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曉 唐宇華 陳希茜
楚文化璀璨而獨特,楚藝術奇詭而爛漫,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未發(fā)現(xiàn)、也未能確切無疑地得出較為完整而又翔實的楚建筑圖像。章華臺是楚國最著名、最壯麗的建筑群之一[1-2],筆者近年在對其的研究過程中,突然發(fā)現(xiàn)了楚章華臺的奇異特質,對進一步認識楚建筑、對荊楚當代建筑創(chuàng)作都具有重要意義。關于楚章華臺的研究成果頗豐,但針對建筑形態(tài)的僅有楊鴻勛先生的一文[3]及陳希茜的學位論文一篇[4]。本文以章華臺考古發(fā)掘資料及相關研究文獻為基本依據(jù),根據(jù)楚國建筑材料與技術、楚國氣候、楚審美觀,結合建筑結構與功能等方面原理,分析章華臺相關建筑特殊的柱洞分布原因,揭示其奇異建筑形式特征,最后討論楚建筑的奇異特質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楚章華宮是楚王的一處重要行宮,約建成于公元前535年,章華臺是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處建筑群。漢代以后,以章華臺代稱章華宮,章華臺逐漸被稱為放鷹臺。章華臺是章華宮中規(guī)模最大、層臺最高的主體建筑(群)[2]。龍灣遺址群位于湖北省潛江市龍灣鎮(zhèn),其中主要為楚章華宮遺址,章華臺遺址是其中一處建筑群遺址。
根據(jù)考古發(fā)掘報告:章華臺(放鷹臺)遺址位于龍灣遺址群東部,東西長約350m、南北寬約120m,上有四處夯土臺基,其中Ⅰ號臺基最高,位于章華臺遺址東南部,東為湖面,北有古河道,西為人工大水坑遺址(疑為與河道相連的碼頭遺址);Ⅰ號臺宮殿基址的臺基東部原為三層臺建筑(系宮殿“主體建筑”,即“主樓”,坐北朝南);西部為二層臺建筑,臺南似為院落式建筑;臺北、臺東為亭廊環(huán)繞的園林式建筑[4]。章華臺的所有建筑均以第一層夯土臺為基礎(考古報告稱為一層臺,為便于理解,本文稱為“總基礎臺”),該臺東部為“主樓”下部的“L形”夯土臺(考古報告稱為三層臺,為便于理解,本文稱為“L形夯土臺”)(圖1),該臺坐北朝南,東壁邊長24.65m,南壁邊長25m,北壁邊長12.8m,西壁邊長12.9m,臺南壁為正東西向,臺東壁為南北向略偏東;緊鄰“L形夯土臺”西側為主樓一處附屬房屋下部的一個小型夯土臺(考古報告稱為二層臺,本文稱為“附屬房基礎臺”)[5];結合兩次發(fā)掘結果分析,一層臺原高3~4m,二、三層臺原高分別高出一層臺1~2m、3.5m[2]。
圖1 章華臺基本平面布局圖
上述考古發(fā)掘報告已確認了“主樓”及其西側配房的位置,也確認了其東側、北側為亭廊為主的園林式建筑,根據(jù)上述考古發(fā)掘的柱穴及其他內(nèi)容[2-3],可以進一步明確章華臺的基本平面布局的如下特征:①南院。由于“主樓”南側“似為廣場式建筑”的東部邊緣為夯土墻柱礎遺址(圖1-a處),西配房以南、與東部夯土墻對應位置存有4~5個柱穴(其中1個因位置與其他柱坑對位關系較弱,應為后代建筑遺留)(圖1-b處),應為南院西部邊緣夯土墻柱礎遺址,結合中國古代建筑基本特征,“主樓”南側肯定是一個“較大的院落”(可稱為南院),而非考古發(fā)掘報告中所述的“廣場”(或為該文作者所理解的較大院落中的較大場地),院東、南、西三面為墻,南墻設院門;并可推論“主樓”南面近處不規(guī)則布局的數(shù)個柱穴,是章華臺毀棄以后某代建筑的遺存,與章華臺無關。②南院外廊。位于南院的東、南、西外墻之外,其中,東部外廊(可稱為“東外廊”)由南至北,接于北院1的外廊(圖1-c處),東廊南部為四排柱的寬闊敞廊或兩條平行的較窄敞廊,北部為兩排柱的折線敞廊。南院“西外廊”僅存北部7個洞穴,其中有3處具有形狀、大小、位置的一致性(圖1-d處),是西外廊的遺存,但難以由此判斷其寬度。③西廊。位于西配房西側的東西向橫墻的南北兩處(北部的可稱為西外廊1,南部的可稱為西外廊2),西外廊1、西外廊2處分別存有多處柱穴,但具有形狀、大小、位置的一致性的柱穴各僅有2處(圖1-e處),難以判斷其柱洞分布規(guī)律。④北院落。位于主樓以北,為走廊交錯的兩處院落( 從東到西,分別可稱為“北院落1”“北院落2”),院周皆為敞廊,兩院敞廊相套,其中“北院落1”最北部的柱洞比周邊走廊的柱洞直徑明顯較大,應為一處房屋的遺存(圖1-f處)(可稱為“北院落1房屋”)。
