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莉
同事的媽媽買了一個自動炒菜機(jī),說方便又省力,要買一個送給同事,被同事一口回絕。同事義正詞嚴(yán)地說:“還是我自己做的好吃,有鍋氣。”
作家阿城喜歡吃湘菜,他認(rèn)為湘菜吃的主要就是鍋氣。他每次下館子吃湘菜必選那個最靠近廚房的位置,因為他覺得坐得離鍋灶越近,飯菜就越可口。
現(xiàn)在有許多飯店都對客人開放后廚,我先生很喜歡鉆進(jìn)去東看看、西瞅瞅,還認(rèn)真地觀察大廚們是如何炒菜的,順便偷藝。觀看了廚師們鏟勺翻飛的烹飪場面后,在家做菜時,他也學(xué)以致用,大火、熱油、爆炒,好幾次油都在鍋子里燒起來了。至于顛鍋,他常把菜顛出鍋外。
后來,這些高難度動作被我叫停,但他如今做的菜確實鍋氣十足,越來越有大廚的風(fēng)范。
鍋氣到底是什么呢,說起來似乎有點兒玄。但我想,鍋氣里必然包含著火候、技術(shù),以及人與食物的互動和愛。
(楓林晚摘自微信公眾號“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