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玲,蔡曉琳,黃天雯,秦振華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骨腫瘤科,廣東廣州,510080;2 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醫(yī)學統(tǒng)計學系,廣東廣州,510080)
骨與軟組織腫瘤指發(fā)生于骨骼及周圍神經(jīng)、肌肉等附屬組織的腫瘤,是一類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根據(jù)WHO(2020)軟組織和骨腫瘤分類,分為良性、中間型及惡性[1]。其中惡性骨腫瘤僅占所有惡性腫瘤的0.2%,軟組織肉瘤在成人惡性實體瘤所占比例也不足1%[2]?,F(xiàn)代標準化治療新模式為術前化療加手術、術后化療,其中化療為骨與軟組織腫瘤標準治療重要組成部分,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為保肢打下堅實的基礎[2]。但化療后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容易引發(fā)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3]。腫瘤患者常常合并有抑郁、焦慮、疲乏等癥狀,睡眠障礙也是腫瘤患者較常見的癥狀[4]。目前,尚缺乏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的相關研究,而且焦慮不良情緒與睡眠質量相關關系尚不明確。本研究旨在了解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與焦慮狀況及其相關關系,以便為采取針對性策略提供依據(jù)。
采用便利取樣法,選擇2018年2月至8月在本院就診并確診為骨與軟組織腫瘤且化療的住院患者110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0 周歲;②經(jīng)臨床病理學檢查診斷為骨與軟組織腫瘤,且行化療的患者;③具有一定的作答能力。排除標準:①心肺疾病不適合化療或對化療藥物過敏者;②既往有睡眠障礙及精神疾病患者;③存在其他惡性腫瘤患者;④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根據(jù)統(tǒng)計學變量分析中Kendall 樣本量估計法[5],取研究變量的5~10 倍, 本研究中共有10 個自變量,因此樣本量估計為50~100,考慮10%的樣本無效率,應選取56~111 例,本研究共調查110 例患者。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本研究根據(jù)研究目的以及參考相關文獻[6-7]基礎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患者年齡、性別、BMI、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等。
1.2.2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采用BUYSSE 等[8]編制PSQI 量表,其由19 個自評和5 個他評條目構成,其中第19 個自評條目和第5 個他評條目不參與計分,分為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7 個成分。每個成分按0~3計分,累計各成分得分即為PSQI 總分,總分范圍0~21 分。本研究采用路桃影等[9]設定的PSQI 總分≤7分認為睡眠質量較好,PSQI 總分>7 分認為睡眠質量較差,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shù)0.830。
1.2.3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 采用ZUNG 等[10]編制的焦慮主觀癥狀臨床測量工具,量表有20 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根據(jù)最近1w的感覺分為1~4 級評定,1 分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 分表示有時有;3 分表示相當多時間有;4 分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正向計分題(題號:1、2、3、4)按1、2、3、4 計分;反向計分題(題號:5、9、13、17、19)按4、3、2、1 計分??偡殖艘?.25 取整數(shù),即得標準分。累積各條目得分為SAS 總分, 總分范圍20~80分,<50 分者為正常;50~60 分者為輕度焦慮;61~70分者為中度焦慮,>70 分者為重度焦慮。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shù)0.741。
采用現(xiàn)場問卷調查法,所有問卷均由1 名研究者采用面對面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前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患者介紹問卷的填寫方法,解釋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并承諾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并取得同意。對于無法獨立完成填寫的患者,由研究者閱讀調查問卷每個條目后,以提問的方式獲取研究對象的答案并填寫。調查時間選擇在化療結束后進行,調查問卷當場回收并核查。本研究共發(fā)放110 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9 份,有效回收率為99.1%。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和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與百分率描述;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SAS 總分和PSQI 總分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年齡與PSQI 總分的相關性。在控制混雜因素后,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SAS總分對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的影響。檢驗水準α=0.05。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單因素分析見表1。由表1 可見,本研究中不同婚姻狀況、不同職業(yè)狀況、不同焦慮分度患者匹茲堡睡眠評分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其他變量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單因素分析(n=109;n/%;分,±S)
