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存玉
韓峰,東阿縣第十九屆人大代表,東阿一中黨委書記、校長。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心中有學生、肩上擔責任,關(guān)注群眾辦好教育的呼聲,做有溫度、有靈魂、有信仰的教育,擔當使命、履職盡責,傾力推動“美好教育”建設(shè),為莘莘學子鋪就成長路。
在韓峰心中,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他關(guān)注群眾教育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開通“韓峰教育在線”,全面了解群眾訴求,全天候接聽群眾電話,解答教育政策、教育方式等問題。開通“東阿一中碼上問、馬上辦”教育惠民一碼通服務(wù)平臺,進一步拓寬訴求“表達-辦理-反饋”渠道,打造助推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惠民服務(wù)矩陣,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在校內(nèi),為了讓學生、老師有問題能及時處理反饋,韓峰設(shè)立校長信箱、級部主任信箱,公開班主任電話,學生有問題可以及時與老師聯(lián)系。學校開設(shè)“薔薇花開”心理輔導工作室,每個班均配備心理輔導員,及時關(guān)注學生心理健康,紓解學生成長的煩惱。
多年的教育實踐使韓峰形成了一個工作思路——學校是學生、教師、家長三者的學校,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配合。辦好讓群眾滿意的“美好教育”,有效的途徑是家校合作,有效的方法是優(yōu)化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優(yōu)秀、健康成長、前途光明。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只有良好的愿望,而沒有正確的行動。韓峰在調(diào)研中了解到,許多家長希望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和有效方式,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渠道?;诖?,他在學校啟動了“家校教育共同體”建設(shè),把教育前置,讓應(yīng)當由家長解決的問題解決在家庭中。“家校共育、點亮未來”共同體通過線上線下專題座談、家長會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共同探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guān)心和鼓勵,促進形成和諧融洽的親子關(guān)系,幫助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近年來,在韓峰的帶領(lǐng)下,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美好”辦學理念,以“潛心研究學生、真心尊重學生、悉心依靠學生、全心發(fā)展學生”學生觀為立足點,以“循道而為、不教而教、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方法論為出發(fā)點,探索確立“四生育人體系、構(gòu)筑美好人生”高中育人新模式,唱響“美好教育”和諧旋律。
“四生育人”有4個要素,即共敬生命、生命激揚,共享生活、生活再造,共創(chuàng)生動、生動表達,共同生長、生長自然;包含4部分內(nèi)容,即四生管理、四生課堂、四生課程和四生文化。韓峰聚焦“四生育人”體系建設(shè),完善課程設(shè)置,打造特色學科課程群,育新人、講實效,努力讓每個生命在生活中生動地生長。
目前,東阿一中《高中“四生育人”模式的構(gòu)建研究》已經(jīng)被確立為山東省教育教學重點研究課題。
韓峰經(jīng)常對老師們說:“最好的教育莫過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過于示范,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p>
從清晨到夜晚,從早操、早自習,到晚自習、就寢,韓峰守自習、聽評課、參加活動、關(guān)心飯菜質(zhì)量……事無巨細、身體力行。師生們估算,他每天在校時間超過12個小時。一年365天,除了外出開會學習,他幾乎全在學校,基本沒有節(jié)假日和休息日。母親生病住院期間,他晚上陪床,白天上班,也沒有耽誤一天工作。
邊實踐、邊思考、邊閱讀、邊寫作,是韓峰的工作習慣。他經(jīng)常告訴老師們要勤于思考,記錄教學工作的所思所想,讓生活更充實、讓生命更精彩。在他辦公室的書櫥里,放著一摞厚厚的筆記本,記錄了他多年的教學思考。每每拿起這些筆記本,他都如數(shù)家珍:“你看,這些可都是我的‘寶物’啊,走到哪里帶到哪里,說不準以后就成為我的‘傳家寶’了!”
談及未來履職工作,韓峰滿懷信心,“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會立足本職,履職盡責,為民代言,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進步,讓每一名教師都成長,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