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李綱十五首重出詩考正

2022-11-21 09:52:21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李綱寒食宋詩

劉 巖

李綱(1083—1140),字伯紀,號梁溪,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人,宋抗金領(lǐng)袖,卒謚忠定。李綱現(xiàn)存詩二十八卷,收《梁溪集》卷五至卷三二,[1]四庫館臣評曰:“綱人品經(jīng)濟,炳然史冊,固不待言。即以其詩文而言,亦雄深雅健,磊落光明,非尋常文士所及?!盵2]1345《全閩詩話》卷三稱其詩“氣格渾雄,才情宛至”[3]。然其詩亦見于他人別集,亟待厘清。學界關(guān)注過此問題,對李綱部分詩作進行過考證(1)如《全宋詩訂補》(大象出版社,2005)第677頁“李左史”條、李成晴《“誤置”的兩宋詩人——全宋詩重列作者考辨》(《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陳小輝《〈全宋詩〉之楊時、游酢、李綱、陳藻、張鎡詩重出考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但失之簡略,且偶有訛誤?,F(xiàn)就綱詩重出現(xiàn)象及原因分述如下。

一、因不明別稱而重出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于“李左史”名下收《三姑石》《仙跡巖》《大隱屏》《幔亭峰》《天柱峰》五首,[4]45140《永樂大典索引》亦將“李左史”作為詩人單列,收《洞天》一詩。[5]《洞天穴》《三姑石》《大隱屏》《幔亭峰》《天柱峰》見《輿地紀勝》卷一二九,署名“李左史”。[6]《仙跡石》又見嘉靖《建寧府志》卷三,題為《仙跡巖》,亦署名“李左史”。[7]

《洞天穴》《三姑石》《仙跡石》《大隱屏》《幔亭峰》《天柱峰》六首錄于《梁溪集》卷六,詩曰:

沈沈幽穴閟云煙,玉宇瓊樓鎖洞天。自向壺中飛日月,更于物外起山川。

劉公隱后今誰繼,張湛仙來不記年。紫府若容幽客到,誅茅欲卜隱屏前。

——《洞天穴》

風舞芳林鬢腳垂,朝云行雨濕仙衣。不知當日緣何事,化石山頭更不歸。

——《三姑石》

當年天姥戲溪邊,二石遺蹤膝宛然。卻笑茂陵緱氏跡,只憑方士口中傳。

——《仙跡石》

高峰崛起翠微屏,何事呼為大隱名。自是市朝人不到,非關(guān)洞戶鎖崢嶸。

——《大隱屏》

燕罷虹橋絕世氛,曾孫誰見武夷君。更無裀幕空中舉,時有笙竽靜處聞。

猿鳥夜啼千嶂月,松篁寒鎖一溪云。洞天杳杳知何處,翠石蒼崖日欲曛。

——《幔亭峰》

巉巉千丈插煙空,始見天南一柱峰。絕頂霧開擎日月,半巖云暝噫雷風。

俯臨萬壑林芿秀,高壓群山氣象雄。誰道共工曾觸折,斷鰲端是女媧功。

——《天柱峰》

《全宋詩訂補》“李左史”條曰:“(《全宋詩》)所輯《三姑石》等詩五首均為李綱詩?!盵8]惜未說明原因,恐造成新的誤解,如《“誤置”的兩宋詩人——〈全宋詩〉重列作者考辨》一文提到:“就像稱王維為‘王右丞’、稱杜甫為‘杜工部’一般,宋人習慣稱呼李綱作‘李左史’,例如魏了翁有《送李左史郊外和范滬州贈李韻》,程公許有《寄呈座主李左史三首》,皆是寫贈李綱之詩?!盵9]將“李左史”直接等同于李綱,似不妥。綱卒于紹興十年(1140),此時魏、程二人皆未出生,遑論寫詩相贈,可見二人詩中之“李左史”非李綱,而是另有其人。(2)據(jù)周興祿考證,程公許《寄呈座主李左史三首》中的“李左史”當指李道傳。詳見周興祿《宋代科舉詩詞研究》(齊魯書社,2011)第477頁。事實上,翻檢宋人集子便知,“李左史”之謂較為常見,非綱之專有,如《海珠山慈度寺記》曰:“寶祐四年,郡人文溪李左史昴英施財創(chuàng)寺于其上,奉佛安僧,請額‘海珠慈度寺’,立為甲、乙住持院?!盵10]文中“李左史”指番禺人李昴英。再如《日本藏漢籍善本書志書目集成》錄《十朝綱要》一書作者為“李左史埴”[11],即眉州人李埴。

