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軒 杭州江南實驗學校909班
愿每個人都能在寒江中,堅守自己的孤舟。
——題記
我是一名記者,奉命采訪一位老者。我揣著地圖走在一條羊腸小道上,這是一條怎樣的路啊,曲曲折折,荊棘叢生,望不到頭。青石板上一地的白雪,透出些許滄桑。抬頭四顧,周身茫茫,蒼白中孕育著極致的力量,似有冰冷的鋒芒隱匿其中。
這是冬天的永州。
這是柳宗元的寓居。
青石路的盡頭是一間茅屋,青色與木色交織,向四周的蒼茫透出一股不羈與堅韌。不遠處的江水綿延不絕,卻不見漁船來往。若不是半截孤枝漂泊,真看不出江水流動。我繞屋一周,菜地里的幾片綠意和幾只蜷縮著身子的雞是這里難得的生機。一陣嘎吱聲打破沉寂,暗夜中隱約有老者的身影:“你來了!”老人將木門敞開了些,我會意入內(nèi)。
若說屋外還有幾分雅致,屋內(nèi)說是破敗也不為過了。我快速而不失禮貌地環(huán)顧四周,除了墻上掛著的一件千瘡百孔的蓑衣,磚石壘砌的灶臺和地上的竹席便是所有了。老人為我端來一杯熱茶:“吃湯?!蔽乙膊豢蜌?,在這冰天雪地里走上一遭,渾身的血管似都被凍結(jié)了。小抿一口,苦卻不見回甘。還未等我發(fā)話,老者便似自言自語般開口,聲音干澀滯緩:“我知道你今天為何而來,其實我也無甚話可與你說。我柳子厚,年少成名,也曾是風流人物。只奈何……只奈何……權(quán)勢傾軋、小人當?shù)?,我落得此般境地?!彼嘈茁暎骸捌渲械念嵟媪麟x,大起大落,非只言片語所能道明的。”我注視著他傴僂的身形,幾乎要與黑暗相融。他的聲音突然又變得有力:“他們以為這樣便能毀滅我的意志嗎?朝中故友已傳信于我,不日,陛下將下旨召我重回朝堂?!闭f到此處,柳宗元的眸中迸出幾點星光:“我的所知所學,自是有其用武之地?!堄螠\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我要告訴世人,我柳河東,非常人!”
我突然意識到,我面前的這個人并非是一個老者,他尚在不惑之年,他的身上迸射著理想的光芒。
茅屋中一片沉寂,子厚走到窗邊,凝望東去的江水,抬頭望天,張口吟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庇质且黄澎o。沉靜半晌,我抬起頭,疑惑道:“柳先生何見這孤舟?”他的目光平靜而堅定:“世道乃此寒江,在下便是孤舟。你要知道的都知道了,我知道的也只有這些了,請回吧,望你不要聽信朝中小人的饞言,向世人還我柳宗元一個清白。你放心,等我回京,我定要肩負蒼生重任,重振大唐榮光!”
我走出茅屋,回頭看子厚的背影,不禁感嘆心中有夢永不敗!先生的慷慨之詞,令我心中生出幾分悲壯,但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致大康于民,垂不滅之聲”是他一生為之奮斗的夢想,雖身處永州寒境,飽受凄涼與孤苦,卻沒有沉浸在個人的失意與悲憤中,而是從孤獨苦難中激發(fā)了更多的創(chuàng)造力,成就了古文的絕世風范??v然我知道,永州以后,接下來迎接他的是一次更大的貶謫,是一條有去無回的不歸路,但我相信,即便鳥飛絕、人蹤滅,他亦能堅守孤舟,踏浪而行!
【點評】
采訪一位歷史人物或文化名人,是這次中考作文中許多考生嘗試的題材。而本文的匠心獨運之處在于突破窠臼,不是把重點放在采訪對話中,而是讓受訪者近乎獨白地表達,由此來勾勒小作者心中的柳宗元——一個孤獨而堅定的士大夫形象。此外,小作者對于采訪場景和環(huán)境做了細致描寫,冰雪、寒江、曲徑,寂寞、單調(diào)、沉默……本文的環(huán)境描寫既暗扣《江雪》一詩,也象征著柳宗元人生境遇的孤苦。而柳宗元在蒼茫冰雪和苦寒永州實現(xiàn)心靈的突圍便牽引出了本文的主題——歌詠其堅守孤舟的勇氣。此外,本文典雅厚樸的語言風格也為其主題增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