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素妹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廣州 510220 Email:zhongsumei121@163.com
喉癌(laryngeal carcinoma,LC)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全球疾病負擔分析顯示,從1990年到2017年,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地區(qū)LC的發(fā)病率增長了190.73%,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2]。但是,隨著臨床診療水平的進步,早期LC經規(guī)范化的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可獲得滿意的療效[3]。然而中晚期LC術后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難,影響進食,導致營養(yǎng)不良、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fā)癥,多數(shù)需要留置胃管[4]。此外,咽后膿腫是LC少見、嚴重的并發(fā)癥,往往需要置入胃管輔助治療[5]。而經鼻留置胃管是臨床護理的基本操作。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通過調整體位下可以順利置管(常規(guī)胃管置入)。根據(jù)患者本身病變特點,胃管如能抵達食道入口,一般就能順利經食道置入胃內。但如果患者的鼻咽喉腔解剖結構有明顯改變,或者有較大腫瘤堵塞或較大創(chuàng)面,或者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礙等情況,常規(guī)胃管置入就有很大風險[6]。由于LC患者在術后存在傷口水腫、喉部結構變化等情況,增大了術后胃管置入的難度。為此,本文將對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收治的1例LC并咽后膿腫患者的術后胃管置入情況進行分析,以總結LC合并咽后壁膿腫患者胃管置入及其護理的經驗與教訓,以期為提高此類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及提升護理質量提供新思路。
患者,男性,60歲,LC術后10年,氣管造口狀態(tài)。主訴:咽痛伴吞咽困難、左側頸部疼痛2個月。入院診斷:喉惡性腫瘤術后,咽后壁膿腫?入院后頸部CT報告:LC術后,頸椎前緣殘腔與咽腔相通并開口高密度影,咽后壁穿孔并咽后間隙膿腫形成。胃鏡檢查:插鏡至梨狀窩,見局部狹窄,覆黃白潰瘍,反復嘗試胃鏡不能通過,退鏡。完善檢查后,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支撐喉鏡咽后壁膿腫切開引流術。術后仍有吞咽困難,術后第2、3、5天進行胃管置入。具體置管操作情況如下。
按照既往診療常規(guī)和標準化胃管置入辦法,首先采取了如下策略進行胃管置入[7]?;颊呷∽换虬肱P位,常規(guī)清潔鼻孔,確定胃管插入長度并潤滑后從一側鼻腔緩慢置入,置管過程無明顯阻力,置入50 cm后,檢查口腔、鼻腔內無胃管盤置,胃管內沒有抽出胃液(患者已空腹72 h),水杯內無氣泡溢出,劍突下可清晰聽到氣過水聲,初步判斷胃管在胃內。給予20 ml溫水緩慢注入,患者無嗆咳,感覺有食物進胃內,隨后注入流質250 ml,患者無不適。患者偶有咳嗽,4 h后訴肩背部疼痛,報告醫(yī)生即予鼻內鏡檢查見胃管在咽喉壁膿腔入口處,即予拔出胃管。拔出胃管后肩背部疼痛無加重,無胸痛、無呼吸困難,CT檢查示右肺上葉后段微小結節(jié)與前相仿,左側肩胛骨周圍及左胸背部肌肉萎縮,氣管、支氣管腔通暢,胸腔內無積液。
術后第3天繼續(xù)進行胃管置管,在電子喉鏡下隱約可見食管入口,因術腔較大,術腔開口緊貼食管入口,食管入口無法充分暴露,無法順利置入胃管。
術后第5天在可視喉鏡下找到食管入口,用彎止血鉗帶胃管導入食管入口,順勢置入到胃內55 cm后膠布固定。胃管置入后,保留導絲行腹部平片檢查,示胃管置入胃內。拔出導絲,繼續(xù)進行三步檢查法,仍然抽不出胃液,氣過水聲明顯,胃管末端無氣體,判斷胃管在胃內,進行鼻飼流質,無不適。
喉癌術后氣管造口狀態(tài)下,患者咽部的解剖結構發(fā)生變化,吞咽功能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患者再有合并并發(fā)癥時,導致患者無法經口進食,無法保證足夠的機體所需營養(yǎng)。如果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不夠,將會惡性循環(huán),增加感染的風險,不利于傷口的愈合,不利于下一階段的放化療,最終影響患者的康復。畢竟此類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多為正常的,因此還是主張首選腸內營養(yǎng)。但是由于患者咽喉部的病變,對于選擇胃管置入作為腸內營養(yǎng)支持是非常高難度的操作。在此過程中主要需解決的問題是:對胃管置入胃內的判斷、胃管置入的宣教與護理以及胃管置入困難的解決方法。
