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消逝的過程:“時間維度”視角下的建造技術培訓與工藝創(chuàng)新

2022-09-20 01:51潘一婷
建筑師 2022年4期
關鍵詞:熟料工藝建筑

潘一婷

引言:一個被建筑史忽視的歷時性與共時性問題

建筑是一個過程。它強調回歸“建造”本源,關注營造“時間維度”。建筑不僅僅是成品,也涉及那些過往消逝的勞動方式、工地現(xiàn)場的工作組織,建造過程中的腳手架,起吊設備、工藝過程、營造工具,以及修繕過程中或地震后臨時性的支撐墻體和門窗的支架工藝(圖1)?!跋诺倪^程”和“時間維度”的議題值得研論,是因為筆者發(fā)現(xiàn)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很少關注這個內容:不僅包括建造過程中的臨時性工程——例如腳手架、模板等施工和工藝層面的內容,也包括建造專業(yè)知識——例如建造前以及建造過程中的建造技術培訓。

圖1: 中國近代歷史圖像中的臨時性建筑與建造過程

“消逝”(disappear)有幾層含義:(1)歷時性的:建造的過程消逝后,僅留下的是建筑實體,因此實體也更容易成為建筑史關注的對象。(2)共時性的:我國相對歐洲缺乏書面記錄技術過程與建造知識的傳統(tǒng),即建造過程在近代建造書籍中消失(缺席)的現(xiàn)象,造成了今天近代技術知識出現(xiàn)斷層,成為建筑不恰當修復的癥結之一。(3)歷時性和共時性的這兩種 “消逝(失)”,導致我們很少把建造過程當成近代建筑史的一個科學問題來研究。

“消逝的過程”是歐洲建造史領域一個傳統(tǒng)議題,在近幾年的國際建造史大會中呈上升的趨勢。2021 年在里斯本召開的第七屆國際建造史大會(7ICCH),四個主旨演講之一是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大學(ETH,Zürich)教授斯蒂芬·霍爾澤(Stefan Holzer)教授關于“臨時工程在中世紀和早期現(xiàn)代建筑工地上的角色”的研究報告。會議分論壇設有“無模板形式(模板簡化的拱頂建造)” “探悉不確定性情況下的專業(yè)知識文化(從中世紀至現(xiàn)代)” “建造過程” “建筑機器、工具、設備”等分論壇,體現(xiàn)對易逝“過程”的高關注度和多元興趣。粗略統(tǒng)計,“消逝的過程”類相關研究共占第七屆建造史論文總數(shù)的1/5 以上。由于會議有206 場報告,論文題目無法一一羅列,表1 僅列舉了與建造過程相關的典型研究課題。

第七屆國際建造史大會中關于易逝“過程”的典型建造史研究 表1

視線回到中國近代“消逝的過程”,由于研究資料的呈現(xiàn)碎片化,可能會帶來信息差距和解釋困難。但中國近代建造學書籍是一個尚未充分挖掘的寶藏。表2 羅列了20 世紀初至1970 年代部分重要建造相關教科書目錄。這些反映近代技術教育和培訓文獻,雖然很多并不是面對工匠,而更可能是初級建筑師和工程師、建造師、畫圖員等,但仍有可能成為研究“消逝的過程”一個有潛力的落腳點,目的是去還原當時中國近代建造學語境。

中國20 世紀初至1970 年代部分中國建造書籍目錄 表2

目前關于近代中國“消逝的過程”還是初步探索、未成熟的議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將利用本文(“建造與思想互動”研討會演講后整理成稿),以近代建造學教科書及其所反映的相關建造技術培訓及其對過程的呈現(xiàn)與隱藏為切入點,嘗試探討中英比較視野下的儒匠關系、建造與思想互動,并衍生出“工藝自由”的概念以及對兩種工藝創(chuàng)新的比較和思考,嘗試給未來學者深入近代中國“消逝的過程”研究作鋪墊。

續(xù)表

一、中英比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建造技術培訓

1.建筑工地上的建造培訓

在中國通商口岸,近代建造技術培訓,最早發(fā)生在建筑工地上。英國建筑師愛德華·阿什沃思(Edward Ashworth)于1851 年在香港的施工紀實,生動地記錄了他在現(xiàn)場如何用模型給當?shù)刂袊そ匙鍪痉禰1]。這反映了一種簡易的建造手冊對近代早期在海外的歐洲建筑實踐者多么重要。這也是為何蘇格蘭工程師羅伯特·斯科特·伯恩(Robert Scott Burn)在1854 年、1860 年專為英國海外殖民者編寫殖民者建房工具書。而關于建造手冊,更近的一個例子是高曼士與徐怡濤研究下的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指導當?shù)貍鹘淌拷ㄔ旖烫玫姆ㄕZ建造手冊[2]。更多的近代西方建筑師可能會像鄔達克一樣,在中國和歐洲之間旅行時購買大量建筑和建造書籍[3],帶到中國。這些外國建造手冊在近代中國的存在可從今天國內圖書館或二手書店里的原版和本土再版的數(shù)量可見一斑。

