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東漢《道行般若經(jīng)》看金幣上的佛像

2022-11-04 03:46:46馬宗潔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北京100006
收藏與投資 2022年10期
關(guān)鍵詞:福報(bào)金幣佛像

馬宗潔(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北京 100006)

早在2世紀(jì),金幣上的佛像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以迦膩色迦(有譯作伽膩色迦、迦膩色伽等)一世金幣上的佛像為代表。“1993年在離開PUL-I-KHUMRI北面四十公里的拉巴塔(RABATAK)地方發(fā)現(xiàn)一方石刻,英國古文字學(xué)家威廉姆士(Nicholas Sims Williams)教授對石刻上的銘文進(jìn)行釋讀,發(fā)現(xiàn)伽膩色迦一世在即位的第一年便命令建造一座廟宇,用以供養(yǎng)諸神祗并安置他祖先的神位……拉巴塔石刻經(jīng)過威廉姆士教授和大英博物館克力勃(Joe Cribb)博士的研究于1996年發(fā)表,文中確立了貴霜諸王的譜系,而所謂“伽膩色迦紀(jì)年”的元年大約在公元120年前后……在伽膩色迦一世所造錢幣中,背面有佛陀和彌勒佛形象的是貴霜錢幣中罕見的品種,由于這是伽膩色迦一世晚年皈依佛教后的鑄錢,而且打造時(shí)間只有一年,所以罕有存世者。錢背有佛陀形象的伽膩色迦一世造幣有金幣和銅幣兩種,金幣有斯他特、1/4斯他特兩種單位……金幣錢面為正統(tǒng)王立像……錢背為正面佛立像,佛穿僧袍,袍外似有袈裟,佛右手作‘無畏印’,掌中有法輪符號;佛全身有光圈,頭部光圈有時(shí)是一圈,有時(shí)是雙圈……右邊有巴克特立亞文‘Bo△△o’即‘佛陀’……目前存世的這種錢幣斯他特金幣只有三枚(大英博物館、平山郁夫藏泉和英國倫敦一位私人藏家),先前波士頓美術(shù)館還收藏有一枚,后失竊被熔毀。1/4斯他特金幣也只有三枚,一枚藏于法國圖書館錢幣部……”①

金幣上的佛像是否符合佛教教義呢?這個(gè)問題可以從東漢月支高僧支婁迦讖(略稱支讖)翻譯的《道行般若經(jīng)》(又名《般若道行品經(jīng)》)中探尋答案?!兜佬邪闳艚?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佛身金色、金的福報(bào)寓意等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為金幣上的佛像提供了教義依據(jù)。

一、《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

《道行般若經(jīng)》卷十:

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倫菩薩言:“……譬如佛般泥洹后,有人作佛形像,人見佛形像無不跪拜、供養(yǎng)者,其像端正姝好如佛無有異,人見莫不稱嘆,莫不持華、香、繒彩供養(yǎng)者,賢者呼‘佛’,神在像中耶?”

薩陀波倫菩薩報(bào)言:“不在中。所以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不用一事成佛像,亦不用二事成,有金,有黠人,若有見佛時(shí)人佛般泥洹后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間人供養(yǎng)得其福。”②

上文闡明“金”為造佛像的必要條件之一(可謂“成佛像有金說”),佛涅槃后因念佛而造模擬佛身相的佛像,希望世間人因供養(yǎng)佛像而獲得福報(bào)。

梁代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卷二:“《般若道行品經(jīng)》十卷(或云《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虬司恚夂投晔掳巳粘?。)……月支國沙門支讖所譯出”③,《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支讖本月支國人也……漢桓帝末,游于洛陽。以靈帝光和、中平之間,傳譯胡文,出《般若道行品》《首楞嚴(yán)》《般舟三昧》等……凡此諸經(jīng),皆審得本旨,了不加飾,可謂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④。

從上文可知,《道行般若經(jīng)》于東漢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在洛陽譯出,支讖“善宣法要”,其所翻譯的《道行般若經(jīng)》的用字習(xí)慣與時(shí)代相近的漢文典籍應(yīng)相差不遠(yuǎn)。東漢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可以作為參考。

