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 濤
大雄寶殿正立面
右玉縣,古稱善無縣,明代在此設大同右衛(wèi)和玉林衛(wèi),是中國北方邊防重鎮(zhèn),曾屯兵戍守。至明代中期,為加強大同防務,“起大同中路至偏關界”修筑長城“凡600 里”,右玉縣右衛(wèi)鎮(zhèn)正處這條軍事防線的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加強屯軍城堡建設的同時,寶寧寺也開始動工興建。據(jù)史料記載,昔日右玉舊城內有廟宇五十余座,寶寧寺規(guī)模最大,俗稱大寺廟。
《朔平府志》和寺院碑文記載,寶寧寺始建于明天順四年(1460年),于弘治元年(1488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寺院建筑坐北朝南,初建時占地東西寬約100 米,南北長約150 米,中軸線上有四進院落、五座殿宇,由南向北依次為牌樓、山門、天王殿、前殿、大雄寶殿。一直到清代,寶寧寺都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古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和“文化大革命”中,寶寧寺遭到嚴重破壞,殿舍倒塌,椽棟皆毀,除大雄寶殿和前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1990年后,省市人民政府先后兩次組織對大雄寶殿和前殿進行落架大修,并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寶寧寺得以煥發(fā)新生。1996年1月12日,寶寧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國務院核定并公布其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寶殿翼角
現(xiàn)存寶寧寺,位于右衛(wèi)鎮(zhèn)右玉中學院內,東西寬44.8 米,南北長73.5 米,占地面積3292 平方米。寶寧寺大雄寶殿和前殿,從外觀形式及內部梁架結構來看,清代雖有重修,但主要構件依然為明代遺構,展示了明代建筑的風貌,是朔州地區(qū)明代建筑中的重要遺存。
大雄寶殿又稱華嚴殿,面闊七間23.15 米,進深三間13.68 米,高13.02 米(臺明至脊剎頂),建筑面積549.51 平方米,通高13.02 米(室外地平至屋脊頂),單檐歇山九脊頂,筒板瓦屋面。殿內梁架結構為徹上露明造,結構精巧,做法簡潔,用材細長,疏朗古雅。柱頭有卷殺、砍殺兩種。
其支柱排列縱橫成行,斷面有方形抹棱,也有圓形的,用材粗細不等。大殿前后檐柱上均施古樸華麗的五踩重昂計心造斗拱,兩山面斗拱則不用昂。前檐明間平身科斗拱做法別具特色,使用45 度斜昂兩層,與本地區(qū)其他明代建筑形成強烈的對比。
前殿也稱過殿,面闊五間24.80 米,進深三間11.61 米,高10.83 米(臺明至脊吻頂),建筑面積426.23 平方米,懸山頂,筒板瓦屋面。前后檐柱頭科及平身科均為五踩重昂。前殿外觀雄渾古樸,結構嚴謹,梁架結構與大雄寶殿做法略有不同。
大雄寶殿側立面
大雄寶殿轉角斗拱
大雄寶殿內原有元代水陸畫一堂136 幅,是寺之精華,1953年調藏山西省博物館(現(xiàn)山西博物院)。相傳清代康熙皇帝西巡,路經(jīng)右玉,正遇蒙古叛匪噶爾丹大軍南擾,康熙皇帝幾乎被俘,多虧右玉民眾保駕,才幸免于難,特將宮中珍品水陸畫賜予寶寧寺,名曰“敕賜鎮(zhèn)匾水路神禎”。水陸畫儒、釋、道三教人物同堂,布局合理精妙,色澤鮮艷逼真,人物生動傳神,為研究當時塞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和風俗民情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我國水陸畫傳世廣泛豐富,唯獨右玉寶寧寺水陸畫傳世最早,數(shù)量最多,體系最為完整,藝術成就最為卓著,可謂是東方水陸畫之冠,堪稱國之瑰寶。
大雄寶殿明間橫斷面圖
寶寧寺歷經(jīng)多次修繕,展現(xiàn)了古建筑自身的發(fā)展變化,在建筑空間形態(tài)、造型、裝飾和形式美等方面都體現(xiàn)出我國明代建筑的藝術水平,以及相應歷史時期山西朔州地區(qū)木構建筑的傳統(tǒng)做法,個性化特征尤為明顯。
寺內建筑結構巧妙,獨具匠心,許多構造技術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大雄寶殿屋面檐飛角翹,梁架樸實無華,結構科學合理,構件簡潔實用,整座建筑體現(xiàn)出一種簡潔的原始美,單調不失韻律,樸素不失美觀,大氣更顯厚重。建筑內部梁架結構巧妙,設計簡潔,受力合理,用材節(jié)約,運用科學的力學原理,省略了不必要的裝飾構件,是古代工匠將力學與美學巧妙結合的產(chǎn)物,為研究古建筑建造技藝提供了具體的實物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