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充閭
蜀葵
陳標(biāo)
眼前無奈蜀葵何,
淺紫深紅數(shù)百窠。
能共牡丹爭幾許,
得人嫌處只緣多。
蜀葵,亦稱一丈紅、大蜀季、戎葵。《花鏡》 上說:“蜀葵,陽草也……來自西蜀。今皆有之?!彼幕ㄆ鋵?shí)是很有魅力的。我就曾看到過一篇文章,對它深情贊許:“當(dāng)枝梢的花顏色絕佳時,枝干的花已容顏疲憊?;ㄖ曛g,接力賽一般,密匝匝開滿一路。它不懼目光,毫無收斂,安安靜靜開滿自己的花,愿意在哪落腳,就在哪生長下去;高興開成什么顏色,就開成什么顏色。這份肆無忌憚綻放的勇氣,讓人不注意都不行?!?/p>
可是,在一千多年前,晚唐詩人陳標(biāo)卻說,蜀葵開起花來,淺紫深紅,足足有幾百窠,多得讓人無奈;本來,它是可以和牡丹相比美的,只是因?yàn)殚_得太多,反而倒討人嫌了。我想,在這里,詩人不過是抓住喻體的某一側(cè)面來表達(dá)一種審美觀點(diǎn),所謂詠物寄興;至于喻體整體如何評價,往往不在思考之列。即以牡丹而論,陳標(biāo)予以贊揚(yáng),可是,不也有人說“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嗎?詩人不同于科學(xué)家,此為一顯例。
就本詩的審美取向來說,還是切理饜心,令人服膺的。詩人的看法建立在兩個美學(xué)基點(diǎn)上:其一,人情之常,“然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語出《抱樸子》)。白居易在《白牡丹》詩中作了同樣的表述:“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蓖醢彩伿窕?,也有“濃綠萬枝紅一點(diǎn),動人春色不須多”之句。其二,過猶不及。中國藝術(shù)傳統(tǒng)在審美方面,特別講究含蓄、適度,有余不盡,不到頂點(diǎn);強(qiáng)調(diào)“象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其中奧秘,在于以不全求全,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給觀眾和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唐人張彥遠(yuǎn)說:“夫畫物,特忌形貌采章歷歷具足,甚謹(jǐn)甚細(xì),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焙笕税堰@種“了”與“不了”的辯證法奉為繪事秘寶。白石老人畫蝦,寥寥數(shù)筆,不是纖細(xì)無遺地將大蝦腹下的節(jié)足描出。從外表上看,似乎形體不全,朦朧不顯,可蝦的動態(tài)、蝦的神韻,卻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