《說文解字》之《前言》云:“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區(qū)東)人。由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入為太尉南閣祭酒……許慎作說文解字,創(chuàng)稿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至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九月病中,始遣其子沖進(jìn)上?!雹菰S慎是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區(qū)東)人,《說文解字》成書的時(shí)間在公元121年,比《道行般若經(jīng)》的譯出時(shí)間早58年。

從《說文解字》十四(上):“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銀,白金也……鐐,白金也……鋈,白金也……鉛,青金也……銅,赤金也……鐵,黑金也……”⑥來看,“金”既可以指黃金,也可以指銀、銅等其他多種金屬?!般~”是“赤金”,位列于“銀”之后,“黃金”位列于“銀”之前。

可見在《道行般若經(jīng)》譯出之前,東漢時(shí)期的“金”字具有多義性,因此,在分析《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含義之前,有必要對《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進(jìn)行辨析。

對《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進(jìn)行辨析,可以從四個(gè)方面著手。

其一,《道行般若經(jīng)》中“金”的位序 。

《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

隨次轉(zhuǎn)下施座,中有黃金座、白銀座、琉璃座、水精座……女便自取金、銀、雜寶、珍琦好物……⑦

從文意來看,“金”是財(cái)富的象征物,價(jià)值高于“銀”。文中“金”“銀”的位序與“黃金”“白銀”位序相同,說明上文中的“金”是黃金的簡稱?!兜佬邪闳艚?jīng)》中的“金”“銀”位序,與《說文解字》中的黃金、白銀位序相同,說明《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為黃金。

其二,《道行般若經(jīng)》中“金”的特點(diǎn) 。

從《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的“是時(shí)長者女語薩陀波倫菩薩:‘如善男子所言,天上、天下無有比。汝莫自困苦乃爾,我自與汝金、銀、珍寶、琦物。’……是時(shí)長者女語薩陀波倫菩薩言:‘共歸至我父母所,索金、銀、珍寶、琦物并報(bào)父母去?!阕匀〗?、銀、雜寶、珍琦好物”⑧和《道行般若經(jīng)》卷十的“譬如幻師化作一人端正姝好,譬如遮迦越羅無有異,所語眾人聞之無不歡欣,人有從索金、銀、珍寶者皆悉與之,有所愛重被服,人索者悉與之。王在眾人中坐起、行步皆安詳,人有見者莫不恭敬作禮者”⑨來看,“金”排在“銀”“珍寶”“琦物”“雜寶”“珍琦好物”之前,是財(cái)富的首要象征物。

《道行般若經(jīng)》卷八:

譬如地出金、銀,少所處出耳。⑩

文中的“金”產(chǎn)自地下且礦產(chǎn)地少。

《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礦產(chǎn)地少,稀有而貴重,是財(cái)富的首要象征物,其特點(diǎn)與黃金相同,說明《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為黃金。

其三,《道行般若經(jīng)》中“金”的用途

《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

薩陀波倫菩薩入城門里,遙見高臺雕文刻鏤,金、銀涂錯(cuò),五色玄黃,光耀炳然……?

文中的“金、銀涂錯(cuò)”“光耀炳然”反映的是黃金的用途和視覺效果,是黃金通常的使用方式,說明《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為黃金。

其四,《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紫磨金”與“紫磨黃金”并現(xiàn)于同卷經(jīng)文

《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

薩陀波倫菩薩叉手仰向視化佛身有金色……

其人報(bào)薩陀波倫菩薩言:“賢者不知耶?是中有菩薩名曇無竭,諸人中最高尊,無不供養(yǎng)作禮者。是菩薩用《般若波羅蜜》故作是臺,其中有七寶之函,以紫磨黃金為素,書《般若波羅蜜》在其中……”

薩陀波倫菩薩白曇無竭菩薩言:“我本索《般若波羅蜜》時(shí),于空閑山中大啼哭,于上虛空中有化佛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

上文中的“身有金色”與“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同義,說明文中“金”是“紫磨金”的略稱?!白夏ソ稹迸c“紫磨黃金”并現(xiàn)于同一卷經(jīng)文,從文意來看,兩者應(yīng)是同義,“紫磨金”應(yīng)是“紫磨黃金”的略稱,“金”是黃金的略稱,上文中的“金”字義為黃金。

從《道行般若經(jīng)》中“金”的位序、特點(diǎn)、用途、“紫磨金”與“紫磨黃金”并現(xiàn)于同卷經(jīng)文,以及《道行般若經(jīng)》中多處出現(xiàn)的“金”字均未見黃金以外的其他歧義來看,《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為黃金。