2.中國第一所“工學院”:傅蘭雅的精英路線

中國第一所“工學院”與英國翻譯家傅蘭雅(John Fryer)有關。他先是在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進行了一些中西科技術語的編譯整理,后在《格致匯編》編譯了不少與建造相關的知識:例如《磚瓦灰泥造法》《打椿機械》《輪鋸圖說》《畫器須知》等(圖2)。他在1874 年成立了格致書院(Chinese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Reading Rooms),獲得了外國人和中國精英的捐款,在此基礎上后來創(chuàng)辦了“格致 公 學”(Polytechnic Publish School)。在1895 年,傅蘭雅在周六晚上開設了6 門課程:礦務、電子、測繪、工程、氣機、制造,其中測繪和工程兩門與建造息息相關。很明顯,傅蘭雅采取的是一種精英路線:雖然他講解建造技術等屬于“匠人”的知識,但是他在上海租界里格致書院的學生想必更多是有身份背景的“儒者”。他需要自上而下地改變“儒”的思想,進而才可能改變“匠”的建造。

圖2: 傅蘭雅在《格致匯編》的主編工作

3.英國工學院的上海嘗試:雷氏徳工藝專科學校

雷氏德工業(yè)職業(yè)學校及雷氏德工藝??茖W校(The Lester School and Henry Lester Institute),是英國工學院在上海的嘗試。這所學校從師資、教學樓的設計、到課程設置都依照英制。我們看到他們土木與建筑專業(yè)的課程表,建造學(Building Construction)是除了“數(shù)學”外,唯一貫穿四年的課程,可見其重要性(表3)。

雷氏德工藝??茖W校土木與建筑專業(yè)課程表 1939—1940 年(作者譯) 表3

尤其引起筆者注意的,是雷氏德學校的一位教授木結構的教師阿爾弗雷德·艾姆斯(Afred Emms)。他為了尋找英國木結構技術培訓與上海當?shù)啬咀鱾鹘y(tǒng)的聯(lián)系,為了更好地進行因地制宜的教學,他深入研究過上海一帶的木作工具。而他的木工實驗室里,學生使用西式木工桌、刨,和各類木節(jié)點來學習英式木構造技術[4]。

4.中國“工學院”

雖然上述這些英國在中國的初探都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貢獻,但是更徹底的改變還是需要從中國內部開始。早在1870 年,福州造船廠就派留學生到法國為清政府海軍學習三年“現(xiàn)代軍艦建造”(Modern Warship Construction),但學習現(xiàn)代軍艦建造也要學習“建筑制造學”(Building Construction)。文獻記載政府還派遣了廚子、剃頭匠、各種仆人陪同他們留學,可見對他們學習的重視。類似的,根據(jù)1936年《留英同學錄》[5],只有兩位留英學生是學習建筑科,卻有7 位學習造船科(Naval Architecture),而他們主要分布在格拉斯哥大學、杜倫大學阿姆斯特朗學院(Armstrong Durham)學習造船科。

既然建造學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國近代教育改革中還有什么理由不引入呢?在1904 年的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系統(tǒng)中,建造學,又叫房屋構造(法),引入了中等實業(yè)學堂中的木工科,以及高等實業(yè)學堂的建筑科、土木工程科。而在大學層次,建造學不僅引入建筑科、土木工程科,還引入機械工程科、應用化學科、冶金科和火藥科(圖3)。

圖3: 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1904 系統(tǒng)圖

在職業(yè)教育中,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成立于上海的中華職業(yè)學校。根據(jù)“中華職業(yè)學校筑舍募金征信章”[6],1934 年:

“黃任之在中國二十世紀初,覺得他對 ‘職業(yè)教育應該怎樣辦’有嘗試解答的必要,于是1918 年成立中華職業(yè)學校……

社會需要之切,每年招生,報名的人超過定額十倍以上,苦不能容……

校舍圖紙由本校教員柳士英再三修正,在柳的指導下,和高級土木班三年級學生二十多人,一起監(jiān)工?!?/p>

黃炎培(任之)因不想培養(yǎng)出貴族子弟,于是在自己孩子身上實踐職業(yè)技術教育,把自己孩子黃大能送到中華職業(yè)學校土木科高中學習。 黃大能大學升入復旦土木系,之后又去英國留學三年,可見當時中職的教育可以和大學很好銜接。

