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源 代優(yōu) 郝繼濤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1針灸一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心血管病四科;3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突發(fā)性耳聾是常見的耳急癥,患者往往突然感覺單側聽力下降,且原因不明,同時部分患者還會伴隨眩暈、耳鳴及耳堵塞感等臨床表現〔1,2〕。研究表明〔3〕,在突發(fā)耳聾時,老年人會有不同程度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其認知功能。目前該疾病病因可分為病毒感染、血管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代謝及神經性等類別〔4,5〕。故目前該疾病治療以糖皮質激素、抗病毒藥物、溶栓劑和維生素等為主。近年來,高壓氧療法被逐漸應用于突發(fā)性耳聾治療中。由于高壓力下,機體內動脈及組織的氧張力會升高,使血紅蛋白能攜帶更多氧氣,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缺氧狀態(tài),同時還能預防患者局部組織缺血情況,調節(jié)機體內慢性炎癥狀態(tài)〔6〕。在中醫(yī)學中,突發(fā)性耳聾屬于“暴聾”范疇,因邪犯耳竅,致使氣滯血瘀,針灸能活血化瘀、改善耳內局部缺氧狀態(tài),調節(jié)腦干及內耳微循環(huán),促進內耳毛細胞修復,改善內耳神經傳導功能〔7,8〕。本研究旨在探究針灸聯(lián)合高壓氧綜合治療在老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125例老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63)和對照組(n=62)。觀察組女28例,男35例;年齡60~75歲,平均(66.29±3.92)歲;病變部位:左側39例,右側24例;病程2~13 d,平均(7.24±2.41)d;聽力損傷程度:輕度(26~40 dB)29例,中度(52~60 dB)34例。對照組女33例,男29例,年齡60~75歲,平均(65.90±3.68)歲;病變部位:左側34例,右側28例;病程3~13 d,平均(7.11±2.07)d;聽力損傷程度:輕度32例,中度30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臨床診斷標準參考《突發(fā)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9〕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經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證實內聽道及顱腦無器質性病變,單側耳病變;(3)年齡≥60歲;(4)初次發(fā)?。?5)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因外傷、腫瘤、噪聲、藥物及輻射等導致耳聾者;(2)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3)合并嚴重內分泌、血液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者;(4)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藥物過敏及治療方案(高壓氧、針灸)禁忌證或不耐受者;(5)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傷者,即聽力下降程度超過60 dB〔10〕;(6)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者;(7)研究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治療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改善內耳微循環(huán)(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降低機體內血液黏稠度(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神經營養(yǎng)藥物(維生素 B12、三磷酸腺苷及輔酶A)。治療期間囑患者禁煙酒,規(guī)范飲食,注意休息,調整身心狀態(tài)。對照組輔以高壓氧治療,高壓氧艙壓力為0.22 MPa,戴面罩吸入純氧,治療加壓時間20 min,吸氧時間60 min,中間間歇吸入空氣5 min,共進行2次,緩慢減壓時間25 min,1次/d。治療完成后仔細觀察患者是否存在鼓膜充血、穿孔情況。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針灸療法〔11〕:選擇翳風、耳門、聽宮、聽會、足三里、三陰交、外關、合谷、太溪及太沖等穴位,采用華佗牌0.30 mm×40 mm不銹鋼毫針直刺后行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30 min,1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
1.3評價指標 (1)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參考《突發(fā)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9〕,以受損頻率聽閾恢復程度進行判定。恢復正常、達到健耳/達到患病前水平為痊愈;提高超過30 dB為顯效;提高超過15 dB為有效;上述均未達到為無效。顯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絕對聽閾:治療前后采用聽力計Audiometer(國械注進20172076107,內特斯醫(yī)療丹麥有限公司)測定患者患耳絕對聽閾;(3)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FASCO-2050AX全自動血流變分析儀(渝械注準20182220144,重慶維多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紅細胞比容等指標變化情況;(4)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測定血漿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過氧化脂質(LPO),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測定一氧化氮(NO)水平,上述試劑盒均由羅氏公司提供;(5)觀察并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顯效率〔38例(60.32%)〕顯著高于對照組〔25例(40.32)%,χ2=4.99,P=0.025〕,臨床有效率〔55例(87.30%)〕高于對照組〔47例(75.81%)〕,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50,P=0.097);其中痊愈13例(20.63%) vs 7例(11.29%),顯效25例(39.68%) vs 18例(29.03%),有效17例(26.98%) vs 22例(35.48%),無效8例(12.70%) vs 15例(24.19%)。