《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有材質(zhì)、財(cái)富象征物、顏色參照物三種用法,《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含義可以作三種解讀。

(一)所造佛像須有金色

《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薩陀波倫菩薩叉手仰向視化佛身有金色……于上虛空中有化佛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佛從袈裟中出金色臂”來看,“金”在《道行般若經(jīng)》中有顏色參照物的用法,《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含義可以解讀為“所造佛像須有金色”,即金色是佛像必備的視覺效果。雖然《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字義為黃金,經(jīng)文中呈金色的物質(zhì)僅有黃金,未提及銅等似“金”色的物質(zhì),但此解讀從廣義而言也可為銅等似金物用于佛像鑄造提供理論依據(jù)。

(二)佛像的材質(zhì)中須有黃金

從《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的“金、銀涂錯(cuò)”“持金鏤(縷)織成雜衣”和《道行般若經(jīng)》卷十的“是時(shí)釋提桓因即化地悉使作琉璃,其上有金沙”來看,“金”在《道行般若經(jīng)》中有材質(zhì)的用法,《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含義可以解讀為“佛像的材質(zhì)中須有黃金”,即黃金是佛像的必備材質(zhì)。

(三)造佛像須有財(cái)富

《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金、銀、珍寶、琦物”都是財(cái)富的象征物,且多次出現(xiàn),可見“金”在《道行般若經(jīng)》中有財(cái)富象征物的用法,《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含義可以解讀為“造佛像須有財(cái)富”。

綜上所述,《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含義可作“所造佛像須有金色”“佛像的材質(zhì)中須有黃金”“造佛像須有財(cái)富”三種解讀。

金幣是財(cái)富的象征物,金幣上的佛像呈金色,造像材質(zhì)中有黃金,符合《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的三種解讀,《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在一定程度上為金幣上的佛像提供了教義依據(jù)。

二、《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佛身金色

《道行般若經(jīng)》中有過去曇無竭阿祝竭羅佛入滅后的化佛金色身和釋迦牟尼佛金色臂的教義內(nèi)容。

(一)過去曇無竭阿祝竭羅佛入滅后的化佛金色身

《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

乃往久遠(yuǎn)世有菩薩名薩陀波倫……是時(shí)世有佛名曇無竭阿祝竭羅,佛般泥洹以來甚久……薩陀波倫菩薩作是啼哭時(shí),上方虛空中化作佛在空中立……薩陀波倫菩薩叉手仰向視化佛身有金色,身放十億光炎,身有三十二相,見已大歡欣,叉手白化佛言:“愿佛為我說經(jīng)法,我從佛聞經(jīng)。聞經(jīng)已,諸佛所有經(jīng)法,我皆欲悉得之?!?/p>

是時(shí)化佛語薩陀波倫菩薩:“……從是東行,索《般若波羅蜜》,去是間二萬里,國名揵陀越……其國中有菩薩名曇無竭,在眾菩薩中最高尊……汝從是去到揵陀越國曇無竭菩薩所,自當(dāng)為汝說《般若波羅蜜》,當(dāng)為汝作師教汝?!?/p>

薩陀波倫菩薩白曇無竭菩薩言:“我本索《般若波羅蜜》時(shí),于空閑山中大啼哭,于上虛空中有化佛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

上文記載久遠(yuǎn)過去的曇無竭阿祝竭羅佛涅槃后,薩陀波倫菩薩在無佛之世看見上方虛空中有金色身的立佛化現(xiàn),鼓勵其東行求取《般若波羅蜜》經(jīng)法,可謂無佛之世的化佛立相金身。

釋迦牟尼佛入滅后,有人看見或夢見釋迦牟尼佛金身的故事為數(shù)不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漢明帝夜夢金人說。

梁代慧皎《高僧傳》卷一:

漢永平中,明皇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奉答:“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

漢明帝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后夢佛金身而遣使西行求法的傳說與《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薩陀波倫菩薩在曇無竭阿祝竭羅佛涅槃后看見化佛金身、東行求法的故事有相似之處。漢明帝夢見的是無佛之世的化佛金身,與《道行般若經(jīng)》中記載的薩陀波倫菩薩所見化佛金身的性質(zhì)相同。

(二)釋迦牟尼佛金色臂(金色身的局部)

《道行般若經(jīng)》卷十:

佛從袈裟中出金色臂,舉右手著阿難頭上,摩阿難頭。?

