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開封《繁塔刻經(jīng)》書法研究

2022-10-21 05:51:56謝儀
大學書法 2022年5期
關(guān)鍵詞:題刻安仁楷書

⊙ 謝儀

繁塔位于河南省開封市東南,原名興慈塔,是開封興建的第一座佛塔。因建筑在繁臺之上,得“繁塔”名。據(jù)北宋王瑾《北道勘誤志》記載,此塔于北宋開寶七年(974)開始創(chuàng)建,直到淳化元年(990),甚至到了咸平年間還有人在捐獻財物建塔。繁塔初建時九層,高約76米。在明初被攔腰截斷,現(xiàn)僅剩三層,通高約36.68米。塔身內(nèi)外鑲嵌7000余塊佛磚,一磚一佛,非常壯觀。整塔現(xiàn)存石刻199塊,其中有字碑刻187塊,是巨大的書法寶庫。由于建塔時間長,刻石多,繁塔內(nèi)刻經(jīng)及題名題刻較為全面地涵蓋了北宋初期都城開封楷書的書寫原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和翻閱相關(guān)文獻發(fā)現(xiàn),繁塔內(nèi)石刻主要是刻經(jīng)、題名題刻、布施碑、地宮碑刻與清代碑刻。目前對其研究成果多集中在釋文上,如《繁塔石墨擷英》[1]《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2]《開封繁塔石刻》[3]《開封繁塔經(jīng)藏》[4]等。以上多為匯編型資料,對《繁塔刻經(jīng)》書法藝術(shù)的專題研究涉及較少。

繁塔內(nèi)刻經(jīng)位于一層及二層南塔心室甬道壁上。題名題刻位于樓梯蹬道上方,刻捐獻者的姓名與發(fā)愿文。[5]布施碑共有七塊,位于二層正北佛洞壁上,集中記錄施財者的姓名。地宮碑刻位于南佛洞塔心室,僅有一方,記錄了造塔、寺內(nèi)情況及行施者姓名等內(nèi)容。清代《熏塔施茶碑記》與《兼修國相寺記》兩方碑刻,位于一層南佛洞外西壁。繁塔內(nèi)石刻大多刀口清晰,線條流暢,字跡可辨,可見刻工技藝高超。塔身外邊的佛磚上,還有周王府修繕時的刻字“周府吳”字樣。本文以刻經(jīng)為重點討論對象,旁涉額石上的題名題刻、布施碑等,其他暫不贅述。

一、“繁塔三經(jīng)”

開封繁塔外觀 2021年5月筆者攝

宋 趙安仁 楷書 《金剛經(jīng)》拓片(部分) 選自中州古籍出版社《開封繁塔石刻》

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以來,對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chǎn)生重大影響。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三武一宗滅佛”運動之后,給佛教帶來巨大打擊,北方佛教幾乎不存?!八纬跞凇碧岢鸾?,視其為政治統(tǒng)治教化工具。宋太宗下令“諸路州府寺院,經(jīng)顯德二年停廢者勿復置,當廢未毀者存之”。[6]宋初逐漸停止對寺院的破壞,派僧人到印度求法,雕刻經(jīng)版,佛教漸漸復興。太平興國五年(980),朝廷設(shè)立譯經(jīng)院,恢復中斷將近170年的佛經(jīng)翻譯事業(yè)。繁塔及其刻經(jīng)就是宋初佛教逐漸恢復的產(chǎn)物。

《繁塔刻經(jīng)》指趙安仁書寫的“三經(jīng)”,分別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十善業(yè)道經(jīng)要略》《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前兩塊石經(jīng)后又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以及《佛說天請問經(jīng)》。佛經(jīng)周邊有浮雕裝飾,每卷佛經(jīng)用石6塊,共計24塊刻石。書丹者趙安仁,字樂道,河南洛陽人,后周顯德五年(958)生,于天禧二年(1018)歿,太宗雍熙二年(985)進士,歷工部員外郎、太常丞等職。相傳其寫字好用舊紙。據(jù)《宋史·列傳》記載:“安仁生而穎悟,幼時執(zhí)筆能大字,十三通經(jīng)傳大旨,早以文藝稱。趙普、沈倫、李昉、石熙載咸推獎之。雍熙二年,登進士第,補梓州榷鹽院判官,以親老弗果往?!盵7]

