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翠,曹利軍,馬中正,苑新新,宮亞軍,沈修婧,魏書軍
(1.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研究所,北京 海淀 100097;2.淶源縣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河北 淶源 074399)
【研究意義】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稱秋粘蟲,屬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屬。該蟲原產(chǎn)于美洲地區(qū),2016 年擴散至非洲大陸,2018 年首次在亞洲被發(fā)現(xiàn)[1-2],2019 年1 月擴散至我國云南地區(qū),此后快速蔓延至我國27 個省市,成為玉米上的重大害蟲[3]。草地貪夜蛾以幼蟲取食寄主植物幼嫩組織,隨著齡期增加食量暴增、危害加重,防控不當可造成玉米絕產(chǎn),因此,做好草地貪夜蛾的防控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4-5]。目前生產(chǎn)上,尤其是在草地貪夜蛾的應(yīng)急防控中,主要使用化學殺蟲劑[6-8],如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和虱螨脲等。國內(nèi)外已有報道草地貪夜蛾對多種殺蟲劑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9-12]。此外,鱗翅目夜蛾科的害蟲隨著幼蟲齡期的增加,對化學殺蟲劑的敏感性通常會下降,一旦錯過田間最佳防控時期可能會導致防控效果不佳的情況。明確草地貪夜蛾不同齡期的幼蟲對常用殺蟲劑的敏感性差異,是進行田間化學防治的重要基礎(chǔ)。【前人研究進展】目前關(guān)于草地貪夜蛾化學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殺蟲劑的防控效果的比較以及該蟲對不同殺蟲劑的抗藥性測定。2019 年對美國波多黎哥地區(qū)草地貪夜蛾的抗藥性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草地貪夜蛾對硫雙威和滅多威都產(chǎn)生了124 倍和223 倍的高水平抗性[13]。李妍研究發(fā)現(xiàn),2019-2020 年我國草地貪葉蛾種群對高效氯氟氰菊酯有中等水平的抗性,對茚蟲威有低水平抗性水平[14]。王澤華等研究了不同齡期甜菜夜蛾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毒死蜱的敏感性,劉永杰等研究了甜菜夜蛾幼蟲對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結(jié)果均表明隨著齡期增加幼蟲的敏感性下降[15-16]?!颈狙芯壳腥朦c】目前關(guān)于草地貪夜蛾不同齡期的幼蟲對常用殺蟲劑敏感性差異尚不清楚。本研究比較了10 種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3 齡幼蟲的室內(nèi)防治效果,在此基礎(chǔ)上篩選出防效高于85%的4 種藥劑,比較了草地貪夜蛾一齡、三齡、五齡幼蟲對每種藥劑的敏感性?!緮M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通過明確草地貪夜蛾不同齡期幼蟲對常用殺蟲劑的敏感性差異,為草地貪夜蛾的化學防治提供科學依據(jù)。
供試蟲源草地貪夜蛾采自云南德宏玉米苗,在溫度25(±1)℃、濕度65(±5)%、光照為L ∶D=16 h ∶8 h 的人工氣候室內(nèi)用人工飼料多代飼養(yǎng)繁殖,成蟲采用10%蜂蜜水進行飼喂,選取一齡、三齡、五齡幼蟲用于試驗。
試驗于2021 年9 月在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實驗室進行。供試藥劑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用量:675 mL/hm2)、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12.5 mL/hm2)、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25 mL/hm2)、10%蟲螨腈懸浮劑(675 mL/hm2)、5%虱螨脲乳油(675 mL/hm2)、5% 滅幼脲 懸浮劑(337.5 mL/hm2)、0.5% 藜蘆堿可溶液劑(667 mL/hm2)、0.3%印楝素乳油(2250 mL/hm2)、10% 溴氰蟲 酰胺懸浮劑(675 mL/hm2)、1.8%阿維菌素乳油(675 mL/hm2)。按照田間推薦劑量稀釋每種藥劑后對三齡幼蟲噴霧處理,測定不同藥劑的防效。將田間種植的沒有接觸過藥劑的春油1 號油菜苗4 棵放入長×寬×高為50 cm×50 cm×50 cm 養(yǎng)蟲籠內(nèi),每籠接入20 頭三齡幼蟲,用手持噴霧器進行整株葉面噴霧,施藥濃度為各藥劑的田間推薦用藥量,每個處理4 次重復,施藥后放入溫度25(±1)℃、濕度65(±)5%、光照為L ∶D=16 h ∶8 h 人工氣候室內(nèi)飼養(yǎng),分別于藥后1、3、7 d 觀察幼蟲死亡情況。