上文記載釋迦牟尼佛從袈裟中伸出金色臂,可謂釋迦佛金色右臂說,這雖是對釋迦牟尼佛局部身色的描述,但揭示釋迦牟尼佛整體身色為金。

從《道行般若經(jīng)》來看,釋迦牟尼佛、化佛均有金色身相。迦膩色迦一世金幣上的佛像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后興造,是無佛之世的佛立像金身,表現(xiàn)出釋迦牟尼佛的金色身,契合《道行般若經(jīng)》揭示的釋迦牟尼佛金色身,及佛涅槃后因念佛而造模擬佛身相的佛像的教義內(nèi)容。

三、《道行般若經(jīng)》中“金”的福報(bào)寓意

《道行般若經(jīng)》卷八:

佛語須菩提:“菩薩學(xué)如是……譬如地出金、銀,少所處出耳。如是,須菩提,少所人隨《般若波羅蜜》法教學(xué)。譬若,須菩提,少所人索遮迦越羅處,索小國王多。如是,須菩提,少所人隨《般若波羅蜜》法教學(xué),從是中多索阿羅漢、辟支佛者,有初發(fā)意菩薩,少有隨《般若波羅蜜》教者,既有學(xué)《般若波羅蜜》,少有得阿惟越致者。菩薩當(dāng)作是念:‘我當(dāng)力學(xué)慕及阿惟越致。’”?

上文以金礦產(chǎn)地少來比喻學(xué)《般若波羅蜜》的人少,稱追求成為小國王的人多,而追求成為遮迦越羅(轉(zhuǎn)輪王)的人少;追求成為阿羅漢(聲聞乘最高果位)、辟支佛(緣覺乘最高果位)的人多,而追求得成阿惟越致(不退轉(zhuǎn)地,菩薩果位,證得此果位者未來必定成佛)的人少,鼓勵菩薩以阿惟越致為目標(biāo)。從文意來看,黃金稀少貴重,有王權(quán)、成佛的象征意義。

《道行般若經(jīng)》卷十:

曇無竭菩薩報(bào)言:“……譬如幻師化作一人端正姝好譬如遮迦越羅無有異,所語眾人聞之無不歡欣;人有從索金、銀、珍寶者皆悉與之……王在眾人中坐起、行步皆安詳,人有見者莫不恭敬作禮者……佛在眾人中央端正姝好,坐起、行步安隱。佛眾惡已盡,但有諸德。佛皆使人得安隱,佛亦自行佛事。佛本自空無所著如幻人所作。”?

上文稱人們向如遮迦越羅(轉(zhuǎn)輪王)一般端正的幻師所化之人索取金、銀、珍寶,化人都給予、滿足人們的需求。佛、轉(zhuǎn)輪王都是人中最尊貴者、端正、能使人得安隱,性質(zhì)都空如幻化。從文意來看,世間法中最富有、尊貴者是轉(zhuǎn)輪王,出世間法中最富有、尊貴者是佛,金有財(cái)富、尊貴、王權(quán)、佛的象征意義。

綜上兩文可知:黃金稀少而貴重,有財(cái)富、尊貴、王權(quán)、成佛的象征意義。

《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

是時(shí)化佛語薩陀波倫菩薩:“……揵陀越國中諸菩薩常共恭敬曇無竭,為于國中央施高座,隨次轉(zhuǎn)下施座,中有黃金座、白銀座、琉璃座、水精座……”

是時(shí)長者女問薩陀波倫菩薩言:“設(shè)供養(yǎng)于師者,能得何等福?師名為誰?在何方止?”

薩陀波倫菩薩報(bào)女言:“師在東方,師名曇無竭,當(dāng)為我說《般若波羅蜜》。我聞?wù)弋?dāng)行守之,當(dāng)用疾得佛……”

是時(shí)長者女語薩陀波倫菩薩:“……我自與汝金、銀、珍寶、琦物。我自與五百婇女相隨行,我亦欲自供養(yǎng)曇無竭菩薩,復(fù)欲聞經(jīng)?!?

