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王棟杰, 唐 健, 卓友林, 范 杰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200)
本項目為商業(yè)綜合體,位于簡陽市沱江畔,整體功能業(yè)態(tài)包含:傳統(tǒng)院落式商業(yè)、現(xiàn)代獨棟商業(yè)、精品城市酒店及高端江景洋房。其中獨棟院落以傳統(tǒng)川西院落為主體,立面設計古樸典雅,局部融入現(xiàn)代元素,體現(xiàn)時代感。每個獨棟有各自的特征特色,用不同的形式表達不同的簡州文化及建筑時代感。整體建筑屋面為坡屋面仿古瓦形式,包括小青瓦屋面、筒瓦屋面、小青瓦疊屋脊、小青瓦疊翹頭等。
本技術通過對簡州里項目屋面小青瓦疊瓦施工工藝進行研究,確定疊瓦施工工藝及質量,疊瓦成型效果好,造型美觀,具備獨特的藝術特色及人文理念,為今后類似工程的實施提供借鑒。
(1)適用性強。每棟院落屋面造型及裝飾效果不同,但疊瓦施工工藝適用于所有坡屋面。
(2)施工方便快捷、整體弧線靈動美觀。屋面采用疊瓦施工工藝,瓦與瓦之間連接緊密,施工方便快捷,整體屋面弧線錯落有致,體現(xiàn)川西院落靈動之美,屋面瓦防水效果好。
(3)屋脊翹頭、中堆造型美觀、安全穩(wěn)定。屋面翹頭及中堆采用小青瓦疊瓦施工工藝,屋脊與預埋鋼筋連接,安全性高,且采用傳統(tǒng)藝術手法堆砌的翹頭、中堆造型美觀大氣,具有獨特的藝術氣息。
仿古建筑屋面,大多是由不同的斜坡曲面形成的,通過排瓦、分中號壟、瓦壟拴線、開線、沖壟等方法,使不同瓦片鋪放的上下、左右、先后位置精確,使得瓦片排列齊整,粘貼牢固,最終形成造型優(yōu)美的屋面。
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工藝流程
院落斜屋面混凝土、防水、保溫及保護層施工完成后,對基層進行驗收,符合屋面坡度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后,進行小青瓦屋面工程施工。
首先需要彈出屋脊的中線,之后確定屋檐的第一層瓦位置,具體操作是先彈出一條與屋脊線相平行的直線,然后在左右山檐50 mm位置,彈出一條與屋脊中線相互平行的邊線,再利用控制線,對瓦片進行排版。
3.2.1 平面定位
(1)在建筑屋脊位置,量出屋頂?shù)闹行狞c,將此點作為底瓦的中點。
(2)從屋面兩端的博縫處最外皮往里面反推,即可找出2個瓦口的位置以及第2塊瓦口的中點,這個中點稱之為邊壟底瓦。
(3)把之前找出的3個中點號在脊部灰背位置。
(4)通過將這3個中點平移到檐頭連檐上并釘好5個瓦口,即可在釘好的瓦口之間趕排瓦當。
3.2.2 高度定位
在每個坡屋面兩端邊壟的位置進行拴線、鋪灰,然后各鋪設兩龍泉底瓦和一壟蓋瓦。兩端的邊壟需平行,囊(即瓦壟的曲線)要保持一致,邊壟囊要同屋頂囊。鋪設完邊壟后應立即調垂脊,調完垂脊后才能進行充瓦。
以兩端邊壟蓋瓦壟“熊背”為標準,在檐頭、中腰和正脊的位置系3道橫線,這3道橫線就是整個屋頂瓦壟的一個高度標準。脊上的稱之為“齊頭線”,中腰位置的叫“腰線”或“楞線”,檐頭位置的是“檐口線”。檐頭以及脊上的2條橫線可統(tǒng)一稱為上下齊頭線,如果坡長屋大,亦可以系3道楞線。
