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靖 牛金鳳 胡俊杰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xué)院農(nóng)學(xué)院 吉林·吉林 132101)
本試驗以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xué)院自留分蘗洋蔥種子所育實生苗為試驗材料,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每個處理重復(fù)三次,設(shè)置赤霉素濃度分別為50mg/L、100mg/L、150mg/L,清水作對照(CK)。催芽后播種,待出苗后噴施赤霉素,共噴施3次,每隔一周噴施一次,噴施3次后,選取小區(qū)內(nèi)長勢均勻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測量分蘗洋蔥植株的株高、假莖粗、葉片數(shù)、地上下部鮮重、單個鱗莖重等生理指標(biāo),每隔十天測量一次,收獲時,測定各處理產(chǎn)量。
由圖2-1可以看出,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株高有一定影響,在赤霉素濃度為100mg/L時對分蘗洋蔥株高影響最大,各時期均顯著高于對照;分蘗洋蔥生長后期,株高基本不再生長,赤霉素濃度為50mg/L與50mg/L處理均高于對照,但50mg/L處理與對照間差異不顯著。
圖2-1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株高、莖粗的影響
由圖2-1可以看出,在各取樣日期,當(dāng)赤霉素濃度為100mg/L時對分蘗洋蔥假莖粗影響最大,并且差異均顯著高于對照;在6月15日,赤霉素濃度為150mg/L處理顯著高于對照,50mg/L處理與對照之間假莖粗差異不顯著;在7月5日和7月15日,赤霉素濃度為50mg/L、100mg/L、150mg/L處理均高于對照。
由圖2-2可以看出,不用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地上部鮮重有促進作用,在各取樣日期,赤霉素濃度為100mg/L時對分蘗洋蔥地上部鮮重的影響最大,均顯著高于對照;在6月15日,赤霉素濃度為150mg/L處理地上部鮮重顯著高于對照,50mg/L處理與對照間無明顯差異;7月15日,150mg/L與50mg/L赤霉素處理地上部鮮重均顯著高于對照;在7月25日,150mg/L與50mg/L處理均高于對照;8月5日,150mg/L與50mg/L處理地上部鮮重均顯著高于對照。
圖2-2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地上下部鮮重的影響
由圖2-2可以得出,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地下部鮮重有促進作用,在各取樣日期,赤霉素濃度為100mg/L時對分蘗洋蔥地下部鮮重影響最大,均顯著高于對照;在6月15日,150mg/L處理與50mg/L處理均高于對照,差異不顯著;在7月15日,150mg/L處理與50mg/L處理均顯著高于對照;在8月5日,150mg/L處理與50mg/L處理均顯著高于對照。
由圖2-3可以看出,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根冠比有一定影響。在6月15日,赤霉素濃度為100mg/L處理的根冠比顯著高于對照,濃度為150mg/L處理與50mg/L處理均高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在6月25日各個處理均高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在7月5日,赤霉素濃度為100mg/L與50mg/L處理根冠比均顯著高于對照,150mg/L處理與對照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在7月15日,赤霉素濃度為50mg/L處理根冠比高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在8月5日,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圖2-3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根冠比的影響
由2-4圖可以看出,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單位面積產(chǎn)量有一定影響,100mg/L處理顯著高于對照,與對照相比,每667㎡產(chǎn)量提高了85.7kg,增幅達到了17.47%;赤霉素濃度為150mg/L與50mg/L處理均顯著高于對照,每667m2產(chǎn)量分別提高46.7kg和15.7kg,增幅達到了9.5%和3.2%。
圖2-4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單位面積產(chǎn)量的影響
經(jīng)過赤霉素處理后,分蘗洋蔥的各項生理指標(biāo)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經(jīng)過濃度為100mg/L的赤霉素處理后,分蘗洋蔥的株高比對照組增加23.0%,假莖粗比對照組增加18.4%,葉片數(shù)比對照組增加40.1%,地上部鮮重比對照組增加11.1%,地下部鮮重比對照組增加8.4%,單位面積產(chǎn)量比對照組增加17.47%,均高于其它處理,所以100mg/L濃度為分蘗洋蔥生長發(fā)育的最適赤霉素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