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云巍
刺槐豆科Leguminosae(或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刺槐屬刺槐屬的落葉喬木,又名洋槐,釘槐。全屬約20種,原產(chǎn)北美洲原生于北美洲,現(xiàn)被廣泛引種到亞洲、歐洲等地及世界各地區(qū)都有引種。中國于19世紀(jì)末年由德國引入山東青島。除刺槐栽培較普遍外,部分庭園栽植有毛刺槐 (R.hispida)和新墨西哥刺槐(R.luxurians)。1949年以來,刺槐的栽培范圍迅速擴(kuò)大至北緯23°~46°,東經(jīng)124°~86°的27個省(市、自治區(qū))。刺槐的種子很珍貴。
落葉喬木,高10~20m。樹皮灰黑褐色,縱裂;枝具托葉性針刺,小枝灰褐色,無毛或幼時具微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具9~19小葉;葉柄長1~3cm,小葉柄長約2mm,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5cm,寬1.5~3cm,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先端圓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緣,表面綠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綠色被短毛。總狀花序腋生,比葉短,花序軸黃褐色,被疏短毛;花梗長8~13mm。被短柔毛,萼鐘狀,具不整齊的5齒裂,表面被短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圓形,長18mm,基部具爪,先端微凹,翼瓣倒卵狀長圓形,基部具細(xì)長爪,頂端圓,長18mm,龍骨瓣向內(nèi)彎,基部具長爪;雄蕊10枚,成9與1兩體;子房線狀長圓形,被短白毛,花柱幾乎彎成直角,莢果扁平,線狀長圓形,長3~11cm,褐色,光滑。含3~10粒種子,二瓣裂?;ü?~9月。
綠化價值:刺槐樹冠高大,葉色鮮綠,每當(dāng)開花季節(jié)綠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工礦區(qū)綠化及荒山荒地綠化的先鋒樹種。根部有根瘤,有提高地力之效。冬季落葉后,枝條疏朗向上,很像剪影,造型有國畫韻味。
醫(yī)用價值:①化學(xué)成份:葉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6H12O5)、三糖甙、洋槐甙(robinin,C33H40O19)、鞣質(zhì)等。②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大腸下血,咯血,吐血,及婦女紅崩。(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食用價值:在食品工業(yè)上,槐豆膠常與其他食用膠復(fù)配用作增稠劑、持水劑、黏合劑及膠凝劑等。用它與卡拉膠復(fù)配可形成彈性果凍,而單獨使用卡拉膠則只能獲得脆性果凍。用它與瓊脂復(fù)配可顯著提高凝膠的破裂強度。與海藻膠與氯化鉀復(fù)配廣泛用作罐頭食品的復(fù)合膠凝劑。與卡拉膠、CMC復(fù)配是良好的冰淇淋穩(wěn)定劑。還可用于乳制品及冷凍乳制品甜食中作持水劑,以增進(jìn)口感及防止冰晶形成。
國外品種:①‘球冠’刺槐(‘Umbraculifera ’):樹冠呈圓球狀,老年呈傘狀。②‘金葉’刺槐(‘Frisia ’):中等高度喬木,葉片全年呈黃色。③‘曲枝’刺槐(‘Tortuosa ’):枝條扭曲生長,國內(nèi)有近似種,稱疙瘩刺槐。④‘柱狀’刺槐(‘Pyramidalis ’):側(cè)枝細(xì),樹冠呈圓柱狀,花白色。