西傳統(tǒng)民居屋脊常采用瓦片屋脊的形式,根據(jù)不同的構造做法,采用瓦片排列拼接構成圖案的裝飾手法。最常見的疊瓦屋脊、片瓦脊以瓦片排列的自身結構為美感(圖2、圖3)。
圖2 筑脊分垅示意
圖3 筑脊分垅實景
(1)屋面瓦施工時,首先施工屋脊位置,具體做脊時,先在靠近屋脊兩邊的坡屋面上先鋪筑5~6張仰瓦及俯瓦作為分垅的標準,并宜拉通長麻線,以求平直。
(2)脊瓦底部用碎瓦片和砂漿將分垅的瓦底部墊平,在此基礎上砌筑第一層磚,之后的每一層磚需騎縫壓在上一層磚上,整個磚砌體通過砂漿粘接以及預埋的鋼筋牢牢的立在屋脊上。最后在側面和頂部抹上水泥砂漿并找平,為保證整體的美觀和一致,需要在水泥砂漿表面刷上和小青瓦顏色一致的油漆。
(3)拉線找到脊中和脊端頭,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計算要做的波浪數(shù)量以及仰瓦和蓋瓦相接長度。從中間到兩端排布仰瓦位置,利用小青瓦正反相接形成波浪的形狀,為了美觀和穩(wěn)固,仰瓦和蓋瓦均疊3層,并在仰瓦底部填入少量混合砂漿粘結(圖4)。
圖4 屋脊透空瓦疊做法示意
(4)在疊好的波浪瓦上方蓋上一層小青瓦并抹上混合砂漿找平,再將小青瓦均勻地斜排立于砂漿上,瓦片下端要嵌入砂漿中,使其窩牢不動。立瓦時從兩端向中間施工,在正中位置留出疊瓦中堆的間距,屋脊端頭可平放一摞俯瓦作立斜瓦的靠山。鋪完一段斜瓦后,用靠尺拍直(圖5)。
圖5 屋脊斜瓦做法示意
川西傳統(tǒng)民居中,房屋的脊翼用瓦片堆疊做出起翹造型,不采用復雜的裝飾手法,造型有延伸屋脊的橫向、豎向線條,將脊翼拉向天空的特點。
疊翹頭的第一步是根據(jù)每棟院落起翹高度設計要求來放置第一層俯瓦,瓦平口對接,俯瓦鋪放到屋脊端部,之后的每一層瓦,則要騎縫壓在上一層瓦上。起翹的關鍵在于砂漿厚度的控制,每一層砂漿的厚度越往外越厚,這就使得每層瓦片越往外越高。同時每一層俯瓦鋪放長度超過下層俯瓦一定長度,二者配合形成上翹,這一過程十分考驗瓦工師傅的手藝,最終脊翼堆疊厚實的形象表現(xiàn)出輕盈上仰的效果(圖6、圖7)。
圖6 疊瓦翹法做法示意
圖7 疊瓦翹法做法實景
川西傳統(tǒng)民居正脊中心部位設置有一處凸起作為脊首,也稱之為中堆,起強調房屋中軸和刻畫屋頂線條的作用防雷、鎮(zhèn)宅的功能性作用,同時具有強調防雷、鎮(zhèn)宅的功能性作用。瓦砌中堆常見造型有幾種:
(1)用瓦片堆疊形成官帽形狀,也稱為品字形。
(2)用瓦片堆疊形成銅錢圖案。
(3)用瓦片拼出花紋及圖案,例如“雙交四碗”菱花格、“魚鱗”花格。
(4)用瓦片拼出“花瓣”樣式中堆。
瓦片堆疊作為脊首的做法較為簡單,但其內容形式富有生活趣味且兼具裝飾意趣。本工程采用的是疊官帽的樣式,有著良好的寓意。
兩端翹頭施工完成后,即可施工中堆,中堆應位于屋脊正中位置。施工中堆時,上邊扣瓦與底下鋪瓦應互相對應扣緊成中空形式,并使用高標號砂漿粘結牢固。
圖8 疊瓦中堆做法示意
圖9 疊瓦中堆做法實景
3.6.1 瓦邊壟
在每個坡屋面兩端邊壟位置系一條線,之后鋪灰,每邊各鋪放兩壟底瓦一壟邊瓦,兩端的邊瓦要相互平行、瓦壟曲線要保持相同。
