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園林和市政公用設施管護中心 李斌
大樹移植是指移植胸徑10cm以上的常綠喬木或胸徑15cm以上的落葉喬木,且維持樹木冠形完整的大型實木移植。多數(shù)樹種移植難度大、成活率低,由于原生長地與移植地立地條件的差異、在采挖過程中根系受傷、樹體失水、養(yǎng)護管理水平不到位等原因,因此技術要求很高。移植一旦成活,就能在最短時間內改變綠化地區(qū)的自然面貌,較快地發(fā)揮綠色景觀效果。此外,大樹移植也不失為一種提高綠化保存率和縮短綠化景觀形成周期的有效途徑。另外進行大樹移植,也是保存一些古老、珍惜、奇特樹種的重要手段,由于生態(tài)的破壞,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有些大樹原生存環(huán)境已不適應,而移植到它適合的生存環(huán)境,是一種好的解決辦法。
選擇大樹首先要以鄉(xiāng)土品種為主,一則可以提高鄉(xiāng)土品種的指數(shù),二則氣候、土壤等條件沒有變化,三則鄉(xiāng)土樹種具有生長健壯、適應力強、就近方便運輸、減少成本等優(yōu)點,為提高移栽成活率奠定了基礎。其次要以樹種和景觀需要為輔,可從多方面加以挑選。一般來說,樹葉小比樹葉大、針葉比闊葉、軟闊葉比硬闊葉成活率高。
1.2.1 立地條件的勘察
選擇大樹時要注意生長地和定植地的立地條件是否相一致,而且還要注意定植地的立地條件的好壞,因為這都直接影響到大樹的成活問題。認真勘察和了解樹木的生長地環(huán)境資料是確定護理措施的關鍵依據(jù),也是根據(jù)定植地條件合理挑選樹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2.2 樹木的挑選
首先選擇壯齡樹木,一般情況下,慢生樹種選20~30年生,速生樹種選用10~20年生,中生樹種選15年生,喬木樹種選高4m以上、胸徑12cm~25cm的樹木最為合適。另外,選擇生長正常、沒有病蟲害和未受損傷的樹木。用途不同,故所選的樹體形態(tài)也不同。如行道樹要求干直、冠大,分枝點高且分枝點一致,有良好的冠形;而用于廣場、公園庭院的觀賞樹種則講究樹姿造型,選擇樹形奇特、別有韻味類。
1.2.3 移植的時間
要結合九江地區(qū)具體情況,落葉樹種最佳期應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中旬,因為這時期樹木處于休眠期,其生理活動緩慢,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養(yǎng)分供應,3月下旬后樹木根系開始萌動,正處于側根和須根的形成發(fā)展期,這時期雨水較多,可盡快恢復元氣,提高成活率。常綠樹種如香樟、桂花宜在每年4~5月及9月~10月進行移植,既可避免嚴冬帶來的凍害,又可提高其成活率;落葉樹種如櫻花、櫸樹在樹葉全部掉落一星期后至土壤封凍前或土壤封凍后開始移植,最晚不超過來年的3月下旬。
在條件及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樹木團根是提高成活率的主要途徑。
一般是在移植1~2年前的春季或秋季,主要適用于野生大樹和名貴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具體方法:以樹干為中心,以胸徑的4~5倍為半徑畫一個圓,在圓的外圍開挖30cm~40cm、深50m~70cm的溝槽,將溝內的細根全部切斷。挖掘時,如遇較粗的根,應用鋒利的修枝剪或手鋸切斷,使之與溝內的內壁齊平,并保留2條粗根不切斷,在溝內將粗根部分環(huán)狀剝皮,寬1cm(可維持其吸水功能并可固定樹體,以免被大風吹倒),溝挖好后,填入肥沃的土壤夯實,分層踩實,定期澆水。在溝內切斷、環(huán)剝的根經(jīng)過1~2個月可萌生大量的須根,從而達到縮小土球、減少土球重量、促發(fā)須根,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修剪強度要根據(jù)樹種特性、移植季節(jié)和根系情況、萌芽能力而定。一般常綠樹種要輕剪,在移植前兩星期,先將葉片剪掉1/3,移植時再將余下的葉片剪去1/2~2/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摘葉處理,僅留1/3的葉片,可大大提高其成活率;落葉喬木宜重剪,一般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重剪時注意主干枝和骨架枝的保護,以利于樹冠的盡快恢復,多數(shù)針葉樹輕剪;再生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反季節(jié)移植的可適當重剪;對于某些特定的樹種如雪松、五針松、紅楓、玉蘭等樹形特別重要的樹種,不宜修剪過度,只需除去枯枝、病蟲枝、雜亂枝,這樣既不改變原有的樹形,又能保證樹木的成活率;而對于開花結果的樹木,移植前兩星期應將花果全部摘掉。