按:“左史”乃門下省起居郎之別稱。[12]《梁溪集·附錄·李綱行狀·上》載:“(政和二年)八月,出朝陵寢,除起居郎。十二月,差兼國史編修官。宣和元年,同知貢舉。六月,京師大水,徽廟降詔遣使,所以憂勞者甚至,而在位者乃寂不聞有發(fā)憤納忠之人,公獨異之,懷不自已,奏疏論列?!笨芍罹V的確做過起居郎,且在宣和年間以此身份上疏論京師水災。李綱后來回憶此事說:“臣昨任左史,以狂妄論列水災,蒙恩寬斧鉞之誅。”[13]11246宣和元年(1119),綱因上疏事被貶沙陽,同年,“道江南入閩境,遂游武夷,乘小舟泛九曲,留山中賦詩幾五十篇”[14],與鄧肅等人唱和。鄧肅《栟櫚集》卷二〇有《跋羅右文李左史題棲云樓真戒大師營治》一詩,[15]題中之“李左史”正是李綱。此六詩中所提及的洞天穴、三姑石、仙跡石、大隱屏、幔亭峰、天柱峰皆在武夷山,如《方輿勝覽·大隱屏》:“在武夷山。朱元晦詩:‘上有蒼石屏,百刃聳雄觀。蔪巖露垠堮,突兀倚霄漢?!宰⒃疲骸朔逡纳箱J下,拔地峭立,如方屋帽,遂筑武夷精舍于此?!盵16]卷一一時間地點皆合,六詩所署“李左史”為李綱無疑。

二、因方志誤載而重出

嘉靖《建寧府志》卷三收《鐘模石》一詩,署名劉子羽。陸心源《宋詩紀事補遺》卷四九引《建寧府志》,收此詩于劉子羽名下。[17]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一三亦云乃劉子羽詩。[18]《全宋詩》共收劉子羽詩三首,其中《鐘模石》據(jù)嘉靖《建寧府志》收錄。[4]20775

《鐘模石》見《梁溪集》卷六,詩曰:“誰鑄三鐘欒乳形,不須筍簴自能鳴。仙君欲奏賓云曲,只感清霜便發(fā)聲?!?/p>

按:劉子羽(1097—1146),字彥修,崇安人(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早年隨父駐防浙東、河北,屢立戰(zhàn)功。后忤秦檜,于紹興十二年(1142)罷官歸居崇安五夫里,紹興十六年(1146)病逝,謚忠穆,改謚忠定,追封魏國公。劉子羽無詩文集存世,其《鐘模石》一詩最早見于嘉靖《建寧府志》。董天工《武夷山志》未注此詩出處,疑亦引自前者。嘉靖《建寧府志》凡例云:“舊志昉于宋守韓元吉、張叔椿,后皆遺失無存。成化中,知府安成劉鉞重編未就而去。后太仆少卿楊亙得其稿于江右,然已殘缺。弘治壬子再修,頗多宗其義例,今亦因之,纂輯而稍加折衷焉?!盵7]凡例其成書頗晚,所本乃明成化年間殘本,分山川、城池、風俗之類,按目搜輯補綴,又疏于校勘,旨在“表先哲,示楷范,明教化,端士風”[7]范嵩序,詩文附注其間,以彰文化之盛,“非為集文也”[7]總序。如此不得不令人懷疑其可靠性。