用毛筆輕觸蟲體體表,無任何反應(yīng)的個體判斷為死蟲,記錄死亡蟲數(shù)、活蟲數(shù),計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在10 種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防效的基礎(chǔ)上,選擇防效高于85%的氯蟲苯甲酰胺、蟲螨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虱螨脲4 種殺蟲劑,參照《農(nóng)藥室內(nèi)生物測定試驗準則 殺蟲劑 第14部分:浸葉法》(NY/T 1154.14-2008)測定各藥劑對不同齡期幼蟲的敏感性。在預實驗基礎(chǔ)上,將各藥劑用含0.1%曲拉通水溶液按等比配制成7個系列濃度梯度。將田間種植的沒有接觸過藥劑的油菜葉片剪裁為6 cm 圓片,將葉片在藥液中浸泡10 s,取出后在室內(nèi)自然晾干。一齡、三齡幼蟲的生物測定在直徑6 cm 培養(yǎng)皿中進行。將處理好葉片正面貼在盛有2%瓊脂的培養(yǎng)皿中,用毛筆小心將發(fā)育整齊的幼蟲分別挑到葉片上,每皿挑入10 頭幼蟲,每個處理4 次重復。五齡幼蟲的生物測定在6 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進行,將處理好葉片放置于培養(yǎng)板孔內(nèi),每孔內(nèi)挑入1 頭幼蟲,每個處理40 頭。將處理好的幼蟲放入溫度25(±1)℃、濕度65(±5)%、光照為L ∶D=16 h ∶8 h 人工氣候室內(nèi)飼養(yǎng),分別于藥后48、72 h 觀察幼蟲死亡情況。
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計算各處理幼蟲死亡率及防效,用DPS v12.01 統(tǒng)計軟件中的Duncan新復極差測驗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計算毒力回歸方程、致死中濃度(LC50)及其95%置信區(qū)間。
試驗結(jié)果(表1)表明,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蟲螨腈速效性最好,藥后1 d 防效分別為97.44%和100%,與其他藥劑的防效相比差異極顯著,氯蟲苯甲酰胺防效為58.97%,而其余藥劑防效均低于20.51%;藥后3 d,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蟲螨腈的防效均達100%,氯蟲苯甲酰胺防效達到97.30%,三者之間無顯著差異,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蟲酰胺防效分別為56.76%和59.46%,其他藥劑防效均處于16.22%~45.95%之間;藥后7 d,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螨腈的防效均為100%,虱螨脲防效提高到91.67%,溴氰蟲酰胺防效為88.89%,5 種藥劑防效與其他藥劑相比差異極顯著,高效氯氟氰菊酯與藜蘆堿防效均為69.44%,滅幼脲、印楝素和阿維菌素防效分別為45.44%、52.78%和44.44%。
表1 10 種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防治效Table 1 Control efficacy of ten insecticides on the larvae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4 種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敏感性存在差異,同一種殺蟲劑對不同齡期幼蟲也存在一定差異。其中,草地貪夜蛾幼蟲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敏感性最高,隨著齡期的增加敏感性逐漸降低,各齡期藥后48、72 h 的LC50差異不顯著,一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為0.0190、0.0112 mg/L,三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為0.0234、0.0208 mg/L,五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為0.3918、0.1131 mg/L。與五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相比,該殺蟲劑對一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相對毒力分別為20.62、16.74 倍,對三齡幼蟲分別為10.10、5.44倍(表2)。
氯蟲苯甲酰胺對草地貪夜蛾幼蟲敏感性隨著齡期的增加逐漸降低,一齡、三齡幼蟲藥后72 h的LC50分別為0.2167、0.2763 mg/L,二者差異不顯著,五齡幼蟲敏感性大幅下降,LC50為3.3718 mg/L。與五齡幼蟲相比,藥后72 h 一齡、三齡幼蟲的相對毒力為15.56、12.20 倍(表2)。