在移栽大批樹木時,應對每顆樹木進行編號,在定植地對號入座,避免移來移去對土球和樹干造成損傷。定向是在樹干上標出南北方向,在定植時要按其原方位栽下,以滿足對遮陰及陽光的需求,從而提高成活率。
起掘大樹時,先進行樹洞開挖環(huán)形溝或方形溝,寬度應以能容工人下溝操作為宜。挖溝時應避免樹木意外倒下,可用木桿從四周將樹干支撐起來。當土溝挖到預定深度時,再把斷根切口以外的外層土剝削掉,剪去斷根、破根,使土球成形。然后挖空土球底泥土,切斷樹木底根,并對土球進行包扎的方式。在九江地區(qū)常用的包扎材料為草繩,近來也出現(xiàn)用塑料繩子包扎,這種綁扎多用于小樹,但不可取,原因是:難以腐爛、不易折斷、費工費力。在拆除抽取時容易對土球造成傷害,極易出現(xiàn)土球松散,同時在包扎土球的過程中要纏繞樹木的根莖部,由于難于腐爛和折斷,在樹木成長過程中,塑料繩會勒進樹木的根莖部,最后造成樹木在根莖部出現(xiàn)難以愈合的圈痕,生長不良,樹木極易在根莖部折斷,也不利于根系的下扎。另外注意包扎過程中要扎緊包嚴,不要讓土球在搬運過程中松散。
包扎好的大樹應及時運到定植現(xiàn)場。運輸大樹要使用車廂較長的汽車,大樹上、下車要使用吊車。大樹吊裝前用繩子將樹冠輕輕纏扎收縮,以免在運輸過程碰壞枝條。吊裝時應輕吊輕放,以免損壞樹冠,更應特別注意不能損壞主干枝和骨架枝的樹皮。主要做法是在吊裝前先纏好草繩至分枝點,再在草繩外釘上一圈木板或竹子,長短視分枝點高低而定,一般為1.2米~1.5米,吊裝時用摩擦力較大的布塊纏在著力點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xiàn)較大的抖動。裝好車后要對整個樹冠噴水,然后再慢慢運輸?shù)蕉ㄖ铂F(xiàn)場。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遮蓋棚布,以免在運輸過程中造成過風而導致樹干失水、樹葉發(fā)黃卷焦。關于運輸中遮不遮棚布的問題,經(jīng)過對比發(fā)現(xiàn),遮蓋棚布的成活率明顯高于不遮蓋棚布的,同時成活后生長情況前者也明顯優(yōu)于后者。對于裸根樹木應蘸上泥漿再起運,以防治根系在運輸過程中因失水而出現(xiàn)萎縮受損。在長距離運輸中途要每隔一段時間對整車樹進行噴水保濕。
對于大樹移植來說,定植穴的開挖也是一道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工程設計和樹木的大小確定好定植點,如果出現(xiàn)樹冠重疊的情況,在不影響綠化景觀的前提下可進行微調。定植穴的規(guī)格應大于土球直徑40~60cm,深度大于土球厚度20cm,土質較差的話還要加大規(guī)格,在定植時予以換土。
主要是對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斷枝和根系進行處理。
在定植時應注意大樹的定向,盡量調整樹向,確保最佳的觀賞效果。在定植穴施以腐熟的基肥,以利于樹木成活后的養(yǎng)分需求。在回填前解開包扎材料,同時要注意分三次踩實回填土,回土高度在樹木下坑后土球上表面略高于地面5~10m為宜,針對怕積水的樹種種植時土球更要高于新植地地面。如樟樹、桂花等種植不宜過深,土球超原地面高度20cm左右為佳,同時注意通氣。檢查主根、側根,把受傷根系剪除,創(chuàng)面要平滑,在傷口涂抹防腐劑和生長激素或用草木灰涂抹,也可用千分之一的高溫酸鉀溶液噴灑,實踐證明此法具有消毒及促進生根的作用,有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在龍開故道銀杏定植施工過程中,考慮樹木的來源地和定植穴多為垃圾土的情況,定植穴比土球直徑大1米,深度比土球大40cm,采取中砂和種植土按1:3的比例攪拌均勻進行回填換土?;靥钔恋揭话霑r澆水壓實,再一邊回土一邊澆水,并在土球周圍用木棍不斷攪實回填士,土球高于地面15~20cm時,再覆土10cm覆蓋土球,此方法效果比較好,極大地提高了大樹成活率。在定植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使用生長素。對于裸根樹木和破裂的樹木則應采用打泥漿法種植。
已經(jīng)定植的大樹,在1~2年內必須加強管理,必要時要對每棵大樹進行管理歸檔,指定專人巡查專人養(yǎng)護,以便在養(yǎng)護管理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制定應對措施。