董天工《武夷山志》亦如此。此書乃前代《武夷山志》之集大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編寫完成。歷代《武夷山志》達十幾種之多,現(xiàn)存最早版本為宋人劉夔編纂。傳入朝鮮的楊恒叔《武夷山志》即以劉本為底本,其凡例曰:“武夷舊志,宋侍郎劉夔所撰,歲久傳訛,且多殘缺?!盵19]可見《武夷山志》的編纂并不十分嚴謹,加之書成眾手,以訛傳訛在所難免。而李綱《梁溪集》成書于其身后不久,宋代即有刻本,今上海圖書館藏宋刻一百八十卷本,惜為殘本,僅存三十八卷。道光本《梁溪集》之底本乃福建人陳徵芝于道光十四年(1834)鈔錄自錢泰吉處。錢泰吉《甘泉鄉(xiāng)人稿》卷九云:“《梁溪先生文集》,此集向來傳鈔亦希,余從王蘭泉哲嗣菱溪處鈔錄其副,儲藏家大半從余處傳鈔?!盵20]道光本《梁溪集》雖經(jīng)輾轉(zhuǎn)傳鈔,難稱佳善,但較之《建寧府志》《武夷山志》,仍稍可信。如此,要確定《鐘模石》一詩歸屬,還應從內(nèi)容上加以分辨。

李綱宣和元年(1119)貶至沙陽,遂游武夷,寫下眾多詩篇,其中不少游仙抒憤之作,如《鐘模石》的前一首《大小二廩石》:“仙家何事亦贏糧,廩石團團峙道傍。應駕斑龍耕紫石,深儲芝玉廩中藏?!盵1]卷六《莊子·庚桑楚》曰:“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21]《漢武帝內(nèi)傳》云:“唯見王母乘紫云之輦,駕五色之斑龍。”[22]所寫皆為仙家仙事,流露出遠離俗世、歸隱訪仙的志趣?!剁娔J吩娨嗳绱耍瑢戠娔J庑嗡歧?,“不須筍簴”[1]卷六而能自鳴。筍簴乃懸鐘磬之木架,《周禮·春官·典庸器》載:“及祭祀,帥其屬而設(shè)筍虡,陳庸器?!盵23]綱因言被貶,心中不平,乃以鐘模石自況,明其高潔之志。后兩句用仙人演奏“賓云曲”之典故,寫鐘模石“感清霜便發(fā)聲”,依舊是表達對雅潔剛正之人格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同卷《題棲真館三十六韻》也用了相同的典故,詩曰:“仙妃奏賓云,金鼓間絲竹。酒酣歌夕暉,嘆息光景促?!盵1]卷六如此這般,恐非巧合,蓋綱作詩之習用。

綜合考量,《鐘模石》當為李綱詩。嘉靖《建寧府志》與董天工《武夷山志》誤收為劉子羽詩,疑與二人謚號皆為“忠定”有關(guān)。或也因劉子羽本就是武夷人,方志為溢美其本邦,妄錄此詩而不加分辨,如胡震亨所說:“諸書中惟地志一類載詩為多,顧所載每詳于今而略于古,或以今人詩冒古人名,又或改古人詩題,以就其地。甚有并其詩句亦稍加潤色者,以故詩之偽不可信者,十居七八?!盵24]斯言信哉。

三、因《永樂大典》誤輯而重出

《寒食五首》見葛勝仲《丹陽集》卷一六[25]、《全宋詩》卷一三六二[4]15605?!斗N荔枝核有感》《諸剎以水激硙磨殊可觀為賦此詩》二詩,《全宋詩》據(jù)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忠愍集》,校之殘本《永樂大典》,收于李若水名下。(3)詳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第31冊第20114頁、20103頁。

《寒食五首》又見《梁溪集》卷八、《石倉歷代詩選》卷一七一[26],署名李綱;《種荔枝核有感》《諸剎以水激硙磨殊可觀為賦此詩》分別見《梁溪集》卷一〇、卷一八,茲錄七首如下:

往歲遇寒食,親賓相與娛。飄零客異土,對之渾若無。

豈不念佳節(jié),寸心愁欲枯?;ㄩg有好鳥,勸我提胡盧。

一醉聊自適,醉夢歸東吳。

——《寒食五首·其一》

異縣遇寒食,悵然懷我家。千里遙相望,各在天一涯。

佳節(jié)無與同,冉冉悲年華。鳴禽花底聒,舞燕風中斜。

物情各自在,羈束誠可嗟。

——《寒食五首·其二》

天涯遇寒食,嘉節(jié)無與對。獨酌一杯酒,慷慨使心痗。

來者復可追,既往那復悔。翛然畎畝心,敢忘犬馬愛。

之推自欲隱,去去何所懟。

——《寒食五首·其三》

嘉節(jié)遇寒食,春陰猶作寒。閩人不知重,渾作等閑看。

餳粥不復煮,青楓誰與鉆。開窗延霽景,脩竹正團欒。

翠眉雙侍女,對此一樽殘。

——《寒食五首·其四》

逐客已凄涼,矧復值寒食。花深日遲遲,院靜春寂寂。

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掃赤。浙江渺何在,三月無消息。

棄置勿復陳,吾心乃如石。

——《寒食五首·其五》

荔子欲傳種,他年養(yǎng)老饕。試將千顆植,已喜寸萌高。

豈耐雪霜苦,空慚澆灌勞。何殊茂陵客,藏核種蟠桃。

——《種荔枝核有感》

疊石壅寒派,湍流瀉回溪。誰將方便智,成此妙圓機。

輪輻互高下,波濤郁翻飛。磨牙遞旋斡,硙杵紛昂低。

玉粒已粲粲,瓊花亦霏霏。雖存機械巧,利澤成博施。

試語漢陰老,使知渾沌非。惟當善用心,功與天地齊。

——《諸剎以水激硙磨殊可觀為賦此詩》

按:葛勝仲(1072—1144),字魯卿,常州江陰(今江蘇省江陰市)人,紹圣四年(1097)進士,享年七十有三,有《丹陽集》存世。《國史經(jīng)籍志》卷五集類載:“葛勝仲《丹陽集》八十卷,又《后集》四十二卷。”[27]《四庫提要》云:“(《丹陽集》)自明以來,傳本遂絕,今據(jù)《永樂大典》所載,以類裒輯,得文十五卷、詩七卷、詩余一卷,又附錄行狀、謚議為一卷,共成二十四卷。”[2]1346李若水(1093—1127),字清卿,洺州曲周(今河北省曲周縣)人。為人有氣節(jié),剛正不阿。靖康二年(1127),隨欽宗至金營。金人逼迫欽宗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詆金人為狗輩”[13]13161,后遇害,時年三十五?!吨饼S書錄解題》稱《李忠愍集》共十二卷,“詩文雖不多,而詩有風度,文有氣概,足以知其所存矣?!盵28]四庫本《忠愍集》乃永樂大典本,《四庫總目提要》曰:“今原集不傳。茲就永樂大典中所散見者,掇拾編次,厘為三卷,以建炎時誥詞三道附錄于后……,殘編斷簡,固皦然與日月爭光也。”[2]1343

《寒食五首》題下自注云:“余謫沙陽,地僻家遠,遇寒食如不知,蓋閩人亦不甚重其節(jié)也。感而賦詩五首,以杜子美‘無家對寒食’五字為韻?!盵1]卷八四庫本《丹陽集》乃以此注為題,《全宋詩》因襲之??季V之生平,《宋史·列傳第一百一十七》載:“宣和元年,京師大水,綱上疏言陰氣太盛,當以盜賊外患為憂。朝廷惡其言,謫監(jiān)南劍州沙縣稅務?!盵13]11242《梁溪集》卷八頁首亦有注,曰:“在沙陽作四十五首?!迸c《宋史》所載相合。然檢《宋史·葛勝仲傳》[13]13142與葛勝仲婿章倧所作《文康葛公行狀》[25]卷一六,皆未記貶謫沙陽事。且《寒食五首·其五》云:“浙江渺何在?三月無消息?!北彼握憬瓕賰烧懵罚ǔV?、蘇州、潤州、杭州、湖州等十四州,時綱之親屬在梁溪(今江蘇省無錫市),北宋時屬常州,與詩意相符。故葛勝仲《寒食五首》蓋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誤收,《寒食五首》為李綱所作。

