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民
美莎克臺風把海水搬到了云上
南來的云把暴雨傳遞到缺水的北方
在臺風過后的哈達山水庫
天水從六個閘門磅礴而出
騰躍的蛟龍
咆哮,激蕩,轟鳴
排山倒海,勢如破竹
洶涌澎湃的天水
裹挾著重重的烏云
道道的閃電
以及隱隱的雷鳴
在大平原奏響了雄渾悠遠的濤聲
在觀瀾臺,在煙雨中
我靜靜地看到
天水正以每秒2500立方米的流量
匆匆告別了哈達山
此刻,我祈愿固若金湯的花敖泡大壩
早早地建成 ,天水
將“平原的大水缸”蓄滿柔情有多好!
“土平有溉曰沃”
浩浩的北方運河將貧瘠的大平原
變成富庶的“塞外江南”有多好!
太陽露出綠色的笑容
笑容有風情有多好!
大地露出綠色的榮耀
榮耀有歌唱有多好!
小溪流下青山成江河
查干湖連著大海有多好!
沿著古河道
我是一滴逆流而上回歸的水
癡癡地尋找夢中的母親河
遠遠的
透過掩映的綠樹
我聽見了洮兒河清亮亮的歌唱
婉轉(zhuǎn),悠揚,溫馨
連綿起伏,不絕如縷
一如兒時母親哼唱的搖籃曲
陽光下
石塊筑起的滾水壩上
湍急的浪花競相怒放
越過壩的自由之水
如瀑而下,聲若弦歌
洮兒河飛浪
爭先恐后,你追我趕
奔流向前
在滾水壩的邊緣
我凝視一股股細流不甘落后
最柔弱的水簇擁最頑強的魂魄
穿越石塊間的縫隙
不慌不忙地
匯入北方河的生息
在松花江畔網(wǎng)紅大廈的九樓
目光從《水經(jīng)注》移開的那一刻
窗外已是暴雨如注
北門對著南窗敞開
久違的天籟撲面而來
臨窗俯瞰
一串串晶瑩剔透的雨滴
垂落江面
有如億萬顆神賜的珠寶
落入玉盤
在早春的一個黃昏 讀過圣湖冰面上
冰心寫過的春水 興猶未盡
讀引松紀念碑
我仰望引松紀念碑
順時針走一圈
從哪個角度看
引松紀念碑矗立一個巍峨的字 —— “人”
為了讀出新意
我又逆時針走一圈
披著絢麗晚霞的引松紀念碑
屹立一個流動的象形字 —— 水
此刻,引松紀念碑
便是一滴水的雕塑
一滴站立的水的雕塑
這滴站立的水
利萬物而不爭
從吉拉吐鄉(xiāng)錫伯屯松花江引渠出發(fā)
途經(jīng)紅旗農(nóng)場,白依拉嘎鄉(xiāng),達里巴鄉(xiāng),長山
鎮(zhèn)
頂風冒雪前移 風雨無阻穿石
終于,在1984年
把幾近干涸的查干泡(西旱泡)
改寫為碧波蕩漾的查干湖
從“泡”到“湖” 一字之間
一條8年抗爭的“長征”路
演繹出54公里的黃金水道……
這滴站立的水
最柔軟,也最堅強
從筆尖上流出
是墨
于脈搏中流淌
是熱血
蒸騰在汗血馬飛翔的脊背之上
是汗雨,也是草原生生不息的精魂
天地間
這滴站立的水
進行黃金的舞蹈
湖畔清晨,母親的屋檐下
亮晶晶,掛上了飽滿的露珠……
在湛藍的天空里
一串串鮮活的音符
勾勒一條直抵心靈的綠色小徑
濕漉漉的褲腳
裹著泥土
裹著遙遠而溫馨的鄉(xiāng)村記憶
稚嫩的腳
穿著母親納的千層底
蒙昧的心
帶著母親的句句叮嚀
踏著露水,追著風
干渴的目光刮在早春的曠野
尋找甘草和未來的根
走過風沙彌漫的鹽堿地
走過沙啞干涸的季節(jié)河
童年的露珠恰滿天繁星
照亮了北方的漫漫長夜
而今,在圣湖母親的屋檐下
我終于發(fā)現(xiàn)
世界上最圣潔的珍珠
那就是查干湖的露珠
久違的露珠
飽含著恒久的磅礴之愛
冰封雪裹的查干湖
多像一位雍容爾雅的產(chǎn)婦
而守候了春夏秋的漁民
用鋒銳無比的冰镩子
親手為自己心愛的女人做剖腹產(chǎn)
為慶祝頭魚的誕生
漁民以古老的方式舉行了盛大的慶典
美輪美奐的查瑪舞
跳出了漁民五谷豐登的渴盼
祭湖醒網(wǎng)演繹著
中國最美漁村的神奇
在查干湖的冬天里
分娩春天
黃昏落下繁忙的帷幕
冬捕收網(wǎng)了
也收起了冰镩,絞盤,牛矛,走鉤
工棚,網(wǎng)具以及這一季的世界奇觀
于是,北方用寒冷的深情
愈合最后的出網(wǎng)眼
溫柔的星光之下
圣湖蓋著平展的冰被
和忙碌的漁民一起
酣然入睡
此刻,堅冰之下
是一湖靜謐的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