《中華職業(yè)學校各科課程綱要》[7]里羅列的土木科的教學大綱,體現(xiàn)了各類具體的、細化的建造學知識是教學的重點,而他們使用的教材和參考書也是關于建造學:

教學大綱

“本校初級畢業(yè)后可直升高級二年級,高級一年級用來接受外來新生。

初級土木科三年級/高級土木科一年級

(1)建筑學概念(2)磚工構造及各種砌法(3)石工構造及各種疊砌法(4)木工構造及接隼法(5)木造梁柱之設計法(6)地形及基礎工事(7)各種樓地板之構造(8)各種磚木造墻壁之構造(9)各種屋架之構造(10)樓梯之構造(11)各種門窗之樣式構造及設計法(12)各種屋架之構造及計算法(13)房屋應用圖示算法(14)屋面構造及計劃法(15)鉛鐵工事(16)粉刷工事(17)玻璃及油漆工事(18)裝飾及家具設備大意(19)房屋衛(wèi)生設施大意

高級土木科二年級

(1)磚木石造房屋之屋架梁柱壁及底腳構造及計算法(2)鐵骨造房屋之理論(3)鐵骨造房屋之屋架柱梁壁及基礎之構造及設計法(4)裝飾學大意(5)采光及照明學大意(6)建筑音響學大意(7)暖房及換氣工程(8)衛(wèi)生設備構造法(9)防火設備構造法(10)方位及庭院學大意

培養(yǎng)對象:各處建設機關與建筑業(yè)有關系之場所,其任務為測量員、制圖員、監(jiān)工員,以及其他助理技師,辦理力學上之計算與工料的估價。

培養(yǎng)目標:使明了房屋各部構造之原理及方法;使具備房屋構造中設計,制圖,監(jiān)督工事等工作之基礎技能;培養(yǎng)對于房屋構造之研究能力和興趣。

教程:工學小最書 房屋,Building Construction for Beginners.

參考書:Harvey:Modern Building Practice;G.W. Grey,Building Supervision;T.Crane,Concrete Building Construction.

教學中可愈制圖課聯(lián)絡時,當竭力聯(lián)絡之。也進一步擇主要者如接隼屋架方法等,可使制作各種模型?!?/p>

中華職業(yè)學校重視實踐,他們的實習工場設備充實。根據(jù)1935 年教育部評語:“[中華職業(yè)學校]木工場,內容設備充實,足供學生實習……學生半日上課,半日工作,成績甚優(yōu)?!盵8]中華職業(yè)學校的實習工場采用“循環(huán)”的模式:“木工場所做之木模,可供鑄工場實習之用,鑄工場所出之鑄件,又可供車工場鉗工場實習之用”,以此類推,使學生能明了各工場相互之間關系[9](圖4)。中華職業(yè)學校還與上海市木材業(yè)工會合作,給木材子弟免費入學名額:“木材子弟學生免費入學。上海市木材業(yè)工會,原來每年出3千金,創(chuàng)辦一學校,為了造就本業(yè)子弟之所。但因為辦學不易,又因為經(jīng)費不夠,于是改變計劃,于中國職業(yè)學校合作,給學校每年3 千金,保留木材業(yè)子弟名額40 名。賈校長計劃把這些錢作??睿瑪?shù)年以后再添校舍?!盵10]

圖4: 采用“循環(huán)”模式的實習工場

中華職業(yè)學校并非個案。在20 世紀的前三十年,各類實業(yè)、職業(yè)、工業(yè)學校在近代中國的上海等大城市應運而生。它們在很多層面上可以和英國工學院作比較(圖5)。如何評價中國的“工學院”?筆者認為,初中、高中、職業(yè)專科的水平,對應畢業(yè)生分別是16 歲、19 歲的青少年。低齡化的建造技術培訓之正式化,為的是通過標準化教育結構和知識板塊來吸收和整合技術精英等教育資源,是培育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的技術導則和教科書的孵化器,更是培養(yǎng)一批早慧技術人才的孵化計劃。究其目的,是為與西方建造技術為主導的標準和語境對話,為中國人在新建筑業(yè)中話語權的爭奪做準備,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

圖5: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工匠與建筑師的培養(yǎng)體系

但技術教育后來出現(xiàn)了“政治化”傾向。1935 年的《中華職業(yè)學校各科課程綱要》提到:

“我們覺得世界上一切職業(yè)教育的設施,可分兩大方式:其一如美國人為美國人,日本人為日本青年辦的職業(yè)教育,另一種像美國人替菲人,日本人在朝鮮臺灣,英人新近在上海,所辦的職業(yè)學校。前者不但傳授事業(yè)技藝,還要養(yǎng)成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又豐富熱烈的民族意識,后者那么可以說無非造就若干買辦階級,或產(chǎn)生若干活機器,所謂殖民教育而已!還是很分明的兩個方向,也就是兩種很不同的理想。”