李若水《忠愍集》原本久佚,其目為《永樂大典》割裂,原本次第已無可考。今本《忠愍集》乃清人輯錄本,僅存三卷,詩兩卷。相較之下,道光本《梁溪集》更為可信。道光本陳徵芝跋曰:“茲一百八十六卷全集,今夏得自平湖友人錢姓,乃當時進呈真本。顧自宋至今,經(jīng)歷七百余年,全書尚未鋟梓,異日得以??惺溃M非厚幸也夫!”陳氏所言“進呈真本”頗可疑,且“全書尚未鋟梓”一說實誤。綱之全集乃姜注刊刻于宋嘉定年間,有黃登跋,曰:“中興文人固不為少,要如公之氣概蓋不可掩。若乃相業(yè)光明,持論正大,靖康以來,一人而已,而文直公之余事。是集刊于秋之九月,成于冬之十二月,其為冊三十有三,為卷一百八十?!盵29]卷八〇如前文所述,道光本《梁溪集》經(jīng)自輾轉(zhuǎn)傳鈔,未為佳善,而嘉定所刻書版不久即“遭火燬”,“缺五百板”,[29]卷八〇后經(jīng)重修補輯,紹定六年(1233)由趙以夫重刊。若水與綱乃同代人,綱稱其“能仗義死節(jié)”[13]11253,后世補輯《梁溪集》誤收若水詩亦未可知。如此,須從詩本身考察。

《種荔枝核有感》詩曰:“荔子欲傳種,他年養(yǎng)老饕。試將千顆植,已喜寸萌高。豈耐雪霜苦,空慚澆灌勞。何殊茂陵客,藏核種蟠桃。”[1]卷一〇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顾彝?,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溥z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盵30]后世常以“茂陵客”指代落魄文人,盧綸《晚秋山中別業(yè)》云:“茂陵秋最冷,誰念一書生?”[31]此詩見于《梁溪集》卷一〇,卷首注曰:“在沙陽作五十五首。”則此詩意境頗與綱之貶謫心境相合。同卷詩《次韻志宏見示·其二》云:“謫從天上墮人寰,惟有清風夜款關(guān)。”所寫亦是遭貶之清冷心境。況且,同卷還有《荔枝詞集句》《疇老見示〈荔枝絕句〉次韻》《嘗新橄欖二絕句》《以蜜漬荔枝寄遠》四首,蓋荔枝、橄欖乃閩地風物。而李若水為洺州曲周人(今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三十五歲殉節(jié),一生未至福建。[13]13160可見,《種荔枝核有感》實為李綱詩。

《諸剎以水激硙磨殊可觀為賦此詩》見《梁溪集》卷一八,同卷還有《歸宗寺四詠》《客言廬山往年之盛今不逮遠矣戲成此詩》等詩,當為綱建炎二年(1128)貶鄂州途中,過廬山,訪眾寺所作?!读合じ戒洝だ罹V行狀·中》載:“(建炎二年)以九月半抵鎮(zhèn)江府……,而言者又言公遣弟綸與賊通,且傾家資以犒賊,以緋巾數(shù)千頂與之,朝廷不復究問其實。有旨落職,令鄂州居住。”歸宗寺在南康軍星子縣(今江西省廬山市),位于廬山腳下,《方輿勝覽》卷一七云:“在城西二十五里,即王羲之宅,墨池、鵝池存焉?!盵16]