上文記載揵陀越國中菩薩們恭敬曇無竭菩薩,為其施設(shè)的高座中排在首位的是黃金座,可見黃金有尊貴的象征意義。長者女向薩陀波倫菩薩詢問供養(yǎng)老師的福報(bào),聽聞供養(yǎng)曇無竭菩薩并聞法,未來可成佛后,表示愿提供金、銀、珍寶、琦物,和薩陀波倫菩薩一起供養(yǎng)曇無竭菩薩??梢姺鸾探塘x認(rèn)為金是首要供養(yǎng)物,金是首要供養(yǎng)物,有福報(bào)(包括財(cái)富、尊貴、權(quán)力等世間福報(bào),以及成佛等出世間福報(bào))的象征意義。

從《道行般若經(jīng)》卷十的“所以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不用一事成佛像,亦不用二事成,有金,有黠人,若有見佛時(shí)人佛般泥洹后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間人供養(yǎng)得其?!眮砜矗鸾探塘x認(rèn)為金是造佛像的必要條件,供養(yǎng)佛像可獲得福報(bào)?!兜佬邪闳艚?jīng)》中的金是首要供養(yǎng)物,有福報(bào)的象征意義,可以傳達(dá)《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以及供養(yǎng)佛像得福報(bào)的觀念。

《道行般若經(jīng)》揭示金有福報(bào)的寓意,金幣上的佛像符合《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能傳達(dá)供養(yǎng)佛像得福報(bào)的教義理念。波士頓美術(shù)博物館藏迦膩色迦一世金幣的一面是國王像,另一面是佛像,生動地表現(xiàn)世間福報(bào)最大者(王)和出世間福報(bào)最大者(佛)的一體(金)兩面(王和佛)。

四、結(jié)論

東漢月支高僧支婁迦讖翻譯的《道行般若經(jīng)》闡明金為造佛像的必要條件,佛涅槃后因念佛而造模擬佛身相的佛像,供養(yǎng)佛像可得福報(bào),釋迦牟尼佛和化佛均有金色身,金有福報(bào)的寓意等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為金幣上的佛像提供了教義依據(jù)。金幣上的佛像符合《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佛身金色、金有福報(bào)的寓意等教義內(nèi)容,形象地傳達(dá)供養(yǎng)佛像得福報(bào)的宗教理念。2世紀(jì)迦膩色迦一世金幣雙面的國王像和佛像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世間福報(bào)最大者(王)和出世間福報(bào)最大者(佛)的一體(金)兩面(王和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東漢《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成佛像有金說”等相關(guān)教義內(nèi)容進(jìn)行經(jīng)像互證,反映佛像金身的教義理論與實(shí)踐在2世紀(jì)均已出現(xiàn)并應(yīng)用于錢幣領(lǐng)域,對于佛造像、錢幣等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杜維善:《貴霜帝國之錢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9,70-72頁。

②(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6頁。

③(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錬子點(diǎn)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6-27頁。

④(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錬子點(diǎn)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511頁。

⑤(漢)許慎撰:《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頁。

⑥(漢)許慎撰:《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293頁。

⑦(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2頁。

⑧(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2頁。

⑨(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7頁。

⑩(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65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3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1, 473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0-473頁。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1-3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8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65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6-477頁。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71-472頁。

猜你喜歡
福報(bào)金幣佛像
嘩啦啦,下金幣啦
知福與知禍
讀者(2021年23期)2021-11-15 13:09:45
水中的金幣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0
“有損福報(bào)”能否嚇退違法行為?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誰偷了我的金幣
佛像面前的 菩薩
劉紅衛(wèi)
書畫世界(2017年3期)2017-04-15 07:29:16
找金幣
讀者(2017年8期)2017-03-29 19:06:34
尼瑪澤仁佛像畫欣賞
谢通门县| 青州市| 滕州市| 虎林市| 铜山县| 阿拉善左旗| 宜兴市| 罗田县| 房产| 介休市| 白河县| 响水县| 南投县| 永顺县| 江都市| 双峰县| 长阳| 凌海市| 胶州市| 修武县| 韶山市| 织金县| 呼图壁县| 靖宇县| 余姚市| 鄂托克旗| 新巴尔虎左旗| 吉林市| 双城市| 通辽市| 连南| 滁州市| 疏勒县| 邵阳市| 和林格尔县| 保山市| 桦川县| 陇西县| 内丘县| 简阳市|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