3.6.2 瓦滴水瓦
拴線鋪灰,將檐頭的花邊瓦和滴水瓦定好,滴水瓦伸出檐口的長度,最大不超過瓦長的1/2,一般在700~100 mm之間,若伸出的過多,則會導致“前重后輕”,后瓦壓不牢固,若挑出太少,則雨水會污染檐口木結構。
施工時,在位于兩邊壟的滴水瓦下邊位置拴一條通線,每壟滴水瓦出檐口長度以及高低都要以此線看齊。花邊瓦要緊靠滴水瓦,花邊瓦的高低同樣應以檐線為標準(圖10)。
圖10 檐口做法示意
3.6.3 沖壟
在鋪放大面積的瓦片之前,先瓦屋面兩側邊壟,“瓦邊壟”也可以看成是沖壟。邊壟瓦好以后,按照邊壟的曲線在屋面的中間將三壟底瓦以及二壟蓋瓦鋪設好。如果屋面較大或施工的人員較多時,可以在此基礎上,再行分段,進行沖壟。
3.6.4 瓦底瓦
(1)開線。先在檐口線、楞線和齊頭線上各系上一根短鉛絲(即“吊魚”),其長度可通過線到邊壟底瓦的距離確定。之后進行“開線”,按照預先排好的瓦當以及脊上已經(jīng)做好的壟的標記,將線的一端固定在脊上,高低以脊部齊頭線的高度為準。另外一端系一塊瓦,吊在檐頭的下面,這條線稱之為“瓦刀線”,瓦刀線一般用小簾繩或三股繩。瓦刀線的高低應以吊魚的底棱為準,若瓦刀線的囊和邊的囊不一致時,則可以在瓦刀線的適當位置綁上若干個釘子進行調整。
(2)鋪瓦。鋪瓦前平瓦和找平層均應灑水濕潤,鋪瓦時必須與控制線對齊,從左向右,從下往上鋪設,屋檐的第1層瓦應與其上兩側的瓦水平,具體做法是取三匹瓦放置在檐口向上的3層瓦片鋪設控制線上,此時檐口瓦會出現(xiàn)低垂現(xiàn)象,用水泥砂漿墊起并固定臥實檐口第一塊瓦片,讓其與2層瓦成一條水平直線,兩邊同樣做法后按控制線拉一條水平線往上鋪設。屋面的瓦片應與鋼板網(wǎng)綁扎,底瓦的相互搭接長度一般是要求“搭六露四”,即上下瓦要壓疊6/10,外露4/10。但檐頭部分的瓦可適當少搭一點,脊根部位的瓦可適當多搭一點。
(3)背瓦翅。屋面底瓦擺放好以后,需將底瓦兩側的灰(泥),順著瓦翅用瓦刀抹齊,若有缺少的地方再用灰填實?!氨惩叱帷睍r一定要將灰“背足”拍實。
(4)扎縫?!氨场蓖晖叱嵋院?,要將底瓦壟之間的縫隙用大麻刀塞實、塞嚴,之后用“扎縫”灰蓋住兩邊底瓦的瓦翅。瓦完底瓦后需及時清壟,清壟后用素灰將底瓦接頭的位置溝抹嚴實,然后用刷子沾水勒刷,準備瓦蓋瓦。
3.6.5 瓦蓋瓦
蓋瓦時,瓦必須擺正擺平,瓦翅要跟線,瓦底砂漿要飽滿,可以增加粘結力,也加強了瓦面的防水能力。檐頭、中腰和屋脊上的瓦的松緊程度要基本一致,不一致會造成瓦壟傾斜。蓋瓦是一搭四,底瓦是一搭三,鋪瓦時兩邊砂漿密封好,瓦條整齊。
3.6.6 勾縫
鋪貼工作完成后,勾縫也是一道重要工序,直接影響瓦屋面的觀感質量,勾縫主要是檐口處表面處理及各瓦交接處表面處理。
(1)檐口處勾縫。檐口處主要是板瓦間拱起部份,首先用開刀鏟去突出檐口粉刷部份,再用同粉刷砂漿標號水泥砂漿用開刀抹平檐口粉刷層,溝頭瓦下多余的砂漿清除干凈。
(2)瓦溝上勾縫。板瓦間搭接處縫隙用1∶2水泥漿塞實,接口處與瓦口平齊,筒板瓦連接處用1∶2水泥漿抹平筒瓦外側。
(3)施工時粘在瓦上的砂漿需及時清理,勾縫完成后及時清理衛(wèi)生,保證屋面的清潔,不因操作原因使瓦表面顏色不一致。
3.6.7 瓦片固定
