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亭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非長術(shù)也。
——《呂氏春秋·義賞》
春秋時期,晉國內(nèi)亂,公子重耳出逃楚國,得到了楚成王的熱情招待。楚成王問重耳:“你將來如果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準備如何感謝我?”重耳說:“若我真能重返晉國做了國君,我定在發(fā)生戰(zhàn)爭時退避三舍?!焙髞?,回到晉國的重耳做了國君,史稱“晉文公”。
楚國日益強大,中原地區(qū)的大小諸侯國都開始攀附,只有宋國不愿意親楚。楚成王當即發(fā)兵宋國,宋成公趕緊向晉文公求援。晉文公因宋成公以前待他不薄,便親率大軍前往救援,在當時的城濮與楚軍相遇。
當時,晉軍的兵力不如楚軍,晉文公召集眾臣一起商量對策。大臣子犯提議,應(yīng)該采用欺詐的方法迷惑楚軍,然后伺機擊敗他們。晉文公將子犯的計策告訴了另一個大臣雍季,雍季卻持反對意見,他對晉文公說:“臣覺得這個辦法并不好。假如有個人想要捉魚,于是把池塘里的水都弄干了,這樣確實能捉到池塘里所有的魚,可明年就沒有魚可以捉了。如果把樹林都燒光了再去打獵,確實能打到不少獵物,但到明年也就沒有野獸可打了。所以,臣以為,用欺詐的方法會取得偶然的成功,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
晉文公非常贊同雍季的看法,但當務(wù)之急是先解救宋國的危機,所以晉文公還是采用了子犯的計策,假借遵守“退避三舍”的諾言之名,避其鋒芒,獲得了有利的時機和殲敵的地形。
回國以后,晉文公論功行賞,雍季的封賞在子犯之上。晉文公解釋道:“子犯的計策只能讓我們?nèi)〉靡粫r的優(yōu)勢,而雍季的建議,卻能使我們受益幾百年?!焙笫罁?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竭澤而漁”。
“竭澤而漁”典故出自秦朝呂不韋所著《呂氏春秋·義賞》,意為: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捉魚,比喻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做長遠打算。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這則成語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yīng)用長遠的眼光兼顧大局,不可為貪圖一時之利,而放棄更加長遠的打算。如果因小失大,不僅得不償失,還有可能損壞早已搭建好的根基。