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裕
內容提要 香港文學素有“進出”特性,探究相關的作者身份與文學生成場域,可助理解地域流動與離散文學之關系。以作家周潔茹為例,她生于中國大陸,曾旅居美國加州近十年,現居香港,其游離身份塑造了矛盾情愫、無根意識、意象拼貼等顯現為風格的創(chuàng)作面貌。處于新自由主義之下,她并不留戀地方,不在意記錄地方,在疫情大流行前的高流動性有別于劉以鬯、楊際光那即便擁有超然學識也只能被動遷居的一輩,因而更敏感于人的聚合以及新處境下的生存狀態(tài),讓小說角色的眾聲喧嘩不被跨國意象喧賓奪主。論述當中,引用她的兩部長篇小說《香港公園》(2017)和《九龍公園》(2020)做輔證,不求勉強為“新港式書寫”定調,只求深思空間、身份、記憶和經驗如何糅雜而呈現。
學界素來關注香港文學的“進出”特性,就歷史發(fā)展而言,無論是許翼心研究的開埠早期中文報刊①、陳智德探尋的白話雜志之源②,還是鄭樹森、盧瑋鑾和黃繼持爬梳整理的南來文人文學③,均展示背景豐富的移民(包括大陸難民、西方殖民者、東南亞華人等)主導著香港文學現代性與白話人文精神的建構,過程牽涉復雜的語言演替(文言然后白話)以及地緣權力變化和殘留(香港由封建小縣突變?yōu)椤叭A人”仍占大多數的被占領地)。與之相關的是定義“香港文學”的問題,據黃維梁《香港文學初探》,香港作家可分四類:
1.土生土長,在本港寫作、本港成名的;
2.外地生本地長,在本港寫作、本港成名的;
3.外地生外地長,在本港寫作、本港成名的;
4.外地生外地長,在外地已經開始寫作,甚至已經成名,然后旅居或定居本地,繼續(xù)寫作的。④
引申黃維梁的創(chuàng)見,定義“香港文學”之難,在于主導香港文壇的作家群成分不純,屬第一類、可視作典型的香港作家并不能完全代表香港文學,而所謂“成長”“寫作”“成名”的概念皆難以定準。再者,作家進出香港的維時不一,比如魯迅于1927年三次到港,均不過數天,余光中曾于香港中文大學任教11年,并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但一生中多數時間卻居于臺灣,若把他們納入香港作家的范圍內,似乎牽強。
據此,硬性定義“香港作家”似乎只會徒添灰色地帶或再定義所產生的爭議,而在全球流動性增加的趨勢下,研判地域進出或駐留如何塑造作家的“香港敘事”倒更具意義。本文將就生于中國大陸,曾旅居美國近十年,現居中國香港的作家周潔茹做論述,探究作者的流動身份及其作品的抽離特性,當中將引用她的兩部短篇小說集《香港公園》(2017)和《九龍公園》(2020)做輔證,意在拓展學界對“新香港”文學(此命名乃針對地方敘述而非作者身份)乃至離散文學的理解。
大體上,周潔茹可歸入黃維梁所定義的第四類“香港作家”,因她在1976年生于江蘇常州,自1993年于《翠苑》發(fā)表第一篇小說《獨居生活》后,陸續(xù)于重要的文學雜志刊發(fā)作品:《作家》(1997)、《上海文學》(1997)、《人民文學》(1998)、《山花》(1998)、《鐘山》(1998)、《花城》(1998)、《北京文學》(1998)、《收獲》(1998)。尤以1998年為創(chuàng)作高峰,共刊作品21篇,在文本傳播與認可的意義上,可算成名。然而,前往美國后,她便停止寫作15年,包括在香港的首6年。定義上,這足以清晰分割作家的創(chuàng)作階段的“空檔期”,讓她可完全置身于“美國華文作家”之外,但構成了身份的雙重性,即她早段的創(chuàng)作生涯和居港后的第二次“繼續(xù)寫作”,使她既是中國大陸作家,又是中國香港作家。
楊俊國在一篇寫于2009年、泛論周潔茹作品的期刊論文中,把她狹義地定義為“常州作家”⑤,當時她已離開常州多年,而此前,她的活躍區(qū)域與書寫焦點也不在常州,因此該論文無以展示出生地、作者意向與文本的地景投射之間的關系。在周潔茹的創(chuàng)作中,出生地中心主義大概并不適用,因此更多論者愿意給她扣上“70后作家”“女性作家”等名號,與衛(wèi)慧、棉棉、魏微、朱文穎、金仁順等早期經歷與書寫意向相近的作家并置,就女性身份及相關的經驗書寫,學者邵棟與林培源已有細析,在此不贅。⑥值得留意的是,周潔茹后期的香港敘事,比前期的常州敘事多,反映一種值得深究的個人地域關注。
在一篇刊于《明報》、題為《我當我是去流浪》(2016)的創(chuàng)作談中,周潔茹表示:“我喜歡顧彬說的,作家寫作的時候,他們應該超越他們民族的觀點?!雹咴谝瞿俏患饪痰嘏u棉棉、虹影的作品為垃圾的漢學家的觀點后,她表達自己有過“成為一個國際作家的意愿”,并因此“刻意地去社會化”,大概是要超出剛才提及的“大陸作家”與“香港作家”的標簽(即便是更準確的雙重標簽),然而內里卻隱藏著矛盾心理:對于祖國,她有所牽掛,因而更愿意被稱作“流浪作家”,而非“移民作家”——大概指只有身體而非情感移出中國;對于香港,她盡力避免歸入“香港的大陸新移民作家”(雖然香港文壇和評論界尚未顯見這歸類),但香港的記憶與狀態(tài)在她小說中已轉化成地方符號,仿佛使她的離散有了確實的空間羈絆,帶刻意移入的跡象。
牽掛,因而謹慎選擇距離;移入,因而抵抗移入。遠近與去留構成了周潔茹的香港敘事既在地又疏離的性質,這恰與她居港的處境呼應?!对谙愀蹖懶≌f》中,她不諱言道:
作為一個香港居民,誠實地說,我對香港仍然沒有很熱愛。之前的六年,我都沒有覺得我和香港有什么關系。
