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
要練習“懸疑式”說話,其實很容易。只要你跟朋友轉(zhuǎn)述一件事的時候,每講幾個句子,就稍稍停下,你看朋友會不會問“然后呢?”“后來呢?”。如果有這樣的追問,就表示你敘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頓一下,你朋友想都不想,就把話題轉(zhuǎn)去別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講得沒意思。
小戈先說一個故事給古古聽?!懊廊唆~愛上了人類的王子,她很想到陸地上去找王子,就跑去找海底的女巫,要女巫把她的魚尾巴變成一雙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腿。”
“后來呢?”古古問。
這是小戈講的故事,他的懸疑是“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
輪到古古講個故事給小戈聽。“又窮又餓的老婆婆,路過一個全村人都非常小氣的村子,老婆婆請村民隨便給點兒吃的,村民卻把吃的都趕快藏起來,不給她吃。老婆婆沒辦法,就在路邊撿了一堆小石頭,把小石頭加在水里面煮湯。結(jié)果呢,老婆婆竟然煮出一鍋全村人從來沒喝過的、有史以來最好喝的湯!”
“怎么會這樣?”小戈問。
這是古古講的故事,她的故事的懸疑,不是“什么”,而是“怎么”。
懸疑有很多種,不見得是讓別人問“后來呢”才叫懸疑。有一次,我必須在節(jié)目里介紹畫家常玉的生平。我知道很多觀眾沒聽過常玉,而且很多人覺得畫家這種人,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
我判斷,如果節(jié)目一開始,我說:“常玉年輕的時候就很想到外國去學畫,他家里當時還算有錢,就花錢把他送去巴黎……”當我說到這里時,大部分觀眾不會興致勃勃地問:“后來呢?常玉去了巴黎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觀眾大概只會想:“常玉是誰呀,我聽都沒聽過?!比缓缶湍闷疬b控器轉(zhuǎn)到其他臺去了。
所以我就把說故事的順序改了一下。節(jié)目開始,我就拿起一本常玉的傳記,說:“我手上這本書,大概只比鼠標墊大一點點兒,但這么小的面積,如果上面畫的是常玉的油畫,那它現(xiàn)在的市場價格大概是臺幣200萬。”用這種“稱斤論兩”的方式,來做常玉生平故事的開場,肯定會被很多愛藝術(shù)的人認為“庸俗極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留住了很多聽都沒聽過常玉名字的觀眾。
他們可能覺得藝術(shù)不關(guān)他們的事,但他們會覺得這么小張的畫,能換200萬,這事可以聽一下。
石頭和白水,能夠煮成好喝得要命的湯?兩個手掌大的畫,就能賣200萬?這些就是很多人愛說的,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爆點。
你如果習慣把爆點藏在故事的后面,可能聽你說話的人熬不了那么久,就紛紛上廁所了。
(摘自《啟迪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