國內(nèi)品種:①‘紅花’刺槐(‘decaisneana ’):花冠蝶形,紫紅色。南京、北京、大連、沈陽有栽培。②無刺刺槐(R.pseudoacaciaVar.inermisDC):樹冠開張,托葉刺已退化。青島、北京、大連有栽培,扦插繁殖,多用于行道樹。③葉刺槐(R.pseudoacaciaVar.microphylla):小葉長1~3cm,寬0.5~1.5cm。復(fù)葉自頂部至基部逐漸變小,莢果長2.5~4.5cm,寬不及1cm,山東棗莊市有栽培。④‘箭桿’刺槐(‘upright ’):樹干挺直,分枝細(xì)而稀疏,在青島市膠南縣有栽植。⑤‘黃葉’刺槐(‘yellow ’):在山東東營市廣饒縣選出,葉常年呈黃綠色。用分株或嫁接繁殖。
其他品種(變異性):①無刺槐:樹冠開擴(kuò),樹形掃帚,枝條硬挺而無托葉刺。②球槐:樹冠呈球狀至卵圓形,分支細(xì)密,近于無刺或刺極小而軟。小喬木。不開花或開花極少。③粉花刺槐:花略暈粉紅。
生長習(xí)性。刺槐強陽性樹種,喜光。不耐蔭,喜干燥、涼爽氣候,較耐干旱、貧瘠,能在中性、石灰性、酸性及輕度堿性土上生長。
種植技術(shù)。秋季,刺槐莢果由綠色變?yōu)槌嗪稚?,莢皮變硬呈干枯狀,即為成熟,應(yīng)適時采種,并經(jīng)日曬、除去果皮、秕粒和夾雜物,取得純凈種子。莢果出種率為10~20%,千粒重約為20g,1千克約有46700粒,發(fā)芽率為80~90%。選擇有水澆條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最好;土壤含鹽量要在0.2%以下,地下水位大于1米。育苗忌連作,可與楊樹、松樹等輪作。種皮厚而堅硬,播種前須經(jīng)熱水浸種處理。以春播為主,但在春季特別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種。
畦床條播或大田式播種均可。最適生的造林地為:具有壤質(zhì)間層的河漫灘,在地表40~80cm以下有砂壤至粘壤土的粉砂地、細(xì)砂地,土層深厚的石灰?guī)r和頁巖山地,黃土高原溝谷坡地。但風(fēng)口地、含鹽量在0.3%以上的鹽堿地、地下水位高于0.5m的低洼積水地、 過于干旱的粗沙地、重粘土地等均不宜栽植刺槐。造林方法因地而異。在冬、春季多風(fēng)、比較干燥寒冷的地區(qū),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氣候溫暖濕潤而風(fēng)少的地方,可在春季帶干造林。造林密度要適宜,速生豐產(chǎn)林每畝可栽植110~200株;
一般用材林可栽220~330株;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可栽330株以上。刺槐與楊樹、白榆、臭椿、側(cè)柏、紫穗槐等混交造林,林木生長量大,病蟲害少。混交方式以帶狀為好。在中國北方地區(qū)的成熟年齡一般為20~30年,在好的立地條件下為40年。刺槐受白蟻、葉蟬、蚧、金龜子、天牛等多種害蟲為害。小皺蝽為害嚴(yán)重時,可使幼樹整株枯死?;毖潦悄凵摇⒂兹~的重要害蟲。刺槐尺蛾、桑褶翅尺蛾等都是主要的食葉害蟲。刺槐種子小蜂是種子的主要害蟲,被害率可高達(dá)80%以上。
育苗技術(shù)。(1)苗圃地的選擇:選用水澆地,或土質(zhì)深厚、平坦的熟土地。不要在澇洼地和土質(zhì)瘠薄的山地育苗。
(2)整地施肥:最好是冬耕早春耙地,每畝施腐熟的基肥3000斤至5000斤。春季整地應(yīng)提早,深翻(25厘米以上)、細(xì)耙、整平。在整地的同時,每畝用15斤黑礬(硫酸亞鐵)粉拌入5%辛硫磷1斤,再摻入40倍的細(xì)土,撒入地中,以進(jìn)行土壤消毒。
(3)播種時間:以“谷雨”節(jié)前后為最適宜。