《諸剎以水激硙磨殊可觀為賦此詩》寫眾佛寺之景,詩曰:“疊石壅寒派,湍流瀉回溪。誰將方便智,成此妙圓機。輪輻互高下,波濤郁翻飛。磨牙遞旋斡,硙杵紛昂低?!彼聫R之間湍流婉轉(zhuǎn),便于利用水磨,而水輪翻動著的浪花又與溪水山色相合,確有可觀之處。此中又含佛理,乃機緣方便所成,所謂“方便智”“妙圓機”?!胺奖恪闭Z出《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32]謂巧妙的施設(shè)、安排?!懊顖A”乃見《楞嚴經(jīng)》卷四:“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于妙圓中粘湛發(fā)見?!盵33]即殊妙圓滿之意。李綱佛學修養(yǎng)深厚,“喜談佛理”[2]1345,此詩趣味相合,地點一致,應為李綱詩。

四、因同題和詩而重出

《十二詠·桂齋》見呂頤浩《忠穆集》卷七,題為《桂齋兩首·其二》,其一曰:“雙桂亭亭傍竹齋,窗前會見紫花開。它時釀入椒漿后,香逐和羮滿座來。”[34]《全宋詩》據(jù)四庫本《忠穆集》收《桂齋兩首》。[4]15391

此詩又見《梁溪集》卷三一,四庫本作《桂亭》[35],為十二首組詩之一,其余十一首為《雙蓮閣》《夢室》《藥圃》《橘亭》《竹亭》《荔枝亭》《蘭室》《花塢》《圭沼》《磬塘》《菖蒲澗》。錄于《梁溪集》卷三一之《桂齋》詩曰:“團團雙桂拂茅齋,虛幌疏欞盡日開。會待秋高風露下,清香飄泛月中來?!?/p>

按:呂頤浩(1071—1139),字元直,樂陵(今山東省樂陵市)人。紹圣元年(1094)進士,初為密州司戶參軍,后官至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卒贈太師、秦國公,謚忠穆。呂頤浩兩度拜相,其在相位時“顓肆自用,力排李綱、李光諸人”[2]1350,史載:“李綱宣撫湖南,頤浩言綱縱暴無善狀,請罷諸路宣撫之名,綱止為安撫使。時李光在江東,與頤浩書,言綱有大節(jié),四夷畏服。頤浩稱光結(jié)黨,言者因論光罷之?!盵13]1132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錄呂頤浩《忠穆集》八卷,曰:“頤浩集凡十五卷,見于陳振孫《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者并同。舊本久佚。惟《永樂大典》頗散見其遺篇。裒而輯之,尚得文一百三十七首,詩詞五十八首。今重為排輯,勒成八卷?!盵2]1350今僅存永樂大典本《忠穆集》,乃清人自《大典》輯出,原本次第已不可考。檢之今殘本《永樂大典》,在卷二五三九“桂齋”條,錄“宋呂頤浩《桂齋》”兩首。[36]

呂頤浩素以綱“志大才疏”[37],屢次于高宗前詆毀李綱,甚至誣陷李綱結(jié)黨營私,阻止其重返朝政,但期間二人仍有詩文來往。呂頤浩罷相后,于紹興五年(1135)在天臺(今浙江省天臺縣)修退老堂,并寄詩李綱?!峨u肋編》載:

呂丞相元直以使相領(lǐng)宮祠,卜居天臺,作堂名退老,每誦少陵“窮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之句以自況。時賦詩者百數(shù)。李伯紀職大觀文、官銀青、帥福唐,亦寄題二篇,其末章云:“片帆云海無多地,嘆息何由廁末賓?”時謂二公“窮老”、“末賓”,何言之謙也![38]

“片帆云海無多地,嘆息何由廁末賓?”兩句出自《呂元直退老堂兩章·其二》(道光本《梁溪集》卷三一),其自注云:“呂元直得書,天臺郭外治園林作退老堂求詩,為賦兩章?!背酥?,李綱于書信中亦附近著《十二詠》,呂頤浩《與李伯紀書》稱贊曰:“某閑居無所營為,昨于丹邱東郊創(chuàng)園筑室,求詩為貺,乃蒙不鄙愚陋,寵惠兩篇……,《十二詠》尤見制作之工,依韻和呈,資千里一笑?!盵34]卷六可知呂氏當時有詩和之。今檢《忠穆集》,確有《雙蓮閣》《夢室》《橘亭》《竹亭》等詩,[34]卷七與李綱《十二詠》詩題相應。則呂頤浩《忠穆集·桂齋兩首》中當有一首為綱所作,即《梁溪集》中所錄《十二詠·桂齋》。