屋面澆筑混凝土時預埋φ10 mm的鋼筋與1 mm厚鋼板網(wǎng)(菱孔15 mm×40 mm)焊接牢固。30°以下坡屋面,可直接選用水泥砂漿瓦與蓋瓦,對于30°以上的坡屋面,還需要用雙股18#銅絲將瓦和鋼板網(wǎng)綁牢。
屋面瓦施工完成后,對屋面材料及機具等進行全面的打掃清理,清理干凈后噴射黑色涂料2道。屋面工程施工完成后,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驗收,確保施工質量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
(1)所有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必須經(jīng)安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yè)。
(2)在施工前,必須對建筑工人進行三級教育,只有通過評估合格后,方可作業(yè)。
(3)對于屋頂結構,應在其周圍設置安全操作架,操作架應高出檐口1.2 m,操作架上應設設置立面和水平防護裝置,并應設置生命繩。
(4)在屋頂上作業(yè)時,操作人員應系緊綁在安全繩上的安全帶。
(5)操作人員應佩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6)登高作業(yè)人員應通過體檢,嚴禁帶病工作。
(7)禁止在強風,大雨和大雪中進行屋頂作業(yè)。
(1)屋面瓦施工前,屋面保溫防水等工程應施工完成并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施工。
(2)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瓦片,應進行外觀等的檢查,凡有破損、掉角、表面裂縫等缺陷的,嚴禁使用。
(3)底瓦應并從屋面底部到頂部搭接,以防止漏水。屋檐瓦順直,且應挑出檐口45 mm。整個坡瓦鋪設應平整,左右上下應橫平豎直,并且不應有翹角和開裂現(xiàn)象。
(4)蓋瓦應在底瓦施工后拉線施工。扣蓋瓦時應確保砂漿攤鋪平整,搭接處應填充混合砂漿,接縫應筆直,砂漿應密實。鋪好的屋頂和斜脊是平直的,沒有起伏現(xiàn)象。
(5)屋脊瓦鋪設斜脊脊瓦時,應拉通長線,并鋪平掛直??奂雇邥r,需使用1∶3水泥砂漿鋪座平,脊瓦的接縫和脊瓦與平板瓦之間的縫隙,應使用水泥砂漿進行鑲嵌和抹平。脊瓦和平板瓦的重疊部分每側不應小于40 mm;平瓦的接縫開口應遵循盛行的風向;斜脊的連接開口應向下,也就是說,斜脊應從下到上鋪設。平瓦與斜脊的連接處應用水泥砂漿密封。鋪好的山脊和斜脊應該是筆直的,沒有起伏。
(6)鋪設屋面瓦的順序必須是從檐口的底部到頂部,從一側到另一側的順序。
屋面小青瓦施工完畢后,整體觀感效果極好。整個院落屋面弧度錯落有致,將川西院落靈動之美演繹的淋漓盡致,屋脊翹頭、中堆造型更是美觀大氣,彰顯獨特的藝術特點,達到了預期效果,實現(xiàn)了設計師打造簡陽文化特色的仿古街區(qū)的構想,工程效果得到了各方參建單位及廣大市民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