表1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單因素分析(n=109;n/%;分,±S)
變量性別n PSQI 得分t/F P男女64(58.72)45(41.28)6.00±3.23 5.22±2.86 1.298 0.197 BMI(kg/m2)<18.5 18.5~23.9 24.0~27.9≥28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專及以上婚姻狀況未婚在婚離異或喪偶職業(yè)狀況學生腦力勞動者其他家庭人均月均收入(元)<2000 2000~4999 5000-~10000>10000 39(35.78)46(42.20)19(17.43)5(4.59)5.33±2.84 5.91±3.37 5.58±2.80 6.60±4.00 0.398 0.754 15(13.76)53(48.62)23(21.10)18(16.51)6.13±2.59 5.04±2.62 6.39±3.54 5.28±3.92 1.523 0.213 59(54.13)40(36.70)10(9.17)4.66±2.56 6.98±3.19 6.50±3.63 7.983 0.001 53(48.62)7(6.42)49(44.95)4.75±2.51 7.29±2.93 6.45±3.42 5.213 0.007 9(8.26)49(44.95)41(37.61)10(9.17)6.44±3.54 5.29±2.75 5.44±3.28 7.90±2.89 2.336 0.078
(續(xù)表1)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SAS 總分及其各條目得分情況見表2。由表2 可見,患者SAS 總分30~65 分,平均(44.29±6.89)分,其中正常89 例(81.65%),輕度焦慮17 例(15.60%),中度焦慮3 例(2.75%)。
表2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SAS 總分及其各條目得分情況(n=109;分,±S)
表2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SAS 總分及其各條目得分情況(n=109;分,±S)
條目1 我覺得比平時容易緊張和著急(焦慮)2 我無緣無故地感到害怕(害怕)3 我容易心里煩亂或覺得驚恐(驚恐)4 我覺得我可能將要發(fā)瘋(發(fā)瘋感)5* 我覺得一切都很好,也不會發(fā)生什么不幸(不幸預感)6 我手腳發(fā)抖打顫(手足顫抖)7 我因為頭痛、頸痛和背痛而苦惱(軀體疼痛)8 我感覺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9* 我覺得心平氣和,并且容易安靜坐著(靜坐不能)10 我覺得心跳得快(心悸)11 我因為一陣陣頭暈而苦惱(頭昏)12 我有過暈倒發(fā)作或覺得要暈倒似的(暈厥感)13* 我呼氣吸氣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難)14 我手腳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得分1.58±0.70 1.35±0.55 1.42±0.64 1.12±0.35 1.92±1.07 1.09±0.37 1.20±0.45 1.54±0.71 2.06±1.03 1.46±0.65 1.32±0.62 1.12±0.33 2.26±1.26 1.30±0.58
(續(xù)表2)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情況見表3。由表3 可見,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0~16 分,平均(5.68±3.09)分,中位數(shù)5(4,8)分,其中睡眠質量較好79 例(72.48%),睡眠質量較差30 例(27.52%)。
表3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情況(n=109;分,±S)
表3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情況(n=109;分,±S)
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項目條目數(shù)量表或該成分滿分均分中位數(shù)與四分位數(shù)PSQI 總分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18 21 1 2 1 3 9 1 2 3 3 3 3 3 3 3 5.68±3.09 0.99±0.69 1.25±0.86 0.52±0.77 0.61±1.02 1.17±0.60 0.07±0.30 1.06±0.90 5(4,8)1(1,1)1(1,2)0(0,1)0(0,1)1(1,2)0(0,0)1(0,2)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SAS 總分與PSQI 總分呈正相關(r=0.408,P<0.001)。患者年齡10~66 歲,平均(25.80±14.85)歲,PSQI 得分為(5.68±3.09)分;年齡與PSQI 呈正相關(r=0.420,P<0.001)。
將在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年齡、職業(yè)狀況、婚姻狀況)設為控制變量,SAS 評分作為自變量,PSQI 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分析,變量賦值見表4。由表5 可見,在控制了混雜因素后,SAS 評分進入回歸方程,能解釋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的33.5%。
表4 變量賦值方式
表5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的多因素分析(n=109)
