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睫
十八洞村的美——自然空靈。
十八個相連的溶洞如放大的音符。瀑布縱橫,穿過老樹枯藤,苗家阿妹的歌聲,濺起山谷的花香,遍野。
大山深處,掩映著樸實的人家。木樓相依,黛瓦被時間淘洗后泛著青色的光,高低錯落的馬頭墻寫滿歲月的風塵。
村莊的背后是冬長夏短的高寒,稀少的耕地,閉塞的交通。貧困曾是別在它胸前的另一個標識。
2013年,225戶,939位村民的人均耕地只有0.83畝,人均可支配收入僅1668元。
2013年11月3日,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 “精準扶貧”的重要理念,如春風拂面,脫貧攻堅邁開堅實的第一步。
高懸的燈盞,照耀著十八洞村,這光明的指向,向著富足之夢。
政策扶植下,內(nèi)生動力被深層激發(fā)。
除了種植水稻、烤煙、獼猴桃,苗繡、旅游、勞務經(jīng)濟、山泉水等產(chǎn)業(yè)亦相繼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村子的改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丟失的精神食糧找到了,那是心中揮不去的鄉(xiāng)愁。
回鄉(xiāng)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接過 “鄉(xiāng)村振興”的重擔。
春雨蒞臨,潤澤日子里的干涸。青石板路上,長出希望的藤蔓。
2020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達到了18369元,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達到180萬元。
蝶變。摘掉深度貧困的帽子,入選 “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
以智慧和勤勞,抒寫脫貧致富的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