目前,證實胃管是否準確置入胃內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8]。
1.1、抽吸胃液法 胃管置入45~55 cm,用20~50 ml注射器抽吸,能抽出帶食物殘渣的胃液,即可初步判斷胃管在胃內;如果順利抽出不帶胃內殘渣的液體5~10 ml,可判斷在胃內;如果注射器抽不出胃內容物或抽出≤5 ml的不帶胃內殘渣的液體,就需要再進一步分析。
1.2、氣過水聲法 聽氣過水聲法是判斷胃管在胃內的常用方法,用20~50 ml注射器注入空氣,聽診器置于劍突下,一邊注入空氣,一邊聽到氣過水聲,可以初步判斷。此方法具有操作性強、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只要聽診位置正確,成功率可達97.6%,是臨床采用最多的一種方法[9]。
1.3、胃管末端置入水中觀察氣泡法 把胃管末端置于盛有水的杯子里,經過臨床實踐,觀察氣泡法可初步排除胃管進入氣管,而非判斷為胃管在胃內的方法。
1.4、判斷胃管在胃內的新方法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研究人員推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來判斷胃管是否在胃內,較為常見的有:⑴二氧化碳分析儀及比色式二氧化碳測定,是根據(jù)消化道與呼吸道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判斷的,靈敏度為100%;由于儀器使用的局限性,造成推廣的困難;⑵測定回抽液體的pH值法,操作簡單,但易受藥物及疾病的影響;⑶X線是確認胃管位置的金標準,但因其操作不便、費用較高、有放射線累積的危險性,因此未成為判定位置的首選方案[9-10]。本病例置管難度大,且用一般方法不能判斷,最好采用此判斷法。
1.5、保留胃管導管行腹部X線檢查確認 通過胸腹部的CT檢查,可以觀察胃管的走勢,可以從食道觀察到胃部,能夠準確看到胃管走行位置可以證實胃管是在胃內。
2.1、規(guī)范鼻飼方法和護理措施 注意鼻飼的臥位、鼻飼量,以及鼻飼過程中的止咳、止嘔等方法,有效減少胃管脫出,減少并發(fā)癥,保障安全,杜絕非計劃拔管事件的發(fā)生[11]。每次鼻飼前均應評估胃管是否在胃內,鼻飼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鼻飼后妥當放置。
2.2、加強對患者的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和優(yōu)質護理理念目前廣泛運用于LC患者的胃管護理中[12]。在本例患者中,我們每天對患者進行2次口腔護理,使用棉球蘸取0.9%的氯化鈉注射液擦拭患者的口腔,指導患者定時用棉棒蘸取清水嘴唇,避免干裂。及時更換固定胃管的膠布或邊帶,保持清潔。加強對并發(fā)癥的預防,觀察患者是否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呃逆、誤吸、等癥狀,囑咐患者一旦出現(xiàn)以上癥狀及時報告,以便盡早處理。也可通過音樂療法、轉移療法等幫助患者減輕胃管造成的不適感。
2.3、注重留置胃管的宣教,告知脫管風險 向患者解釋留置胃管的重要作用,以及留置胃管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告知不能自行拔管。告知患者可能造成胃管脫落的情形,重點說明胃管脫落的風險,提高患者對維護胃管的重視程度。最后向患者講解如何采取正確的維護方法,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防止胃管脫落[13]。
⑴胃管置入前評估鼻腔、食道、咽部傷口及全身情況,評估護士操作的可行性、成功率。⑵對于胃管置入困難時可與醫(yī)生溝通配合,病情允許情況下借助鼻內鏡、電子喉鏡、可視喉鏡等進行置管。⑶食管狹窄者可借助胃鏡觀察到食管狹窄處后,用擴張器擴張狹窄處,插入導絲后拔出內鏡,沿導絲送入胃管至胃內,拔導絲固定胃管。⑷選擇合適型號的胃管。⑸胃造瘺術。
⑴對于咽部有傷口者,雖然置管成功,仍需行腹部平片確定胃管在胃內方能注入食物,畢竟X線是確認胃管位置的金標準。⑵日常護理中多方位觀察病情,胃管護理質量直接影響胃管的停留時間及安全。⑶遇到置入困難時與醫(yī)生溝通,醫(yī)護合作,借助先進醫(yī)學設備儀器,可安全快捷地成功操作。⑷通過本病例探討,在咽喉部術后患者的胃管置入時,我們能更有效更安全地制定胃管置入計劃,也為臨床護理積累了寶貴經驗。胃管置入的方法和確認位置的方法是值得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