楊鴻勛[3]認為該樓的平面為“L”形,陳希茜[4]認為該樓的平面為“一”形。筆者認為,陳希茜的結論綜合了使用功能、楚國氣候、楚審美觀,并參考了楊鴻勛先生的研究,對章華臺基本形式特征的研究更接近于原狀。鑒于主題,本文只是汲取陳希茜研究結論中與本文相關的基本特征[6],融入到研究結論的整體建筑背景之中:章華臺主樓立于高臺之上,為三層木結構四坡頂建筑,一層周設回廊,二層東西向逐層內(nèi)退,直線梁柱。
本文參考章華臺建設年代建筑基本特征,根據(jù)上述考古發(fā)掘報告中的相關信息[2-3],研究并確認其中屬于章華臺遺存的柱礎遺址,并由其形狀、位置關系揭示其建筑相關特征。
(1)南院外廊
南院外廊遺存的柱穴,以東外廊最為完整,西外廊僅北部存有數(shù)個柱穴,南外廊柱穴全部消失。東廊發(fā)掘出相關廊道柱穴遺址171個,都為方柱坑、圓柱洞。廊道北段(位于中段以北的部分)的柱基遺址由2排柱洞組成,廊道南段(位于中段以南的部分)的柱基遺址由4排柱洞組成。東廊的大多數(shù)柱坑、柱洞都缺乏軸線對位關系,極少數(shù)柱洞甚至與周圍柱洞存在較大的軸線位置偏差。南院其余外廊雖然現(xiàn)存柱洞極少或沒有,但形式與分布特征應與東外廊相同。
(2)北院落外廊
已發(fā)掘的北院落1的基坑為其東側及北側東段的走廊柱基坑,皆為平面尺寸較為接近的方柱坑、圓柱洞,但大多柱洞都不存在軸線對位關系。已發(fā)掘的北院落2的基坑為其東側、南側、北側東段、西側南段的走廊內(nèi)的柱基坑,基坑類型較多,分布較為復雜,其中,東側、南側走廊沿庭院一側的基坑中大多數(shù)柱坑的平面為長方形(柱洞皆已毀),且平面尺寸、間距大致相同,長邊與庭院相鄰邊界平行,大多位于同一軸線或接近處,應為該處走廊的原建柱坑(其余柱穴較少,且分布無明顯規(guī)律,應為后代建筑遺存),但部分柱坑間距明顯不一樣,部分柱坑缺乏軸線對位關系;其余部位的柱穴大多的尺寸、位置缺乏明顯規(guī)律,應為后來不同時代建筑的遺存(圖1)。
(3)西廊
雖然西廊柱穴的遺存的極少,由于西廊在章華臺建筑群中所占比例極小,其形式與分布特征應于南院外廊、北院落外廊協(xié)調,與后者相似或相同。
(4)與上述柱洞吻合的廊亭梁柱特征
上述建筑為廊亭建筑,其柱洞大多缺乏軸線對位關系,有的偏離平均軸線距離較大,最甚者1.1m(根據(jù)上述考古發(fā)掘報告提供柱洞尺寸估測),這只能說明此類建筑大木構件采用的是未做取直加工的木材:①柱子采用的是具有自然彎曲度的木材,而且選材時并不強求樹干較直,甚至特意采用少數(shù)彎曲度較大的樹干;②梁采用較直的圓木,未做表面刨平,與柱子協(xié)調,柱子上端對齊,與梁相接,底部按自然狀態(tài)確定柱坑位置,所以柱坑缺乏軸線對位關系;③廊亭的枋、檁也采用較直的圓木,未做表面刨平,與梁柱協(xié)調,椽子應為刨平的,與檁的局部空隙采用薄木板墊充。
(5)房屋建筑主要構件曲直分析
章華臺遺址已發(fā)掘的房屋遺址為“主樓”、西配房和“北院落1房屋”。“主樓”夯土臺內(nèi)的柱洞是為加強夯土臺結構強度的,外觀看不見,夯土臺外壁的壁柱為“凸”形,屬于直加工木件,那么主樓主體建筑主要構件大概率也應為直加工的。根據(jù)西漢初期賈誼《新書·退讓》的記載,章華臺“三休乃至其上”,“主樓”為臺上三層木結構建筑,以當時鐵制施工工具普及70年左右的施工水平,不可能建設具有彎曲柱的三層木樓,所以本文贊同楊鴻勛先生的研究結論[3],主樓梁柱為取直的,那么主樓主體建筑主要構件應為直加工的。西配房面積很小,為夯土墻承重,所以墻體是直的。“北院落1房屋”只存有4個柱洞,南北對齊,東西略有錯位,難以判斷建筑的外墻類型。