蟲螨腈對各齡期草地貪夜蛾幼蟲的敏感性差異較大,但同一齡期不同時間段差異不顯著,一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為1.4557、1.1286 mg/L,三齡幼蟲藥后48、72h 的LC50為3.7122、3.0194 mg/L,而五齡幼蟲藥后48 h 死亡率極低,未計算出LC50,藥后72 h 的LC50為19.2726 mg/L。藥后48 h,與五齡幼蟲相比,一齡、三齡幼蟲的相對毒力分別為17.05、6.38 倍(表2)。
虱螨脲對草地貪夜蛾幼蟲藥后48 h 的LC50顯著高于藥后72 h,一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為11.5364、1.2213 mg/L,三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為32.0213、2.1445 mg/L,五齡幼蟲藥后48 h 死亡率極低,未計算出LC50,藥后72 h 的LC50為7.8419 mg/L。與五齡幼蟲相比,藥后72 h 一齡和三齡幼蟲的相對毒力分別為6.43、3.65倍(表2)。
表2 4 種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一齡、三齡、五齡幼蟲的毒力測定結(jié)果Table 2 Toxicity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four insecticides against 1st,3rd and 5th instar larvae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效氯氟氰菊酯對草地貪夜蛾三齡幼蟲藥后7 d 的防效僅為69.44%,明顯低于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等藥劑的防效,這與已報道的我國不同地區(qū)草地貪夜蛾種群對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較高的抗性是一致的[17-18]。2020年2 月21 日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發(fā)布的《2020 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中,從草地貪夜蛾防控藥劑名單中剔除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4 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藜蘆堿、印楝素、阿維菌素藥后7 d 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防效不佳,與魯艷輝等毒力測定結(jié)果相一致[19]。對不同齡期幼蟲的敏感性測定結(jié)果表明,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對草地貪夜蛾幼蟲毒性高,三齡幼蟲藥后48、72 h 的LC50分別為0.0234、0.0208 mg/L,表現(xiàn)出較高的速效性,這與陳莉等[20]、李燕芳等[21]研究結(jié)果一致。氯蟲苯甲酰胺藥后48 h,草地貪夜蛾幼蟲多為中毒癥狀,用毛筆輕觸仍處于存活狀態(tài),因此對各齡期幼蟲的毒力均為藥后72 h 的結(jié)果,這與氯蟲苯甲酰主要通過高效激活昆蟲魚尼?。∪猓┦荏w,過度釋放細胞內(nèi)鈣庫中的鈣離子,最終導致昆蟲癱瘓饑餓而死的作用機制有關(guān)[22]。氯蟲苯甲酰對草地貪夜蛾三齡幼蟲藥后72 h 的LC50為0.2763 mg/L,這與王勇慶等對三齡幼蟲藥后48 h 的LC50為0.42 mg/L 的結(jié)果相近[23]。虱螨脲對草地貪夜蛾藥后48、72 h 的LC50差異較大,這與虱螨脲是幾丁質(zhì)合成抑制劑,主要影響害蟲蛻皮,作用緩慢的特點有關(guān)[24]。
不同齡期草地貪夜蛾幼蟲毒力測定結(jié)果表明,五齡幼蟲對4 種藥劑的敏感性遠低于一齡和三齡幼蟲。這可能與表皮穿透率隨蟲齡增大而逐漸降低有關(guān),同時也可能與不同齡期幼蟲對農(nóng)藥的代謝能力有差異相關(guān)[25]。由于表皮穿透率的降低能夠減少殺蟲劑的吸收量,并延緩殺蟲劑到達靶標部位的時間,使得昆蟲具有更多的時間降解藥劑[16]。從生物測定結(jié)果來看,1~3 齡幼蟲期是草地貪夜蛾化學防治的最佳時期。在測定4種藥劑中,蟲螨腈和虱螨脲對草地貪夜蛾五齡幼蟲的毒力低于氯蟲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可見,對高齡幼蟲的防治應(yīng)該選擇合適的藥劑。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螨腈對草地貪夜蛾三齡幼蟲藥后7 d的防效達100%,虱螨脲的防效達91.67%,因此,上述4 種藥劑可以用于草地貪夜蛾的化學防控。隨著幼蟲齡期的增加,草地貪夜蛾對藥劑的敏感性逐漸降低,不同齡期之間藥后72 h 相對毒力在6.4~17.1 倍之間。因此,在草地貪夜蛾防控中,1~3 齡幼蟲期是進行化學防治的最佳時期。對于五齡幼蟲,氯蟲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毒力高于蟲螨腈和虱螨脲,因此,田間高齡幼蟲比例較高時,推薦使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或氯蟲苯甲酰胺進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