2.2兩組治療前后絕對聽閾值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患耳絕對聽閾值為(65.38±7.96)dB,對照組為(63.18±7.27)dB,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為(39.00±4.58)dB,對照組為(41.02±5.17)dB,兩組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紅細胞比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紅細胞比容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4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OD、LPO及NO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OD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LPO及NO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5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各出現3例咽鼓管功能異常,觀察組中有3例訴針刺部位有腫脹疼痛感,治療完成后消失;1例頭暈頭痛。對照組2例頭暈頭痛。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11%(7/63)〕與對照組〔8.06%(5/6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34,P=0.563)。
突發(fā)性耳聾的病因不明,許多致病因素均可引起,目前廣泛認為與病毒感染、內耳微循環(huán)障礙、遺傳、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膜迷路破裂等有關〔12〕。由于生活方式變化,且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該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fā)病率為(5~160)/10萬,患者因該疾病導致交流障礙和心理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3〕。目前對于該疾病主要采用激素、營養(yǎng)神經及改善循環(huán)微循環(huán)藥物,通過藥物的抗感染、改善循環(huán)及免疫抑制等藥理作用,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但不良反應較多,不利于后續(xù)恢復〔14〕。有研究表明,高壓氧能在短時間內增加內耳血氧供應,減輕水腫情況,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狀態(tài),降低內耳血液黏稠度,且能幫助藥物通過內耳血迷路屏障,促進藥效發(fā)揮〔15,16〕。中醫(yī)學認為,暴聾大部分為本虛標實證或實證,治療以行氣通竅、活血化瘀為根本原則,針刺耳周穴位,配合循經取穴,能充分發(fā)揮活血通絡、開竅啟閉的功效〔17〕。
本研究結果表明,針灸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能有效提高老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臨床療效,提升絕對聽閾值水平,且未增加額外不良反應,安全性佳,與王艷麗等〔18〕研究結果相一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大多會伴隨耳鳴癥狀,會導致患者心神不寧、煩躁失眠,加上由于聽覺受損,耳不能聞聲,加劇患者心理負擔,不利于預后。本研究針對該疾病選擇的穴位中,翳風是手少陽三焦經穴,能聰耳通竅、祛風泄熱;耳穴屬手少陽三焦經能降濁升清;聽宮屬于手太陽小腸經,寒則先瀉后補,熱則瀉之;聽會屬足少陽膽經,清降寒濁;三陰交調理氣血,濡養(yǎng)耳竅;外關穴聯(lián)絡氣血,補陽益氣;合谷配太沖能鎮(zhèn)靜安神、平肝熄風,改善頭痛頭暈癥狀;太溪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能益腎滋陰。不論實證或虛證,均能幫助患者調理氣機,通達周身氣血,通過通暢血脈與氣機達到治療耳竅閉塞的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針灸能降低血液黏度、紅細胞比容水平,改善內耳微循環(huán)狀態(tài),減輕患者淋巴結水腫程度,避免毛細胞壞死,促進耳蝸神經修復,與鐵玲等〔19〕研究結果相一致。SOD是生物體內存在的一種抗氧化金屬酶,在機體氧化與抗氧化平衡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其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炎癥反應發(fā)生。LPO是氧自由基與多聚不飽和脂肪酸反應的產物,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強會引起LPO水平升高,造成細胞及細胞膜結構、功能損傷。NO是一種由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部分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釋放的血管活性物質,在低濃度時可促進血管舒張,高濃度則會結合血紅蛋白,造成人體缺氧。本研究結果說明聯(lián)合針灸治療能有效提高機體內SOD生物活性,維持機體內氧化和抗氧化反應平衡,降低LPO、NO水平,減輕對細胞及細胞膜結構功能損傷情況,促進血管舒張,增加血液循環(huán)流量,改善內耳組織缺血狀態(tài)〔20〕。
綜上,針灸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能提高老年突發(fā)性耳聾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聽力損傷情況,同時在血流變學指標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紅細胞比容指標,改善機體內血液黏稠度,增強患耳血氧供應,促進患者聽力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