“政治化”的技術教育,推動了“本土化”建造學的建構。杜彥耿的建筑辭典和《營造學》就是這樣的嘗試。但中國“工學院”可能也有自身的問題。例如未建立專業(yè)知識和能力標準的考核制度。技術教育“政治化”可能導致學科引進過程中技術話語的“政治化”,急于與西方影響劃分界限。而如果我們深入研究會發(fā)現(xiàn),建造學本應關注技術的發(fā)展和工藝創(chuàng)新,政治化技術話語可能對學科發(fā)展起反作用。因而,這樣的“本土化”建造學建構能否成功?

二、中英近代建造學中“過程”的呈現(xiàn)與隱藏

1.英國建造學對建造過程的呈現(xiàn)

英國與中國的近代建造技術培訓的轉型雖然有先后,但是基本發(fā)生在相近的時期。建造學教科書的出現(xiàn),都是因為教師建造學授課的需要(圖6)。轉型后的近代建造學學科的教學法關注新思想——新概念與新術語;關注新表達——建造視覺重現(xiàn);關注新情景——適應性實踐。這三個建造學寫作工具,在近代建造學發(fā)展中變得愈漸成熟。

圖6: 米歇爾建造學教科書不同版本封面

如果我們更仔細地比較中英近代建造學教科書的細節(jié),會發(fā)現(xiàn)英國建造學書籍中有更多對建造過程細節(jié)的呈現(xiàn)。以造磚工藝為例,米歇爾《建造與繪圖》的磚工工具插圖中,展示了那些與英國19 世紀、20 世紀清水磚墻建造對應的工具,例如制作特殊的形狀以形成英式立面上豐富多樣的線腳、轉角裝飾的“磚?!保╞rick mould)、用于形狀加工的“磚鋸”(brick cutting saw)、和用于平磚的“磚錛”(brick scutch)(圖7)。米歇爾建造學中還介紹了規(guī)準磚工藝,這是一種磚塊通過現(xiàn)場切割(鋸)、拋光,拼接而形成規(guī)準形狀的工藝。制造規(guī)準磚必須用無石粒和其他雜質,經(jīng)過清洗的黏土制成,才能切割打磨出光滑的表面,形成極細的接縫(1mm 左右)。它們是最昂貴的一種磚,而且生產(chǎn)的尺寸比一般普通磚大,為的是可以進一步切割[11]。流行于英國17 世紀,并盛行于18—19 世紀,尤其在“安妮女王”風格建筑中(圖8)。

圖7: 米歇爾《建造與繪圖》(第10版,1926年)中的磚工工具

圖8: 米歇爾《磚工與石工》(1904年)中的規(guī)準磚與磚拱工藝[12]

以磚砌工藝為例,米歇爾《磚工與石工》(1904 年)強調了新砌的磚墻與老墻交接前,要將老墻按照新墻的厚度,每隔三層鑿三層,深度為半磚長,以便新墻與老墻率頭咬合,否則因為沉降新老墻端口容易斷開。對于考慮未來會繼續(xù)延續(xù)的磚墻,磚墻的端口將每個頂磚伸出上下的走磚邊緣的21/4英寸,形成“鋸齒形”(toothing),以便新老墻的交接有更好的整體性。而對于一次沒有建完的磚墻,端口不能砌成垂直或簡單的鋸齒形,而應每皮磚退讓21/4英寸,層層后退(稱為“racking”),以便減少不均勻沉降的影響。除了地上工程,米歇爾也詳細介紹了建成后,將被埋在地下的那些“看不見”的部分和工藝(圖9)。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加開闊,英國還有很多其他建造學教科書,里面不乏各種各樣關于建造過程的內容,如門窗拱頂支架、埋在地下的木椿的結構支架、腳手架以及施工機械等。

圖9: 米歇爾《磚工與石工》(1904年)中的磚砌工藝與基礎工藝

雖然對于成熟的、常規(guī)的建造過程和細節(jié)描繪得十分細致,值得注意的是,英國近代的建筑知識領域也并非一味地“呈現(xiàn)”。正如英國工程史學者尼古拉斯·比爾教授(Nicholas A. Bill)在調查18—19世紀的英國木工手冊和工程學教科書后發(fā)現(xiàn),英國書籍同樣有所保留,尤其是工程技術設計創(chuàng)新的部分,因為一些工程師為了在迅速發(fā)展的歐洲建造技術進步中通過“技術保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和維持自己在行業(yè)中競爭力[13]。因此比爾提出,在近代技術書籍中,“呈現(xiàn)了什么固然重要,但隱藏了什么同樣重要”①。