因為不看翡翠臺,因為不去街市買菜,因為一個香港朋友都沒有,男的女的都沒有,所有除我以外的新來港人士,都是在第一個月就學會廣東話了。因為要融入香港社會,做新香港人。而不是像我這樣,時刻準備著,要離開香港。
不會廣東話,是我的遺憾,要不然我就可以用廣東話的模式來寫我的香港小說,讓它們成為最香港的小說。⑧
即便身在香港,但在生活習慣與語言方面,她無意與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同化,正如林培源發(fā)現,她與原籍南京、在香港大學讀博士然后留港執(zhí)教于香港浸會大學的葛亮大不相同,按他的說法:“葛亮以‘新港人’身份,力圖摘除其異鄉(xiāng)人特征,用本土(對話中粵語的使用、對香港民間習慣的洞察等)的方式臨摹塵世男女的香港故事”⑨,而周潔茹則因沒有學習粵語的意欲而限制了書寫本土的程度。值得思考的是,推想史書美“定居殖民者”的概念(即指外來人口占大多數,以至具有主導社會地位的情況)⑩,假如像周潔茹般具有高地域流動性、不入鄉(xiāng)隨俗的“新香港人”持續(xù)移入香港,緩緩瓦解香港的“香港性”的話,“香港文學”的概念會否像“常州文學”又或許多具有進出特色的中國城市所產生的文學一樣,除了被呈現的地景外,難以觸及其他地方特性,而成為無法自足、區(qū)分的文學體系?不過,宏觀地設想,這并非地區(qū)孤例,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即便遭到新保護主義頑抗),文學也正走向一體化,正因如此,研究“移民作家”的書寫方式與情感流露尤具價值,因這或許預示將來世界文學的大方向,又或,對悲觀者而言,預示文學如何因題材走向單一、空有詞藻變化而終結。
上述兩本小說分別于2017年及2020年出版,兩者之間,周潔茹在2018年接任《香港文學》總編輯一職。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文學》創(chuàng)辦于1985年,素來被視為香港老牌嚴肅文學雜志,然而,周潔茹之前的兩位總編輯皆非原生于香港:劉以鬯(1918—2018)生于上海,1948年到港;陶然(1943—2019)生于印尼萬隆,1973年到港。他們均在約三十歲時在香港“繼續(xù)寫作”并逐漸被認同為“香港作家”,而周潔茹與他們的分別,除了是她比他們晚了3歲往香港外,便是環(huán)境造就的游離性情。
按現況,“新香港人”主要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持單程證來港與家人團聚的人,主要是香港永久居民的內地父母、配偶與子女,背景差異大,大多需要學習粵語以融入香港的主流社會;而第二類則是通過大學以上程度的學習、工作乃至優(yōu)秀人才入境計劃到香港定居的人,一般有較高學歷、豐富資本以及可以自足的普通話語系人脈圈子。
綜合而言,若單純以周潔茹早期與中國大陸的聯系來評斷她后期作品的空間呈現方式,無疑犯了華語語系理論致力聲討的中心主義問題。就地而論,她在香港書寫的小說也不只關于香港,而是混雜她在不同地方的記憶與經驗。重要的是,她并不留戀地方,不在意記錄地方,她在疫情大流行前的高流動性有別于劉以鬯、楊際光那即便擁有超然學識也只能被動遷居的一輩,因而更敏感于人的聚合以及新處境下的生存狀態(tài),讓小說角色的眾聲喧嘩不被跨國意象喧賓奪主。這結論不在于為周潔茹的小說定調,正如在意她的女性視角與情欲書寫的評論也不過探究了她創(chuàng)作的一個側面。在身份政治日趨復雜的世代,如此多方探究合符時宜,而思考創(chuàng)作者與地方的關系亦是首要問題,或許,將來周潔茹再次遷居,“新港式”這個勉強用以為此論文命名的概念將過時,然而,相信此刻此在的評論還是有意義的。
①詳見許翼心《早期中文報刊與近代香港文學的開拓》,《現代中文文學學報》2008年第8.2及9.1期。
②詳見陳智德編《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文學史料卷》,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版。
③詳見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香港新文學年表(1950—1969)》,天地圖書2000年版。
④黃維梁:《香港文學初探》,華漢文化事業(yè)公司1985年版,第16—17頁。
⑤俊國:《碎鐘中的生存影像——論常州作家周潔茹的小說創(chuàng)作》,《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1期。
⑥詳見邵棟《旅行的“珀涅羅珀”——周潔茹小說中的女性史詩書寫》,《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9年第3期;林培源:《香港故事與女性經驗的雙重奏——周潔茹短篇小說新論》,《揚子江評論》2016年第2期。
⑦周潔茹:《我當我是去流浪》,《明報》2016年5月23日。
⑨林培源:《香港故事與女性經驗的雙重奏——周潔茹短篇小說新論》,《揚子江評論》2016年第2期。
⑩據她的定義,“定居殖民者”有兩個必需的條件:“第一是外來的人定居之后不走,第二是定居群體成為人口多數”。詳見史書美《反離散究竟在“反”什么?——史書美教授專訪》,《字花》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