successful career?

第1題考查的是學生根據(jù)視頻總結(jié)、歸納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根據(jù)視頻,袁隆平學習英語主要獲益于媽媽華靜的英語啟蒙和在漢口博學中學(現(xiàn)武漢四中)的全英文教學,可見家庭培養(yǎng)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在此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一個會英語的媽媽和就讀于全英文教學學校的機會,我們應(yīng)該怎樣學習英語?”讓學生頭腦風暴在當前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的多元資源,學生提到了手機中的各種APP、英文電影等多種途徑,拓展了學習方式。

第2題主要是通過回答讓學生了解英語在袁隆平科研生涯中的重要性。除了閱讀英文文獻,袁隆平在頻繁的國際學術(shù)活動中,諸如學術(shù)討論會、合作研究、技術(shù)指導(dǎo)和宣讀論文等,都能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英語在袁隆平的科研生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回答這個問題,旨在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過學期末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進行,了解學生對本學期所提供的上述與中國文化相關(guān)的4個英文視頻的學習反饋及整體教學效果的反饋,題型有多選題2題和簡答題1題。在超星學習通上發(fā)出問卷,參與測試的有117人,回收到的有效問卷有116份,占測試總?cè)藬?shù)的99.1%。

圖表2:本學期補充視頻的學習效果

圖表3:本學期本門課的教學效果

圖表4: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排在前五)

(四)研究結(jié)果和分析

研究結(jié)果用3個圖表表示。圖表2統(tǒng)計的是本學期補充視頻的學習效果,圖表3統(tǒng)計的是本學期本門課的整體教學效果,圖表4統(tǒng)計的是排在前五的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按提出人數(shù)的多少排列)。

圖表2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本學期增加的視頻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視聽說能力、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但“有利于提高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這一項選擇的人最少,僅為78.4%,說明本學期增加的視頻教學對于提高學生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還有限。

圖表3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本學期增加的視頻教學總體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視聽說能力、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跨文化意識,但選“有利于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有利于提高跨文化意識”這兩項的人都在80%以下,選“有利于提高跨文化意識”的同學最少,僅為74.1%,說明本學期的教學從整體上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是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方面還有限。

根據(jù)文中3個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本學期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的實踐總體上是認可的,補充的視頻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視聽說能力、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拓展英語學習的方法都有幫助。學生在提建議的環(huán)節(jié)也給了很多反饋:如“我認為老師結(jié)合課外視頻教學能夠激發(fā)我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喜歡老師的這個環(huán)節(jié)?!薄斑@門課提高了我們的聽力能力,擴展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增加了課外的視聽材料,有利于我們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增加了學習英語的途徑?!薄袄蠋煄覀兺卣拐n外知識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我們對英語充滿興趣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薄敖虒W內(nèi)容體現(xiàn)基礎(chǔ)性,實踐性,發(fā)展性,讓我們經(jīng)歷、感悟、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于調(diào)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薄皽蚀_把握設(shè)疑的方向,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設(shè)計富有啟發(fā)性?!?/p>

但數(shù)據(jù)也反映出本次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補充視頻對于提高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三項的幫助還有限。結(jié)合數(shù)據(jù),教師反思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教學設(shè)計不夠合理。學生英語口語訓練不足、開口機會不多。教師在教學中整體側(cè)重于帶領(lǐng)學生完成聽力練習、講解聽力技巧,但學生每節(jié)課最多只有10分鐘的英文討論時間,輸出不足,還沒有形成用英文表達的習慣,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自然也有限。

第二,教學內(nèi)容不夠多樣化。本學期的教學主要通過重構(gòu)教學內(nèi)容,在Viewing環(huán)節(jié)用展現(xiàn)中國的相關(guān)英文視頻置換了教材中較難的展現(xiàn)國外文化的相關(guān)教學視頻,使得中外文化學習的不平衡,不利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提升。

第三,學生學習的途徑還有待拓展。每周2個學時的課堂教學時間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遠遠不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待提升,學習途徑還有待拓展。

(五)改進措施

根據(jù)上述存在的問題,相應(yīng)的改進措施是:

第一,教學設(shè)計重視輸出。給予學生更多“說”的時間,教師的提問應(yīng)該更具有啟發(fā)性,讓“說”與“思辨”相互促進。

第二,教學內(nèi)容多樣化。中外文化相關(guān)的教學視頻都要提供,重視了解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同時,引導(dǎo)學生對不同文化進行比較和思考,提高跨文化意識。同時,教學內(nèi)容也可以采用部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內(nèi)容,一方面能滿足學生對于過級考試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內(nèi)容中也有課程思政的元素,也可以作為課程思政教學內(nèi)容的補充。

第三,拓展學生學習的途徑。教師應(yīng)該采用更多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拓展更多自我訓練的途徑,并充分利用線上線下進行教學,采用翻轉(zhuǎn)式教學模式,規(guī)劃好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四,完善教學評價。保障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實施。

三、結(jié)語

本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的實踐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實踐是完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的第一步。教師根據(jù)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學生反饋和個人反思,主要發(fā)現(xiàn)兩點:一是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學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人文性方面,除了要增強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也要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工具性方面,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要得到有效訓練和提高。二是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也要遵循外語教學的規(guī)律,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用或重構(gòu)教學內(nèi)容,設(shè)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設(shè)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再通過學生的反饋、自我反思評估教學效果,不斷改進教學教法,才能將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變得有益、有趣、有延續(xù),讓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的成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真正起到立德樹人的作用。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實證研究采用的方法還比較單一,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完善。

猜你喜歡
毽子袁隆平思政
毽子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喂飽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英語文摘(2021年8期)2021-11-02 07:17:50
關(guān)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jié)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袁隆平中隊”重名不重樣
袁隆平 56年的“師生戀”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6
思政課“需求側(cè)”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shù)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小小毽子,深深友誼
自動計數(shù)毽子
南华县| 岳池县| 桦甸市| 石门县| 蒲城县| 教育| 武鸣县| 通河县| 祁连县| 台中市| 太康县| 子长县| 胶州市| 潮州市| 涿鹿县| 安阳县| 兴宁市| 康马县| 读书| 鄂托克旗| 沂源县| 仙游县| 永定县| 枣阳市| 周口市| 洞口县| 卢氏县| 包头市| 白河县| 邵阳县| 丰镇市| 靖远县| 宽甸| 阜阳市| 黔西县| 博兴县| 和顺县| 陆丰市| 水城县| 略阳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