2.中國近代建造學對建造過程的隱藏

關于對建造過程的“隱藏”,中國近代建造學書籍是一個尤其值得研究的對象,雖然“隱藏”的原因和內容不一定一樣。選擇把什么內容從近代建造學書籍中拿掉,在近代技術培訓轉型的背景下,除了體現(xiàn)了作者具體身份和培訓對象的學習目的外,還可能受到行業(yè)技術沿承傳統(tǒng)的影響。同樣的磚工工具,杜彥耿僅簡要提及鋸子、刨、木槌、行鑿、斬斧等。這背后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工匠當時在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以及從其他途徑習得或摸索的建造方法,來實現(xiàn)西方建筑式樣書中的建成效果。換句話說,建造工具和工藝的發(fā)展可以晚于、甚至不受限于建筑形制的轉型。

“隱藏”的背后,是中國近代工匠施工和操作層面的“工藝自由”?!半[藏”的結果是,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非常原創(chuàng)和自由的施工方法,例如東吳大學舊址1929—1930 年建造的一座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學生宿舍“子實堂”。與這樣充滿現(xiàn)代性象征的混凝土施工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本土工匠自由搭建的在任何西方建造學手冊上都找不到的取水機,用于取水攪拌混凝土(圖10)。

圖10: 東吳大學校園舊址施工現(xiàn)場中工匠自由搭建的取水機,1929—1930年

在和英國建造學比較的坐標系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近代形制與工藝的二元分離,這歸結于一個事實:中國近代建筑的形制雖有建筑師定奪,但工藝自主決策的自由交付給了工匠。這種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建造與思想的二元分離。這使得中國近代許多西式建筑,在歷史照片中遠遠看去,和西方原物形制上無異。但如果在現(xiàn)場走近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工藝做法可能迥異。中國近代建造學中形制優(yōu)先于工藝的態(tài)度,不僅在施工,也在于材料。例如中國近代的“西式紅磚”,不管造磚工藝和磚的質量如何,首先追求那個“式樣”,或者形制。

工藝自由的利,在于無論什么樣的形制,中國近代工匠都能把那個樣式做出來,這屬于一種“實現(xiàn)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工藝自由的弊,在于保護近代建筑遺產(chǎn)和歷史建造中,增加了不確定性。一個典型案例是東吳大學的葛堂,我們對它的灰泥仿石工藝立面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研究[14]。當時的工匠可能采用結合了西方工藝和當?shù)啬嗨芙Y合的一種雜糅的方式建造,因為缺乏工藝記錄,我們不得不在參考西方傳統(tǒng)方法基礎上進行技術復原。但工藝自由并非一定是個貶義詞。上述現(xiàn)象意味著西方影響下的建造方法的轉型,一定不是一種建造體系對另一種建造體系的全盤吸收,而是由此演化出了一種新的體系,從兩種體系中各取所需,不一定是變得更好或變得更差,而是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新的混合體系。

3.兩種工藝創(chuàng)新

因此筆者認為有兩種工藝創(chuàng)新。一種是“實現(xiàn)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其本質是基于模仿,產(chǎn)生于建造與思想的分離,以及伴隨而來的“工藝自由”。工匠為了實現(xiàn)形制模仿的“目的”,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地使用了不同工具、流程。遠遠看來,想模仿的形制確實實現(xiàn)了,但材料和細節(jié)卻可能大相徑庭。

然而,還有一種“創(chuàng)造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它的發(fā)展依賴建造與思想的緊密交流,最初可能只是建造中的偶然嘗試,卻啟發(fā)了一種新的設計目的,最后創(chuàng)造出一種可行、可用的建筑工藝設計特征。以東吳大學司馬德體育館的熟料磚墻為例,所采用的熟料磚(clinker brick)工藝是最初興起于美國1900 前后的一種清水磚墻工藝,但司馬德體育館的熟料磚外墻也發(fā)展出了自己的特色。當時美國使用新名詞“clinker brick”來描述這種作為新裝飾要素的材料,用來區(qū)分英文舊名詞“clinkers”②(即“缸磚”,因其耐高溫、耐磨的屬性,在英國19世紀至20世紀初用于鋪地、馬廄、火爐等處),但實質上是由于制磚工藝過程中配方和溫度控制不善,而導致的部分磚塊過熱變形,不僅發(fā)生了半玻璃化,甚至兩塊熔融在一起,屬于本該丟棄的廢磚。