《繁塔刻經(jīng)》的第一部分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其后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后簡稱為《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楷書,刻石長460厘米,高106厘米,其中花邊寬10厘米,位于一層南塔心室甬道東壁,由六塊石碑自南向北排列組成。[8]現(xiàn)存刻石除第四、第六塊有磨損外,其余較完整。刻石上隱約可見兩條橫線,若有若無的橫線把一塊石頭分成三部分(三欄)。每列33字,不是一列讀完再讀第二列,而是經(jīng)書寫11字便另起一行,六塊刻石上部分刻滿之后,再至第一塊刻石刻其中間部分。以此,至刻經(jīng)從右往左讀,讀完上部分,接著讀中間,最后讀下部分。這種刻經(jīng)形制,一方面為了便于讀誦,一方面便于捶拓之后裱裝為卷軸披覽?!督饎偨?jīng)》是大乘佛教的至上經(jīng)典,在我國唐朝以后,廣泛采用的是“后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本”。直至北宋初年,羅什本《金剛經(jīng)》依然是刻經(jīng)首選?!缎慕?jīng)》雖有多種譯本,但“大唐三藏沙門玄奘譯本”流行最為廣泛,僧人誦習和注解大都使用該本。由于文字簡短,將其刻在《金剛經(jīng)》之后。筆者推斷,該做法是為了保持六塊碑面完整,填補《金剛經(jīng)》刻完之后的石面空白。最后有“鄉(xiāng)貢進士趙安仁書”“匠人王能鐫”落款。曾毅公在其著作《石刻考工錄》中收集鐫刻工人一千八百人,引用碑刻目九百余條,有關(guān)于王能的記載:“王能(匠)太平興國二年(977)十月八日刻河南開封繁塔沈繼宗造《金剛經(jīng)碑》。”[9]由此可看出,使用“鐫”字,是由王能本人親自刻石。

《繁塔刻經(jīng)》的第二部分是《十善業(yè)道經(jīng)要略》其后補三藏鳩摩羅什翻譯的《佛說天請問經(jīng)》??瑫?,刻石長460厘米,高106厘米,其中花邊寬10厘米,位于一層南塔心室甬道西壁,由六塊石碑自北向南排列組成。[10]《佛學大辭典》中記載,“十善業(yè)道”(名數(shù))十善之業(yè)行,為生于善處之道,故曰十善業(yè)道。[11]經(jīng)名之后,有“唐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的字樣。裴休(791—864),河南濟源人,晚唐名相、書法家,與柳公權(quán)友善。柳公權(quán)書丹的名碑《玄秘塔碑》,為裴休撰文。裴休書法整齊端正、一絲不茍,以歐陽詢、柳公權(quán)為宗。裴休撰并書丹的《圭峰禪師碑》,由柳公權(quán)篆額,唐大中九年(855)立,碑現(xiàn)存陜西戶縣草堂寺?!妒茦I(yè)道經(jīng)要略》石面均用小楷書填補,不留空白。該經(jīng)沒有《金剛經(jīng)》影響深遠,筆者認為此處鐫刻該經(jīng),是為了宣揚“善”,應修十善,教化民眾“終明廣攝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12]。最后有發(fā)愿文和鐫刻日期“大宋太平興國二年,歲次丁丑十月,戊午朔八日,乙丑”“鄉(xiāng)貢進士趙安仁”的落款以及一些官員的署名。

《繁塔刻經(jīng)》的第三部分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簡稱《圓覺經(jīng)》)二卷,楷書,上卷長494厘米,高125厘米,其中花邊寬10厘米,位于二層南塔心室甬道西壁,由六塊石碑自北向南排列組成。采用“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本[13],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jīng)典。[14]下卷與上卷鐫刻石碑同大小、同方向排列。上卷經(jīng)刻完并沒有接著刻下卷,而是留有空白。上部分與中間部分用小楷標上數(shù)字,用來表示刻石的順序。經(jīng)后僅有發(fā)愿文與日期“大宋太平興國七年,歲次壬午五月,壬辰朔八日,己亥建”,無書丹、刻工者姓名。書法風格與前“二經(jīng)”差別不大,字形方正,一絲不茍,筆者認為同為趙安仁所書。繁塔作為北宋名塔,刻以上三方佛經(jīng),說明以上三種經(jīng)文在北宋時期佛教發(fā)展史上是有重要影響力的,寺廟僧人日常課誦的佛經(jīng)也應為此三種。