李綱于紹興二年(1132)因言獲罪,罷歸長樂(4)李綱《罷歸二首·序》云:“余行次衡陽,彈壓曹成七萬余人出湖南境;移師衡山,降步諒二萬眾……未報間,聞有旨廢宣撫司,及以言者罷去。”詳見李綱《梁溪集》(清道光十四年刻本)卷二九。,賦閑家中,時年五十有余,自云:“吾年半百行休矣,萬事悠悠皆可忘?!?5)語出李綱《自天寧遷居城東報國寺》,載李綱《梁溪集》(清道光十四年刻本)卷三〇。乃修葺池臺,親植花木,時與賓朋往來,《小圃初成秦楚材直閣有詩因次其韻二首·其二》曰:“屏跡山林得放懷,檻花欄藥手親栽。會心魚鳥自相近,乘興朋游時自來?!?道光本《梁溪集》卷三一)同卷詩《庭中酴醾盛開二甥以詩來戲和其韻》亦云:“試營小圃供幽奇,野趣獨與閑相宜。”李綱《十二詠》中所謂雙蓮閣、夢室、藥圃、荔枝亭、桂齋等,皆為長樂林苑之景,時呂頤浩求詩,綱乃于信中附此十二首,呂氏又有同題和詩,后人不知,誤將同題兩首《桂齋》入?yún)问厦隆?/p>

結(jié) 語

宋詩數(shù)量眾多,或載于宋人別集,或錄自《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總集,亦散見各地方志。載于別集的,當詳細考其版本源流,厘清詩歌次第,不可輕信某個本子。先考版本,后求內(nèi)證,方能妥當。《永樂大典》文獻價值極高,但由于成書倉促,成于眾手,加之“割裂龐雜,漫無條理”[2]1345,原詩次第無考,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重出、誤收的問題。方志乃為彰一方之盛,常為二手資料匯編,輾轉(zhuǎn)謄鈔,又收詩態(tài)度較為隨意,輯詩時當務必考其出處。除此之外,別稱、謚號或是同題詩,都有可能在文本流傳中造成重出或誤收,須慎之又慎。李綱十五首重出詩,多應景狀物之作,格調(diào)規(guī)整,風格平庸,較少個人色彩,易與他人詩作相混淆,這或許也是造成重出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歡
李綱寒食宋詩
宋詩五首(書法)
Zero thermal expansion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imidazole dicarboxylate ligands
宋詩新解
中華詩詞(2021年11期)2021-12-31 09:00:40
宋詩新解
中華詩詞(2021年7期)2021-12-31 08:34:32
春潮帶雨 寒食月明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58
“鐵御史”李綱
知識窗(2020年6期)2020-06-29 07:54:48
多次自炒魷魚的李綱
李綱自炒魷魚
知識窗(2020年2期)2020-03-25 02:52:14
讀蘇軾《寒食帖》,最是惆悵多情時
《宋會要輯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8
靖江市| 海伦市| 蓝山县| 久治县| 米林县| 屏边| 安仁县| 老河口市| 乌拉特中旗| 观塘区| 木里| 永平县| 黑山县| 八宿县| 大丰市| 红安县| 米林县| 马公市| 临沭县| 德阳市| 武清区| 栾川县| 祁连县| 绥芬河市| 佛冈县| 夏津县| 芮城县| 嵊泗县| 乌海市| 阿巴嘎旗| 运城市| 乌拉特前旗| 星座| 鄢陵县| 阿图什市| 定边县| 永丰县| 清河县| 长春市| 东港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