由表2 可見,本研究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SAS總分為(44.29±6.89)分,總體處于正常水平,其中正常占81.65%,輕度焦慮占15.60%,中度焦慮占2.75%,提示患者焦慮情況較輕。與王小鳳等[11]研究的87.76%的惡性腫瘤住院患者會擔心疾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而產(chǎn)生焦慮情緒;81.63%的患者會因害怕化療藥物造成的毒副反應而感到焦慮;72.45%的患者因為對自身真實病情或腫瘤疾病的相關知識不夠了解而產(chǎn)生猜測和恐懼所得出的結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如下。劉淑芳[12]指出,腫瘤疾病患者化療期間對疾病知識掌握等方面的需求度較高,在明確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進一步滿足患者的生理與心理需求,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本院骨腫瘤科非常重視患者健康教育,在每個病房提供??平】到逃改瞎┗颊唠S時查閱,內容包含入院、出院健康教育,各項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化療患者的健康教育,靜脈植入式輸液港健康教育,留置靜脈針健康教育,疼痛健康教育,便秘健康教育等。同時將相關健康教育單項內容生成二維碼,方便患者手機掃碼,針對性選擇查看個人所需的健康教育內容。拍攝化療相關健康教育視頻在病房播放,使健康教育可視化,從而提升了患者對疾病與化療注意事項的知曉程度, 降低了患者緊張、不安等焦慮情緒。在加強宣教的同時,本院開展降低骨腫瘤化療患者惡心、 嘔吐發(fā)生率的QC活動, 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的藥物止嘔方案及實施穴位按壓止吐技術等,形成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的規(guī)范化管理機制,改善患者化療所致惡心、嘔吐不適癥狀,減輕因惡心、嘔吐不適引起的不良情緒,從而降低其焦慮發(fā)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SAS 正向計分條目中,“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頻繁)”得分最高,主要與惡性骨腫瘤大劑量化療方案,輸入大量液體水化,導致排尿次數(shù)及尿量增多有關。因此,應給予患者講解尿量和次數(shù)增加的原因,使患者理解此情況屬于化療輸液后的正?,F(xiàn)象,不必過于憂慮,正常心對待;同時護士應多巡視病房,及時為患者提供如廁幫助,對于不能下床的患者如廁時,要注意用屏風遮擋,保護其隱私。
由本研究結果可見,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為(5.68±3.09)分,患者總體睡眠質量較好,其中睡眠質量較好占72.48%,睡眠質量較差占27.52%。在PSQI 各成分得分中,“入睡時間”及“睡眠障礙”得分最高,說明入睡時間及睡眠障礙對患者的睡眠影響較大,通過詢問患者得知,同病房的手術與化療患者存在夜間輸液及其他治療結束時間不一致、手術患者病情變化多,夜間聲響影響較大問題。提示應合理安排化療及手術患者的病房,將不同治療時間的患者相對分開,避免互相影響。影響睡眠障礙較大的主要有入睡困難、夜間去廁所及疼痛不適,患者反映主要與化療后惡心、嘔吐、打呃不適、輸液及化療后利尿引起尿量次數(shù)及尿量多去廁所頻繁、腫瘤部位夜間疼痛明顯有關。因此,應重視化療后不適癥狀的管理,降低化療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合理安排輸液時間,盡量避免夜間輸液。文獻報道[13],適當?shù)奶弁纯刂瓶擅黠@改善患者睡眠障礙情況,加強對惡性骨腫瘤患者的無痛管理,定期進行疼痛評估,根據(jù)疼痛評估結果給予個體化的止痛措施。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SAS評分與PSQI 總分呈正相關(r=0.408,P<0.001)。多因素分析也顯示,在控制了混雜因素后,SAS 評分進入回歸方程,能解釋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PSQI 總分的33.5%,說明減輕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的焦慮癥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焦慮是惡性腫瘤的常見精神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自主神經(jīng)功能失調癥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14]。焦慮癥患者常會出現(xiàn)入睡困難、睡眠過程中屢次出現(xiàn)驚醒的情況,會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并進一步加重患者焦慮情緒,而且睡眠障礙患者往往合并焦慮,睡眠更差[15]。相關研究顯示[16],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情緒。提示,可通過提供心理支持減低患者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的目的。
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總體評分較好,但仍有27.52%存在睡眠質量較差;焦慮總體評分處于正常水平,輕度與中度焦慮水平占18.35%。醫(yī)護人員應根據(jù)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改善患者焦慮情況,通過減低患者焦慮情緒,以便達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僅選擇一家醫(yī)院患者進行研究,可能存在選擇偏倚。未來可設計不同焦慮分度的干預方案,根據(jù)焦慮的分度制定集束化護理措施,為其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從而減少其焦慮癥狀,促進睡眠,提高骨與軟組織腫瘤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