宋 楷書 佚名 繁塔墨書 作者拍攝

“繁塔三經(jīng)”結(jié)體方正,嚴謹工整,字形偏長,縱勢突出,重心靠上,下半部分拉長,稍顯峭拔。布白均勻,主筆突出,轉(zhuǎn)折處頓筆明顯,橫多右上傾斜,豎畫正直,穩(wěn)固字的重心,使其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得寓險于正之妙。整幅作品瘦硬有力,可看出是以歐陽詢、柳公權(quán)等書家為取法對象的。自有書法批評觀念始,就有“筋書”與“墨豬”的論斷,趙氏吸收了歐體重骨少肉的書法觀念??坦さ斗ǚ綀A兼?zhèn)洌跃€條轉(zhuǎn)折處方中有圓;力度與速度兼?zhèn)洌虼舜旨毞置?。好的刻工鐵筆傳神,能高度還原書丹者的筆墨技藝,與書者共同完成這刻在石頭上的歷史。平穩(wěn)的字形,加上刀法險絕,無意中給“繁塔三經(jīng)”增添了端莊肅穆之感。

二、繁塔中的題名題刻與墨書

繁塔北佛洞東西方向三層蹬道共有額石155方,除去2方斷裂與3方無字的5方額石外,有字額石共150方。字數(shù)最多的額石題名題刻全文60字,寬16厘米,高21厘米。字數(shù)最少的不過6字。捐錢建塔、鐫刻題字是僧俗信徒積德行善、發(fā)愿祈禱的一種方式。額石題名題刻之多,記錄捐錢民眾數(shù)量之廣,顯示出北宋初期開封佛教盛行,對研究佛教在北宋的傳播提供了實物證據(jù)。這些題名題刻保留了北宋初期民間書法最真實的面貌,彌足珍貴。額石刻字是為了記錄捐款者的姓名,因此書寫輕松,生動活潑。東蹬道第一方“男弟子王祚,奉為父母施”,字徑大小不過1—2厘米,字形窄長,結(jié)體疏朗,字內(nèi)空間大。線條較細,橫折處強調(diào)頓筆,豎畫上部分比下部分粗。在橫平豎直的基礎(chǔ)上,不乏靈動輕巧。雖是楷書,點畫呼應,恣肆飛動,有行書筆意,已經(jīng)達到了較高的書法藝術(shù)水平。一些字跡較為拙樸,僅能把字寫工整,由此推斷題名題刻是由多人書寫。整體書風較為瘦硬,著重表現(xiàn)轉(zhuǎn)折與捺畫,可明顯看出受到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影響。

這些題名題刻是有人統(tǒng)計捐贈者姓名后并由專人書寫與鐫刻的。這些專人來自“佛教邑會”組織?!耙貢饕餍杏邳S河流域,一般按村邑或宗族組成,在僧人參加或指導下,結(jié)集眾人,聚斂財物,從事造像、修寺、建塔、營齋、誦經(jīng)等活動。其主事者名目繁多,主要有邑主、邑長、邑維那、邑師等,參加者稱邑子、邑人。規(guī)模一般為十余人到數(shù)十人,有的達數(shù)百人甚至千人以上。”[15]修建繁塔的邑社人名、人數(shù)暫不可考,刻字少的題名題刻僅留姓名,如“女弟子賈氏施”[16]“張福張光遠施”[17]“男弟子王溫施”[18]等。一些是為去世的家人祈愿,如“男弟子李延貞,奉為先亡父母。早愿生天,見存骨肉,各保安康”[19]“莫彥進奉為亡母朱氏,施額石,愿生天界”[20]等。捐款者有官員如“汝州隨使押衙知進奏、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御史中丞、驍騎尉韓惟忠施”[21],有僧人,如“隨州大洪山奇峰寺,藏真大師常普,與小師法因,同施”[22],也有為政府服役的民戶,如“潁州船戶董再遇、男延朗,闔家同施”[23],等等。這些捐款者不止開封周圍百姓,有“亳州客胡晏、妻丁氏,男郭五、馬兒、驢兒,女妹重,闔家共施”[24],還有潁州與隨州等地捐款者可考。有兩方明確紀年的題名題刻,內(nèi)容為 :“內(nèi)品監(jiān)宣化門蔣保榮,奉為亡過父母。愿離苦生天,施此石。太平興國七年,正月五日,記之?!盵25]“劉彥為亡父劉進、母王氏,聞窣堵波,為住持滕磹石,為著力之因,特舍凈財。用崇堅?;厥?,菩提法界有情。壬午歲二月五日記之?!盵26]額石題名題刻碑別字使用較少,“船”作“舡”,“弟”作“第”或“苐”,“輿”作“與”,“與”字“橫”用“灬”代替。