(4)種子處理:采取分級催芽、分期播種法。第一次用溫水(40℃至50℃)浸種,浸泡24小時。用篩子把已膨脹的種粒,攤在濕席上(上蓋濕潤麻袋),或裝入紗布袋中,放在溫暖處催芽。在催芽期間每天要用溫水淋洗一次,待種子有20%萌芽,即可播種。把剩余的硬粒種子,用熱水(80℃)湯種。先把種子放在缸內(nèi),然后倒入熱水,隨倒隨用木棒攪拌,不超過5分鐘,即倒入冷水,使水溫迅速下降至30℃至40℃,讓其浸泡24小時,篩出或漂出膨脹種粒,進(jìn)行催芽。剩余的硬粒種子,再用上述方法進(jìn)行湯種,直到全部種子膨脹為止。
(5)播種方法:水澆地要制畦條播,畦面凈寬1米,長10米。在浸種的同時,把畦內(nèi)灌足底水,待土壤松散時,耬溝條播。每畝用種子3斤,每畦播4行,溝底要平,蓋土要勻,覆土約2厘米。旱地育苗可用大田式條播,行距25厘米。
(6)幼苗病蟲防治:刺槐小苗的病蟲害有地蛆、象鼻蟲、蚜蟲、立枯病等。發(fā)現(xiàn)蟲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對于立枯病,在發(fā)病初,用50%的代森銨300倍至400倍液噴灑,滅菌保苗。
(7)間苗、補苗、幼苗移栽:幼苗生出2片真葉時,即可進(jìn)行間苗,把過密的幼苗拔掉,間苗的原則是:“適時間苗,留優(yōu)去劣,分布均勻,合理定苗”。同時把拔出來的幼苗及時補栽在缺苗的空隙,以保證每株苗木需要的營養(yǎng)面積,使幼苗茁壯地生長。
繁殖應(yīng)用?!蚬凇袒睒涔诔蕡A球形,整齊,在德國、比利時、荷蘭栽植較普遍。多用于街道綠化、建筑物前庭,干高多在2.2~3.0m,冠徑在2~3m,給人以整齊、規(guī)則之感?!蚬凇袒倍嘤眉藿臃敝场榱嗽绯擅缫话氵x用較大的普通刺槐作為砧木,在干高2.0~2.5m處高接,兩年后形成圓球樹冠。
‘金葉’刺槐在生長季節(jié)葉色金黃、亮麗,在歐洲國家多作為彩葉樹種,植于綠樹叢中或插入景觀林、行道樹中,以綠色作為背景色,更顯出黃葉的鮮艷?!鹑~’刺槐多用嫁接繁殖,以普通刺槐作為砧木,可以芽接、劈接。注意苗干的培養(yǎng),按需定干。
‘曲枝’刺槐樹枝呈彎曲狀,給人以蒼老古樸之感,可以在仿古建筑周圍種植,樹干按需要可高可矮,也可以大型盆景方式種于前庭?!Α袒蓖ǔS眉藿臃敝?,留干高低視需要而定,但宜選較粗砧木,成形快。嫁接后2~3年成形,可供園林綠化應(yīng)用,該種隨著樹齡增大,彎曲度加大,更加奇特。
‘紅花’刺槐花紫紅,稍大,花期長,一般作為花灌木栽培,也可作為園景樹或行道樹栽培,與普通刺槐可以相互襯托,更顯艷麗?!t花’刺槐可以用種根的辦法繁殖,也可用嫁接法。
‘箭桿’刺槐是國內(nèi)選出的與國外的‘柱狀’刺槐系同一類型,主干明顯,分枝細(xì),樹冠呈明顯的圓柱狀,塔形??梢栽诟叽蠼ㄖ镏車蚵放苑N植。
‘二喬’刺槐1996年由荷蘭引入,其珍稀之處在于每年兩次開花,分別是5月和7月,花紅色,樹干通直,葉色濃綠。
發(fā)展前景好。刺槐生長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樹種。根淺,樹冠濃密。同時也是醫(yī)學(xué)、飲食等領(lǐng)域的珍貴原材料源;有望在這些領(lǐng)域當(dāng)中開發(fā)出新的珍貴元素用于社會。
種植范圍廣、綠化效果好。刺槐在目前在我國全國范圍內(nèi)均可栽植(城市野外均可)。在城市當(dāng)中廣泛種植刺槐能起到良好的綠化作用。
適應(yīng)力強。刺槐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適應(yīng)性很強。最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對土壤酸堿度不敏感。在底土過于粘重堅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長不良。雖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嚴(yán)重干旱季節(jié)往往枯梢。不耐水濕,怕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