用結實的木桿或毛竹搭在樹干上構成三腳架或四角架,高度在離樹頂約1/3~2/3處,牢固地支撐大樹,避免出現(xiàn)歪倒,支撐架至少要保留1年,發(fā)現(xiàn)松動要及時加固。避免成活后因大風晃動土球,損傷新發(fā)的側根和須根,也有利于土球和回填土的粘合。支撐架無損壞的話盡量不要拆除。
定植時澆水后,可以在定植穴的外圈以樹干為中心做一個圍堰,圍堰的高度在20cm~25cm。2~3天后進行第二次澆水,隔天再進行第三次澆水,俗稱“定根水”。養(yǎng)護期尤其是移植后兩年內要尤其注意水分的供應,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土壤水分不足時要及時澆灌,澆足澆透。在夏季每天要對地面和樹冠主桿采取噴霧的方式多次噴灑清水,增加環(huán)境濕度,降低蒸騰作用。同時也要注重排水,在定植時視樹木大小靠定植穴外圍均勻埋入至少四根pvc管,深度以達到墊土層,露出土層20cm為宜,埋入土層的部分要均勻地鉆孔。這樣可以在雨季的時候觀察定植穴內是否積水,如果有積水則可以利用抽水器通過pvc管抽排,以保持合適的水位。在雨季要及時打開圍堰以利排水,避免定植穴內短時間流存大量的水而造成積水。
對已成活的樹木適當?shù)剡M行清肥追施,做到勤施薄施,禁止?jié)夥首肥?。為促進新根生長,可加入0.2%的生長素進行澆灌,以利于根系生長。移植后第一年秋季可追施一次速效肥,第二年早春和秋季再次施2~3次,以提高樹體營養(yǎng)水平,促進樹體健壯。同時還可以采取吊針輸液的方法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其具有見效快、效果好、利用率高、節(jié)水節(jié)工節(jié)藥肥等優(yōu)點。方法是:在距地面20cm~50cm的地方,依據(jù)樹干粗度和吊針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鉆頭向下呈45度角鉆2~6孔,深度3mm~6mm,以達到木質部最好,在鉆孔上方1.5m~2.0m處固定營養(yǎng)液,連接輸液管插入鉆孔內進行輸液。如果胸徑在30cm以上的較大樹木,除在樹木基部外,也可同時在一級分枝上進行吊針輸液。在龍開故道定植4棵胸徑40cm以上的銀杏時,為增加樹體營養(yǎng)采取吊針輸液的辦法。具體做法是:距地面30cm的樹干均勻鉆3個孔,在距地面1m的樹干又鉆3個孔,6個孔均勻分布;在一級分枝40cm處均勻鉆2個孔,吊上營養(yǎng)液。2~3天后營養(yǎng)液吊完后在袋內不停地灌注礦泉水提供水分,10天后第二次吊注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液吊住完畢后又不停地灌注礦泉水提供水分。一個月后由于鉆孔傷口愈合,與第一次鉆孔一樣重新鉆孔,第三次吊注營養(yǎng)液,20天后第四次吊住營養(yǎng)液。所有鉆孔一直都吊注礦泉水至落葉才停止。吊住礦泉水一是提供水分,二是提供礦物質,三是無菌,避免病蟲害的侵入。在后期吊注雖然由于鉆孔愈合水分無法進入樹體,但也可以濕潤樹干,達到保濕的效果。
為保持樹干濕度,減少樹皮蒸騰的水分,同時為避免太陽直射,可對樹干進行包裹。九江地區(qū)一般都采取草繩繞桿至分枝點的方法,較大的樹對一級分枝也可進行草繩繞桿至二級分枝點。冬天再用特制的塑料薄膜進行包裹,保溫效果比較好。在夏天最好搭蔭棚,用遮陰網(wǎng)進行遮蔭,避免陽光直射。
大樹在移植過程中極易造成根系、枝桿等部位的損傷,很容易形成傷口的感染而導致病蟲害。因此要及時涂抹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枝干腐爛。同時由于在移植后樹體虛弱,抵抗力下降,也容易發(fā)生病蟲害,因此要加強觀察,及時防治。
及時清除樹木的徒長枝,對樹木進行抹芽,摘除花序,避免養(yǎng)分的過分流失和水分的散失。
為確保移植工作的順利進行,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綠化工程,必須要做好施工的組織管理,其主要包括:制定施工作業(yè)計劃,明確主要工序要求,要有工程進度表,有條不紊地進行移植工作,提高效率,要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建立大樹移植。
(1)最易成活樹種:銀杏、紫薇、木蘭、柳、懸鈴木、白楊、梧桐、李、榆、梅、桃、芙蓉、刺槐、泡桐、櫸樹。
(2)較易成活樹種:雪松、桂花、合歡、楊梅、羅漢松、五針松、楓樹、木槿、石榴、樂昌含笑、香樟。
(3)成活較難樹種:廣玉蘭、栗、女貞、油松、云杉、柳杉、木荷、枇杷、喜樹、馬褂木、深山含笑。
(4)最難成活樹種:落葉松、華山松、馬尾松、金錢松、冷松、核桃、楠木、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