熟料磚墻的實例在中國極少見,典型案例除了東吳大學司馬德體育館,還有天津英租界的“疙瘩樓”。不少既有研究指出,司馬德體育館是為了“節(jié)約經(jīng)費”而在外立面采用了磚廠“燒僵的廢磚”砌筑,但達到了別具一格的效果[15]。在中國風土民居中,通過控制火候,在紅磚上形成特殊的焦痕的拼花工藝,也出現(xiàn)在福建大厝的清水磚墻上,但這屬于當?shù)毓そ嘲l(fā)展出來的地方工藝③。顯然,東吳大學司馬德體育館的熟料磚工藝并非起源于這種地方工藝。該時期(1927—1937 年)東吳大學的建筑項目由“上海東亞建筑工程公司”主持,負責人錢昌淦具有留美背景,1920年代曾在熟料磚工藝流行的紐約附近求學,可能因此受到了啟發(fā)。

根據(jù)對近代熟料磚工藝的溯源研究,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一些受“工藝美術運動”影響的美國建筑師,如施韋因 富 特(Albert C. Schweinfurth)、 Green &Greene 建筑事務所等,開始使用磚窯廢棄的熟料磚進行建筑創(chuàng)作。1902 年的《建筑評論》(Architectural Review)報道了1895年前后加州一帶剛興起的熟料磚裝飾工藝,并重點介紹了施韋因富特1896 年在加州伯克利設計建造的“Weltenreden”住宅[16]。文中強調了項目過程中建筑師與工匠的密切關系:“它[Weltenreden 住宅]的建造不是盲目堅持辦公室里繪制的圖紙,而是通過建筑師直接接觸建筑中實際操作工匠。 換言之,建筑師親手為砌磚工匠挑選磚塊,而且確實經(jīng)常親自鋪砌,以確保作品可以如他所愿。”1950 年Journal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關于Green & Greene 建筑事務所的一篇專題文章認為: Green & Greene 原創(chuàng)性的成功關鍵在于建筑師對材料與生俱來的敏感,以及工匠熟練的技藝[17]。文章還指出Green& Greene 很好地而不是虛假的、具有表現(xiàn)力地運用材料,暗示了建筑創(chuàng)作中思想與建造統(tǒng)一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30 年里,熟料磚墻工藝在美國(尤其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五大湖一帶的伊利諾伊、密歇根、費城等地有較多實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該趨勢一直延續(xù)到1930 年代末,同時期也影響了毗鄰的加拿大(能在埃德蒙頓找到較多實例)。

在建造層面上,根據(jù)《美國建筑商》(The American Builder, 1926 年)[18],傳統(tǒng)磚砌培訓過去將磚工訓練得每一層磚都鋪設得棱角整齊、一絲不茍。然而新思潮使行業(yè)對“精湛”技藝的理解發(fā)生了轉變,磚工于是擯棄了 “單調”與“機械”的磚墻砌法。普通磚工只要擁有普通磚墻砌筑的技能,就可很快適應和掌握熟料磚所需的磚砌方法,一個磚工一天可以砌筑8 英寸墻厚(一磚厚)的磚墻1000 塊磚,或12 英寸墻厚(一磚半)的磚墻1500 塊磚,砌筑效率比普通磚墻更高。由于熟料磚每塊磚形態(tài)上都極其不同,絕無重復,因此可獲得磚墻自然有機的效果。此外,通過對磚進一步色調的篩選和搭配,并通過對齊磚墻內表面,外表面故意形成磚的凸出和收進,結合粗獷的灰縫形式,可加強磚墻的陰影變化。如何提升自然有機的砌筑效果,也獲得了當時“美國普通磚制造商協(xié)會”(C.B.M.A.:Common Brick Manufacturers’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重視,他們用定量的方法總結規(guī)律并創(chuàng)建標準,并為一系列凹凸砌法(skintled brickwork,該術語原本是指在磚窯中以一定角度排列磚塊的方法)進行編號[19]。例如其中的 “第三號 磚 砌 法” (C.B.M.A. effect number three)(圖11),通過磚塊上的數(shù)字,表現(xiàn)了各部位凸出與凹進的尺寸(英寸為單位,“O”表示基準平面,“+”和“-”分別表示凸出與凹進基準平面的具體尺寸)。

圖11: 美國普通磚制造商協(xié)會凹凸磚砌法系列 “第三號磚砌法”

在思想層面上,在美國近代熟料磚工藝的發(fā)展中,建筑行業(yè)中對一種新工藝的形而上的美學建構起了關鍵作用,這是“實現(xiàn)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所缺失的。當時《美國建筑商》(TheAmerican Builder)的熟料磚建筑的討論常常與關鍵詞“古雅”(quaintness),“天然” (nature)和“經(jīng)濟”(economy)相聯(lián)系。其中,一篇熟料磚住宅的介紹文章如此描述這種工藝:

“舊世界建筑商的浪漫精神注入到這座熟料磚住宅。將建筑作為一種自我表現(xiàn)的藝術,這種熱情正在快速發(fā)展,并在這里以其最雄辯的形式呈現(xiàn)。這位建筑商超越了傳統(tǒng)模式,重現(xiàn)了一個結合了更好的現(xiàn)代建筑方法的、舊世界古樸之家的魅力。正是這種既古又新的結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真正如畫的、迷人的建筑母題?!盵20](譯者注:舊世界指歐洲,相對新世界的美國。)

對材料屬性、砌筑方法這些“技術”特質,《美國建筑商》(TheAmerican Builder)上一篇討論凹凸砌法的文章則進行了文學式的美學詮釋:

“一塊磚是土地母親的熟料。它本質是粗獷和不平的。磚黏土成功地經(jīng)受住了大自然的劇烈震動、酷熱和冰川作用,而磚是世界上所有材料中最接近永久的材料之一。磚砌從未如此迷人,而它的這些特征也被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正如所提到的歷史建筑,很好地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磚砌表面,不太光滑,邊角并不總是機械尖銳和方正,并表現(xiàn)出由于窯火的不規(guī)則作用導致的那些細微的陰影差異……在芝加哥周邊的時尚郊區(qū),保守估計已經(jīng)建造了四到五百座凹凸砌法的住宅,所有這些都是由城市里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建造的……這種以經(jīng)濟為美的成就對建造商極具吸引力……不僅墻體材料本身成本低,而且磚工每天可鋪設的凹凸法磚墻,比舊類型的傳統(tǒng)磚墻多得多?!盵21]

從建造層面上看,司馬德體育館的熟料磚墻設計雖然經(jīng)由 “上海東亞建筑工程公司”帶來美國影響,但并非直接照搬美國熟料磚工藝,而是發(fā)展出了自己獨特的裝飾質感。歷史文獻記載1934 年蘇州磚瓦廠的廠長蘇邁爾牧師(John A. Snell)捐贈價值$1000 的磚給司馬德體育館,但相對于司馬德體育館的總造價,這批捐贈磚的數(shù)量似乎還遠不夠。目前難以確定所需磚的缺口是否也是蘇州磚瓦廠供應的產(chǎn)品,還是確如一些文獻所言因經(jīng)費緊張從磚窯撿回“燒僵廢磚”。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司馬德體育館磚材的種類比一般建筑豐富,熟料磚就有三種。建筑師對所獲得的磚材進行了分類,并進行了整合設計:(1)大塊變形熟料磚用于正立面飾面;(2)規(guī)整熟料磚用于側翼墻飾面;(3)熟料磚碎渣用于正立面上下窗之間裝飾;(4)一級機制磚用于門窗拱及窗框;(5)砌筑磚用于建筑內部結構承重。此外建筑采用了較為少見的黑水泥填縫,使熟料磚的變化的色調和肌理富有層次(圖12)。

圖12: 司馬德體育館的熟料磚外墻工藝

從思想層面上看,熟料磚工藝的應用,在建造東吳大學最后這座校園建筑的1930年代中期,高度表現(xiàn)了當時東吳大學的文化,包括思想形態(tài)、審美認知、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以及社會氛圍。1927 年東吳大學進入“中國化”時期,教會大學的身份認同變得敏感。當形制的自由創(chuàng)作受到社會氛圍的限制,材料工藝則轉身變成了東吳大學最重要的設計表現(xiàn)語言。由于熟料磚在美國1920—1930 年代恰恰常應用于當?shù)亍肮叛诺摹庇⑹阶≌透缣貜团d風格建筑,因此熟料磚清水磚墻工藝在東吳大學的應用,不露聲色地表達了新體育館與校園早期建筑的英國安妮女王與殖民地外廊式、英美校園哥特式,以及簡化的哥特風格的深層關系。由于司馬德體育館的建筑風格較為中性,因此從建筑形制看不到其與英式,哥特式建筑風貌的直接關聯(lián),但是在梳理了熟料磚工藝的來龍去脈后,這種英美、美中工藝傳播和文化流轉便清晰起來。

三、討論

1.建造學與建造史

中國近代建筑師對應的是建筑學,工程師對應工程學,同樣,承包商和技術工人的專業(yè)知識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知識領域——強調實現(xiàn)過程的建造的科學。近代學科“建造學”,致力于總結建造技術發(fā)展與工藝創(chuàng)新,并承載了為轉型中的建筑業(yè)科學普及的使命。因此,在近代中國,“建造學”和建筑學,工程學對應,是一個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學科,只是它的存在性和重要性被系統(tǒng)性地忽視和低估了。它不是建筑學,工程學科引入近代中國的前奏,序曲或過渡形式。它的發(fā)展和普及對建造業(yè)現(xiàn)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中國近代建造學是培育早慧技術人才的“孵化器”。但技術教育“政治化”,誘發(fā)了建造學“本土化”。中國近代建造學是否尚未充分發(fā)展?抑或發(fā)展出了自己的獨特形式?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考察。

