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海霞
微信群里看到有人發(fā)了一份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從食物到藥品以及應急工具等羅列了很多。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因為日本是地震多發(fā)的國家,所以民眾會在家中儲備防災物資,包括食物、飲用水、藥品和能夠在危急時刻有助于生存的工具。
其實,我國也會定期推出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有基礎(chǔ)版清單,也有各省因地制宜制訂的擴充版清單,引導群眾進行家庭急救箱等醫(yī)療物資儲備。
經(jīng)歷過新冠肺炎疫情,身邊很多人開始有了儲存食物的習慣,會適當囤些米面、生活日用品,以備不時之需。上個月,朋友老張所在小區(qū)因疫情防控被封,他家里還有些米面,但蔬菜只夠吃一天。小區(qū)被封的消息一出,就有朋友親自駕車送來蔬菜、米面,老張拍照曬在微信朋友圈,我一看還真豐盛,吃一周沒問題。三天后,老張又在朋友圈曬出“雪中炭”,這次是好幾兜肉、蛋、奶還有餃子皮。朋友做好事不留名,托人送到小區(qū)樓下,要“斷案”還需費些周折??粗蠌埖呐笥讶Γ糁聊晃叶几杏X到了春風吹散疫霾、美好款款而至的溫馨。有朋友留言稱贊老張人緣好,交了不少應急朋友。
應急物質(zhì)儲備,只要有心,人人都能辦到,但應急朋友不是人人都有。我想了一下,假如我所在的小區(qū)被封,有幾個應急朋友能給我送菜上門呢?打開通訊錄,朋友倒不少,一直有聯(lián)系的、友情超過二十年的都有。但我若不主動打電話求助,朋友中有幾人能主動送溫暖?事情沒有發(fā)生,不好預測。
書上看到過一句話,大意是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要去找曾經(jīng)幫助過的人,要去找曾經(jīng)幫助你的人。原因很簡單,曾經(jīng)幫助過你的人認可你的人品,有能力,也愿意幫你,這次也不會例外;你幫助過的人,就難說了。只有幫助過你的人才最有可能成為你的應急朋友。
靜心一想,幫助過我的朋友還真不少,活了半輩子肯定少不了朋友的幫助,趕緊把這些朋友的微信名字設(shè)為星標好友,時不時聊幾句,問候一下,逢年過節(jié)加深一下感情,在對方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也要做對方的應急朋友,用及時雨回饋雪中送炭。
人活一輩子總會遇到些坎坷,尋常日子里要有應急意識,定期儲備家庭物資,當然處幾個應急朋友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