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研究——評《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應對策略的探究》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應對策略的探究》
作者:駱麗麗等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ISBN:9787510333231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廣,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還有利于啟迪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民族音樂作為我國歷史文化發(fā)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維系國家統(tǒng)一,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團結上起到了精神支柱作用。而現如今農村地區(qū)中小學都重視文化課程,對音樂課的重視度不夠高,課堂教學上也注重形式,學習內容片面而簡單,對于中小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或發(fā)掘學生的音樂天賦嚴重不足。這種背景下,民族音樂文化元素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比少之又少,不僅不利于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還間接妨礙了農村素質文化教育的發(fā)展。由2020年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駱麗麗等編著《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應對策略的探究》一書,闡述了目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和問題,從農村幾所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為案例進行探討,發(fā)現問題并提出相關改善策略。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應對策略的探究》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調查與思考;第二部分,提高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策略探究;第三部分,教師素質提高及中小學各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該書基于幾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緣由并給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和策略,以期為其他地區(qū)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為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融入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提供新的思路。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教育資源的大量投入,中小學音樂對于民族音樂的教學已給予相當的重視,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對民族音樂的教育在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農村地區(qū)中小學和音樂教師對于民族音樂的認識了解還不夠重視,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上普遍以流行音樂為主,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較少,減少了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的興趣。其次,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民族文化素養(yǎng)還需提高,教師還需自我學習、自我提升民族音樂文化,教師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小學音樂教學上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最后,農村中小學民族音樂課堂教學上教學內容較少,只簡單涉及民族歌舞兩個方面,對于民族樂器、戲曲等方面涉及較少,教學安排上也較混亂,使學生對于民族音樂認識較為狹隘。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民俗風情和音樂文化。民族音樂承載著我國數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所以,從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意識,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有利于學生了解民族、了解歷史,有利于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文化的傳承,具有推動民族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在中小學音樂課堂進行民族文化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藝術文化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文化知識并養(yǎng)成音樂學習的習慣,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進步與發(fā)展。
其一,樹立正確的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理念。民族音樂文化作為中華文明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中小學時期是學生對音樂的啟蒙階段,所以學校和教師應注重民族音樂在課堂中的教學,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民族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在農村得到傳承和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在農村中小學開始進行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使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審美體驗,在民族文化熏陶過程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其二,提高教師民族音樂文化素養(yǎng)。目前,農村地區(qū)中小學音樂教師教學水平主要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對民族音樂教學水平上也不高,因此需要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民族音樂文化素養(yǎng)。首先,教師應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學習,提升自我的民族文化素養(yǎng)。其次,教師應能表演過去和現在民族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備即興表演的能力,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最后,學校應對教師組織開展民族文化培訓,提升音樂教師民族文化知識內涵。
其三,進行民族音樂演唱比賽。農村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時,適當開展民族音樂演唱比賽,給學生營造濃烈音樂氛圍,讓學生參與其中獲得成就感的同時體會民族音樂帶來的魅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民族意識,有利于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和進步。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有利于提高音樂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四,民族音樂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民族音樂教學應在原有基礎上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喜歡上民族音樂。首先,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在內容上應符合這一年齡階段學生學習,主要以歌謠、游戲為主教學,先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習慣。其次,除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外,還可以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來豐富民族音樂課堂的教學手段。課堂還可以采用邀請民間藝人等教學方法來豐富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最后,課外音樂活動體驗民族民間文化氛圍。如帶領學生去劇團觀看演出,開展課余音樂興趣小組等,不僅拓展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閆冉,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