今天的“建造史”學科內涵雖然不斷拓展,但是某種程度上受到了19—20 世紀的“建造學”學科發(fā)展的影響,尤其是建造史研究中關注技術細節(jié)、工藝過程、普通技術工人的那部分。

2.“儒匠二分”與“建造與思想二分”

當我們討論中國近代建造技術培訓轉型和“工藝自由”,我們無法回避“儒匠二分”的問題?!叭褰扯帧焙汀敖ㄔ炫c思想二分”,雖然相關,但是在筆者看來是兩個概念?!叭濉薄敖场庇成涞氖巧矸莺脱y(tǒng)。中國近代與西方相關時期有個很相似的過程,即“儒”向下兼容,“匠”向上兼容。他們之間的真空區(qū)逐漸開始有了交集,形成了更豐富的互相關系。因此在筆者看來,“儒匠二分”關系在近代出現(xiàn)了明顯緩解。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夾在中間的“傳統(tǒng)工匠中的全能者”這個群體。他們不僅完成了自己的成功轉型,向上與建筑師和工程師發(fā)生了溝通,向下還起到了帶領傳統(tǒng)普通匠人向技術工人轉型,適應新材料、新工具、新技術,并在思想層面上對轉型中的技術專業(yè)知識進行理論建構(圖13)。

圖13: 儒”“匠”關系——社會身份與血統(tǒng)

“建造和思想二分”,是個和身份無關的概念。中國古代工匠中的“全能者”對應近代的建筑師、工程師,以及承包商和技術工人群體。筆者認為中國近代建造與思想的二元分離的影響,某種意義上造就了近代工匠的“工藝自由”,并導致了近代形制與工藝二元分離。設計與施工之間交流的斷層,鼓勵了“實現(xiàn)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卻可能阻礙了“創(chuàng)造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圖14)。

圖14: 中國“傳統(tǒng)工匠中的全能者”的轉型

3.“實現(xiàn)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

“實現(xiàn)目的”與“創(chuàng)造目的”兩種工藝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在實踐中不斷親手嘗試,但工藝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設計特征,需要思想進行文化層面理論提煉,分辨選擇,并提供技術改良的美學依據(jù)。這樣才能使工藝創(chuàng)新從解決眼前的模仿、高效、節(jié)約等迫切的實際問題,升華成一種美學體驗。

“實現(xiàn)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是操作層面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目的”的工藝創(chuàng)新是思想層面的創(chuàng)新。前者,是把工藝作為形制表現(xiàn)的手段;而后者,是擺脫了形制的束縛,從工藝本身尋找到一種自我表現(xiàn)的意義。這個過程需要思想和建造的密切合作,讓思想建構美的方向,讓建造改良工藝技術,最后賦予工藝成為文化表現(xiàn)主角的一席之地。

注釋

① 基于與因此尼古拉斯·比爾教授的郵件交流,2022 年5月7日。

② 如中國本土在20 世紀初開灤礦務局生產(chǎn)的 “克令夠”缸磚(K.M.A. Clinkers),這種磚被運用在了南山發(fā)電廠建筑中。

③ 付涌提供福建大厝清水立面的焦磚信息。

猜你喜歡
熟料工藝建筑
水泥熟料優(yōu)選原燃材料及改善配料方案的實踐探討
高含量MgO原料對水泥熟料的不良影響及應對措施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yè)遐思
建筑的“芯”
2020 年1-10 月我國熟料進出口數(shù)據(jù)分析
轉爐高效復合吹煉工藝的開發(fā)與應用
2020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口水泥熟料量增長迅猛
5-氯-1-茚酮合成工藝改進
一段鋅氧壓浸出與焙燒浸出工藝的比較
四子王旗| 云龙县| 安化县| 新乡市| 安平县| 乐亭县| 桐梓县| 徐汇区| 汉中市| 邓州市| 三原县| 四子王旗| 汉寿县| 慈溪市| 嵊泗县| 绵阳市| 建水县| 旺苍县| 黄平县| 八宿县| 庆云县| 武强县| 石渠县| 姜堰市| 德惠市| 汽车| 陇川县| 平顶山市| 西峡县| 四子王旗| 湛江市| 临潭县| 湖口县| 中超| 万全县| 九江县| 云浮市| 蒲城县| 精河县| 都匀市|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