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梅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河口畜牧獸醫(yī)站,江蘇 南通 226403)
隨著雞群養(yǎng)殖密度的增加,雞舍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難度大,很多病原微生物容易在環(huán)境內滋生并感染雞群。雞大腸桿菌病是全年可感染的細菌性疾病,但在夏季潮濕和冬季密閉雞舍內發(fā)病率較高,該病是一類因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良引發(fā)的非腸道細菌性疾病。由于該病原血清型類型多樣,不同病原引發(fā)的臨床癥狀不同、致死率不同,不利于我國綠色健康養(yǎng)雞產業(yè)的發(fā)展,本文對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和防治進行重點分析。
該病的病原體為G-的大腸桿菌,是一種無芽孢但有莢膜有鞭毛的短小型桿菌,該病原體具有運動力,不耐高溫,55 ℃ 60 min可滅活,當溫度提高至60 ℃,20 min可滅活。該病原菌對大多數消毒劑不耐受,可由雞場定期、規(guī)范消毒降低感染率。
不同區(qū)域、日齡、品種雞均可感染,1月齡以下雛雞由于自身抗病力較弱,易感性較高,最早可見4日齡雛雞發(fā)病,隨著雞群日糧增加,免疫力提高,雞大腸桿菌病發(fā)病率也會相應降低。
病雞和隱性帶菌雞。
一是消化道途徑感染,病雞糞便可將致病性大腸桿菌排出體外,健康雞采食污染的飼料、水等即可感染。二是呼吸道途徑感染,當雞舍內病原菌達到一定數量,尤其是糞便污染物較多時,病雞可感染鼻腔、口腔,進而由呼吸道感染健康雞[1]。三是蛋殼或種蛋傳播,當孵化器或雞舍衛(wèi)生不良時,種蛋表皮感染大腸桿菌。
一是季節(jié)流行特點,該病四季均可發(fā)病,但是潮濕夏季和寒冷冬季易感性高。二是雛雞感染后以急性敗血型大腸桿菌癥狀為主,年齡較大的雞由于自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般呈慢性或亞急性癥狀。
病雞體溫升高,肛溫最高達43 ℃,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被毛松亂,離群呆立,部分病雞扎群,喜飲,病雞下痢,糞便顏色呈黃白色,嚴重者夾雜血液,肛門附近的羽毛黏連許多糞污。雛雞死亡率超10%。
病雞腹部膨脹,有明顯的墜落感,食欲銳減,消瘦,水樣腹瀉,糞便中夾雜換白色的粘液或碎塊,該類型集中發(fā)病于產蛋母雞,以籠養(yǎng)為主的蛋雞。
病雞卵巢囊腫,卵泡變形或囊腫,卵黃不再濃稠,輸卵管內流出黃色絮狀物或干酪物,嚴重者夾雜血絲或病變位置有出血斑。
病雞關節(jié)腫脹,跛行,因無法正常運動造成生長發(fā)育遲緩,主要見于雛雞和中雛雞。
雛雞的蛋黃囊臍部及其附近皮膚有明顯炎癥,腹部膨大,主要見于7~14日齡雛雞,死亡率從5%~35%[2]。
病雞停止采食,嗜睡,原地轉圈,頭頸震顫,腹瀉,運動失調。
雛雞皮下組織水腫,剖開后有少量淡黃色液體滲出。病雞卵巢腫脹、充血,卵黃吸收不良,卵巢內充斥黃綠色液體。病雞胃腸出現明顯的卡他性炎癥,胃粘膜增厚,呈灰色或灰白色,腸內容物中夾雜脫落的腸粘膜細胞。病雞肝臟質地變脆、腫脹,表面有許多出血點或壞死灶,周邊組織有黏連病變。病雞肺臟出血,心臟腫脹,心包增厚。
從病雞腹瀉癥狀來看,需要和雞輪狀病毒病做好鑒別診斷,感染雞輪狀病毒病的病雞剖檢時可見腸段(主要為小腸、盲腸)充斥大量液體或氣體,腸道上皮細胞由于病毒侵害,腸絨毛變得短小且有白細胞浸潤癥狀。從病雞關節(jié)腫脹來看,需要和雞巴氏桿菌做好鑒別診斷。感染雞巴氏桿菌的病雞關節(jié)炎癥主要局限在腿部,病變位置有膿性干酪樣滲出物,且該病主要發(fā)生在夏末秋初。
無菌條件下采集病雞病變組織,制作涂片,革蘭氏染色后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若為紅色、短小、桿菌可初步判定為大腸桿菌,再分離培養(yǎng)病原菌,即接種至普通瓊脂糖培養(yǎng)基內,37 ℃無菌培養(yǎng)16~20 h后觀察病原菌在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狀況,若發(fā)現表面濕潤、光滑、半透明的圓形菌落,可再進行涂片鏡檢,進一步明確病原菌。
由于雞大腸桿菌病發(fā)病率較高,且容易產生耐藥性,若病雞確診為雞大腸桿菌病后,為縮短病程,精準有效用藥,可在用藥前進行藥敏試驗,一般采用簡便且準確率較高的紙片法即可[3]。
一是內服治療,可以在病雞日糧中飼喂氟苯尼考粉劑,使用劑量為病雞每千克體重飼喂0.25 g,1次/d,連續(xù)內服3~5 d。二是注射治療,可以給病雞肌肉注射慶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劑量為病雞每千克體重注射0.5萬~1萬IU,每天1次,連續(xù)注射4 d,病情嚴重可在飲水中也使用抗生素藥物促進恢復。三是飲水或拌料治療,可以在雞群飲水中添加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32.5%,使用劑量為每升水中加入0.2 g,供病雞自由飲用,連續(xù)飲用3~5 d。
在日糧中混合清熱解毒的大青葉、金銀花,祛風止痙的防風,瀉火解毒的黃連,清熱散結的連翹等中草藥,通過殺菌解毒驅除病原菌,同時固本培元,提高雞群整體免疫力。
預防雞大腸桿菌的疫苗有禽大腸桿菌病滅活疫苗、禽霍亂-大腸桿菌病多價蜂膠二聯滅活疫苗,若使用后者,可在蛋雞和種雞30日齡以肌肉注射方式接種,蛋雞開產前再次接種,每次接種量為0.5 mL/只。
雞舍內養(yǎng)殖密度要合理控制,以防糞污過多滋生致病性大腸桿菌。同時加強舍內通風,以防繼發(fā)感染其他細菌性疾病。
大腸桿菌在雞腸道內和日常生產中普遍存在,致病菌超過一定數量時會引發(fā)感染。養(yǎng)殖戶需要規(guī)范日常用藥習慣,中草藥添加劑不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還能固本培元,改善肉品質,是一種綠色安全養(yǎng)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