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wèi)民,吳 昊*,鄒金鋒,陳嘉祺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5)
21世紀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學生輸入國[1]。全球化趨勢下,發(fā)展留學生教育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和趨勢[2]。2010年,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推動來華留學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教育部制定了《留學中國計劃》[3]。2018年,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提高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教育部制定了《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guī)范(試行)》[4]?!吨袊逃F代化2035》提出實施留學中國計劃,建立并完善來華留學教育質量保障機制,全面提升來華留學質量。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參與國際教育規(guī)則、標準、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全國留學工作會議指出,留學事業(yè)歷來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留學事業(yè),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方針政策,推動我國留學事業(y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留學事業(yè)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總書記的論述高度肯定了來華留學生的重要作用。
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深造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陳昌貴、謝練高[5]認為第一階段是初創(chuàng)階段(1950-1977)。該階段的特點是留學生教育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外交工作。第二階段為起步階段(1978-1989)。該階段學校開始有了部分自主招生的權利,但學校仍沒有成為留學生教育的主體。第三階段為快速發(fā)展階段(1990年后)。孫紅[6]認為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政策經過了“規(guī)模擴大—質量提升—品牌打造”的發(fā)展過程,并且目前的政策體系基本完善。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一帶”指貫穿中國、途經中亞并延伸至東歐的陸地通道,“一路”指連接中國、東南亞、非洲以及中東各個港口的海上通道?!耙粠б宦贰背h為中國及沿線國家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無限機遇,涵蓋大規(guī)?;A設施發(fā)展、工業(yè)設施建設、跨境投資、貨幣政策與雙邊關系協(xié)調以及文化交流等諸多領域,其中高等教育國際化起著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重要戰(zhàn)略意義[7]。“一帶一路”是促進中國高等教育開放的重要實踐探索[8]。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外延式擴張轉為內涵式發(fā)展,由以西方為中心轉向全球視域,由單向流動轉向雙向互動,由邊緣參與轉向核心主導[9]。
圖1(P293)所示,留學生總數從2006年的16萬增長到了2018年的49萬,增長幅度為206%。其中學歷生的數目增長也非常迅速,學歷生的占比從2006年的33.7%增長到了2018年的52.4%,說明來華留學生的結構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非學歷生的數量小于學歷生的數量。
圖1 留學生總人數與學歷生占比
來華留學生數目的激增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1)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強,教育經費支出逐年加大,促進了教育水平和科研實力的不斷發(fā)展;(2)國家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fā)展;(3)“一帶一路”建設也促進了來華留學生數目的增加,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4)國內各高校推出了各項措施吸引留學生,推進學校的國際化辦學進程。
接下來的分析都是針對來華學歷生而言。
圖2所示為來華學歷生在2006-2018年間的變化情況。學歷生包括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梢钥闯鰧?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數目都有了顯著的增長。但是,本科生占比在2006-2018年間有緩慢的下降,但是占比仍然高于60%;研究生的占比有了顯著的提高,從2006年的15%提高到了2018年的33%。這說明來華的學歷生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據了絕大部分,并且高層次學歷的學生逐漸增多。
圖2 2006-2018年來華學歷生人數
圖3(P294)所示為留學生的年增長率數據圖。可以看出,從2006年到2018年,總人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增長率都為正值。相比而言,研究生的增長率更高,而總人數的增長率是最低的。總體的趨勢上看,不管是總人數還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年增長率都是隨著時間逐漸降低的。
圖3 留學生年增長率
圖4(P294)所示為留學生的年增長率的趨勢圖。以時間為橫坐標,以年增長率為縱坐標,對總人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年增長率進行線性擬合,可以得到增長率對時間的變化趨勢。時間與增長率的擬合方程可見方程(1)(2)和(3)??梢钥闯?,研究生的年增長率下降趨勢更快,總人數的年增長率下降趨勢最慢。根據方程可知,來華留學生總人數預計在2028年達到最大值,預計為395000人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該預測并未考慮社會突發(fā)因素,比如疫情和戰(zhàn)爭等因素。事實上,2019年底在全球突發(fā)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已經給國際學生的流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2020年和2021年來華留學生的數量已經出現了大幅降低。有專家預計,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全球國際學生流動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10]。
圖4 留學生數據預測
從2006年到2018年,留學生人數超過1000人的國家從11個增長到了46個,留學生人數超過500人的國家從31個增加到了106個,說明來華留學生的地區(qū)分布更加廣泛。
圖5所示為各大洲來華留學生數據。可以看出,從2006年到2018年亞洲來華留學生的占比逐漸下降,但仍然是來華留學生的主要生源國。2012年前,亞洲來華留學生占總留學生數目的比例超過90%。從2011年開始,非洲留學生占比開始有了顯著的提高;到2018年,非洲留學生的占比已經超過20%,僅次于亞洲成為來華留學生的第二大生源大洲。歐洲和美洲國家的留學生占比相對較低,并且沒有顯著的增長;2018年歐洲和美洲國家的來華留學生數目不足10%。
圖5 各大洲來華留學生數據
2014年時“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人數為85000人,該數據2018年增長到了164000,增長率達到了93%,其中年增長率達到17.6%,說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來華留學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趨勢。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占總留學生人數的比例達到53%,已經成為來華留學生的主力。
圖6所示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數量前十位的國家排序??梢钥闯銮笆坏膰抑衼喼迖业牧魧W生是“一帶一路”來華留學生的主力,其中尤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表的南亞國家為主。2014和2015年,印度的留學生位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第一位;從2016年開始,巴基斯坦開始反超印度。從2014-2018年,前十位的“一帶一路”國家中僅有俄羅斯為歐洲國家??梢灶A見,隨著“一帶一路”計劃的實施,盡管來華留學生的生源國更多,來華留學生分布更廣泛,但“一帶一路”留學生的主力仍分布在亞洲各國。
圖6 “一帶一路”國家中留學人數前十位的國家
21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展有了長足的發(fā)展。2006年以來,來華留學生的規(guī)模逐年增大,學歷生的占比逐年增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也逐漸增多。但學歷生的年增長率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年增長率逐年減低,學歷生的總數預計在2028年達到峰值。亞洲各國是來華留學生的主要生源國,來華學生人數占到了總人數的70以上;2013年以來,非洲留學生數量顯著增多,2018年非洲留學生占總留學生的比例已超20%?!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以來,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顯著增多,但亞洲國家的留學生是“一帶一路”來華留學生的主力,其中尤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表的南亞國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