宋 趙安仁 楷書 《金剛經(jīng)》后發(fā)愿文拓片 選自中州古籍出版社《開封繁塔石刻》

繁塔中還有七方布施碑,主要用來鐫刻捐款者姓名,分別為《趙文志等施舍題記》《陳洪進等施銀題記》《王守貞施財題記》《許守欽等施財題記》《裴贊等施財題名》《軒鳳等修塔題記》《王守貞造像題記碑》。七碑的字體不一,應為多人書丹。其中《陳洪進等施銀題記》位于二層正北佛洞西壁下層,寬77厘米,高43.5厘米。文中記錄陳洪進捐款數(shù)量與發(fā)愿文,有“太平興國三年”日期落款。書法水平較高,字跡娟秀,撇捺舒展,偶有一二拙樸字形,更顯生動。刀口清晰可辨,刻工轉(zhuǎn)折、捺角處用方筆,技術(shù)高超,為上乘之作?!锻跏刎懺煜耦}記碑》位于二層西北佛洞內(nèi)北壁,寬55厘米,高51厘米,碑面大面積造像,刻字僅有一列,字口較淺,字跡多不清晰。其他布施碑暫不贅述。

繁塔內(nèi)另有地宮碑刻一方,寬63厘米,高160厘米,厚16厘米??瑫?,字跡工整,字形偏長,點畫均勻,字跡拙補,文中有“講《上生經(jīng)》僧蘊光書”的落款。碑左半邊有字,右半邊空白,暫無命名。

除石刻之外,繁塔墻壁上還留存有墨書。據(jù)河南大學宋戰(zhàn)利撰《開封繁塔金代題記墨跡考》一文考證,繁塔第三層南向洞門穹頂和東墻壁上發(fā)現(xiàn)了兩處墨書題記,為金代書法名家趙秉文所書[27],點畫舒展,筆力勁健。趙秉文(1159—1232),字周臣,號閑閑老人,磁州滏陽人。善草書,與黨懷英、王庭筠、趙沨齊名,墨跡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赤壁圖卷題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趙霖昭陵六駿圖題跋》等傳世,深得米芾神韻。除此之外,筆者在繁塔一層外磚上發(fā)現(xiàn)小佛像兩側(cè)墨書,右側(cè)書寫捐者名姓,左側(cè)書寫佛名。墨跡大多不清晰,字徑大小在1—2厘米之間。這些墨書揮灑自如,有行書筆意,行筆多側(cè)鋒,起收筆時速度放慢,能看出書寫時的認真態(tài)度。但書寫者姓名不可考,可能也是邑會專人所書。

宋 趙安仁 楷書 《圓覺經(jīng)》拓片(部分) 選自中州古籍出版社《開封繁塔石刻》

北宋文字學發(fā)展已經(jīng)非常成熟,加之鐫刻佛教經(jīng)典,使用漢字較為規(guī)范,但仍有一些碑別字出現(xiàn),可看作北宋時期的用字特點。如“來”作“來”、“算”作“筭”、“掛”作“罣”、“粗”作“麤”、“虻”作“蝱”、“禮”作“禮”、“萬”作“萬”等?!斑@類字與通行的繁體字是異體字的關(guān)系或是繁體字的初文,字形來源與構(gòu)型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多是異構(gòu)字。這些沿襲古形的簡體字,廣泛出現(xiàn)在古代碑刻與文獻中,因為形簡并流傳有序被簡化字采用。”[28]