為什么章華臺的主樓采用直加工木構件,而廊亭建筑主要采用未做直加工的較原樸木構件呢?顯然不是因為鐵制工具不足。在中國,公元前600年前后出現(xiàn)了鐵制工具,公元前4世紀中葉之后的戰(zhàn)國初期,鐵器才基本普及[7-8],至此“木構建筑施工質量和結構技術大為提高”[9]。由此可見,公元前約535年建成章華臺的時候,鐵制工具雖然尚未在全社會普及,但已出現(xiàn)70年左右,作為大國離宮重要建筑的章華臺,鐵制工具的數(shù)量需求肯定會被充分滿足,木構件的直加工能力充分。那么,能夠但為什么不做直的呢?在鐵制工具出現(xiàn)70年左右、且尚未普及的當時,由精確加工的木構件構成的建筑,猶如早期的現(xiàn)代建筑,在當時應該被認為是最先進、最“現(xiàn)代”的[10]。筆者認為有如下原因。
(1)源于楚人的審美精神
這是最重要的。楚藝術往往體現(xiàn)出一種自由精神,“源于楚人所特有的不礙于物、不滯于心,無拘束、無掛礙的‘流觀’審美觀,體現(xiàn)著一種富于想象,充滿生命激情”[11];楚建筑較為突出的美學特征是“線型、和諧、因借、空靈、朦朧、超拔、絕艷、怪異、恢閔、運動”[12]。所以,作為楚國離宮重要建筑的章華臺,其中包括顯著的“怪異”、“無拘”的特質毫不奇怪,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特質反倒是很奇怪了。
(2)源于原樸建筑形式
鐵制工具出現(xiàn)以前,中國主流建筑形式仍然較為質樸、原始,接近于章華臺廊柱建筑形式,但章華臺廊柱更加強調了自然、自由,刻意使用了更多的彎曲柱子,由此甚至還可以推論,廊柱的屋面材料可能也不同于“主樓”的瓦,而是采用了茅草或荷葉、香芷等植物,正如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所述,“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自然而浪漫。
綜上所述,本文揭示了章華臺的如下特質:①廊亭建筑中大量應用了自然彎曲的柱子乃至自然彎曲的大木構件;②主樓與西配房以平直構件為主,形式特征較為理性,廊亭則較為自然、“怪異”“無拘”甚至浪漫,兩類建筑并列,也是一種“無拘”的表現(xiàn)。章華臺是楚國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上述特質絕不會只限于章華臺,至少可以推演到章華臺之后部分的楚離宮、楚休閑式建筑之中。本文揭示的上述內(nèi)容,具有以下現(xiàn)實意義。
(1)學術意義
不僅可以加深對楚建筑的認識,而且在“中國目前可見的最早木構建筑實例為唐代,建筑考古學對深入探索悠久的中國古代建筑體系十分重要”的背景下[13],可以彌補中國古代建筑體系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
(2)實踐意義之一
可以作為楚建筑展示與仿楚建筑設計的依據(jù)之一。由于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楚建筑任何明確的形象資料,所以目前任何關于楚建筑的圖像(如章華臺復原圖、電視劇中的楚建筑)、仿楚建筑(如東湖楚城),都與原楚建筑形象具有一定差距。那么,在重視傳統(tǒng)文化宣傳、與楚國相關影視作品時有出現(xiàn)(如“羋月傳”)、楚文化旅游區(qū)項目興起(如荊州紀南文旅區(qū)、云夢楚王城),對于有關楚建筑的影像(如電影、電視劇、電子游戲等)、圖片及模型(如展覽)中,對于仿楚建筑設計,可以作為依據(jù)之一。
(3)實踐意義之二
可以作為現(xiàn)代荊楚乃至中國建筑創(chuàng)作的依據(jù)。在現(xiàn)代荊楚建筑創(chuàng)作中,往往困惑于缺乏楚建筑具體形象的參考,本文所揭示的某些楚建筑的上述木構件的特質,應可以融入到現(xiàn)代建筑之中,如局部彎曲的柱子或梁柱。本文所揭示的某些楚建筑“怪異”“無拘”的特質,與解構或后解構主義建筑特質比較接近,如果以“怪異”“無拘”作為主要意象進行建筑創(chuàng)作并產(chǎn)生優(yōu)秀作品,應會促進新荊楚建筑風格的發(fā)展,或許也會成為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當代發(fā)展與世界解構或后解構主義的對話,促進中國當代建筑文化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