三、《繁塔刻經(jīng)》的意義

宋代佛教不如唐代興盛,但宋代刻經(jīng)在中國刻經(jīng)史(魏晉南北朝直至南宋)上有重要的地位。宋代的雕版印刷普及,對佛經(jīng)的流通起重大作用?!斗彼探?jīng)》與北京云居寺《房山石經(jīng)》前后相差不過半個世紀,除書風接近之外,石經(jīng)署名情況也相同。由于刻經(jīng)為宣揚佛法,樹立典范,字體嚴謹、工整,書法風格統(tǒng)一。遼代與北宋對峙,房山石經(jīng)鐫刻歷經(jīng)千余年,隋唐始刻,續(xù)刻于遼金、元、明,是研究隋至明書體演變的書法精品,現(xiàn)今能見到最多的遼代刻石、刻經(jīng)以其數(shù)量為最?!斑|代書法以楷書為主流,楷書是鄭重場合使用最多的書體,遼代碑刻與抄經(jīng)也是如此?!盵29]遼代楷書以歐體盛行,《繁塔刻經(jīng)》同樣不脫歐體藩籬,遼、北宋書法風格以剛勁、重轉(zhuǎn)折為典型用筆特征,依然受晚唐瘦硬書風影響,是前代書風的繼承者。《繁塔刻經(jīng)》與同時期蘇州瑞光塔、云巖寺塔等唐五代宋初寫經(jīng)墨跡相比,雖無墨跡點畫精細,但以石頭為書寫載體鐫刻,線條更加爽利,金石意味十足。這些利于長久流傳的碑版,也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書法遺存。北宋前期一些書家墨跡不存或是只留下片紙只字,趙安仁的書法流傳千余年,無疑與作為書寫材料的石頭易保存是分不開的。

清人葉昌熾在《語石》中評價宋代書法:“宋初承五季之后,書學彫弊極矣?!盵30]歐陽修也針對時弊發(fā)出感嘆:“自唐末兵戈之亂,儒學文章掃地而盡,圣宋百余年間,雄文碩學之士相繼不絕,文章之盛,追逐三代之隆。獨字書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蹤唐室,余每以為恨?!盵31]可通過繁塔內(nèi)刻經(jīng)看出五代末至宋初書壇不脫前人藩籬的跡象。我們追尋宋代中晚期浪漫瀟灑的書法時,宋初書法是不能繞過的一個關(guān)鍵轉(zhuǎn)折點。繁塔內(nèi)刻經(jīng)及其他題名題刻,代表了北宋民間書法風貌。窺探宋初開封《繁塔刻經(jīng)》書法,同樣能為書法史研究帶來啟示。

猜你喜歡
題刻安仁楷書
漆涂層對題刻類石質(zhì)文物的影響研究
石材(2022年4期)2022-06-15 08:55:38
賡續(xù)紅色血脈,再創(chuàng)安仁輝煌
王江薈國畫系列作品《安仁古八景》
楷書的筆勢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4
楷書
平果縣陽明洞摩崖題刻遷移保護
陜西神木清涼寺石窟金代漢文題刻校錄與研究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8:16
白鶴梁題刻收錄、整理、考古、研究綜覽
硬筆楷書3500字
硬筆楷書3500字
景德镇市| 丰台区| 乌兰县| 西充县| 甘肃省| 天镇县| 紫阳县| 余庆县| 仁化县| 永定县| 南开区| 北海市| 克东县| 长寿区| 定州市| 阿城市| 达州市| 娱乐| 常州市| 洪泽县| 佳木斯市| 阳信县| 五指山市| 红原县| 阳江市| 东源县| 武乡县| 保山市| 安远县| 河东区| 察隅县| 禹州市| 秦安县| 丰城市| 道孚县| 锡林郭勒盟| 文水县| 穆棱市| 虹口区| 建昌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